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64242U -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64242U
CN209564242U CN201822267436.3U CN201822267436U CN209564242U CN 209564242 U CN209564242 U CN 209564242U CN 201822267436 U CN201822267436 U CN 201822267436U CN 209564242 U CN209564242 U CN 209564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magnet
traction device
orthodontic
protective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674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彬
袁彩霞
付鼎
高丽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tomatological Hospit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674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64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64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64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涉及口腔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在调整牙齿咬合关系时的不适感较为强烈,且操作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牙齿矫治牵引器的上颌牙套上设有第一牵引装置,下颌牙套上设有第二牵引装置,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套设在第一磁铁的外侧,且在第一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套设在第二磁铁的外侧,且在第二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开口;其中,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成相对设置。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患者在调整牙齿咬合关系时的不适感、异物感较弱,且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背景技术
牙齿矫正,即正畸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矫正装置来调整面部骨骼、牙齿及颌面部的神经及肌肉之间的协调性,也就是调整上下颌骨之间,上下牙齿之间、牙齿与颌骨之间和联系它们的神经及肌肉之间不正常的关系,其最终的矫治目标就是达到口颌系统的平衡、稳定和美观。
其中,调整咬合关系几乎是每一正畸治疗过程的必经阶段。现有的牙齿矫正是通过橡皮圈来牵拉牙齿来达到调整咬合关系的目的。故患者就需要佩戴一段时间的橡皮筋,而皮筋在口腔内,会令患者感到较为强烈的异物感、不适感,尤其在饮食的时候,会给患者进食带来麻烦,口腔清洁较为麻烦。另外,患者在佩戴皮筋时,单个皮筋的使用寿命短,需要常常更换,操作不便,有时在皮筋断裂后,患者甚至会不慎吞下,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患者在调整牙齿咬合关系时的不适感较为强烈,且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包括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所述上颌牙套上设有第一牵引装置,所述下颌牙套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产生牵引力的第二牵引装置,
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铁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磁铁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成相对设置。
实际应用中,当矫治患者需要调整咬合关系的时候,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需要固定第一牵引装置的上牙和需要固定第二牵引装置的下牙,先将合适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安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再将第一壳体固定在上牙上,将第二壳体固定在下牙上,从而可以利用磁铁之间的强吸力,来实现牵引牙齿,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的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采用磁牵引力来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相较于佩戴皮筋的方式,患者戴入口腔异物感小,不适感小,即使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的时候,对患者的影响都较小,能令患者更舒适。且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另外,采用磁牵引力移动牙齿,方向性好,并可整体移动牙齿,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牙齿移动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牙齿矫正周期,减轻患者和医生的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既可以是隐形矫治器,也可以是固定矫治器。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设置,是为了不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吸力。而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成相对设置,则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即当第一壳体固定在上牙上时,第二壳体固定在下牙上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成倾斜设置或者竖直设置,只需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可连成一条直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钕磁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硅胶、塑料或者生物陶瓷制成的。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钕磁铁,则可以使得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的牵引力足够大,牙齿可移动距离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牙齿移动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牙齿矫正周期,减轻患者和医生的负担。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硅胶、塑料或者生物陶瓷,则生物相溶性更好,可以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口水腐蚀,避免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其无毒害,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均为隐形牙套,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粘贴在所述上颌牙套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粘贴在所述下颌牙套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是通过粘合剂粘贴在上颌牙套或下颌牙套上,则方便医生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
在矫正过程中,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不是一次性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牙齿的具体移动情况,反复调整矫正方案,即是否需要继续调整咬合关系。故本实用新型中,由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组成第一壳体,则当第一牵引装置固定在上牙时,医生就可以通过打开第一壳体,即将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分开的形式取出第一磁铁,从而使得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没有牵引力,暂时不会牵引患者的牙齿移动,而此时,第一壳体仍固定在患者的牙齿上,当放入第一磁铁后,就可以回复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的牵引力,继续牵引患者牙齿移动,达到调整咬合关系的目的,从而可以方便医生随时调整矫正方案。其中,第二牵引装置同第一牵引装置。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下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底面上均设有粘贴凹槽,所述粘贴凹槽的内底面为上凸的圆弧形。
粘贴凹槽的设置,则便于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的固定,且可以容纳更多的粘合剂,使得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均能与相应被调整的牙齿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防止掉落。
作为优选,在所述粘贴凹槽的内底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沟槽。
沟槽的设置,可以容纳更多的粘合剂,防止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掉落。其中,沟槽可以为方形盲孔的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二壳体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二保护套。
第一保护套的设置,既可以防止第一磁铁从第一壳体内脱落,还可以起到与第一壳体一起构成一个密闭容器,防止口水浸入第一壳体内,影响第一磁铁的磁性,同时食物残渣进入第一壳体内,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其中,第二保护套的作用同第一保护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均为塑料膜,且所述第一保护套粘贴在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二保护套粘贴在所述第二壳体外。
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均为塑料膜,则不会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吸力。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固定可靠,医生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椭圆柱结构,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均为一面成开口设置的椭圆柱结构。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椭圆柱结构,不仅美观,而且生物相溶性更好,佩戴起来摩擦力小,感觉更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椭圆柱结构即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底面为平面,侧面为曲面。其中,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底面上,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一底面上。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的开口面为一底面,即平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柱面长度,所述第二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柱面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柱面就是椭圆柱结构的侧面,即曲面。第一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一壳体的柱面长度,是为了避让出第一下壳体上的粘贴凹槽,还便于第一保护套的固定。第二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二壳体的柱面长度,是为了避让出第二下壳体上的粘贴凹槽,还便于第二保护套的固定。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较之原有技术,具有使患者在调整牙齿咬合关系时的不适感、异物感较弱,能令患者更舒适,且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除去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除去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上颌牙套;2-下颌牙套;3-第一牵引装置;31-第一磁铁;32-第一壳体;321-第一上壳体;322-第一下壳体;323-第一开口;324-第一保护套;4-第二牵引装置;41-第二磁铁;42-第二壳体;421-第二上壳体;422-第二下壳体;423-第二开口;424-第二保护套;5-粘贴凹槽;5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包括上颌牙套1和下颌牙套2,上颌牙套1上设有第一牵引装置3,下颌牙套2上设有能与第一牵引装置3产生牵引力的第二牵引装置4,
第一牵引装置3包括第一磁铁31和第一壳体32,第一壳体32套设在第一磁铁31的外侧,且在第一壳体32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开口323;
第二牵引装置4包括第二磁铁41和第二壳体42,第二壳体42套设在第二磁铁41的外侧,且在第二壳体42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开口423;
其中,第一开口323与第二开口423成相对设置。
实际应用中,当矫治患者需要调整咬合关系的时候,医生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需要固定第一牵引装置的上牙和需要固定第二牵引装置的下牙,先将合适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分别安放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再将第一壳体固定在上牙上,将第二壳体固定在下牙上,从而可以利用磁铁之间的强吸力,来实现牵引牙齿,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的目的。
故本实用新型采用磁牵引力来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相较于佩戴皮筋的方式,患者戴入口腔异物感小,不适感小,即使在日常生活,尤其是饮食的时候,对患者的影响都较小,能令患者更舒适。且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更换,对患者生活影响较小。另外,采用磁牵引力移动牙齿,方向性好,并可整体移动牙齿,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牙齿移动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牙齿矫正周期,减轻患者和医生的负担。
需要说明的是,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既可以是隐形矫治器,也可以是固定矫治器。其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设置,是为了不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吸力。而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成相对设置,则第一开口的轴线与第二开口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即当第一壳体固定在上牙上时,第二壳体固定在下牙上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成倾斜设置或者竖直设置,只需令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可连成一条直线。
见图2,第一磁铁31和第二磁铁41均为钕磁铁,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42为硅胶、塑料或者生物陶瓷制成的。
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钕磁铁,则可以使得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的牵引力足够大,牙齿可移动距离大,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牙齿移动的时间,从而缩短整个牙齿矫正周期,减轻患者和医生的负担。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硅胶、塑料或者生物陶瓷,则生物相溶性更好,可以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口水腐蚀,避免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磁性,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以保证其无毒害,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见图1,上颌牙套1和下颌牙套2均为隐形牙套,第一牵引装置3粘贴在上颌牙套1上;第二牵引装置4粘贴在下颌牙套2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是通过粘合剂粘贴在上颌牙套或下颌牙套上,则方便医生操作。
见图3、图4,第一壳体32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一上壳体321和第一下壳体322,第二壳体42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二上壳体421和第二下壳体422。
在矫正过程中,调整上下颌之间的咬合关系不是一次性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牙齿的具体移动情况,反复调整矫正方案,即是否需要继续调整咬合关系。故本实用新型中,由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组成第一壳体,则当第一牵引装置固定在上牙时,医生就可以通过打开第一壳体,即将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分开的形式取出第一磁铁,从而使得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没有牵引力,暂时不会牵引患者的牙齿移动,而此时,第一壳体仍固定在患者的牙齿上,当放入第一磁铁后,就可以回复第一牵引装置和第二牵引装置之间的牵引力,继续牵引患者牙齿移动,达到调整咬合关系的目的,从而可以方便医生随时调整矫正方案。其中,第二牵引装置同第一牵引装置。
见图3,在第一下壳体322和第二下壳体422的底面上均设有粘贴凹槽5,粘贴凹槽5的内底面为上凸的圆弧形。
粘贴凹槽的设置,则便于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的固定,且可以容纳更多的粘合剂,使得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均能与相应被调整的牙齿之间连接的更为紧密,防止掉落。
见图3,在粘贴凹槽5的内底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沟槽51。
沟槽的设置,可以容纳更多的粘合剂,防止第一下壳体和第二下壳体掉落。其中,沟槽可以为方形盲孔的形状。
见图2、图3,第一壳体32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323的第一保护套324,第二壳体42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323的第二保护套424。
第一保护套的设置,既可以防止第一磁铁从第一壳体内脱落,还可以起到与第一壳体一起构成一个密闭容器,防止口水浸入第一壳体内,影响第一磁铁的磁性,同时食物残渣进入第一壳体内,影响患者的口腔卫生。其中,第二保护套的作用同第一保护套。
见图2、图3,第一保护套324和第二保护套424均为塑料膜,且第一保护套324粘贴在第一壳体32外,第二保护套424粘贴在第二壳体42外。
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均为塑料膜,则不会影响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磁吸力。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通过粘合剂粘贴在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固定可靠,医生操作方便。
见图2、图3,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42均为椭圆柱结构,且第一保护套324和第二保护套424均为一面成开口设置的椭圆柱结构。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为椭圆柱结构,不仅美观,而且生物相溶性更好,佩戴起来摩擦力小,感觉更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椭圆柱结构即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底面为平面,侧面为曲面。其中,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壳体的一底面上,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二壳体的一底面上。第一保护套和第二保护套的开口面为一底面,即平面。
见图2、图3,第一保护套324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一壳体32的柱面长度,第二保护套424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二壳体42的柱面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柱面就是椭圆柱结构的侧面,即曲面。第一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一壳体的柱面长度,是为了避让出第一下壳体上的粘贴凹槽,还便于第一保护套的固定。第二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第二壳体的柱面长度,是为了避让出第二下壳体上的粘贴凹槽,还便于第二保护套的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包括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牙套上设有第一牵引装置,所述下颌牙套上设有能与所述第一牵引装置产生牵引力的第二牵引装置,
所述第一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磁铁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铁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二牵引装置包括第二磁铁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磁铁的外侧,且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成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均为钕磁铁,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为硅胶、塑料或者生物陶瓷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颌牙套和下颌牙套均为隐形牙套,所述第一牵引装置粘贴在所述上颌牙套上;所述第二牵引装置粘贴在所述下颌牙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一上壳体和第一下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相互成铰接设置的第二上壳体和第二下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下壳体和所述第二下壳体的底面上均设有粘贴凹槽,所述粘贴凹槽的内底面为上凸的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贴凹槽的内底面上均匀设有多个沟槽。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一保护套,所述第二壳体外套设有用于封闭第一开口的第二保护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均为塑料膜,且所述第一保护套粘贴在所述第一壳体外,所述第二保护套粘贴在所述第二壳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为椭圆柱结构,且所述第一保护套和所述第二保护套均为一面成开口设置的椭圆柱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齿矫治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壳体的柱面长度,所述第二保护套的柱面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壳体的柱面长度。
CN201822267436.3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Active CN209564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7436.3U CN20956424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67436.3U CN20956424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64242U true CN209564242U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31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67436.3U Active CN20956424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64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040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隐形磁力上颌前牵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02040A (zh) * 2020-11-18 2021-02-26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一种隐形磁力上颌前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7442A3 (en) Sealing nasal cannula
US20060008778A1 (en) Cosmetic enhancement device
CN109998707A (zh) 一种唇舌侧联合隐形矫治牙套、系统及方法
CN110251250A (zh) 可牵引的导下颌移动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0025388A (zh) 多功能隐形矫治器
CN111407441A (zh) 一种牙齿矫正装置
CN209564242U (zh) 一种牙齿矫治牵引器
CN207101372U (zh) 正锁合矫治器
CN210204955U (zh) 颊屏式隐形磁力功能矫治器
CN107928854A (zh) 一种唇裂鼻小柱固位夹
CN209107624U (zh) 一种上颌内置式矢状牵引成骨装置
CN208851762U (zh) 一种唇裂鼻小柱固位夹
CN209091670U (zh) 一种口腔正畸微小型支架
CN208677687U (zh) 止鼾牙套
Avhad et al. Presurgical management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in a neonate: a clinical report
CN216876650U (zh) 可摘戴覆盖式隐形平面导板及隐形正畸装置
CN207768530U (zh) 一种整体近中移动磨牙的活动矫治装置
CN213910609U (zh) 多功能舌刺
CN212089800U (zh) 一种隐形舌位矫治器
CN209404984U (zh) 一种个性化舌侧固定磁力正畸矫治器
CN207912822U (zh) 一种口腔肌肉功能训练矫正器
CN209004250U (zh) 一种新型口腔医学矫正植体装置
CN208725923U (zh) 一种调节式牙颌矫治器
MXPA04000318A (es) Base de dentadura postiza y metodo para prepararla e instrumento utilizado para la misma.
CN209154043U (zh) 一种平导斜导联合横腭杆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