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9206U - 一种自动全站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全站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59206U CN209559206U CN201920235263.9U CN201920235263U CN209559206U CN 209559206 U CN209559206 U CN 209559206U CN 201920235263 U CN201920235263 U CN 201920235263U CN 209559206 U CN209559206 U CN 2095592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bject lens
- eyepiece
- shell
- detector
- foc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le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包括视镜主体,所述视镜主体包括壳体、物镜、目镜、分光棱镜、激光发射器和至少四个的检测器;所述物镜和目镜互为对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光棱镜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分光棱镜的侧边;所述检测器以物镜中心线呈圆周阵列环设在物镜的侧边的壳体上;所述检测器包括滤镜与检测块,所述滤镜位于检测块的上方;所述检测块表面与物镜表面平行;本实用新型通过至少四个的圆周阵列排列的检测器进行获取激光发射器照射目标物产生的发生信息,将数据取平均值,从而提升对焦的准确性;通过激光发射器的使用,能够通过目标物的反射,无需使用反光棱镜的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目前对使用的各种全站仪的自动化程度均很高,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均已做到很强的功能,但仍然不能做到精密全自动施测,其主要原因是仍须人工精确照准,这不仅降低了全站仪的自动化程度,而且给施测的成果带入了许多人为的误差。
全站仪的望远镜实现了视准轴、测距光波的发射、接收光轴同轴化。同轴化的基本原理是:在望远物镜与调焦透镜间设置分光棱镜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望远镜的多功能,即既可瞄准目标,使之成像于十字丝分划板,进行角度测量。同时其测距部分的外光路系统又能使测距部分的光敏二极管发射的调制红外光在经物镜射向反光棱镜后,经同一路径反射回来,再经分光棱镜作用使回光被光电二极管接收;为测距需要在仪器内部另设一内光路系统,通过分光棱镜系统中的光导纤维将由光敏二极管发射的调制红外光传也送给光电二极管接收,进行而由内、外光路调制光的相位差间接计算光的传播时间,计算实测距离。但是,目前所述光敏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分光棱镜集成设置于视镜主体内,导致视镜主体的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且精度要求高,同时需要反光棱镜进行配合,进而导致成本高昂,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自动全站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全站仪,包括视镜主体,所述视镜主体包括壳体、物镜、自动对焦装置、目镜、分光棱镜、激光发射器和至少四个的检测器;
所述物镜和目镜互为对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光棱镜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位于目镜与分光棱镜之间;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分光棱镜的侧边;
所述检测器以物镜中心线呈圆周阵列环设在物镜的侧边的壳体上;所述检测器包括滤镜与检测块,所述滤镜位于检测块的上方;
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分光棱镜反射后沿物镜的中心线射出,射出的激光照射到目标物后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滤镜由检测块接收;
所述检测块表面与物镜表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至少四个的圆周阵列排列的检测器进行获取激光发射器照射目标物产生的发生信息,通过移除偏差值最大的两个的检测器的检测数据,将余下的数据取平均值,从而提升对焦的准确性,配合自动对焦装置从而简化对焦过程,进而避免传统全站仪的操作复杂的问题;通过激光发射器的使用,能够通过目标物的反射,无需使用反光棱镜的使用,进一步的降低全站仪的操作难度;同时外置的检测器能够降低视镜主体内部的空间布置要求,从而降低加工难度,继而实现成本的减低;检测块表面与物镜表面平行能够降低计算难度,所述计算时间,提升设备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全站仪的第一方向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全站仪的第二方向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自动全站仪的结构简图;
标号说明:1、支架;2、视镜主体;3、物镜;4、目镜;41、调焦手轮;5、检测器;51、滤镜;52、检测块;53、检测固定件;6、分光棱镜;7、激光发射器;8、自动对焦装置;81、调节环;82、电机;83、调节块;84、对焦镜; 85、滑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以及图3,一种自动全站仪,包括视镜主体2,所述视镜主体2 包括壳体、物镜3、自动对焦装置8、目镜4、分光棱镜6、激光发射器7和至少四个的检测器5;
所述物镜3和目镜4互为对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光棱镜6位于物镜3 和目镜4之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8位于目镜4与分光棱镜6之间;所述激光发射器7位于分光棱镜6的侧边;
所述检测器5以物镜3中心线呈圆周阵列环设在物镜3的侧边的壳体上;所述检测器5包括滤镜51与检测块52,所述滤镜51位于检测块52的上方;
所述激光发射器7发射的激光通过分光棱镜6反射后沿物镜3的中心线射出,射出的激光照射到目标物后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滤镜51由检测块52接收;
所述检测块52表面与物镜3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视镜主体2还包括检测固定件53,所述检测固定件53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检测器5均匀分布于环形槽内;
所述检测固定件53可拆卸连接在物镜3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检测固定件53,能够方便检测器5的安装与拆卸,同时环形槽能够是检测器5位于同一平面上从而更好的校准各个检测器5。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对焦装置8包括调节环81、对焦镜84和电机82,所述调节环81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调节环81上具有倾斜的条形槽,所述调节环81内部有滑动轨道,所述调节环81套设在对焦镜84上,所述调节环81 滑动连接在滑动轨道上,所述目镜4上设置有调节块83,所述调节块83滑动套接在条形槽内;所述电机82带动调节环81转动,所述调节环81带动对焦镜84 沿目镜4的中心线运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动轴85,所述滑动轴85与所述目镜4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对焦镜84上具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动轴85平行并套设在滑动轴85上。
进一步的,所述目镜4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外周上具有调焦手轮41,所述调焦手轮41与调节环8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调焦手轮41上具有防滑条纹。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全站仪还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具有容纳视镜主体 2的容纳空间;
所述壳体的两侧上分别具有固定转轴,两个的固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上具有与两个的固定转轴对应配合的转槽;
所述视镜主体2的重心位于固定转轴中心线的沿线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将重心位于固定转轴中心线的沿线上,能够方便视镜主体2的翻转使用,提升便利性和稳定性。
上述自动全站仪的工作方法为:
激光发射器7发射激光照射目标物,所述检测器5获取目标物的检测数据,所述检测数据包括偏移距;
将检测数据中最大与最小的偏移距移除,余下的偏移距求平均值获得平均偏移距;
通过平均偏移距获得关于该目标物的对焦位置,驱动自动对焦装置8根据该对焦位置执行自动对焦程序带动目镜4运动实现自动对焦。
进一步的,所述偏移距为反射光线与检测器5的中心线的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获得关于该目标物的对焦位置”具体为:
获取检测块52与滤镜51之间的距离与平均偏移距之比等于平均偏移距加上物镜3中心线至检测器5中心线距离之和与为物镜3表面至目标物的距离之比;通过已知的检测块52与滤镜51之间的距离、物镜3中心线至检测器5中心线距离和平均偏移距,获得的物镜3表面至目标物的距离为该目标物的对焦位置。
所述自动对焦程序即驱动马达将自动对焦装置8推到与之相应的距离刻度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至少四个的圆周阵列排列的检测器5进行获取激光发射器7照射目标物产生的发生信息,通过移除偏差值最大的两个的检测器5的检测数据,将余下的数据取平均值,从而提升对焦的准确性,配合自动对焦装置8从而简化对焦过程,进而避免传统全站仪的操作复杂的问题;通过激光发射器7的使用,能够通过目标物的反射,无需使用反光棱镜的使用,进一步的降低全站仪的操作难度;同时外置的检测器5 能够降低视镜主体2内部的空间布置要求,从而降低加工难度,继而实现成本的减低;检测块52表面与物镜3表面平行能够降低计算难度,所述计算时间,提升设备的响应速度。
实施例一
一种自动全站仪,包括视镜主体,所述视镜主体包括壳体、物镜、自动对焦装置、目镜、分光棱镜、激光发射器和至少四个的检测器;
所述物镜和目镜互为对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光棱镜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位于目镜与分光棱镜之间;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分光棱镜的侧边;
所述检测器以物镜中心线呈圆周阵列环设在物镜的侧边的壳体上;所述检测器包括滤镜与检测块,所述滤镜位于检测块的上方;
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分光棱镜反射后沿物镜的中心线射出,射出的激光照射到目标物后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滤镜由检测块接收;
所述检测块表面与物镜表面平行。
所述视镜主体还包括检测固定件,所述检测固定件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检测器均匀分布于环形槽内;
所述检测固定件可拆卸连接在物镜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上。
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调节环、对焦镜和电机,所述调节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调节环上具有倾斜的条形槽,所述调节环内部有滑动轨道,所述调节环套设在对焦镜上,所述调节环滑动连接在滑动轨道上,所述目镜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动套接在条形槽内;所述电机带动调节环转动,所述调节环带动对焦镜沿目镜的中心线运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与所述目镜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对焦镜上具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动轴平行并套设在滑动轴上。
所述目镜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外周上具有调焦手轮,所述调焦手轮与调节环连接。所述调焦手轮上具有防滑条纹。
所述自动全站仪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容纳视镜主体的容纳空间;
所述壳体的两侧上分别具有固定转轴,两个的固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上具有与两个的固定转轴对应配合的转槽;
所述视镜主体的重心位于固定转轴中心线的沿线上。
Claims (6)
1.一种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镜主体,所述视镜主体包括壳体、物镜、自动对焦装置、目镜、分光棱镜、激光发射器和至少四个的检测器;
所述物镜和目镜互为对象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分光棱镜位于物镜和目镜之间;所述自动对焦装置位于目镜与分光棱镜之间;所述激光发射器位于分光棱镜的侧边;
所述检测器以物镜中心线呈圆周阵列环设在物镜的侧边的壳体上;所述检测器包括滤镜与检测块,所述滤镜位于检测块的上方;
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通过分光棱镜反射后沿物镜的中心线射出,射出的激光照射到目标物后的反射光线穿过所述滤镜由检测块接收;
所述检测块表面与物镜表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镜主体还包括检测固定件,所述检测固定件为环形体,所述环形体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检测器均匀分布于环形槽内;
所述检测固定件可拆卸连接在物镜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对焦装置包括调节环、对焦镜和电机,所述调节环转动连接在壳体内,所述调节环上具有倾斜的条形槽,所述调节环内部有滑动轨道,所述调节环套设在对焦镜上,所述调节环滑动连接在滑动轨道上,所述目镜上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动套接在条形槽内;所述电机带动调节环转动,所述调节环带动对焦镜沿目镜的中心线运动;
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与所述目镜的中心线平行,所述对焦镜上具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动轴平行并套设在滑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目镜位于壳体的外的部分外周上具有调焦手轮,所述调焦手轮与调节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焦手轮上具有防滑条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全站仪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容纳视镜主体的容纳空间;
所述壳体的两侧上分别具有固定转轴,两个的固定转轴同轴设置;所述容纳空间的侧壁上具有与两个的固定转轴对应配合的转槽;
所述视镜主体的重心位于固定转轴中心线的沿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5263.9U CN209559206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自动全站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5263.9U CN209559206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自动全站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59206U true CN209559206U (zh) | 2019-10-29 |
Family
ID=68309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35263.9U Active CN209559206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一种自动全站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5920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5609A (zh) * | 2019-02-25 | 2019-06-07 | 仵明 | 一种自动全站仪以及对焦方法 |
-
2019
- 2019-02-25 CN CN201920235263.9U patent/CN20955920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55609A (zh) * | 2019-02-25 | 2019-06-07 | 仵明 | 一种自动全站仪以及对焦方法 |
CN109855609B (zh) * | 2019-02-25 | 2024-08-30 | 仵明 | 一种自动全站仪以及对焦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0294B (zh) | 利用干涉测量法确定距离变化的方法 | |
CN100365433C (zh) | 扫描测距仪 | |
US11933632B2 (en) | Surveying device with a coaxial beam deflection element | |
CN101358923B (zh) | 紫外光学材料折射率测量装置 | |
TWM506280U (zh) | 旋轉光學測距裝置 | |
CN106291574A (zh) | 一种小型红外测距装置 | |
CN109458956B (zh) | 一种利用偏振原理的扭转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3852078A (zh) | 空间光学姿态敏感器杂散光保护角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 |
WO2014067579A1 (en) | Tracker unit and method in a tracker unit | |
CN109471090A (zh) | 非共轴扫描激光雷达接收系统的检测方法 | |
CN103018733B (zh) | 一种天文望远镜焦点定位装置 | |
CN104656093B (zh) | 一种水下激光测距仪及测距方法 | |
CN107561495A (zh) | 一种基于激光跟踪的室内三维定位方法 | |
CN106249222A (zh) | 一种飞秒激光跟踪仪光轴几何误差标定装置 | |
CN207439442U (zh) | 一种激光接收发射部件调试设备 | |
CN104991267B (zh) | 一种用于搜寻遗失放射源的定位仪 | |
CN209559206U (zh) | 一种自动全站仪 | |
CN105698749A (zh) | 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 | |
CN107290049B (zh) | 光学探测组件、探测器及激光测距系统 | |
CN105674915A (zh) | 太阳能聚光器反射镜单元的面形检测装置 | |
CN105510230A (zh) | 一种基于扫描方式的透射仪测量光路自动准直系统与方法 | |
CN204479031U (zh) | 双向一体式激光测径仪 | |
CN108318887B (zh) | 激光辅助双目测距系统 | |
CN109855609A (zh) | 一种自动全站仪以及对焦方法 | |
CN108594212A (zh) | 一种全方位测距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