CN209586769U -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86769U
CN209586769U CN201822008903.0U CN201822008903U CN209586769U CN 209586769 U CN209586769 U CN 209586769U CN 201822008903 U CN201822008903 U CN 201822008903U CN 209586769 U CN209586769 U CN 209586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mechanism
rotating ring
mechanism according
r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890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tar Smar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St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890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86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86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8676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Sea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包括壳体、转轴、轴承、动环和静环组件,转轴、轴承、动环和静环组件均位于壳体内,轴承、动环和静环组件依次套设于转轴上,动环的两侧分别与转轴和静环组件相抵接,轴承和壳体之间形成有介质入口通道,转轴内形成有回流通道和介质出口通道,介质入口通道、回流通道和介质出口通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采用介质对机械装置实现快速对流换热,能够对轴承、动环和转轴进行冷却,有效的增强了密封机构内部的热平衡能力,降低了因温度梯度大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的密封面变形的概率,稀释了压差对密封机构可靠性的影响。

Description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迎来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发展的大潮。高可靠性、低成本、重复使用、无污染火箭发动机成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方向。液氧甲烷发动冷却性能好、燃烧效率高、不易结焦、比冲高于液氧煤油发动机,其中单位质量甲烷燃料成本只有煤油的1/3,成本不及液氢成本的1/30。
液氧甲烷泵作为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输送发动机工作时所需的低温液态甲烷,液氧甲烷泵紧邻涡轮腔。通常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的泵侧,以及在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和涡轮腔之间设置一套密封,密封处前后温差大于等于600K。目前,国内外用于低温环境的密封主要有两种:
(1)非接触式密封,其原理是采用迷宫局部间隙实现逐级减压和密封,如浮动环、迷宫密封等密封方式。但是,非接触式密封的密封轴向尺寸长,工作时介质泄漏量较大,为提高密封可靠性,还需增加吹除系统。
(2)接触式机械密封,其原理是利用弹性元件使摩擦副紧密贴合实现密封。接触式机械密封的密封机构较为成熟,可实现静态密封,且在动态工作时介质泄漏量小。但是,现有的接触式机械密封机构存在起动和关机过程摩擦副密封面磨损量较大的问题,在密封机构多次工作后,静态和动态密封性能都会下降,不能满足涡轮泵高转速、高压力、大温度梯度等恶劣工况下重复使用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密封机构多次工作后,静态和动态密封性能都会下降,不能满足涡轮泵高转速、高压力、大温度梯度等恶劣工况下重复使用的要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密封机构,包括壳体、转轴、轴承、动环和静环组件,所述转轴、所述轴承、所述动环和所述静环组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轴承、所述动环和所述静环组件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动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轴和所述静环组件相抵接,所述轴承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有介质入口通道,所述转轴内形成有回流通道和介质出口通道,所述介质入口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和所述介质出口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动环与所述轴承的抵接处设有若干流槽,所述流槽分别连接所述介质入口通道和所述回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包括第一工作段和第二工作段,所述轴承和所述动环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上,所述静环组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工作段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动环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靠近所述第二工作段的一端,所述动环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工作段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静环组件包括套筒、静环座和摩擦环,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上,且所述第二工作段上设有螺纹,所述静环座套设于所述套筒上,所述摩擦环设于所述静环座和所述动环的连接处,所述摩擦环能与所述动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静环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静环座一侧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静环座靠近所述动环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静环座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筒第一凹槽,所述静环座靠近所述动环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摩擦环的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的外侧设有若干防转耳,所述防转耳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回流孔。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用于固定弹性件和波纹管的弹性限位座。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座包括固定框体和设于所述固定框体靠近静环座一侧的限位板,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框体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相抵接,所述波纹管套设于所述静环座上并由所述限位板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和所述静环座的外侧涂覆有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板的一侧还设有压环,所述压环设于所述波纹管的端部且与所述限位板的内壁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体靠近所述波纹管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限位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框体背离静环座的一侧的固定套环,所述固定套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环与所述壳体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包括涡轮腔和如上所述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所述涡轮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采用介质对机械装置实现快速对流换热,在轴承和壳体之间设置介质入口,经动环后由转轴内的回流通道相连通,能够对轴承、动环和转轴进行冷却,有效的增强了密封机构内部的热平衡能力,降低了因温度梯度大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的密封面变形的概率,同时降低了瞬时压力波动对密封机构造成的影响,稀释了压差对密封机构可靠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密封机构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静环组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限位环的主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弹性限位座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动环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转轴;3、轴承;4、动环;5、静环组件;6、介质入口通道;7、弹性限位座;8、波纹管;9、弹性件;21、第一工作段;22、第二工作段;23、回流通道;24、介质出口通道;41、流槽;42、第一密封垫;51、套筒;52、静环座;53、摩擦环;54、限位环;521、第一凹槽;522、第二凹槽;541、防转耳;542、第一回流孔;71、固定框体;72、限位板;73、压环;74、第二回流孔;75、固定套环;76、第二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进行说明。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壳体1、转轴2、轴承3、动环4和静环组件5,所述转轴2、所述轴承3、所述动环4和所述静环组件5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轴承3、所述动环4和所述静环组件5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所述动环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轴2和所述静环组件5相抵接,所述轴承3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有介质入口通道6,所述转轴2内形成有回流通道23和介质出口通道24,所述介质入口通道6、所述回流通道23和所述介质出口通道24相连通,介质由介质入口通道6流入,经过轴承3、动环4和转轴2后由回流通道23流至介质出口通道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介质对机械装置实现快速对流换热,在轴承3和壳体1之间设置介质入口,经动环4后由转轴2内的回流通道23相连通,能够对轴承3、动环4和转轴2进行冷却,有效的增强了密封机构内部的热平衡能力,降低了因温度梯度大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的密封面变形的概率,同时降低了瞬时压力波动对密封机构造成的影响,稀释了压差对密封机构可靠性的影响。
具体的,介质可以采用液态甲烷、液态氮气或液态氧气等低温或超低温液体,介质进入泵内可以实现对轴承3、动环4和转轴2的冷却。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环4与所述轴承3的抵接处设有若干流槽41,所述流槽41分别连接所述介质入口通道6和所述回流通道23。具体的,流槽41用于供介质流动,使得介质能够从动环4和轴承3的抵接处穿过,使得介质能够进入回流通道23的内部。其中,流槽41的数量和尺寸取决于密封机构对冷却流量的需求。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转轴2包括第一工作段21和第二工作段22,所述轴承3和所述动环4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21上,所述静环组件5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具体的,第二工作段22上的静环组件5不会随着转轴2的转动而发生转动;第一工作段21中的动环4会随着转轴2的转动而相应的发生转动,轴承3的内侧也会随着转轴2的转动而相应转动,轴承3的外侧面和壳体1直接固定连接,轴承3内部的滚珠起到降低摩擦的作用。
进一步地,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工作段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直径。具体的,第一工作段21和第二工作段22的直径不同既可以方便对静环组件5的设置,同时实现阶梯型的结构,可以对动环4的位置实现限定,避免动环4的位置发生位移。静环组件5的位置可以在不同的工况下发生小的位移,以满足不同工况下对密封和介质的需求,但是静环组件5的最大位移不超过1mm,若静环组件5的最大位移超过1mm,则介质漏向涡轮腔会增多,影响涡轮腔的正常运行。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工作段21和第二工作段22的直径还可以一致,动环4可以通过限位环54或限位扣等方式实现动环4的固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动环4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21靠近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一端,所述动环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密封垫42。具体的,通过第一工作段21和第二工作段22之间的高度差实现对动环4的位置的限定,且在动环4的一侧设置第一密封垫42,第一密封垫42能够实现对阶梯处的拐角处实现密封,避免转轴2上出现介质堆积。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静环组件5包括套筒51、静环座52和摩擦环53,所述套筒51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且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设有螺纹,所述静环座52套设于所述套筒51上,且所述摩擦环53设于所述静环座52和所述动环4的连接处,所述摩擦环53能与所述动环4抵接。具体的,套筒51套设在第二工作段22上,套筒51和第二工作段22之间会发生摩擦,静环座52直接和套筒51固定连接,通过套筒51可以避免第二工作段22和静环座52直接摩擦,导致静环座52磨损的问题。摩擦环53固定在静环座52上,摩擦环53能够用于跟动环4相抵接,摩擦环53能够在静止或低速转动的工况下和静环座52相抵接。
第二工作段22上设置螺纹,摩擦环53上套设于螺纹上,且优选的,摩擦环53和第二工作段22间隙配合,能够使得摩擦环53和螺纹配合,既可以增加静环组件5的耐磨能力,还可以实现对密封机构实现辅助密封,在工作时可将泄漏的介质反向传送,进一步降低介质泄漏量,提高发动机涡轮泵性能。
优选的,套筒51和摩擦环53可以采用石墨材质,石墨材质能够自润滑且质地较软,可以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套筒51和摩擦环53的材质还可以为其他能够长期作为摩擦副使用的材质,且具有密封和自润滑的性能的材料,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静环组件5还包括设于所述静环座52一侧的限位环54,所述限位环54位于所述静环座52靠近所述动环4的一侧。具体的,限位环54用于对整个静环座52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静环座52在高速的工况下位移过大,静环座52用于实现和转轴2和动环4之间的固定。静环座52和限位环54之间固定连接,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一体成型、螺栓固定或其他可以实现高速转动时二者仍然能够固定连接的固定方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静环座52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筒51第一凹槽521,所述静环座52靠近所述动环4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摩擦环53的第二凹槽522。第一凹槽521设置在静环座52靠近转轴2的一侧,套筒51和第一凹槽521之间过盈配合,从而保证配合的稳定性。第二凹槽522设置在静环座52靠近动环4的一侧,摩擦环53也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于第二凹槽522内。其中,第一凹槽521和第二凹槽522均为环形的凹槽,套筒51和摩擦环53也均为环形。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套筒51和第一凹槽521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实现固定,摩擦环53和第二凹槽522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件实现固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环54的外侧设有若干防转耳541,所述防转耳54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抵接。具体的,防转耳541设置于限位环54的外缘,且防转耳541凸出于限位环54的外缘设置,防转耳541和限位环54可以为一体成型。通过防转耳541的设置可以避免限位环54和静环座52会随着转轴2的转动而发生转动。
优选的,防转耳541的数量为2至10个,且防转耳541均匀的设置在限位环54的外侧,能够保证限位环54受力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环5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回流孔542。具体的,第一回流孔542用于将限位环54的两侧相导通,使得介质可以经过第一回流孔542流至静环组件5上,有利于快速平衡静环组件5前后的介质压差,使得静环组件5周围温度分布平缓。其中,多个第一回流孔542沿着限位环54的轴向均匀的设置,且第一回流孔542可以设置多行,从而实现介质流动的均匀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用于固定弹性件9和波纹管8的弹性限位座7。具体的,弹性限位座7为环形结构,且弹性限位座7套设在静环座52的外侧,弹性限位座7不仅对弹性件9对波纹管8的位置进行固定,还可以对静环组件5在不同工况下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定,对静环组件5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限位座7包括固定框体71和设于所述固定框体71靠近静环座52一侧的限位板72,弹性件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框体7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9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54相抵接,所述波纹管8套设于所述静环座52上并由所述限位板72限位。具体的,弹性件9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体71的内壁和限位环54相抵接,波纹管8可以随着弹性件9压缩或回弹。弹性件9在低温发动机涡轮泵静止或低速转动时能够对整个静环组件5提供预紧力,从而使得摩擦环53能够始终与动环4相接触,从而实现密封;弹性件9还可以在低温发动机涡轮泵高速转动时,弹性件9压缩使得限位环54向涡轮腔侧移动,即摩擦环53和动环4不抵接。
优选的,弹性件9采用波形弹簧,其具有刚度范围大、缓冲吸振能力较强和耐冲击力强的优点,在高转速、高压力、大温度梯度等恶劣工况下能够重复使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环54和所述静环座52的外侧涂覆有涂层(图未示)。具体的,涂层涂覆在静环座52和限位环54的外侧能够防止静环座52和限位环54在与弹性限位座7碰磨时起火,通过设置涂层可以有效地保护静环座52和限位环54,增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的,涂层还可以仅涂覆与静环座52和限位环54靠近弹性限位座7的一侧,或者仅涂覆于静环座52能够与弹性限位座7相抵接的部分,这样既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碰磨效果。涂层选择铜涂层,且铜涂层的喷涂厚度为0.1至0.2mm。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板72的一侧还设有压环73,所述压环73设于所述波纹管8的端部且与所述限位板72的内壁相抵接。具体的,压环73套设在静环座52的外侧,且压环73的一端和限位板72相抵接另一端和波纹管8相抵接,能够对波纹管8的位置进行限定,且压环73可以避免波纹管8和弹性限位座7之间直接研磨,对波纹管8产生损伤,保证了波纹管8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压环73和波纹管8之间焊接,波纹管8和静环座52也焊接,能够保证波纹管8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框体71靠近所述波纹管8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孔74。具体的,第二回流孔74可以将固定框体71和波纹管8侧相导通,即可以使得介质能够流入波纹管8的外侧,从而对波纹管8进行冷却,保证静环组件5外侧的温度分布平缓,平衡限位环54两侧的压差。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限位座7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框体71背离静环座52的一侧的固定套环75,所述固定套环75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具体的,固定套环75设置在固定框体71的外缘,且固定套环75和固定框体71一体成型,通过固定套环75将弹性限位座7和壳体1固定连接,可以保证弹性限位座7在各种工况下的位置均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对静环组件5的位置进行限定。固定套环75和壳体1之间可以通过螺栓、卡扣或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套环75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76。具体的,第二密封垫76设置在固定套环75和壳体1之间,且第二密封垫76为环形套嵌设在壳体1的内部,且第二密封垫76和壳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从而保证其密封效果。第二密封垫76可以避免介质飞出壳体1,保证了密封机构内部的密封完整性。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垫76还可以嵌设在固定套环75内或者设置在固定套环75和壳体1之间,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温发动机涡轮泵,所述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包括涡轮腔(图未示)和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所述涡轮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温发动机涡轮泵,采用了采用介质对机械装置实现快速对流换热,在轴承3和壳体1之间设置介质入口,经动环4后由转轴2内的回流通道23相连通,能够对轴承3、动环4和转轴2进行冷却,有效的增强了密封机构内部的热平衡能力,降低了因温度梯度大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引发的密封面变形的概率,同时降低了瞬时压力波动对密封机构造成的影响,稀释了压差对密封机构可靠性的影响。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8)

1.密封机构,包括壳体(1)、转轴(2)、轴承(3)、动环(4)和静环组件(5),所述转轴(2)、所述轴承(3)、所述动环(4)和所述静环组件(5)均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轴承(3)、所述动环(4)和所述静环组件(5)依次套设于所述转轴(2)上,所述动环(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转轴(2)和所述静环组件(5)相抵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和所述壳体(1)之间形成有介质入口通道(6),所述转轴(2)内形成有回流通道(23)和介质出口通道(24),所述介质入口通道(6)、所述回流通道(23)和所述介质出口通道(2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与所述轴承(3)的抵接处设有若干流槽(41),所述流槽(41)分别连接所述介质入口通道(6)和所述回流通道(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工作段(21)和第二工作段(22),且所述第二工作段(22)位于靠近涡轮腔的一侧,所述轴承(3)和所述动环(4)套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21)上,所述静环组件(5)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段(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4)设于所述第一工作段(21)靠近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一端,所述动环(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工作段(22)的端部抵接的第一密封垫(4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5)包括套筒(51)、静环座(52)和摩擦环(53),所述套筒(51)套设于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且所述第二工作段(22)上设有螺纹,所述静环座(52)套设于所述套筒(51)上,所述摩擦环(53)设于所述静环座(52)和所述动环(4)的连接处,所述摩擦环(53)能与所述动环(4)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组件(5)还包括设于所述静环座(52)一侧的限位环(54),所述限位环(54)位于所述静环座(52)靠近所述动环(4)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环座(52)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套筒(51)第一凹槽(521),所述静环座(52)靠近所述动环(4)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摩擦环(53)的第二凹槽(52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4)的外侧设有若干防转耳(541),所述防转耳(54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相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4)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回流孔(54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固定弹性件(9)和波纹管(8)的弹性限位座(7)。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座(7)包括固定框体(71)和设于所述固定框体(71)靠近静环座(52)一侧的限位板(72),弹性件(9)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框体(71)的内壁相抵接,所述弹性件(9)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环(54)相抵接,所述波纹管(8)套设于所述静环座(52)上并由所述限位板(72)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4)和所述静环座(52)的外侧涂覆有涂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72)的一侧还设有压环(73),所述压环(73)设于所述波纹管(8)的端部且与所述限位板(72)的内壁相抵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体(71)靠近所述波纹管(8)的一侧设有第二回流孔(74)。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限位座(7)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框体(71)背离静环座(52)的一侧的固定套环(75),所述固定套环(75)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环(75)与所述壳体(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密封垫(76)。
18.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腔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位于所述涡轮腔的一侧。
CN201822008903.0U 2018-11-30 2018-11-30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86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8903.0U CN20958676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8903.0U CN20958676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86769U true CN209586769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49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8903.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586769U (zh) 2018-11-30 2018-11-30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86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79947B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高速重复使用的动密封装置
CN110030381A (zh) 一种适于高速高压用动密封装置及航空器
US11187093B2 (en) Face seal assembly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circuit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thereof
CN107975600A (zh) 一种自强制冷却耐高温机械密封装置
CN110671357B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氢氧涡轮泵的阻尼密封装置
CN110131200A (zh)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CN111140509A (zh) 一种同轴式液氧煤油发动机涡轮泵结构
JP2013139800A (ja) 圧縮機用の両端ブラシシールアセンブリ
CN209875952U (zh) 一种适于高速高压用动密封装置及航空器
CN209586769U (zh) 低温发动机涡轮泵及密封机构
SG181972A1 (en) Gas turbine engine and foil bearing system
CN113028067B (zh) 用于高速轴的自适应迷宫密封装置
CN209687780U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高速重复使用的动密封装置
CN213574782U (zh) 一种液体脱开式动密封装置
CN207161226U (zh) 一种组合式机械密封装置
WO2022105206A1 (zh) 平衡轴向力的多推力盘燃气轮机
CN208874395U (zh) 具有楔型油膜带滞流沟槽的氢冷发电机双流环密封瓦
CN207539340U (zh) 一种自强制冷却耐高温机械密封装置
CN210318503U (zh) 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202707152U (zh) 一种浮动刷密封结构
CN112431788B (zh) 一种高速低泄漏液封轮浮动环组合式密封装置
CN109372749A (zh) 一种罗茨鼓风机转子端面密封结构
CN110159419A (zh) 涡轮增压器
CN218913245U (zh) 轴系结构、压缩机及热泵系统
CN108799191A (zh) 一种循环泵的机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06

Address after: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9 South of Shing Sheng 1 1 3 story 329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InterSpace Technology Ltd

Co-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smar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uilding No. 9, Dishengnan Street, Yizhu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No. 3, 329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interstellar glory InterSpace Technolog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0045 1-14-214, 2nd floor, 136 Xi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Spa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tar smar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329, 3rd floor, building 1, No.9, Disheng South Stree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GJIRONGYAO SPAC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tar glor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Star smar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4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