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72387U -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72387U CN209572387U CN201920166924.7U CN201920166924U CN209572387U CN 209572387 U CN209572387 U CN 209572387U CN 201920166924 U CN201920166924 U CN 201920166924U CN 209572387 U CN209572387 U CN 20957238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fterframe
- bar
- front baffle
- semi
- sweet potato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4000017020 Ipomoea batata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5000002678 Ipomoea batata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9933 buria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74 legum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83 surviv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包括:前框架、后框架、对接部、移动部、人体支撑部、开沟部、左掩埋部和右掩埋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中心设置对接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内侧设置开沟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移动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中心设置后框架;在所述后框架的后端设置人体支撑部,且后框架与人体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横杆固定;在所述后框架的中后端设置右掩埋部;在所述后框架的左侧后端设置左掩埋部。本装置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所有家庭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红薯移栽劳作都是人工操作,起垅、插苗、浇水、覆土、覆膜几道工序都要人手工完成,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质量还难以保证。现在美国生产了一种移栽机,该移栽机只能把秧苗直立放到土里,秧苗往往是东倒西歪,而且完成工序单一,效率和质量也不够理想;现有的红薯机械移栽机一般都是大型的,比较笨重,不适合小面积地块、山区和丘陵等地形;因此,急需一种适用于各种地形的机械化红薯移栽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内容: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包括:前框架、后框架、对接部、移动部、人体支撑部、开沟部、左掩埋部和右掩埋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中心设置对接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内侧设置开沟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移动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中心设置后框架;在所述后框架的后端设置人体支撑部,且后框架与人体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横杆固定;在所述后框架的中后端设置右掩埋部;在所述后框架的左侧后端设置左掩埋部。
优选的是,所述对接部包括L型固定杆、对接板、紧固螺丝和螺帽;所述L型固定杆焊接在前框架的前端;在所述L型固定杆的上端设置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与牵引机之间固定连接,且通过紧固螺丝和螺帽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移动部包括滚轮支架、滚轮、脚踏杆和脚踏板;在所述滚轮支架设置在前框架的外侧;在所述滚轮支架的底端中心设置滚轮,且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的后侧设置脚踏杆;在所述脚踏杆的外侧后端设置脚踏板。
优选的是,所述人体支撑部包括支撑块、支撑柱和坐垫;所述支撑块通过连接横杆与后框架之间固定;在所述支撑块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坐垫。
优选的是,所述开沟部包括一号支杆、一号固定槽、固定板和开沟器;所述一号支杆设置在前框架的前端内侧;在所述一号支杆的纵向中部开设一号固定槽;在所述一号固定槽的底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一号固定槽之间通过固定螺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开沟器;所述固定板与开沟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右掩埋部包括三号支杆、三号固定槽、右掩埋杆和右推土板;所述三号支杆设置在后框架的后端内侧;在所述三号支杆的纵向中部开设三号固定槽;在所述三号固定槽的底端设置右掩埋杆;所述右掩埋杆通过固定螺杆固定在三号固定槽内;在所述右掩埋杆的底端设置右推土板;所述右推土板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是,所述左掩埋部包括调节杆、左掩埋杆和左推土板;所述调节杆设置后框架的左侧后端;在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左掩埋杆;在所述左掩埋杆的底端设置左推土板;所述左推土板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是,还包括进水管、水阀、二号支杆和二号固定槽;所述二号支杆设置在前框架的后端中部;在所述二号支杆的纵向中部设置二号固定槽;在所述二号支杆的前端设置进水管,且进水管通过螺钉和二号固定槽固定在二号支杆上;在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水阀;所述进水管的后端搭在滚轮支架上,且通过水管限位块进行限位;所述水管限位块与滚轮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进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前框架、后框架、对接部、移动部、人体支撑部、开沟部、右掩埋部和左掩埋部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设计合理,功能多样,起垄的作物插秧或苗累、土豆类作物以及块类豆荚作物均可使用。
2、本装置适应范围广,不仅可以在大型田地里使用,还可以在山区、丘陵和复杂的小地块使用,并且通过一次移栽完成挖沟、浇水、掩埋等步骤。
3、本装置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适用于所有家庭使用。
4、本装置移栽的秧苗成活率高,返苗快,且栽种均匀,农作物产量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左掩埋部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前框架,2-后框架,3-对接部,31-L型固定杆,32-对接板,33-紧固螺丝,34-螺帽,4-移动部,41-滚轮支架,42-滚轮,43-脚踏杆,44-脚踏板,5-人体支撑部,51-支撑块,52-支撑柱,53-坐垫,6-开沟部,61-一号支杆,62-一号固定槽,63-固定板,64-开沟器,7-右掩埋部,71-三号支杆,72-三号固定槽,73-右掩埋杆,74-右推土板,8-固定螺杆,9-左掩埋部,91-调节杆,92-左掩埋杆,93-左推土板,10-连接横杆,11-进水管,12-水阀,13-二号支杆,14-二号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包括:前框架1、后框架2、对接部3、移动部4、人体支撑部5、开沟部6、左掩埋部7和右掩埋部8;在所述前框架1的前端中心设置对接部3;在所述前框架1的前端内侧设置开沟部6;在所述前框架1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移动部4;在所述前框架1的后端中心设置后框架2;在所述后框架2的后端设置人体支撑部5,且后框架2与人体支撑部5之间通过连接横杆10固定;在所述后框架2的中后端设置右掩埋部7;在所述后框架2的左侧后端设置左掩埋部9。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部3包括L型固定杆31、对接板32、紧固螺丝33和螺帽34;所述L型固定杆31焊接在前框架1的前端;在所述L型固定杆31的上端设置对接板32;所述对接板32与牵引机之间固定连接,且通过紧固螺丝33和螺帽34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4包括滚轮支架41、滚轮42、脚踏杆43和脚踏板44;在所述滚轮支架41设置在前框架1的外侧;在所述滚轮支架41的底端中心设置滚轮42,且通过轴承连接固定在滚轮支架41上;在所述滚轮支架41的后侧设置脚踏杆43;在所述脚踏杆43的外侧后端设置脚踏板44,通过设置脚踏板,便于人体在工作时,为人体提供一个脚踏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支撑部5包括支撑块51、支撑柱52和坐垫53;所述支撑块51通过连接横杆10与后框架2之间固定;在所述支撑块51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支撑柱52,且与支撑柱之间螺纹连接;在所述支撑柱52的顶端设置坐垫53;通过设置连接横杆10便于拆卸和安装人体支撑部5,通过设置支撑块51和支撑柱52,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高度,来调节坐垫53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沟部6包括一号支杆61、一号固定槽62、固定板63和开沟器64;所述一号支杆61设置在前框架1的前端内侧;在所述一号支杆61的纵向中部开设一号固定槽62;在所述一号固定槽62的底端设置固定板63;所述固定板63与一号固定槽之间通过固定螺杆8连接,通过使用螺母把固定螺杆8固定在一号固定槽62内,并且还可以通过固定螺杆8在一号固定槽62内移动来调节固定板63的位置;在所述固定板63上设置开沟器64;所述固定板63与开沟器64之间通过螺钉固定,通过改变固定板63与开沟器64的位置,便于调节开沟的深度和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右掩埋部7包括三号支杆71、三号固定槽72、右掩埋杆73和右推土板74;所述三号支杆71设置在后框架2的后端内侧;在所述三号支杆71的纵向中部开设三号固定槽72;在所述三号固定槽72的底端设置右掩埋杆73;所述右掩埋杆73通过固定螺杆8固定在三号固定槽72内,通过改变固定螺杆8在三号固定槽72内的位置,便于调节右掩埋杆73的位置,便于更好的把土掩埋在秧苗上;在所述右掩埋杆73的底端设置右推土板74;所述右推土板74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便于更好的把土推到沟内,对秧苗进行掩埋。
进一步地,所述左掩埋部9包括调节杆91、左掩埋杆92和左推土板93;所述调节杆91设置后框架2的左侧后端;在所述调节杆91的底端设置左掩埋杆92,且调节杆91与左掩埋杆92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便于调节左掩埋杆92的高度;在所述左掩埋杆92的底端设置左推土板93;所述左推土板93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便于更好配合右推土板74把土推到沟内,对秧苗进行掩埋。
进一步地,本还包括进水管11、水阀12、二号支杆13和二号固定槽14;所述二号支杆13设置在前框架1的后端中部;在所述二号支杆13的纵向中部设置二号固定槽14;在所述二号支杆13的前端设置进水管11,且进水管11通过螺钉和二号固定槽14固定在二号支杆13上,并且可以通过改变螺钉在二号固定槽14内的位置,来改变进水管11的位置,便于更好的对秧苗进行浇水;在所述进水管11的上端设置水阀12;所述进水管11的后端搭在滚轮支架41上,且通过水管限位块15进行限位;所述水管限位块15与滚轮支架4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11由金属材料制成,便于防止进水管打折影响出水,同时进水管11的末端延伸设置在水箱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框架1、后框架2、对接部3、移动部4、人体支撑部5、开沟部6、右掩埋部7和左掩埋部9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把本装置组装起来,使本装置与牵引机连接在一起,并且根据开沟的大小、深浅来调节开沟器64的位置,然后在调节右推土板74的位置,使之更好的对沟进行掩埋;此时启动牵引机,通过牵引机的移动带动本装置移动,以此对土地进行开沟,秧苗框设置在前框架1的上端前侧,接着驾驶者坐在坐垫53上,一边从秧苗框内拿出秧苗放入开好的沟内,一边通过进水管11进水对秧苗进行浇水,最后端的推土板把开沟产生的泥土推到坑内,对秧苗进行掩埋。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框架、后框架、对接部、移动部、人体支撑部、开沟部、左掩埋部和右掩埋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中心设置对接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前端内侧设置开沟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移动部;在所述前框架的后端中心设置后框架;在所述后框架的后端设置人体支撑部,且后框架与人体支撑部之间通过连接横杆固定;在所述后框架的中后端设置右掩埋部;在所述后框架的左侧后端设置左掩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包括L型固定杆、对接板、紧固螺丝和螺帽;所述L型固定杆焊接在前框架的前端;在所述L型固定杆的上端设置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与牵引机之间固定连接,且通过紧固螺丝和螺帽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滚轮支架、滚轮、脚踏杆和脚踏板;在所述滚轮支架设置在前框架的外侧;在所述滚轮支架的底端中心设置滚轮,且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滚轮支架的后侧设置脚踏杆;在所述脚踏杆的外侧后端设置脚踏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支撑部包括支撑块、支撑柱和坐垫;所述支撑块通过连接横杆与后框架之间固定;在所述支撑块的后侧面中部设置支撑柱;在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坐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部包括一号支杆、一号固定槽、固定板和开沟器;所述一号支杆设置在前框架的前端内侧;在所述一号支杆的纵向中部开设一号固定槽;在所述一号固定槽的底端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一号固定槽之间通过固定螺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开沟器;所述固定板与开沟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掩埋部包括三号支杆、三号固定槽、右掩埋杆和右推土板;所述三号支杆设置在后框架的后端内侧;在所述三号支杆的纵向中部开设三号固定槽;在所述三号固定槽的底端设置右掩埋杆;所述右掩埋杆通过固定螺杆固定在三号固定槽内;在所述右掩埋杆的底端设置右推土板;所述右推土板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掩埋部包括调节杆、左掩埋杆和左推土板;所述调节杆设置后框架的左侧后端;在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设置左掩埋杆;在所述左掩埋杆的底端设置左推土板;所述左推土板的横截面呈V型,且其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水阀、二号支杆和二号固定槽;所述二号支杆设置在前框架的后端中部;在所述二号支杆的纵向中部设置二号固定槽;在所述二号支杆的前端设置进水管,且进水管通过螺钉和二号固定槽固定在二号支杆上;在所述进水管的上端设置水阀;所述进水管的后端搭在滚轮支架上,且通过水管限位块进行限位;所述水管限位块与滚轮支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后框架、对接部、移动部、人体支撑部、开沟部、右掩埋部和左掩埋部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6924.7U CN209572387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6924.7U CN209572387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72387U true CN209572387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81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66924.7U Active CN209572387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7238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68280A (zh) * | 2022-12-30 | 2023-03-31 | 邵阳市啸天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红薯苗种植装置 |
-
2019
- 2019-01-30 CN CN201920166924.7U patent/CN20957238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68280A (zh) * | 2022-12-30 | 2023-03-31 | 邵阳市啸天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红薯苗种植装置 |
CN115868280B (zh) * | 2022-12-30 | 2023-09-19 | 邵阳市啸天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红薯苗种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72575U (zh) | 一种宽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施肥、覆膜联合作业机 | |
CN203167724U (zh) | 铺膜机 | |
CN110447361A (zh) | 一种链式纸钵移栽机及使用方法 | |
CN207340480U (zh) | 一种新型胡萝卜铺管种绳播种机 | |
CN103081595A (zh) | 一种可调式开沟起垄机 | |
CN113812241A (zh) | 一种链式苗钵移栽机及使用方法 | |
CN109392368A (zh) | 一种采用圆盘播种机构的水稻幼苗旱直施肥穴播机 | |
CN209572387U (zh) | 一种半自动红薯移栽机 | |
CN207340778U (zh) | 一种多功能地膜覆盖机 | |
CN200950735Y (zh) | 可调式深松机 | |
CN106961886A (zh) | 一种紧凑型多功能手动田间管理车 | |
CN112042295A (zh) | 一种旋耕斜移式六行党参铺膜施肥种植机 | |
CN203040311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铺膜机 | |
CN110326401A (zh) | 一种宽幅水稻条播及施肥机 | |
CN205142855U (zh) | 一种栽苗机装置 | |
CN216491956U (zh) | 一种黄芪种植联合作业机 | |
CN114303538B (zh) | 荞麦深浅行播种机及其播种防草方法 | |
CN206149752U (zh) | 枸杞机械除草机 | |
CN108551812A (zh) | 用于水稻旱田直播的开沟覆土机构 | |
CN209299681U (zh) | 一种带有施肥功能的旱种水稻全覆膜播种机 | |
CN208657278U (zh) | 一种助力式甘薯中耕机械 | |
CN205389412U (zh) | 一种适用于不同地形的播种机 | |
CN207369592U (zh) | 葡萄深松开沟施肥机 | |
CN208523190U (zh) | 用于水稻旱田直播的开沟覆土机构 | |
CN201138919Y (zh) | 农田起垄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