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2605U -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2605U
CN209552605U CN201822253110.5U CN201822253110U CN209552605U CN 209552605 U CN209552605 U CN 209552605U CN 201822253110 U CN201822253110 U CN 201822253110U CN 209552605 U CN209552605 U CN 209552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abric
waterproof
air
interio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31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玉卫
杨玉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ri Weaving Automobile Interior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ori Weaving Automobile Interior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ri Weaving Automobile Interior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ori Weaving Automobile Interior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31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26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2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2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包括面料层,面料层为竹纤维面料,面料层的底部通过热融合或粘连方式连接有弹性层,弹性层内部有大量弹性球颗粒,弹性层的下方通过热复合连接连接有吸附层,吸附层由多个为气腔组成,吸附层的底部连接有透气层,透气层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层,通过在面料层底部设置弹性层和吸附层,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具有的弹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吸附气味及有害物质,另外,设置的透气层和防水层保证了面料的透气防水性,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增加,不易发霉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作为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普及开来,人们在车内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狭小且空气流通差的车内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材料科技的进步以及汽车轻量化的趋势,越来越多有机高分子材料应用到汽车制造业,这使得人们越发关注汽车内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汽车面料好坏,及其吸收气味量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汽车面料吸附性能较差或者吸附效率低,在新车行驶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有效的去除气味,体验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包括面料层,面料层为竹纤维面料,面料层的底部通过热融合或粘连方式连接有弹性层,弹性层内部有大量弹性球颗粒,弹性层的下方通过热复合连接连接有吸附层,吸附层的底部连接有透气层,透气层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面料层底部设置弹性层和吸附层,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具有的弹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吸附气味及有害物质,另外,设置的透气层和防水层保证了面料的透气防水性,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增加,不易发霉损坏。
进一步:吸附层包括小气腔,位于每个相邻的小气腔之间设有夹层,夹层内纵向间隔设有小夹层和活性炭层,同时所述夹层中还设有纵向管道,管道贯穿小夹层和活性炭层。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吸附层内设置有小气腔、夹层以及开设有纵向管道,同时夹层内部装有活性炭保证了面料的吸气性较佳,同时对于气味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管道以及小气腔,使得活性炭能够充分吸收,保证面料的低气味性能较好。
进一步:吸附层内还设有金属丝,金属丝穿过所有小夹层。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置金属丝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的强度,同时金属丝导热快,在阳光下金属丝发热快、散热性好,能够有效的加快面料中的气味和有害物质散发。
进一步:透气层内纵向设有大量透气孔。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透气孔能够保证面料底部的透气性,可防止面料潮湿导致气味和有害物质产生。
进一步:防水层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和防水薄膜,第一防水层设置在第二防水层的上方,防水薄膜设置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防水薄膜和第二防水层能够有效的防止面料下方材料的损坏以及霉变。
进一步:吸附层的厚度占整个面料厚度的1/3。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吸附层的厚度,使得整个面料的气味吸附性能更好
进一步:金属丝为JC60s/2+68D金属丝。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JC60s/2+68D金属丝为弹力丝,导热快、散热性好,保证了金属丝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保证面料的强度,同时在阳光下导热散热快,能够充分的去除活性炭中的水分,使得活性炭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进一步: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的厚度比为2:3。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面料的吸水性能达标,同时避免面料的水分过多导致霉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吸附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透气层和防水层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中间夹层示意图;
图中:1面料层、2弹性层、3吸附层、31气腔、32夹层、321中间夹层、322活性炭层、323管道、33金属丝、4透气层、41透气孔、5防水层、51第一防水层、52第二防水层、53防水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包括面料层1,面料层1为竹纤维面料,面料层1的底部通过热融合或粘连方式连接有弹性层2,弹性层2内部有大量弹性球颗粒,弹性层2的下方通过热复合连接连接有吸附层3,吸附层3由多个小气腔,吸附层3的底部连接有透气层4,透气层4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层5,通过在面料层1底部设置弹性层2和吸附层3,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具有的弹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吸附气味及有害物质,另外,设置的透气层4和防水层5保证了面料的透气防水性,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增加,不易发霉损坏。吸附层3包括气腔31,位于每个气腔31的之间设有夹层32,夹层32内纵向间隔设有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同时所述夹层32中还设有纵向管道323,管道323贯穿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吸附层3内设置有气腔31、中间夹层32以及开设有纵向管道323,同时夹层32内部装有活性炭322保证了面料的吸气性较佳,同时对于气味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管道323以及气腔31,使得活性炭322能够充分吸收,保证面料的低气味性能较好。
第二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包括面料层1,面料层1为竹纤维面料,面料层1的底部通过热融合或粘连方式连接有弹性层2,弹性层2内部有大量弹性球颗粒,弹性层2的下方通过热复合连接连接有吸附层3,吸附层3由多个小气腔,吸附层3的底部连接有透气层4,透气层4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层5,通过在面料层1底部设置弹性层2和吸附层3,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具有的弹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吸附气味及有害物质,另外,设置的透气层4和防水层5保证了面料的透气防水性,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增加,不易发霉损坏。吸附层3包括气腔31,位于每个气腔31的之间设有夹层32,夹层32内纵向间隔设有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同时所述夹层32中还设有纵向管道323,管道323贯穿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吸附层3内设置有气腔31、中间夹层32以及开设有纵向管道323,同时夹层32内部装有活性炭322保证了面料的吸气性较佳,同时对于气味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管道323以及气腔31,使得活性炭322能够充分吸收,保证面料的低气味性能较好。吸附层3内还设有金属丝33,金属丝33穿过所有小夹层321,设置金属丝33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的强度,同时金属丝33导热快,在阳光下金属丝33发热快、散热性好,能够有效的加快面料中的气味和有害物质散发,透气层4内纵向设有大量透气孔41,透气孔41能够保证面料底部的透气性,可防止面料潮湿导致气味和有害物质产生,防水层5包括吸水层51和隔水层52,吸水层51位于隔水层52的上方,吸水层51和隔水层52之间设有一层防水薄膜53,通过设置吸水层51、防水薄膜53和隔水层52能够有效的防止面料下方材料的损坏以及霉变。
第三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包括面料层1,面料层1为竹纤维面料,面料层1的底部通过热融合或粘连方式连接有弹性层2,弹性层2内部有大量弹性球颗粒,弹性层2的下方通过热复合连接连接有吸附层3,吸附层3由多个小气腔,吸附层3的底部连接有透气层4,透气层4的下方连接有防水层5,通过在面料层1底部设置弹性层2和吸附层3,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具有的弹性,同时还能有效的吸附气味及有害物质,另外,设置的透气层4和防水层5保证了面料的透气防水性,使得面料的使用寿命增加,不易发霉损坏。吸附层3包括气腔31,位于每个气腔31的之间设有夹层32,夹层32内纵向间隔设有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同时所述夹层32中还设有纵向管道323,管道323贯穿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吸附层3内设置有气腔31、中间夹层32以及开设有纵向管道323,同时夹层32内部装有活性炭322保证了面料的吸气性较佳,同时对于气味中的有害物质能够通过管道323以及气腔31,使得活性炭322能够充分吸收,保证面料的低气味性能较好。吸附层3内还设有金属丝33,金属丝33穿过所有小夹层321,设置金属丝33一方面能够保证面料的强度,同时金属丝33导热快,在阳光下金属丝33发热快、散热性好,能够有效的加快面料中的气味和有害物质散发,透气层4内纵向设有大量透气孔41,透气孔41能够保证面料底部的透气性,可防止面料潮湿导致气味和有害物质产生,防水层5包括第一防水层51和第二防水层52,第一防水层51位于第二防水层52的上方,吸水层51和隔水层52之间设有一层防水薄膜53,通过设置吸水层51、防水薄膜53和第二防水层52能够有效的防止面料下方材料的损坏以及霉变,吸附层3的厚度占整个面料厚度的1/3,保证吸附层3的厚度,使得整个面料的气味吸附性能更加,金属丝33为JC60s/2+68D金属丝,JC60s/2+68D金属丝的为弹力丝,同时导热快、散热性好,保证了金属丝33不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断裂,从而保证勉励哦啊的强度,同时在阳光下导热散热快,能够充分的去除活性炭中的水分,使得活性炭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第一防水层51和第二防水层52的厚度比为2:3,保证面料的吸水性能达标,同时避免面料的水分过多导致霉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层(1)、弹性层(2)、吸附层(3)、透气层(4)以及防水层(5),所述面料层(1)为竹纤维面料,所述面料层(1)设置在所述弹性层(2)的上方,所述吸附层(3)设置在所述弹性层(2)的下方,所述弹性层(2)内部设有弹性球颗粒,所述透气层(4)设置在所述吸附层(3)的下方,所述防水层(5)设置在所述透气层(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包括气腔(31)和夹层(32),所述夹层(32)位于每个相邻所述气腔(31)之间,所述夹层(32)内纵向间隔设有中间夹层(321)和活性炭层(322),同时所述夹层(32)中纵向设有管道(323),所述管道(323)贯穿所述中间夹层(321)和所述活性炭层(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内还设有金属丝(33),所述金属丝(33)穿过所有所述中间夹层(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4)内纵向设有透气孔(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5)包括第一防水层(51)、第二防水层(52)和防水薄膜(53),所述第一防水层(51)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水层(52)的上方,所述防水薄膜(53)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51)和所述第二防水层(5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3)的厚度占整个面料厚度的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33)为JC60s/2+68D金属丝。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51)和所述第二防水层(52)的厚度比为2:3。
CN201822253110.5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Active CN2095526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3110.5U CN20955260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3110.5U CN20955260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2605U true CN209552605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52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3110.5U Active CN209552605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260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297A (zh) * 2019-11-12 2020-03-06 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再利用材料低voc的汽车用杂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7323A (zh) * 2021-07-28 2021-10-29 杭州安普鲁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膜组件及带有防水透气膜组件的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3297A (zh) * 2019-11-12 2020-03-06 广州中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再利用材料低voc的汽车用杂棉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67323A (zh) * 2021-07-28 2021-10-29 杭州安普鲁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膜组件及带有防水透气膜组件的电子设备
CN113567323B (zh) * 2021-07-28 2024-02-23 杭州安普鲁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透气膜组件及带有防水透气膜组件的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2605U (zh) 一种汽车内饰材料低voc低气面料
CN102054941A (zh) 具有设置在电池壳体外部的过滤元件的电池
CN204816139U (zh) 空气净化用筒状复合功能滤网
CN202324217U (zh) 一种含有高吸水凝胶的防火保温材料
CN106585021A (zh) 一种三层保暖材料
CN103727620B (zh) 新型降温湿帘
CN203334895U (zh) 中空玻璃用间隔密封条、中空玻璃及窗户
CN205699994U (zh) 一种空气过滤装置
CN203940550U (zh) 新型降温湿帘
CN203637266U (zh) 纳米超导热保温反射膜
CN204774769U (zh) 一种汽车座椅
CN218257150U (zh) 一种多层无纺布
CN207359784U (zh) 一种防水透湿的复合隔热卷材
CN209138268U (zh) 一种活性碳纤维电热再生单元
CN202573755U (zh) 一种水蒸发汽车降温罩及汽车降温装置
CN206598597U (zh) 一种汽车吸音棉
CN203332277U (zh) 自行车座
CN215802895U (zh) 一种防水型实木复合强化地板
CN221698161U (zh) 一种汽车天幕遮阳帘用无纺布
CN201452495U (zh) 保暖被
CN212312962U (zh) 一种热风无纺布
CN214216811U (zh) 一种保鲜效果好的折叠丝垫布
CN202265978U (zh) 碳纤维地暖干法模板
CN216267985U (zh) 一种耐磨且具有隔热功能的尼龙布
CN211290251U (zh) 一种新型电热膜地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000 No.1, Boqi Road, Caidian street, Caidi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AGE AUTOMOTIVE INTERIORS (WUHAN) Co.,Ltd.

Address before: 443000 No. 48 Development Avenue, Yich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AGE AUTOMOTIVE INTERIORS (WUHAN)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