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7884U - 一种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7884U
CN209567884U CN201920125893.0U CN201920125893U CN209567884U CN 209567884 U CN209567884 U CN 209567884U CN 201920125893 U CN201920125893 U CN 201920125893U CN 209567884 U CN209567884 U CN 2095678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sedimentation basin
processing pond
shaft
precipi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258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昌
刘峰
王鑫
全彬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r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r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r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ru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258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78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78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78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沉淀辅助机构,所述池体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池,且第一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的顶端表面边缘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沉淀辅助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蓄泥槽,所述蓄泥槽的右端连接有出泥口,所述池体的前端外表面螺钉连接有扶梯,所述第二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该沉淀池,与现有的普通沉淀池相比,可以对污水进行搅拌,加快沉淀物的沉淀速率,提高了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沉淀池表面进行清理,避免沉淀杂质粘连堆积在该沉淀池的内壁表面,并且可以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以便于对其进行再次循环使用,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该沉淀池的绿色环保性。

Description

一种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一种通过利用重力作用,通过沉淀去除水中悬浮物等杂质的构筑物,按池内水流方向,沉淀池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沉淀池的使用也越来越为广泛,同时沉淀池也随之不断的完善。
现有的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沉淀后的液体进行处理,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沉淀池内部的沉淀速率较慢,从而使得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沉淀池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淀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一般的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沉淀后的液体进行处理,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该沉淀池内部的沉淀速率较慢,从而使得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降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和沉淀辅助机构,所述池体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池,且第一处理池第一处理池的顶端表面边缘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沉淀辅助机构的下方设置有蓄泥槽,且沉淀辅助机构位于第一处理池的内部,所述蓄泥槽的右端连接有出泥口,且出泥口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管,所述池体的前端外表面螺钉连接有扶梯,且池体的左端内部安装有第二处理池,所述第二处理池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且第二处理池的底端左侧连接有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沉淀辅助机构包括齿轮、轴承、转轴、支撑架、刮刀和搅拌叶,且齿轮的底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轴承,且转轴的底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左右两端固定有刮刀,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搅拌叶。
优选的,所述刮刀通过支撑架与转轴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轴的中轴线与搅拌叶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转轴的顶端外表面尺寸与轴承的内表面尺寸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活性炭层、卡槽、固定螺杆、滤网和螺纹块,且活性炭层的外表面弹性卡连接有卡槽,所述滤网位于第二处理池的右端内部,且滤网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所述滤网的底端连接有螺纹块。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层的外表面结构与卡槽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且卡槽之间关于活性炭层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滤网通过固定螺杆、螺纹块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滤网分别贯穿于第二处理池的右端内部、第一处理池的左端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刮刀、支撑架、转轴和搅拌叶的设置,刮刀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内部起到清理的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刮刀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设置,对第一处理池的内壁表面的沉淀杂质进行清理,使得第一处理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维持其内壁表面的干净度,避免沉淀杂质粘连堆积在第一处理池的表面,而影响该沉淀池的使用,同时也不便于对该沉淀池进行处理,转轴与刮刀支撑架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支撑架之间的结构设置,带动支撑架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刮刀进行转动使用,使得刮刀通过自身的转动,对第一处理池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清理,进而提高了对第一处理池的处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干净度,搅拌叶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内部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叶的搅拌,对第一处理池内部的污水搅拌,使其内部的污泥等快速沉淀,提高了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沉淀速率,减小了该沉淀池沉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炭层和卡槽的设置,活性炭层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起到杀菌除味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活性炭层,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以便于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再次使用,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避免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含有细菌,异味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该沉淀池的使用环保性,并且活性炭层与卡槽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活性炭层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卡槽之间的结构设置,进行固定,以便于其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同时也可以使得活性炭层通过与卡槽之间的结构设置,进行拆卸,进而便于对活性炭层进行拆卸清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滤网、固定螺杆、螺纹块、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的设置,滤网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起到连通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滤网的设置,将第一处理池与第二处理池进行连通,进而使得第一处理池沉淀后过滤出液体,通过滤网进入到第二处理池的内部,以便于对沉淀后过滤出液体进行二次处理,有利于对沉淀后过滤出液体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滤网与固定螺杆、螺纹块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滤网可以通过固定螺杆与螺纹块的设置,进行固定,以便于其对第一处理池与第二处理池进行连通,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动或脱落的现象,影响对第一处理池与第二处理池之间的连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池体;2、第一处理池;3、固定支架;4、沉淀辅助机构;401、齿轮;402、轴承;403、转轴;404、支撑架;405、刮刀;406、搅拌叶;5、出液口;6、第二处理池;7、过滤机构;701、活性炭层;702、卡槽;703、固定螺杆;704、滤网;705、螺纹块;8、蓄泥槽;9、限位管;10、出泥口;11、扶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1和沉淀辅助机构4,池体1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且第一处理池2第一处理池2的顶端表面边缘安装有固定支架3,沉淀辅助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蓄泥槽8,且沉淀辅助机构4位于第一处理池2的内部,沉淀辅助机构4包括齿轮401、轴承402、转轴403、支撑架404、刮刀405和搅拌叶406,且齿轮401的底端连接有转轴403,转轴403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轴承402,且转轴403的底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404,支撑架404的左右两端固定有刮刀405,转轴403的底端连接有搅拌叶406,刮刀405通过支撑架404与转轴40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轴403的中轴线与搅拌叶406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转轴403的顶端外表面尺寸与轴承402的内表面尺寸相吻合,刮刀405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内部起到清理的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刮刀405可以通过自身的结构设置,对第一处理池2的内壁表面的沉淀杂质进行清理,使得第一处理池2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维持其内壁表面的干净度,避免沉淀杂质粘连堆积在第一处理池2的表面,而影响该沉淀池的使用,同时也不便于对该沉淀池进行处理,转轴403与刮刀405支撑架404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转轴403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支撑架404之间的结构设置,带动支撑架40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刮刀405进行转动使用,使得刮刀405通过自身的转动,对第一处理池2的表面进行全方位的清理,进而提高了对第一处理池2的处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干净度,搅拌叶406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内部起到搅拌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搅拌叶406的搅拌,对第一处理池2内部的污水搅拌,使其内部的污泥等快速沉淀,提高了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的沉淀速率,减小了该沉淀池沉淀耗费的时间,从而提高了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
蓄泥槽8的右端连接有出泥口10,且出泥口10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管9,池体1的前端外表面螺钉连接有扶梯11,且池体1的左端内部安装有第二处理池6,第二处理池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7,且第二处理池6的底端左侧连接有出液口5,过滤机构7包括活性炭层701、卡槽702、固定螺杆703、滤网704和螺纹块705,且活性炭层701的外表面弹性卡连接有卡槽702,滤网704位于第二处理池6的右端内部,且滤网704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703,滤网704的底端连接有螺纹块705,活性炭层701的外表面结构与卡槽702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且卡槽702之间关于活性炭层70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活性炭层701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起到杀菌除味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活性炭层701,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以便于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再次使用,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避免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含有细菌,异味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该沉淀池的使用环保性,并且活性炭层701与卡槽702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活性炭层701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卡槽702之间的结构设置,进行固定,以便于其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同时也可以使得活性炭层701通过与卡槽702之间的结构设置,进行拆卸,进而便于对活性炭层701进行拆卸清理;
滤网704通过固定螺杆703、螺纹块705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滤网704分别贯穿于第二处理池6的右端内部、第一处理池2的左端内部,滤网704的设置,可以对该沉淀池起到连通的作用,使得该沉淀池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滤网704的设置,将第一处理池2与第二处理池6进行连通,进而使得第一处理池2沉淀后过滤出液体,通过滤网704进入到第二处理池6的内部,以便于对沉淀后过滤出液体进行二次处理,有利于对沉淀后过滤出液体进行循环利用,从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并且滤网704与固定螺杆703、螺纹块705之间的结构设置,使得滤网704可以通过固定螺杆703与螺纹块705的设置,进行固定,以便于其对第一处理池2与第二处理池6进行连通,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移动或脱落的现象,影响对第一处理池2与第二处理池6之间的连通作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沉淀池时,首先,通过该沉淀池池体1右端的进液口,向该沉淀池内部右端的第一处理池2的内部通入所需要进行沉淀的污水,之后启动该沉淀池顶端固定支架3表面的电机,使其带动齿轮401进行转动,同时齿轮401通过与转轴403之间的连接,带动转轴403进行转动,然后转轴403通过与搅拌叶406的连接,带动搅拌叶406进行转动,进而使得搅拌叶406通过自身的转动,对第一处理池2内部的污水搅拌,使其内部的污泥等快速沉淀,并且在转轴403转动的过程中,通过与支撑架404之间的结构设置,带动支撑架40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刮刀405进行转动使用,使得刮刀405通过自身的转动,对第一处理池2的内壁表面的沉淀杂质进行清理,避免沉淀杂质粘连堆积在第一处理池2的表面;
之后关闭电机,停止对污水的搅拌,使得污水中的沉淀物聚集至第一处理池2底端的蓄泥槽8的内部,最后通过蓄泥槽8右端的出泥口10,对蓄泥槽8内部的沉淀物进行清理排出,并且在沉淀物沉淀的过程中,其上层的液体经过第一处理池2与第二处理池6之间的滤网704,由第一处理池2进入到第二处理池6的内部,之后第二处理池6内部的活性炭层701对液体进行二次处理,使得活性炭层701,对沉淀后过滤出的液体进行杀菌除味,以便于对液体进行再次循环使用,避免液体含有细菌,异味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这就是该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沉淀池,包括池体(1)和沉淀辅助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右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处理池(2),且第一处理池(2)第一处理池(2)的顶端表面边缘安装有固定支架(3),所述沉淀辅助机构(4)的下方设置有蓄泥槽(8),且沉淀辅助机构(4)位于第一处理池(2)的内部,所述蓄泥槽(8)的右端连接有出泥口(10),且出泥口(10)的外表面固定有限位管(9),所述池体(1)的前端外表面螺钉连接有扶梯(11),且池体(1)的左端内部安装有第二处理池(6),所述第二处理池(6)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7),且第二处理池(6)的底端左侧连接有出液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辅助机构(4)包括齿轮(401)、轴承(402)、转轴(403)、支撑架(404)、刮刀(405)和搅拌叶(406),且齿轮(401)的底端连接有转轴(403),所述转轴(403)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轴承(402),且转轴(403)的底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架(404),所述支撑架(404)的左右两端固定有刮刀(405),所述转轴(403)的底端连接有搅拌叶(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405)通过支撑架(404)与转轴(403)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轴(403)的中轴线与搅拌叶(406)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转轴(403)的顶端外表面尺寸与轴承(402)的内表面尺寸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7)包括活性炭层(701)、卡槽(702)、固定螺杆(703)、滤网(704)和螺纹块(705),且活性炭层(701)的外表面弹性卡连接有卡槽(702),所述滤网(704)位于第二处理池(6)的右端内部,且滤网(704)的顶端内部安装有固定螺杆(703),所述滤网(704)的底端连接有螺纹块(7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层(701)的外表面结构与卡槽(702)的内表面结构相吻合,且卡槽(702)之间关于活性炭层(701)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704)通过固定螺杆(703)、螺纹块(705)构成可拆卸结构,且滤网(704)分别贯穿于第二处理池(6)的右端内部、第一处理池(2)的左端内部。
CN201920125893.0U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沉淀池 Active CN2095678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5893.0U CN20956788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5893.0U CN20956788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7884U true CN209567884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2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25893.0U Active CN209567884U (zh) 2019-01-25 2019-01-25 一种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78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617532U (zh) 一种污水净化过滤系统
CN20811532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沉淀装置
CN208018211U (zh) 一种具有反冲洗功能的升流式斜管沉淀池
CN213724979U (zh) 一种便于沉淀清理的沉降槽
CN111439896B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09567884U (zh) 一种沉淀池
CN211435387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CN210085201U (zh) 一种回收再利用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3650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水过滤装置
CN215365233U (zh) 一种生态修复用的污水沉淀过滤装置
CN213865694U (zh) 一种城市生活污水沉淀过滤装置
CN209679608U (zh) 一种一体化建筑污水净化设备
CN215049316U (zh) 一种固液分离污水处理设备
CN207694419U (zh) 一种高效的立式斜板沉淀机
CN101624221B (zh) 清洁盘式废水处理机
CN2192320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物处理装置
CN21548023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消毒装置
CN219440988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回收系统
CN214218366U (zh) 一种环保设备废液处理装置
CN220360777U (zh) 一种湿式静电除尘器的废水回收机构
CN219950780U (zh) 一种移动式饮用水净化装置
CN218909988U (zh) 一种絮凝沉淀污水处理装置
CN220860781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污水处理器
CN216472651U (zh) 一种具有排污结构的环保园林景观池
CN210874431U (zh) 一种除悬浮物用的带有砂滤装置二沉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