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5147U -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5147U
CN209575147U CN201821391890.3U CN201821391890U CN209575147U CN 209575147 U CN209575147 U CN 209575147U CN 201821391890 U CN201821391890 U CN 201821391890U CN 209575147 U CN209575147 U CN 209575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swab stick
mouth shield
lattice
cross inf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918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璐瑶
张晓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3918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5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5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51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灭菌包装物以及灭菌包装物内的灭菌空腔,灭菌空腔内放置有托盘以及设置在托盘上的按压板,托盘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格、位于第一容纳格一侧的第二容纳格、位于第二容纳格一侧的水槽以及通过引流道与水槽贯通的除水凹槽,第一容纳格和第二容纳格均设有由若干隔板分隔开的若干器物槽,器物槽内放置有若干口护棉棒、若干弯盘、若干压舌板和若干吸管。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传统口护器械可能对口腔造成的损伤,也可有效预防口护过程中因操作繁琐而导致的交叉感染,同时可扩大口腔护理的清洁范围,以达到操作更加安全、卫生、全面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护包,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口腔护理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护理方式之一,能有效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温润、消除口臭、促进食欲、预防口腔感染及并发症、保持口腔正常功能等作用,在以往的护理工作中,用物准备,用后消毒程序较多,给临床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负担,若消毒不过关,还可能增加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改进,中国专利文献CN201220671234.5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口腔护理包》,包括由盒体及盒盖构成的包装盒,包装盒内放置有治疗碗、压舌板、镊子、钳子、纱布、治疗巾、棉球及弯盘,使用后,镊子和钳子可消毒待用外,其他可一次性处理,因而省时省力,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
但是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此种口腔护理操作主要将棉球浸润在治疗液体中,利用护士的左右手均持不同器械对棉球进行除水处理,棉球的湿度不宜控制,且操作麻烦,耗时长;在口护操作过程中,以钳子夹住棉球蘸取液体擦洗口腔时,其尖锐端可能会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且易引起患者不适;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更是由于操作的繁琐容易将棉球遗留于患者的口腔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窒息的风险。此种口腔护理包中所用的方形治疗巾在口护过程中不能完全贴合患者的脖颈,导致操作用水及口腔分泌物易沾染患者衣物,给患者带来不便。
因此,设计出一种可以避免现有产品不足的新型一次性口护包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能够避免传统口护器械可能对口腔造成的损伤,也可有效预防口护过程中因操作繁琐而导致的交叉感染,同时可扩大口腔护理的清洁范围,以达到操作更加安全、卫生、全面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包括灭菌包装物以及所述灭菌包装物内的灭菌空腔,所述灭菌空腔内放置有托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上的按压板,所述托盘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格、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格一侧的第二容纳格、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格一侧的水槽以及通过引流道与所述水槽贯通的除水凹槽,所述第一容纳格和第二容纳格均设有由若干隔板分隔开的若干器物槽,所述第二容纳格内放置有若干口护棉棒、若干弯盘、若干压舌板和若干吸管。
优选的,所述灭菌包装物为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所述灭菌包装物一端的长边缘设有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的尖端的延伸线的方向指向所述灭菌空腔,用于快速方便的撕开所述灭菌包装物。
优选的,所述灭菌空腔内为真空或者充满CO、N2等惰性气体。
优选的,所述托盘和所述按压板均为可分解塑料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一侧与按压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按压板的一侧围绕所述托盘与所述按压板的连接处旋转,所述除水凹槽为凹槽,所述按压板的下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起,当所述按压板与所述托盘相压合时,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用于挤去所述口护棉棒中的水分。
优选的,所述第一容纳格内设放置有治疗巾和手套,所述治疗巾为环颈治疗巾、方巾、孔巾或治疗单,所述手套为一次性PE检查手套、一次性乳胶医用检查手套或一次性丁腈医用检查手套,所述环颈治疗巾的长侧边缘正中为半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水槽放置有若干石蜡棉签,所述引流道为斜坡凹槽,所述引流道与所述除水凹槽连接处的最低面高于所述引流道与所述水槽连接处的最低面,便于水流从所述除水凹槽流向所述水槽。
优选的,所述口护棉棒均由棒状体和固定于所述棒状体一端的棉块组成,所述棉块的底面与所述棒状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棒状体为扁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口护棉棒包括第一口护棉棒、第二口护棉棒、第三口护棉棒和第四口护棉棒,所述第一口护棉棒、所述第三口护棉棒和所述第四口护棉棒上的棒状体均为扁长方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口护棉棒的棉块为扁圆柱体,该扁圆柱体的侧壁有两条凹槽,便于左右牙齿外侧面的清洁;所述第二口护棉棒上的棒状体呈竖折方向,所述第二口护棉棒上的棉块呈直角弯曲方向,有助于牙齿内侧面的清洁;所述第三口护棉棒上的棉块为扁长方体,该扁长方体的侧壁呈凹凸状条纹,有助于牙齿咬合面的清洁;所述第四口护棉棒上的棉块为球体,有助于口腔黏膜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均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人一套护理包,安全卫生,可以防止交叉感染。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通过按压板和除水凹槽结合,使口护棉棒的棉球除水方式更加简便快捷,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且除水后的多余水分可自行回流水槽,节约治疗用水。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口护棉棒替代钳子夹取棉球擦洗口腔,消除了尖锐物对口腔可能造成的损害,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可预防护理人员因棉球遗漏而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使操作更加安全。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口腔护理棒按照标准口护操作顺序设计而成,设有多种外形更加契合牙齿的不同面,清洁更彻底,至少16根口护棒符合临床口护操作对棉球数量的需要,可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治疗巾为环颈治疗巾,更加贴合患者脖颈曲线,全方位保护患者衣物,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全套产品采用可降解材料,使用后可降解分解,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托盘和按压板打开后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环颈治疗巾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口护棉棒的正视图;
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口护棉棒的侧视图;
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口护棉棒的正视图;
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口护棉棒的侧视图;
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口护棉棒的正视图;
图9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三口护棉棒的侧视图;
图10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第四口护棉棒的正视图。
图中:1-灭菌包装物,2-灭菌空腔,3-托盘,4-按压板,5-除水凹槽,6-引流道,7-水槽,8-第一容纳格,9-治疗巾,10-手套,11-第二容纳格,12-第一口护棉棒,13-第二口护棉棒,14-第三口护棉棒,15-第四口护棉棒,16-弯盘,17-压舌板,18-吸管,19-口护棉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包括灭菌包装物1以及灭菌包装物1内的灭菌空腔2,灭菌空腔2内放置有托盘3以及设置在托盘3上的按压板4,托盘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格8、位于第一容纳格8一侧的第二容纳格11、位于第二容纳格11一侧的水槽7以及通过引流道6与水槽7贯通的除水凹槽5,第一容纳格8和第二容纳格11均设有由若干隔板分隔开的若干器物槽,器物槽内放置有若干口护棉棒19、若干弯盘16、若干压舌板17和若干吸管18,口护棉棒19、弯盘16、压舌板17和吸管18均为口腔护理常用医疗器械,采用隔板和器物槽,能够分类固定各医疗器械,井然有序,取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灭菌包装物1为一次性塑料包装袋,灭菌包装物1一端的长边缘设有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的尖端的延伸线的方向指向灭菌空腔2,用于快速方便的撕开灭菌包装物1,采用楔形缺口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也可以采用密封条的方式打开或者封闭灭菌包装物1。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灭菌空腔2内为真空或者充满CO2、N2等惰性气体,采用真空包装,有助于消毒杀菌,采用填充惰性气体可以防止器物堆叠的时候压伤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托盘3和按压板4均为可分解塑料透明板,采用可降解材料,使用后可降解分解,不污染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托盘3的一侧与按压板4的一侧活动连接,按压板4的一侧围绕托盘3与按压板4的连接处旋转,托盘3和按压板4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扣和卡环结合的方式,简单方便,也可以采用合页连接的方式,除水凹槽5为凹槽,按压板4的下侧设有与凹槽相适应的凸起,当按压板4与托盘3相压合时,凸起嵌入凹槽内,用于挤去口护棉棒19中的水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容纳格8内设放置有治疗巾9和手套10,治疗巾9为环颈治疗巾、方巾、孔巾或治疗单,手套10为一次性PE检查手套、一次性乳胶医用检查手套或一次性丁腈医用检查手套,环颈治疗巾的长侧边缘正中为半椭圆形,治疗巾为环颈治疗巾,更加贴合患者脖颈曲线,全方位保护患者衣物,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水槽7放置有若干石蜡棉签,引流道6为斜坡凹槽,引流道6与除水凹槽5连接处的最低面高于引流道6与水槽7连接处的最低面,便于水流从除水凹槽5流向水槽7,除水后的多余水分可自行回流水槽,节约治疗用水。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10所示,口护棉棒19均由棒状体和固定于棒状体一端的棉块组成,棉块的底面与棒状体的延伸方向垂直,棒状体为扁长方体或者圆柱体,这些工具能够提供优质的口腔护理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10所示,口护棉棒19包括第一口护棉棒12、第二口护棉棒13、第三口护棉棒14和第四口护棉棒15,第一口护棉棒12、第三口护棉棒14和第四口护棉棒15上的棒状体均为扁长方体。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10所示,第一口护棉棒12的棉块为扁圆柱体,为牙齿咬合时清洁外侧面专用,扁圆柱体一侧壁有两条凹槽,凹槽内有两列刷毛,有助于清除齿缝间的食物残渣或口腔分泌物,数量至少为两个,分别用于左右外侧面牙齿的清洁;第二口护棉棒13上的棉块呈直角弯曲方向,有助于牙齿内侧面的清洁,为口腔张开时清洁牙齿内侧面专用,其棉块长轴与棒体呈直角,该棒状体呈竖折方向,使用时更贴合,清洁更彻底,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用于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牙齿内侧面牙齿的清洁;第三口护棉棒14的棉块为扁长方体,为口腔张开时清洁牙齿咬合面专用,该扁长方体宽度略宽于牙齿咬合面宽度,且该扁长方体一侧壁呈凹凸状条纹,更有助于牙齿咬合面的清洁,数量至少为四个,分别用于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牙齿咬合面牙齿的清洁;第四口护棉棒15上的棉块为球体,有助于口腔黏膜的清洁,为清洁口腔内除牙齿外的组织,棉块为球体且柔软,不会损害口腔黏膜。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中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包括灭菌包装物1以及灭菌包装物1内的灭菌空腔2,灭菌空腔2内放置有托盘3以及设置在托盘3上的按压板4,托盘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格8、位于第一容纳格8一侧的第二容纳格11、位于第二容纳格11一侧的水槽7以及通过引流道6与水槽7贯通的除水凹槽5,第一容纳格8内设放置有环颈治疗巾和一次性PE检查手套,第二容纳格11内放置有两个第一口护棉棒12、四个第二口护棉棒13、四个第三口护棉棒14,六个第四口护棉棒15、一个弯盘16、一个压舌板17和一个吸管18。
如图1-10所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使用过程如下:
使用时先检查灭菌包装物1是否完好后,通过楔形缺口撕开灭菌包装物1,取出托盘3,将环颈治疗巾9打开置于患者颈部周围,将弯盘16放置于环颈治疗巾9上,向水槽7内倒入所需口腔护理液,使用第四口护棉棒15浸湿后经按压板4和除水凹槽5除水后,擦拭口角及口唇后使用吸管18漱口,带上一次性PE检查手套10,使用压舌板17检查口腔;使用第一口护棉棒12、第二口护棉棒13、第三口护棉棒14、第四口护棉棒15依次进行口腔清洁,擦拭过程中每个护理棒必须经过除水装置(按压板4和除水凹槽5)除去多余水分后使用;最后漱口,再次检查口腔,擦干患者口唇周围皮肤即可。
其中,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的按压板4和除水凹槽5相结合的除水过程过程如下:
除水装置使用时,将按压板4翻折至除水凹槽5上,将口护棉棒19放在水槽7内浸湿后,放于按压板4及除水凹槽5之间,用手指挤压按压板和除水凹槽5除去口护棒多余水分,按压后的多余水分经引流到回到水槽7内,使用方便,且节约治疗用水,并可防止口护棉棒19中多余水分滞留到患者口中引起患者窒息等危险。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均采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人一套护理包,安全卫生,可以防止交叉感染,且器物繁多,功能多样,满足口腔护理的大部分需求,同时通过按压板和除水凹槽结合,使口护棉棒的棉球除水方式更加简便快捷,减轻医务人员的负担,且除水后的多余水分可自行回流水槽,节约治疗用水,采用口护棉棒替代钳子夹取棉球擦洗口腔,消除了尖锐物对口腔可能造成的损害,使患者更加舒适,同时可预防护理人员因棉球遗漏而给患者带来的风险,使操作更加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包括灭菌包装物(1)以及所述灭菌包装物(1)内的灭菌空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空腔(2)内放置有托盘(3)以及设置在所述托盘(3)上的按压板(4),所述托盘(3)上设置有第一容纳格(8)、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格(8)一侧的第二容纳格(11)、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格(11)一侧的水槽(7)以及通过引流道(6)与所述水槽(7)贯通的除水凹槽(5),所述第一容纳格(8)和第二容纳格(11)均设有由若干隔板分隔开的若干器物槽,所述第二容纳格(11)内放置有若干口护棉棒(19)、若干弯盘(16)、若干压舌板(17)和若干吸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包装物(1)为一次性塑料包装袋,所述灭菌包装物(1)一端的长边缘设有楔形缺口,该楔形缺口的尖端的延伸线的方向指向所述灭菌空腔(2),用于快速方便的撕开所述灭菌包装物(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空腔(2)内为真空或者充满CO2、N2惰性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和所述按压板(4)均为可分解塑料透明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3)的一侧与按压板(4)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按压板(4)的一侧围绕所述托盘(3)与所述按压板(4)的连接处旋转,所述除水凹槽(5)为凹槽,所述按压板(4)的下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起,当所述按压板(4)与所述托盘(3)相压合时,所述凸起嵌入所述凹槽内,用于挤去所述口护棉棒(19)中的水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格(8)内设放置有治疗巾(9)和手套(10),所述治疗巾(9)为环颈治疗巾、方巾、孔巾或治疗单,所述手套(10)为一次性PE检查手套、一次性乳胶医用检查手套或一次性丁腈医用检查手套,所述环颈治疗巾的长侧边缘正中为半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7)放置有若干石蜡棉签,所述引流道(6)为斜坡凹槽,所述引流道(6)与所述除水凹槽(5)连接处的最低面高于所述引流道(6)与所述水槽(7)连接处的最低面,便于水流从所述除水凹槽(5)流向所述水槽(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护棉棒(19)均由棒状体和固定于所述棒状体一端的棉块组成,所述棉块的底面与所述棒状体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棒状体为扁长方体或者圆柱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护棉棒(19)包括第一口护棉棒(12)、第二口护棉棒(13)、第三口护棉棒(14)和第四口护棉棒(15),所述第一口护棉棒(12)、所述第三口护棉棒(14)和所述第四口护棉棒(15)上的棒状体均为扁长方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护棉棒(12)的棉块为扁圆柱体,该扁圆柱体的侧壁有两条凹槽,便于左右牙齿外侧面的清洁;所述第二口护棉棒(13)上的棒状体呈竖折方向,所述第二口护棉棒(13)上的棉块呈直角弯曲方向,有助于牙齿内侧面的清洁;所述第三口护棉棒(14)上的棉块为扁长方体,该扁长方体的侧壁呈凹凸状条纹,有助于牙齿咬合面的清洁;所述第四口护棉棒(15)上的棉块为球体,有助于口腔黏膜的清洁。
CN201821391890.3U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5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890.3U CN20957514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91890.3U CN20957514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5147U true CN209575147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918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75147U (zh) 2018-08-28 2018-08-28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51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75200B1 (en) Bandage for protection of skin surrounding an umbilical cord stump
US101888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 surgical preparation
US8753355B2 (en) Umbilical cord tab
CN209575147U (zh) 一种一次性防交叉感染多功能口护包
US20040088839A1 (en) Miscarriage care package
CN205041547U (zh) 一种新型一次性口护包
CN201949166U (zh) 一次性口腔护理用盒
CN209796298U (zh) 一种易取用的板式消毒止血组合套装
CN209253146U (zh) 一次性阴道镜检查专用无菌包
CN208659565U (zh) 剖腹产手术组合包
KR101982397B1 (ko) 내시경 시술용 일회용 위생매트
CN202477877U (zh) 防污巾及活检包
CN220663432U (zh) 一种可干湿分离的消毒湿巾用包装袋
CN205569402U (zh) 一种引流管护理套件包
CN213346012U (zh) 一种新型口腔护理包
CN215349680U (zh) 儿童口腔护理包
CN219707753U (zh) 消毒拭片或碘酒片包装结构
CN210873722U (zh) 一次性使用妇科阴道消毒用具套装
CN211213143U (zh) 便携式一体化胎监固定膜
CN210612277U (zh) 棉签及具有该棉签的口腔护理包
CN213883501U (zh) 一次性使用妇科阴道消毒用具套装
CN211934399U (zh) 一种口腔护理包
CN215458898U (zh) 一种一次性湿式医用口腔护理包
CN212187013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肠造口护理包
CN20476595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口腔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