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6679U - 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6679U
CN209526679U CN201822137379.7U CN201822137379U CN209526679U CN 209526679 U CN209526679 U CN 209526679U CN 201822137379 U CN201822137379 U CN 201822137379U CN 209526679 U CN209526679 U CN 209526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ctive cell
cell
installation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373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延文
陈洪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tonghui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First Energy Photovolta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First Energy Photovolta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hai First Energy Photovolta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373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6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6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6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承载单元、固定单元、主动单元、从动单元和安装单元;承载单元,用于以垂直于水平面的轴向为轴转动;固定单元,与承载单元固定连接;主动单元,水平贯穿固定单元,且与从动单元活动连接;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活动连接;安装单元,用于固定光伏发电组件,与固定单元活动连接;安装单元以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的连接处为摆动端,通过主动单元带动从动单元,以使摆动端围绕所述安装单元与固定单元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上下转动。该技术方案通过手动操作进行角度调节以实现光伏发电组件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的调节,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不仅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佳,还节约了成本。

Description

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组件安装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满足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保证环境不受破坏,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在提倡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用电装置提供电能。在不同地理位置和不同的时间上,太阳光照射的角度各不相同,一天中只有一段时间能较好的接受阳光照射,在不容易被照射的角度上时,太阳能电池板对阳光的吸收率较低,影响了整个太阳能发电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关技术中,大部分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都是采用固定安装模式,该模式由于太阳能板的倾角固定不变,不能随着太阳光辐射角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其中,也存在可以改变角度的支架,例如太阳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均内置有多个驱动电机,采用多电机分别驱动光伏支架调整并追踪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工作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手动操作进行角度调节以实现光伏发电组件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的调节,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不但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佳,而且节约了成本。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承载单元、固定单元、主动单元、从动单元和安装单元;
所述承载单元,用于以垂直于水平面的轴向为轴转动;
所述固定单元,竖立于所述承载单元的面光表面上,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单元,用于沿主动单元的轴向往复运动,且主动单元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从动单元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主动单元运动时带动从动单元远离或靠近固定单元运动;
所述从动单元,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单元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从动单元的第二端部远离所述主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安装单元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同一侧;
所述安装单元,用于固定光伏发电组件,位于所述主动单元上方,第二端部与所述固定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单元的第二端部远离所述从动单元;
所述安装单元,以所述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的连接处为摆动端,通过主动单元带动从动单元,以使摆动端围绕安装单元与固定单元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上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手动操作主动单元可以沿其轴向运动,从而带动从动单元也可沿主动单元的轴向运动,进而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的连接部可上下运动,安装单元可以上下翻转运动,以调整安装单元的角度,同时,通过承载单元可以调整方位角,能够使位于安装单元上的光伏发电组件的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使光伏发电组件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光照,提高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易操控,节约成本。此外,从动单元对安装单元进行支撑,提升了光伏支架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动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安装单元的连接部至所述主动单元的垂直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从动单元较长的长度可以增大安装单元的调节幅度,使安装单元处于更多不同的角度位置,从而光伏发电组件能够以较佳的角度接受太阳光光照,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限位单元;
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固定单元上,用于对所述主动单元的运动距离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单元对主动单元的运动范围进行限位,提升了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螺接,使所述限位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相互螺接进行限位,通过所述主动单元围绕主动单元的轴中心旋转,使所述主动单元沿其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单元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且限位单元对主动单元行程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弹簧销;
所述弹簧销,一端为伸缩端,另一端与固定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具有容纳所述弹簧销伸缩端的容纳部;
通过所述弹簧销伸缩端滑出所述容纳部以解除对所述主动单元沿轴向运动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单元对主动单元行程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从动单元均位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同一侧,与所述主动单元活动连接,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主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支撑单元对主动单元进行支撑,增加了主动单元的承载能力,同时,提提升了主动单元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动单元还包括把手;
所述把手,与所述主动单元的第二端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手动操作把手带动主动单元运动,操作便捷且节省力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位于与所述从动单元相对的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位于所述从动单元同侧的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手动转动单元位于便于使用者施力操作的位置,操作更加省力,同时,提升了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具有转轴;
所述转轴,轴向垂直于水平面,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的基座具有转轴,使承载单元在水平内转动,安装单元随之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调节安装单元的角度,以使光伏发电组件能够进一步在较佳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朝向太阳光,增加了光伏支架角度调节幅度,使光伏发电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一对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单元的面光表面上,在该面光表面所在平面上向所述安装单元的外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架能够增大安装光伏发电组件的面积,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动操作主动单元可以沿其轴向运动,从而带动从动单元也可沿主动单元的轴向运动,进而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的连接部可上下运动,安装单元可以上下翻动运动,以调整安装单元的角度,能够使位于安装单元上的光伏发电组件的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使光伏发电组件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光照,提高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易操控,节约成本。此外,从动单元对安装单元进行支撑,提升了支架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限位单元和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d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限位单元和主动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伏支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相关技术中,大部分光伏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的支架都是采用固定安装模式,该模式由于太阳能板的倾角固定不变,不能让光伏发电组件保持最好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所以降低了发电效率。其中,也存在可以改变角度的支架,例如太阳能追日系统的光伏支架均内置有多个驱动电机,采用多电机分别驱动光伏支架调整并追踪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角的工作方式,这种光伏支架机械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并且后期维护成本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太阳能发电站的推广使用,此外,电机仍然需要额外消耗电能,反而增加了能源的消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支架,手动操作进行角度调节以实现光伏发电组件受光角度可以随太阳光光照角度的调节,在提高发电效率的同时,不仅结构简单且稳定性较佳,还节约了成本。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光伏支架,如图1所示,一种光伏支架,包括承载单元10、固定单元20、主动单元30、从动单元40和安装单元50。
所述承载单元10,用于以垂直于水平面的轴向为轴转动。
所述固定单元20,竖立于所述承载单元10的面光表面上,与所述承载单元10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30,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单元20,用于沿主动单元30的轴向运动,且主动单元30的第一端部35与所述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活动连接;所述主动单元30运动时带动从动单元40远离或靠近固定单元20运动。
所述从动单元40,第二端部42与所述安装单元50的第一端部52活动连接;所述从动单元40的第二端部42远离所述主动单元30,所述从动单元40与所述主动单元30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安装单元50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0的同一侧。
所述安装单元50,用于固定光伏发电组件,位于所述主动单元30上方,第二端部53与所述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单元50的第二端部53远离所述从动单元40。
所述安装单元50以所述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的连接处为摆动端,通过主动单元30带动从动单元40,以使摆动端围绕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上下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承载单元10可以在水平面内进行360度旋转,从而将安装在光伏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组件调节到不同的方位上接受太阳光光照,安装单元50可以以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的连接处为摆动端(从动单元40的第二端部42和安装单元50的第一端部52连接部),通过主动单元30带动从动单元40,以使摆动端围绕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上下转动,调节角度使面光表面相对于水平面可以进行多种角度的调节,安装在安装单元50面光表面的光伏发电组件能够随太阳光光照角度变化,在较佳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光照,提升发电效率。本实施例中,固定单元20竖立在承载单元10的面光表面上,固定单元20用于安装主动单元30和安装单元50,主动单元30的结构可以包括丝杠或者杆状的结构,水平贯穿固定单元20,与固定单元20螺纹连接或滑动连接。在使用者手动操作主动单元30时,例如转动主动单元30或推拉主动单元30,主动单元30可以沿轴向往复直线运动,如图1中方向所示,主动单元30可以左右往复直线运动。固定单元20、主动单元30、从动单元40和安装单元50可以构成类似四边形的结构,从动单元40与主动单元30和安装单元50活动连接,安装单元50的第二端部53与固定单元20的上端活动连接。主动单元30带动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远离固定单元20运动(如图2和图所示,主动单元30向右运动带动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向右运动),以改变从动单元40相对于主动单元30的角度,从动单元40与主动单元30之间的夹角变小,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之间的夹角变大,从而从动单元40向下拉下安装单元50的第一端部52,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之间的角度变小,使安装单元50以所述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的连接处为摆动端,且摆动端以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向下转动运动一定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使安装单元50以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向下翻转运动一定的角度;相反的,主动单元30带动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靠近固定单元20运动(如图1和图所示,主动单元30向左运动带动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向左运动),以改变从动单元40相对于主动单元30的角度,从动单元40与主动单元30之间的夹角变大,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之间的夹角变小,从而从动单元40向上推起安装单元50的第一端部52,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之间的角度变大,安装单元50以所述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的连接处为摆动端,且摆动端以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向上转动运动一定的角度,也可以理解为使安装单元50以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向上翻转运动一定的角度。承载单元10的角度调节和安装单元50的角度调节相配合,能够使位于安装单元50上的光伏发电组件的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使光伏发电组件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光照,提高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同时,结构简单易操控,节约成本。此外,从动单元40对安装单元50进行支撑,提升了支架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承载单元10、固定单元20、从动单元40和安装单元50均可以为板状结构,固定单元20为板状可以便于安装安装单元50和主动单元30,同时,提高光伏支架的承载能力。安装单元50为板状可以增加与光伏发电组件的安装接触面积,能够在安装单元50调节角度时,光伏发电组件相对稳固的位于安装单元50上。从动单元40为板状可以对安装单元50进行支撑,提高安装单元50的承载能力,提升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主动单元30与从动单元40、从动单元40与安装单元50、安装单元50与固定单元20的活动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铰接,例如可以通过铰链连接。本实施例中,主动单元30包括丝杠,丝杠与固定单元20螺纹连接,使用者转动丝杠,丝杠可以直线往复运动。丝杠的第一端部35还套设有第一轴承31,第一轴承31的内圈与丝杠固定连接,外圈通过铰链与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铰接,以使丝杠既能转动运动也能同时轴向往复直线运动,带动从动单元40远离或靠近固定单元20运动,同时,从动单元40相对于丝杠和安装单元50的角度也随之变化。本实施例中,丝杠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运动过程较为稳定,延长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运动行程大小可控性较强,可以进行不同幅度的运动,操作便捷且节省力气,操控性较好,结构简单,节约成本。其中,上述的铰链结构以及下述的铰链结构可以使被连接的单元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而不发生其他方向的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主动单元30包括推拉杆,推拉杆与固定单元20滑动连接,使用者推拉推拉杆,推拉杆可以在轴向上往复直线运动,其中,固定单元20上可以固定有套筒或轴套34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推拉杆的第一端部35与从动单元40的第一端部41通过铰链铰接,以使推拉杆在轴向往复直线运动带动从动单元40远离或靠近固定单元20运动,与此同时,从动单元40相对于推拉杆和安装单元50的角度也随之变化。本实施例中,推拉杆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维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伏支架还可以包括把手32,把手32与主动单元30的第二端部36固定连接。当主动单元30为丝杠时,把手32的结构可以为L形,L形把手32的竖直段与主动单元30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主动单元30的轴向垂直,水平段向远离主动单元30的方向延伸,把手32不但便于手动操作主动单元30,而且节省力气。当主动单元30为推拉杆时,把手32的结构可以为垂直于主动单元30的轴向的竖杆。本实施例中,把手32与从动单元40分别位于固定单元20的一侧或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单元20可以具有一定的高度,主动单元30的位置可以符合使用者在操作主动单元30时需要手部抬起和运动的合适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从动单元40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单元20与所述安装单元50的连接部至所述主动单元30的垂直距离。
在该实施例中,从动单元40的长度可以大于安装单元50至主动单元30之间的距离,这样一来,可以增大安装单元50的调节幅度,例如,如图4所示,主动单元30继续向左运动时,安装单元50可以向水平面以上的位置翻转运动,可调节的角度范围增大,使安装单元50处于更多不同的角度位置,光伏发电组件能够以较佳的角度接受太阳光光照,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限位单元21;所述限位单元21,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0上,用于对所述主动单元30的运动距离进行限位。
在该实施例中,限位单元21能够对主动单元30的轴向位移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21与所述主动单元30螺接,使所述限位单元21与所述主动单元30相互螺接进行限位,通过所述主动单元30围绕主动单元30的轴中心旋转,使所述主动单元30沿其轴向运动。本实施例中,主动单元30包括丝杠,固定单元20上可以固定螺母或螺纹套筒等限位单元21与丝杠螺纹配合。丝杠与限位单元21螺纹连接,使用者转动丝杠,丝杠可以直线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丝杠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运动过程较为稳定,延长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运动行程大小可控性较强,可以进行不同幅度的运动,操作便捷且节省力气,操控性较好,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b、图3c和图3d所示,所述限位单元21包括弹簧销22。
所述弹簧销22,一端为伸缩端,另一端与固定单元20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30,具有容纳所述弹簧销22伸缩端的容纳部37。
所述主动单元30沿轴向运动时以使所述弹簧销22伸缩端滑入滑出所述容纳部37。通过所述弹簧销22伸缩端滑出所述容纳部37以解除对所述主动单元30沿轴向运动的锁定。
在该实施例中,主动单元30包括推拉杆,弹簧销22可以固定在固定单元20上,推拉杆与固定单元20滑动连接,其中,固定单元20上还可以固定有套筒或轴套34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弹簧销22设置在套筒或轴套34内,弹簧销22的另一端与套筒或轴套34固定连接,主动单元30的容纳部37与弹簧销22的伸缩端配合,当主动单元30在套筒或轴套34内轴向运动时,弹簧销22的伸缩端可以由一个容纳部37滑入另一个容纳部37。本实施例中,弹簧销22可以包括柱塞221、弹簧222和球头223,弹簧222位于柱塞221内,抵持在柱塞221底部和球头223之间,球头223作为伸缩端能够在柱塞221内转动以及随弹簧222伸缩运动而不脱离柱塞221。其中,球头223在施加在推拉杆上的推拉外力作用下,以及容纳部37的边缘作用下,可以由一个容纳部37滑入另一个容纳部37,通过球头223滑出所述容纳部以解除对所述主动单元30沿轴向运动的锁定,从而进行沿主动单元轴向的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部37可以包括销孔或凹槽371,当容纳部37为销孔时,销孔的直径可以小于球头223的直径,当容纳部37为凹槽时,凹槽为连续的弧形槽,凹槽的直径可以略大于或小于球头223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第二限位单元70。
所述第二限位单元70,位于所述主动单元30上,用于对所述主动单元30的运动距离进行限位。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单元70可以为固定在主动单元30上的凸起,凸起包括但不限于环形凸起或凸块等,第二限位单元70在主动单元30上的位置与主动单元30需要运动的距离有关,可以位于主动单元30往复运动的最大距离处,从而使主动单元30在运动到一定的程度后,例如向左或右运动一定的距离后,第二限位单元70靠近固定单元20,则主动单元30无法继续向左或右运动,此时,避免主动单元30运动幅度过大导致其他单元损坏,提升了光伏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单元70的数量可以包括一个,位于固定单元20的一侧,也可以包括两个,分别位于固定单元20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单元70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0的两侧。
在该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限位单元7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也即是主动单元30可以运动的距离。两个第二限位单元70位于固定单元20的两侧,在主动单元30无论向哪个方向运动后(例如图4中所示,向左或右运动),都能够对主动单元30的最大运动距离进行限位,进一步提升支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支撑单元80。
所述支撑单元80,与所述从动单元40均位于所述固定单元20的同一侧,与所述主动单元30活动连接,与所述承载单元10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主动单元30。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单元80可以包括立板或立柱等,一端(下端)与固定单元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上端)与主动单元30活动连接,对主动单元30进行支撑,提升主动单元30运动时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其中,当主动单元30为丝杠时,支撑单元80可以通过第二轴承等转动连接件与丝杠转动连接,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支撑单元80固定连接,内圈与丝杠固定连接;当主动单元30为推拉杆时,推拉杆与支撑单元80滑动连接,支撑单元80上可以固定有套筒或轴套等与推拉杆滑动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右侧的第二限位单元70可以位于支撑单元80和固定单元20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把手32位于与所述从动单元40相对的所述固定单元20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80位于与所述从动单元40同侧的所述固定单元20的一侧。
在该实施例中,把手32可以位于相对靠近固定单元20的位置,这样一来,手动操作把手32时,主动单元30运动更加稳定,提升了光伏支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同时,便于使用者施力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基座60。
所述基座60,具有转轴61。
所述转轴61,轴向垂直于水平面,与基座60转动连接,与承载单元10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光伏支架还可以包括基座60,基座60位于承载单元10的下方,承载单元10可以水平设置,基座60上具有垂直于水平面的转轴61,转轴61通过第三轴承与基座60连接,承载单元10与转轴61固定连接,在对承载单元10或固定单元20施加外力时,例如转动承载单元10或固定单元20时,承载单元10可以在水平面内旋转一定的角度,安装单元50随之转动一定角度,进一步调节安装单元50的角度,以使光伏发电组件能够进一步在较佳的角度最大限度的朝向太阳光,增加了光伏支架角度调节幅度,使光伏发电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水平转动单元。
所述水平转动单元包括:主动锥齿轮91、从动锥齿轮92、支撑座93和手动转轴94。
所述从动锥齿轮92,与所述转轴61固定连接,且与所述主动锥齿轮91啮合。
所述主动锥齿轮91,与所述手动转轴94固定连接。
所述手动转轴94,水平贯穿所述支撑座93,且与所述支撑座93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座93,端部与所述基座60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主动锥齿轮91套设在手动转轴94上,从动锥齿轮92套设在转轴61上,手动转轴94水平设置,手动转轴94通过第四轴承与支撑座93转动连接,支撑座93与基座60固定连接。其中,手动转轴94贯穿支撑座93,第四轴承的内圈与手动转轴94固定连接,外圈与所述支撑座93固定连接。手动转动手动转轴94时,手动转轴94带动主动锥齿轮91转动,主动锥齿轮91带动从动锥齿轮92转动,从动锥齿轮92带动转轴61转动,从而使承载单元10转动一定的角度。主动锥齿轮91与从动锥齿轮92啮合,可以对承载单元10的转动角度进行调节或者微调,以根据太阳光照射角度和所需要的角度进行调节,进一步使位于安装单元50上的光伏发电组件的受光角度随太阳光光照角度进行调节,使光伏发电组件最大限度的接受太阳光光照,提高了光伏发电组件的发电效率,满足使用需求。其中锥齿轮的传动机构运动过程较为稳定,承载能力较高,延长了光伏支架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动锥齿轮91可以位于从动锥齿轮92上方或下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手动转轴94远离主动锥齿轮91的一端也可以固定连接有把手32,把手32的结构可以为L形,L形把手32的竖直段与手动转轴94的端部固定连接,且与手动转轴94的轴向垂直,水平段向远离手动转轴94的方向延伸,把手32不但便于手动操作主动单元30,而且节省力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光伏支架还包括一对安装架51。
所述安装架51,位于所述安装单元50的面光表面上,在该面光表面所在平面上向所述安装单元50的外侧延伸。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单元50的结构可以为板状,安装架51可以以固定或可拆卸的连接在安装单元50的面光表面上,安装架51可以用于安装光伏发电组件。安装架51的结构可以为杆状或由多个连杆固定连接而成的框架结构,安装架51的数量可以根据光伏发电组件的数量进行匹配,至少为两个,可以对称的设置在安装单元50上,安装架51的长度大于安装单元50的尺寸(长或宽),通过安装架51能够增大安装光伏发电组件的面积,进一步提升发电效率,满足使用需求。其中,杆状或框架结构的安装架51可以在增大光伏发电组件安装面积的同时,尽量减小光伏支架的重量以及尽量减小从动单元40和主动单元30的载重。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单元、固定单元、主动单元、从动单元和安装单元;
所述承载单元,用于以垂直于水平面的轴向为轴转动;
所述固定单元,竖立于所述承载单元的面光表面上,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水平贯穿所述固定单元,用于沿主动单元的轴向往复运动,且主动单元的第一端部与所述从动单元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主动单元运动时带动从动单元远离或靠近固定单元运动;
所述从动单元,第二端部与所述安装单元的第一端部活动连接;所述从动单元的第二端部远离所述主动单元,所述从动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安装单元的连接部位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同一侧;
所述安装单元,用于固定光伏发电组件,位于所述主动单元上方,第二端部与所述固定单元活动连接;所述安装单元的第二端部远离所述从动单元;
所述安装单元以所述从动单元与安装单元的连接处为摆动端,通过所述主动单元带动从动单元,以使摆动端围绕所述安装单元与固定单元活动连接的连接部为轴上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单元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安装单元的连接部至所述主动单元的垂直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单元;
所述限位单元,位于所述固定单元上,用于对所述主动单元的运动距离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螺接,使所述限位单元与所述主动单元相互螺接进行限位,通过所述主动单元围绕主动单元的轴中心旋转,使所述主动单元沿其轴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弹簧销;
所述弹簧销,一端为伸缩端,另一端与固定单元固定连接;
所述主动单元,具有容纳所述弹簧销伸缩端的容纳部;
通过所述弹簧销伸缩端滑出所述容纳部以解除对所述主动单元沿轴向运动的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单元;
所述支撑单元,与所述从动单元均位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同一侧,与所述主动单元活动连接,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以支撑所述主动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主动单元还包括把手;
所述把手,与所述主动单元的第二端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位于与所述从动单元相对的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所述支撑单元位于与所述从动单元同侧的所述固定单元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
所述基座,具有转轴;
所述转轴,轴向垂直于水平面,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与所述承载单元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安装架;
所述安装架,位于所述安装单元的面光表面上,在该面光表面所在平面上向所述安装单元的外侧延伸。
CN201822137379.7U 2018-12-19 2018-12-19 光伏支架 Active CN209526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7379.7U CN209526679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37379.7U CN209526679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6679U true CN209526679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6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37379.7U Active CN209526679U (zh) 2018-12-19 2018-12-19 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6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1746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于维修的节能型路灯
CN210405194U (zh) 一种太阳能板角度调节装置
CN210431327U (zh) 一种可自动跟踪的光伏发电装置
CN101201097A (zh) 驱动采光器东西方向转动的机械传动装置及太阳能系统
CN105157254B (zh) 适用太阳能聚光系统的跟踪传动机构
CN205453613U (zh) 可调节的太阳能底座
CN110601651A (zh) 一种太阳光追踪机构
CN209526679U (zh) 光伏支架
CN106411240A (zh) 全方位跟踪光伏发电设备
CN201976040U (zh) 全天域液压驱动太阳能跟踪系统
CN110324000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调节装置
CN207624330U (zh) 一种太阳能室外广告牌
RU2007122489A (ru) Ветряной двигатель с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осью вращения
CN211959138U (zh) 双轴联动式光伏跟踪支架
CN213177761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力检修用照明装置
CN210578361U (zh)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太阳能光伏设备
CN113922742A (zh) 一种太阳能分布式电站
CN208656682U (zh) 一种光热发电系统、定日镜、跟踪驱动装置及固定底座
CN108809234B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9692683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可调节安装支架
CN107623483B (zh) 一种用于给菜园供电的可调节式太阳能板
CN220273586U (zh) 一种户外光伏固定装置
CN218822513U (zh) 一种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CN220067324U (zh) 一种追踪日光照射角度的光伏板支架
CN216122331U (zh) 一种追踪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4

Address after: 518129 1st floor, building 2, xintianxia industrial city, Longping Road,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outong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10600 5th floor, Haidong Hotel, Ping'an Avenue, Ping'an County, Xining City, Qingha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HAI SHOUNENG PHOTOVOLTAIC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