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3907U -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23907U
CN209523907U CN201920281144.7U CN201920281144U CN209523907U CN 209523907 U CN209523907 U CN 209523907U CN 201920281144 U CN201920281144 U CN 201920281144U CN 209523907 U CN209523907 U CN 2095239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fan
portable centrifugal
connector
shell
por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8114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卓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an R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an 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an R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an R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8114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239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239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239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涉及风扇领域。便携式离心风扇包括壳体、风轮、进风网和出风网,壳体具有容置空腔,风轮设置于容置空腔内,风轮与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壳体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口与环形通道的侧面连通,进风网设置于进风口处,出风口与环形通道的曲面连通,出风网设置于出风口处。该便携式离心风扇能够避免头发的卷入和划伤手指,用户体验度高,且同时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应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而便携式的风扇是其中一种方便拿在手中,灵活吹风的风扇。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便携式风扇的体积仍然不够小巧,不能做到随意握持,稍不注意还容易卷入头发,甚至划伤手指,用户体验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其能够避免头发的卷入和划伤手指,用户体验度高,且同时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包括壳体、风轮、进风网和出风网,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风轮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环形通道的侧面连通,所述进风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环形通道的曲面连通,所述出风网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指环扣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指环扣与所述连接件卡接,所述指环扣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且所述指环扣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指环扣与所述连接件呈预设角度,用于支撑所述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能够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多个所述卡接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底座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环扣包括环状扣主体和连接部,所述环状扣主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卡接,且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连接件上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盖板和磁性件,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磁性件的一侧抵持,所述磁性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抵持。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卡扣,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块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轮电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将风轮安装在容置空腔内,并与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并将进风口开设在环形通道的侧面,而出风口开设在环形通道的曲面,从而当风轮转动时使空气从侧面进风而从正面出风,可以使得便携式离心风扇进风与出风不在同一轴向上,避免容易出现头发卷入其中的现象发生,同时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且不容易划伤手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底座与卡扣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便携式离心风扇;11-壳体;111-出风口;112-进风口;113-环形通道;114-第一外壳;115-第二外壳;12-风轮;13-进风网;14-出风网;15-底座;151-通孔;1511-凸起;152-卡块;16-支撑组件;161-指环扣;1611-环状扣主体;1612-连接部;162-连接件;1621-凹槽;1622-卡接部;17-盖板;18-磁性件;19-控制器;20-电池;21-指示灯;22-开关;23-凸块;2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阅图1-图3。便携式离心风扇10主要应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是一种能够快速获得凉风的设备。便携式离心风扇10能够避免头发的卷入和划伤手指,用户体验度高,且同时具有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的优点。
图4所示为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所示为图3中B-B方向的剖视图,请结合参阅图1、图4和图5。
便携式离心风扇10包括壳体11、风轮12、进风网13和出风网14,壳体11具有容置空腔,风轮12设置于容置空腔内,风轮12与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113,壳体11开设有出风口111和进风口112,进风口112与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连通,进风网13设置于进风口112处,出风口111与环形通道113的曲面连通,出风网14设置于出风口111处,用于使空气通过进风口112经环形通道113后从出风口111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将风轮12安装在容置空腔内,并与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113,并将进风口112开设在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而出风口111开设在环形通道113的曲面,从而当风轮12转动时使空气从侧面进风而从正面出风,可以使得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进风与出风不在同一轴向上,避免容易出现头发卷入其中的现象发生,同时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且不容易划伤手指。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通道113大致呈蜗牛壳形,也可为圆环形,空气从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进入,再由环形通道113的曲面处排出,起到类似离心风机的效果。进风口112与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连通,出风口111与环形通道113的曲面连通,即保证了进风和出风不在同一轴向上。
需要说明的是,进风网13和出风网14可以起到装饰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作用,同时还能够防止体积较大的异物落入容置空腔内,也避免了容置空腔内的元件的飞出,起到保护便携式离心风扇10和保护用户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1大致呈海螺形,且不限于海螺形,可以为任意形状,只需内部具有容置空腔,使得风轮12与容置空腔的内壁能够形成环形通道113即可。
进一步地,壳体11包括第一外壳114和第二外壳115,第一外壳114与第二外壳115可拆卸地连接,以形成容置空腔。第一外壳114与第二外壳115能够拆卸,可以方便风轮12等零部件的安装。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2开设于第一外壳114上,出风口111由第一外壳114和第二外壳115所围成。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111可以开设在第二外壳115上,只需能够使空气从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进风,从曲面出风即可。
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底座15,底座15与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底座15开设有通孔151,通孔151的内壁开设有凸起1511。凸起1511具有多个,多个凸起1511间隔设置于通孔151的内壁上。
请参阅图6,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底座15与卡扣24的连接示意图。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卡扣24,底座15上还设置有卡块152,卡扣24与卡块152卡接。具体地,卡块152大致呈圆环形,卡扣24上开设有半圈卡槽,卡槽能够与卡块152卡接。卡扣24上还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可以与表带、背包带等带状物系紧,方便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使用,可以在多种场景下应用。
请继续参阅图1,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支撑组件16,支撑组件16与底座15可转动地连接,支撑组件16用于支撑壳体11。即支撑组件16能够穿过通孔151,与底座15可转动地连接。
支撑组件16包括指环扣161和连接件162,连接件162与底座15卡接,指环扣161与连接件162卡接,指环扣161能够带动连接件162在底座15上转动,且指环扣161能够相对连接件162转动,以使指环扣161与连接件162呈预设角度,用于支撑壳体11。通过指环扣161带动连接件162在底座15上转动,且指环扣161本身绕连接件162转动,能够调节指环扣161与连接件162之间的夹角,使得出风口111可以灵活的吹向多种方向,并可以放在桌面上,或其他任意载体上,以合适的角度对准用户吹风,不必一直手持着吹风,解放了用户的双手,方便用户的操作。
连接件162(如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连接件162的结构示意图)开设有凹槽1621,凹槽16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凹槽1621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件162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621的数量少于凸起1511的数量,凹槽1621与凸起1511对应配合连接,即一个凹槽1621对应与一个凸起1511配合连接,未进行配合连接的凸起1511则与连接件162抵持,使得整个连接件162在没有足够外力的情况下不至于松动。
连接件162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1622,多个卡接部1622间隔设置,且多个卡接部1622与底座15卡接。即多个卡接部1622穿过通孔151,与底座15卡接,使得底座15不会从通孔151中脱出。
指环扣161包括环状扣主体1611和连接部1612,环状扣主体1611与连接部1612连接,连接部1612与连接件162卡接,且连接部1612能够在连接件162上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手指能够套入环状扣主体1611,使得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能够方便携带,并能够灵活得通过手指调节吹风角度。
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盖板17和磁性件18,盖板17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盖板17与磁性件18的一侧抵持,磁性件18的另一侧与连接件162抵持。
需要说明的是,磁性件18可以是铁氧体磁铁,还可以是钐钴磁体、钕铁硼磁铁、铝镍钴磁铁或铁铬钴磁铁等具有磁性的材料。通过磁性件18能够吸附在铁质材料上,依靠铁质材料作为整个风扇支架的存在。
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控制器19,控制器19设置于容置空腔内,且控制器19与风轮12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还包括电池20、指示灯21和开关22,电池20、指示灯21和开关22均位于底座15的空腔内,电池20、指示灯21和开关22均与控制器19电连接,电池20用于对控制器19提供电力能源,指示灯21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情况或充电情况,开关22用于开启或关闭整个风扇内部的电路。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结构示意图。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壳体11大致呈兔形,壳体11上设置有两个凸块23,类似于兔子耳朵,整个风扇显得美观和简洁,且壳体1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只需内部具有容置空腔,使得风轮12与容置空腔的内壁能够形成环形通道113即可。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照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组装过程:
将风轮12连接于容置空腔内,在壳体11上开设进风口112和出风口111,将进风口112与进风网13连接,将出风口111与出风网14连接。将指环扣161与连接件162卡接,并将连接件162与底座15卡接,将底座15与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
以下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工作原理:
风轮12转动带动空气从进风网13经进风口112进入环形通道113内,再由出风口111经出风网14吹出,使得进风与出风不在同一轴向上。
磁性件18能够使便携式离心风扇10吸附在铁质材料上,便于调整吹风角度。
通过指环扣161带动连接件162以及指环扣161自身的转动,能够支撑壳体11,以及调整吹风角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10,将风轮12安装在容置空腔内,并与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113,并将进风口112开设在环形通道113的侧面,而出风口111开设在环形通道113的曲面,从而当风轮12转动时使空气从侧面进风而从正面出风,可以使得便携式离心风扇10进风与出风不在同一轴向上,避免容易出现头发卷入其中的现象发生。且通过指环扣161能够支撑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便于从不同角度进行吹风,具有很好的灵活性。且磁性件18的存在也可使得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吸附在铁质材料表面进行吹风,同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卡扣24与卡块152的设计同样提高了便携式离心风扇10的应用面。同时整个便携式离心风扇10体积小巧,结构紧凑,便于手持和携带,且不容易划伤手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风轮、进风网和出风网,所述壳体具有容置空腔,所述风轮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风轮与所述容置空腔的内壁形成环形通道,所述壳体开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环形通道的侧面连通,所述进风网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所述出风口与所述环形通道的曲面连通,所述出风网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指环扣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卡接,所述指环扣与所述连接件卡接,所述指环扣能够带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底座上转动,且所述指环扣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指环扣与所述连接件呈预设角度,用于支撑所述壳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开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凸起,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能够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卡接部,多个所述卡接部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底座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环扣包括环状扣主体和连接部,所述环状扣主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件卡接,且所述连接部能够在所述连接件上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盖板和磁性件,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磁性件的一侧抵持,所述磁性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件抵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卡扣,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卡块,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块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离心风扇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置空腔内,且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轮电连接。
CN201920281144.7U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Active CN2095239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1144.7U CN209523907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81144.7U CN209523907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23907U true CN209523907U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31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81144.7U Active CN209523907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239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23907U (zh) 一种便携式离心风扇
CN209604291U (zh) 一种无叶手持风扇
CN207847989U (zh) 一种自带电芯的可拆卸模块手持usb小风扇
CN21274894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化转盘的智能免疫荧光分析仪
CN209642764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手机支架
CN209340187U (zh) 一种旋转风扇
CN208282265U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US3788777A (en) Miniature electric fan
CN208253822U (zh)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8185016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风扇
CN113090564B (zh) 风扇
CN219613246U (zh) 一种分体式带风扇雨伞伞头及伞
CN217078114U (zh) 一种干衣机
CN209404418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3370380U (zh) 智能净化香囊
CN220755013U (zh) 一种开合盖结构、耳机充电仓及耳机组件
CN208474209U (zh) 一种便携式送风装置
CN216788752U (zh) 一种多功能风扇
CN216346908U (zh) 香薰模块以及空调器
CN215912319U (zh) 一种电器外壳及家用电器
CN207621053U (zh) 一种镜子风扇
CN216905267U (zh) 一种tws充电盒
CN213392851U (zh) 挂脖风扇
CN208966672U (zh) 一种电风扇
CN209067535U (zh) 一种带有吸盘吸附功能的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