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4988U -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74988U
CN209574988U CN201821798090.3U CN201821798090U CN209574988U CN 209574988 U CN209574988 U CN 209574988U CN 201821798090 U CN201821798090 U CN 201821798090U CN 209574988 U CN209574988 U CN 209574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door frame
pulley
bandag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80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京明
王迎松
李韬
张颖
赵�智
毕尼
施志约
孙东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7980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74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74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74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包括车座上的尾端设置肩部支撑系统、中部设置臀位支撑系统、前端设置门架,所述肩部支撑系统上设置头部牵引系统,所述车座门架中部设置臀部牵引系统、门架上端设置腿部牵引系统,所述臀位支撑系统与车座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臀部牵引系统与门架上下梯级配合,所述腿部牵引系统与门架上端沿车座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使幼儿患者的躯干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把幼儿支撑起来,给医生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能够实现多种牵引方式,满足不同的要求,在完成石膏包裹后,本装置可以自接推入X光机进行拍片检查,同时还考虑了麻醉医生的监控岗位。

Description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使用方便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背景技术
脊柱畸形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偏离脊柱中线的弯曲,通常伴有椎体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小。它是一种三维的脊柱畸形,在8岁以下的幼儿中就有一定的病比例。这时由于幼儿年纪较小,不能够进行手术纠正。为了控制脊柱弯曲的发展,目前采用的方法都是用石膏绷带对幼儿患者的躯干进行缠绕包裹固定。
在对幼儿患者的躯干进行石膏绷带进行缠绕固定时,幼儿患者需要先进行麻醉,然后再对其进行牵引拉伸。由于病人脊柱的弯曲情况千差万别,医生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牵引方案和石膏绷带的缠绕方案。所以用于支撑病人的支具需要满足多方便的要求。
目前国内在进行这项操作时,都是用二名医生抱住病人,第三名医生进行操作。由于这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负责抱住病人的二名医生非常辛苦,而且有安全隐患。国外有简单的支具,用于这项操作。但是,由于其对病人的躯干暴露得不够,可调节性差,所以使用仍然不够方便。
因此,研发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移动车座、肩部支撑系统、臀位支撑系统、头部牵引系统、腿部牵引系统和臀部牵引系统,所述车座上的尾端设置肩部支撑系统、中部设置臀位支撑系统、前端设置门架,所述肩部支撑系统上设置头部牵引系统,所述门架中部设置臀部牵引系统、门架上端设置腿部牵引系统,所述臀位支撑系统与车座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臀部牵引系统与门架上下梯级配合,所述腿部牵引系统与门架上端沿车座长度方向滑动配合。
本发明通过设置肩部支撑系统和臀位支撑系统,对婴幼儿的主躯干进行支撑,工作时在两个位置铺设绷带,能够在使幼儿患者的躯干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把幼儿支撑起来,由于身体上下部位都是空的,给医生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进行石膏与绷带缠绕固定时,非常方便,同时,装置设置的头部牵引系统、臀部牵引系统和腿部牵引系统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多种牵引方式,满足不同的要求,使身体处于最佳的手术位置,不仅医生使用起来方便,也有利于病人的手术成功。在完成石膏包裹后,本装置可以自接推入X光机进行拍片检查,同时还方便了麻醉医生的监控工作。本装置很大程度的方便了婴幼儿脊柱矫正手术,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图;
图3为图1的C部分放大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D-D剖面视图;
图5为图1中的E-E剖面视图;
图6为图5中的F部分方法结构图;
图7为图1中腿部牵引系统的K向视图;
图8为本装置安装宽布带的状态结构图;
图9为图8的俯视图;
图中:1-车座,1-1-滑槽,2-活动支撑架,2-1-滚轮,3-固定撑杆,4-固定锁扣,5-调节齿板,5'-第二调节齿板,6-1-横连杆,6-2-调整杆,6-3-转轴,6-4-固连杆,7-制动杆铰链座,8-制动杆,9-顶杆,10-偏心轮,11-轴承座,12-摆动轴,13-手柄,14-活动锁扣,14-1-锁紧手柄,15-滑轮横梁,16-卡槽板,17-门架,18-限位卡板,19-导向轮,20-滑车,21-滑轨,21-1-定位齿板,22-抬板,22'-第二抬板22-1-支撑轴,22'-1-第二支撑轴,22-2-翼板,22'-2-第二翼板,23-窄布带,24-宽布带,25-滑轮,26-滑轮座,27-绷带横梁,27'-第二绷带横梁28-绷带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车座1,还包括肩部支撑系统、臀位支撑系统、头部牵引系统、腿部牵引系统和臀部牵引系统,所述车座1上的尾端设置肩部支撑系统、中部设置臀位支撑系统、前端设置门架17,所述肩部支撑系统上设置头部牵引系统,所述门架17中部设置臀部牵引系统、门架17上端设置腿部牵引系统,所述臀位支撑系统与车座1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臀部牵引系统与门架17上下梯级配合,所述腿部牵引系统与门架17上端沿车座1长度方向滑动配合。
所述肩部支撑系统包括固定撑杆3、绷带横梁27、抬板22和调节齿板5,所述固定撑杆3竖直固定设置在车座1尾端的两侧,固定撑杆3上水平设置绷带横梁27,所述绷带横梁27内侧面固定设置调节齿板5,所述调节齿板5上面的齿槽与支撑轴22-1限位配合,所述支撑轴22-1上设置抬板22,所述抬板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翼板22-2,所述翼板22-2与绷带横梁27搭接配合。
所述臀位支撑系统包括活动支撑架2、第二绷带横梁27'、第二抬板22'和第二调节齿板5',所述活动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滚轮2-1,所述滚轮2-1与车座1上的滑槽1-1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水平设置第二绷带横梁27',所述第二绷带横梁27'内侧面固定设置第二调节齿板5',所述第二调节齿板5'上面的齿槽与第二支撑轴22'-1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轴22'-1上设置第二抬板22',所述第二抬板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翼板22'-2,所述第二翼板22'-2与第二绷带横梁27'搭接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架2上的第二绷带横梁27'与固定撑杆3上的第二绷带横梁27'相对设置;所述活动支撑架2下部设置锁紧装置。
所述头部牵引系统包括横连杆6-1、调整杆6-2、转轴6-3、固连杆6-4、滑轮25和滑轮座26,所述固连杆6-4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撑杆3上、另一端设置旋转孔与转轴6-3的中部旋转配合,所述转轴6-3下端铰接调整杆6-2的下端、上端铰接横连杆6-1的一端,所述调整杆6-2的上端与横连杆6-1的中部铰接,所述横连杆6-1的另一端部设置滑轮座26,滑轮座26上设置滑轮25,所述滑轮座26为万向滑轮座。
所述调整杆6-2包括中间的旋转臂和两端的连接螺杆,所述旋转臂的两端设置旋向相反的内螺孔,与两端分别适应旋向的螺杆旋转配合,两端螺杆分别铰接在转轴6-3的下端和横连杆6-1的中部。
所述臀部牵引系统包括卡槽板16、滑轮横梁15、滑轮25和滑轮座26,所述卡槽板16固定设置在门架17的侧面,所述卡槽板16上的卡槽内设置滑轮横梁15,所述滑轮横梁15上设置滑轮座26,所述滑轮座26上设置滑轮,所述滑轮座26为万向滑轮座,所述卡槽板16在门架17中部上下梯级设置3-5个,相邻卡槽板的间距为5~10cm。
所述腿部牵引系统包括滑轨21和滑车20,所述门架17上端设置导向轮19,所述导向轮19与滑轨21的滑槽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滑轨21沿长度方向设置定位齿板21-1,所述门架17上设置限位卡板18与定位齿板21-1的齿槽限位配合,所述滑轨21的滑槽内还与滑车20上的导向轮19导向滑动配合,所述滑车20上垂直于滑轨21设置限位卡板18,所述限位卡板18与定位齿板21-1齿槽限位配合,所述滑车20两侧端的下面设置滑轮座26连接滑轮25。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制动杆8、顶杆9、偏心轮10、轴承座11、摆动轴12和手柄13,所述轴承座11固定设置在活动支撑架2的下部,所述轴承座11内轴承连接摆动轴12,所述摆动轴12一端连接手柄13,另一端连接偏心轮10,所述偏心轮10与外圆弧面与顶杆9的端面滑动配合,所述顶杆9的另一端与制动杆8制动配合,所述制动杆8沿车座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其端部铰接在车座1上。
所述固定撑杆3的后侧面设置绷带固定锁扣4,所述门架17的后侧面设置绷带活动锁扣14,所述活动锁扣14为棘轮防松锁扣,活动锁扣14的转轴上设置锁紧手柄14-1。
所述第二绷带横梁27'的侧面平行设置绷带轴28。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1)用纵向窄布带支撑方式
肩部支撑系统和臀位支撑系统上的布带是窄布带,为一次性使用的,本装置在使用时,先在肩部支撑系统和臀位支撑系统上的绷带横梁上安装窄布带23。搬动操作手柄13,使顶杆9放松后,臀位支撑系统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再搬到操作手柄13,操作手柄13通过摆动轴9,带动偏心轮10旋转,偏心轮10旋转后,推动顶杆9向下运动,最终顶紧制动杆8。这样活动架2就被锁紧。两根布带之间的距离等于幼儿患者肩部到头部的距离。
肩部支撑系统和臀位支撑系统上的布带上支撑幼儿患者,幼儿患者的肩部支撑在肩部支撑系统的布带上,臀部支撑在臀位支撑系统的布带上。头部支撑在固定撑杆3上的抬板22上,腿部担在活动支撑架2上的第二抬板22'上。
2)用横向宽布带的支撑方式
不安装布带23,而是在利用固定锁扣4和活动锁扣14安装宽布带24(图8、图9)。这时幼儿患者由整个宽布带支撑,类似一个吊床。
3)头部牵引的操作
幼儿患者的头部用专用的牵引带兜住,两侧的牵引绳分别绕过滑轮25,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配重砝码。滑轮25的横连杆6-1与调整杆6-2铰接,滑轮25的滑轮座26可以旋转,自动适应牵引绳的方向。调整杆6-2为旋转臂与两端旋向相反的螺杆的组合结构,转动旋转臂,可以调节调整杆的整体长短,从而达到调节滑轮25的高度的目的。
4)臀部牵引的操作
幼儿患者的臀部用专用的牵引带兜住,两侧的牵引绳分别绕过滑轮25后,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配重砝码。滑轮25的滑轮座26与滑轮横梁15铰接,滑轮座26可以旋转,自动适应牵引绳的方向。滑轮横梁15放在不同高度的卡槽板16中时,可以改变滑轮25的安装高度。
5)腿部的牵引
幼儿患者的腿部用专用的牵引带捆住,两侧的牵引绳分别绕过滑车20上的滑轮25后,牵引绳的端头连接配重砝码;滑轮座26与滑车20的横梁下面铰接。滑座26可以旋转,自动适应牵引绳的方向。
抬起拉滑车20上的限位卡板18,可以使滑车20放松,推动滑车20沿上滑轨21滑动,到达合适位置后,再放下摆动手柄限位卡板18,可以将上滑车20锁住。
6)满足照x光片的需要
向上抬起限位卡板18,推动滑轨21,滑轨21可以沿门架17上的导向轮19滑动(图7)。到达设定位置后,压下限位卡板18,滑车20和滑轨21再次被锁紧。由于滑车20和导轨21已结移开,幼儿患者身体上方已经没有遮挡,推动整架支具,让幼儿患者的上体进入x光摄片机的c型架内,满足拍摄X光片的需要。
本发明能够在使幼儿患者的躯干完全暴露出来,没有任何遮挡的情况下,把幼儿支撑起来,给医生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间,能够实现多种牵引方式,满足不同的要求,在完成石膏包裹后,本装置可以自接推入X光机进行拍片检查,同时还考虑了麻醉医生的监控岗位。

Claims (10)

1.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包括移动车座(1),其特征是:还包括肩部支撑系统、臀位支撑系统、头部牵引系统、腿部牵引系统和臀部牵引系统,所述车座(1)上的尾端设置肩部支撑系统、中部设置臀位支撑系统、前端设置门架(17),所述肩部支撑系统上设置头部牵引系统,所述门架(17)中部设置臀部牵引系统、门架(17)上端设置腿部牵引系统,所述臀位支撑系统与车座(1)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所述臀部牵引系统与门架(17)上下梯级配合,所述腿部牵引系统与门架(17)上端沿车座(1)长度方向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肩部支撑系统包括固定撑杆(3)、绷带横梁(27)、抬板(22)和调节齿板(5),所述固定撑杆(3)竖直固定设置在车座(1)尾端的两侧,固定撑杆(3)上水平设置绷带横梁(27),所述绷带横梁(27)内侧面固定设置调节齿板(5),所述调节齿板(5)上面的齿槽与支撑轴(22-1)限位配合,所述支撑轴(22-1)上设置抬板(22),所述抬板(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翼板(22-2),所述翼板(22-2)与绷带横梁(27)搭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臀位支撑系统包括活动支撑架(2)、第二绷带横梁(27')、第二抬板(22')和第二调节齿板(5'),所述活动支撑架(2)的下端设置滚轮(2-1),所述滚轮(2-1)与车座(1)上的滑槽(1-1)滑动配合,所述支撑架(2)的上端水平设置第二绷带横梁(27'),所述第二绷带横梁(27')内侧面固定设置第二调节齿板(5'),所述第二调节齿板(5')上面的齿槽与第二支撑轴(22'-1)限位配合,所述第二支撑轴(22'-1)上设置第二抬板(22'),所述第二抬板(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第二翼板(22'-2),所述第二翼板(22'-2)与第二绷带横梁(27')搭接配合,所述活动支撑架(2)上的第二绷带横梁(27')与固定撑杆(3)上的第二绷带横梁(27')相对设置;所述活动支撑架(2)下部设置锁紧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头部牵引系统包括横连杆(6-1)、调整杆(6-2)、转轴(6-3)、固连杆(6-4)、滑轮(25)和滑轮座(26),所述固连杆(6-4)一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撑杆(3)上、另一端设置旋转孔与转轴(6-3)的中部旋转配合,所述转轴(6-3)下端铰接调整杆(6-2)的下端、上端铰接横连杆(6-1)的一端,所述调整杆(6-2)的上端与横连杆(6-1)的中部铰接,所述横连杆(6-1)的另一端部设置滑轮座(26),滑轮座(26)上设置滑轮(25),所述滑轮座(26)为万向滑轮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调整杆(6-2)包括中间的旋转臂和两端的连接螺杆,所述旋转臂的两端设置旋向相反的内螺孔,与两端分别适应旋向的螺杆旋转配合,两端螺杆分别铰接在转轴(6-3)的下端和横连杆(6-1)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臀部牵引系统包括卡槽板(16)、滑轮横梁(15)、滑轮(25)和滑轮座(26),所述卡槽板(16)固定设置在门架(17)的侧面,所述卡槽板(16)上的卡槽内设置滑轮横梁(15),所述滑轮横梁(15)上设置滑轮座(26),所述滑轮座(26)上设置滑轮,所述滑轮座(26)为万向滑轮座,所述卡槽板(16)在门架(17)中部上下梯级设置3-5个,相邻卡槽板的间距为5~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腿部牵引系统包括滑轨(21)和滑车(20),所述门架(17)上端设置导向轮(19),所述导向轮(19)与滑轨(21)的滑槽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滑轨(21)沿长度方向设置定位齿板(21-1),所述门架(17)上设置限位卡板(18)与定位齿板(21-1)的齿槽限位配合,所述滑轨(21)的滑槽内还与滑车(20)上的导向轮(19)导向滑动配合,所述滑车(20)上垂直于滑轨(21)设置限位卡板(18),所述限位卡板(18)与定位齿板(21-1)齿槽限位配合,所述滑车(20)两侧端的下面设置滑轮座(26)连接滑轮(2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制动杆(8)、顶杆(9)、偏心轮(10)、轴承座(11)、摆动轴(12)和手柄(13),所述轴承座(11)固定设置在活动支撑架(2)的下部,所述轴承座(11)内轴承连接摆动轴(12),所述摆动轴(12)一端连接手柄(13),另一端连接偏心轮(10),所述偏心轮(10)与外圆弧面与顶杆(9)的端面滑动配合,所述顶杆(9)的另一端与制动杆(8)制动配合,所述制动杆(8)沿车座(1)的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且其端部铰接在车座(1)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撑杆(3)的后侧面设置绷带固定锁扣(4),所述门架(17)的后侧面设置绷带活动锁扣(14),所述活动锁扣(14)为棘轮防松锁扣,活动锁扣(14)的转轴上设置锁紧手柄(14-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绷带横梁(27')的侧面平行设置绷带轴(28)。
CN201821798090.3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Active CN209574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8090.3U CN209574988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8090.3U CN209574988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74988U true CN209574988U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76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8090.3U Active CN209574988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749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272A (zh) * 2018-11-02 2019-02-12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6272A (zh) * 2018-11-02 2019-02-12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826251A (en) Locking knee joint for orthopedic leg brace
CN207654294U (zh) 护理夹板
CN209574988U (zh)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CN107550597A (zh) 一种奶牛治疗用的保定架装置
CN106805991A (zh) 一种透视体位组合垫
CN207253335U (zh) 一种透视体位组合垫
CN204839978U (zh) 多功能组合式骨科医用推车
CN109316272A (zh) 一种专用于儿童脊柱畸形复位与固定的多功能操作台
CN211188094U (zh) 一种腰椎颈椎牵引一体设备
CN209286587U (zh) 一种可调式康复站立床
CN205548842U (zh) 双前肢瘫痪型宠物轮椅
CN109512587B (zh) 一种重症病人移动架
CN208319446U (zh) 一种骨科辅助牵引装置
CN108904021A (zh) 一种碳纤维骨科牵引架
CN208989294U (zh) 一种骨科用牵引支架
CN208926734U (zh) 小儿股骨可调式杠杆牵引支架
CN209154257U (zh) 一种急诊外科骨折患者专用移动装置
CN206587134U (zh) 一种医用麻醉苏醒床
CN110151373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牵引架
CN206414467U (zh) 一种手刹式治疗专用滚轮车
CN215651867U (zh) 一种骨科用四肢辅助固定装置
CN112807183B (zh) 一种急诊科用肢体限位机构
CN215739743U (zh) 一种改良的托马式架
CN216365460U (zh) 一种骨科护理牵引装置
CN218552611U (zh) 一种方便平躺病人移动和护理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Jie Jingming

Inventor after: Song Yueming

Inventor after: Wang Yingsong

Inventor after: Li Tao

Inventor after: Zhang Ying

Inventor after: Zhao Zhi

Inventor after: Bi Ni

Inventor after: Shi Zhiyue

Inventor after: Sun Dongming

Inventor after: Zhou Chunguang

Inventor before: Jie Jing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ingsong

Inventor before: Li Tao

Inventor before: Zhang Ying

Inventor before: Zhao Zhi

Inventor before: Bi Ni

Inventor before: Shi Zhiyue

Inventor before: Sun Dongmi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