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9577U -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9577U
CN209509577U CN201822209651.8U CN201822209651U CN209509577U CN 209509577 U CN209509577 U CN 209509577U CN 201822209651 U CN201822209651 U CN 201822209651U CN 209509577 U CN209509577 U CN 209509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ong side
side bar
column
perf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096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征
成维根
董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096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9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9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9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由四根立柱、两根上长边梁、两根下长边梁、两根上短边梁和两根下短边梁围成;立柱具有顶端板和底端板,顶端板和底端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插孔;上长边梁和下长边梁均具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位于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且槽口朝向主体框架内侧的凹槽,上长边梁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上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上穿孔,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下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下穿孔。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房屋在地震时不会发生脆性破坏,能避免因脆性破坏导致的建筑物突然倒塌。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背景技术
在集装箱规格实现国际标准化之初,集装箱仅作为海、陆、空运输容器被广泛使用。生产、贸易的国际化使发达国家将多数工厂设立于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与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发达国家的产品一起到来的是大量的集装箱。由于将一台空集装箱原路运回商品产地的成本远高于在产地新购置集装箱,大量集装箱被闲置于发达国家港口。由于集装箱所用材料为钢材,又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将集装箱侧面进行简单开洞,再采用集装箱连接锁连接或进行焊接组装便可作为简易房屋使用。并且由于集装箱尺寸的规格化,可实现分块运输,便于房屋使用者的迁移。
传统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的上下层连接方式是在集装箱四角施焊或螺栓连接,在地震到来时,连接点易发生脆性破坏,从而导致建筑突然倒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其在地震时不会发生脆性破坏,能避免因脆性破坏导致的建筑物突然倒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两根上长边梁、两根下长边梁、两根上短边梁和两根下短边梁围成的长方体框架;每根所述立柱具有顶端板和底端板,所述顶端板和所述底端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插孔;所述上长边梁和所述下长边梁均具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位于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且槽口朝向所述主体框架内侧的凹槽,所述上长边梁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所述上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上穿孔,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所述下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下穿孔,各所述上穿孔与各所述下穿孔上下一一对应。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中,所述上穿孔和与其邻近的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所述下穿孔和与其邻近的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中,所述上长边梁为C型钢或H型钢,所述下长边梁为C型钢或H型钢。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中,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顶部的两个上运输连接件和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底部的两个下运输连接件,所述上运输连接件和所述下运输连接件均包括:两个角件,所述角件为中空的矩形块,所述角件的顶壁、侧壁和端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角件孔;一个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所述角件的侧壁之间;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角件的端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分别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其中,两个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所述上短边梁的正上方,并与所述上短边梁平行,两个所述上运输连接件的角件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板上,且所述角件的顶壁朝上,两个所述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上长边梁的正上方,并与所述上长边梁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孔与所述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两个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所述下短边梁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下短边梁平行,两个所述下运输连接件的角件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立柱的底端板下方,且所述角件的顶壁朝下,两个所述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下长边梁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下长边梁平行,所述下长边梁上的下穿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孔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两个上下叠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和多个插接件;位于上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各立柱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各立柱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插接,位于上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两下长边梁上的各下穿孔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两上长边梁上的各上穿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穿孔和所述下穿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至少两层建筑单元组、多个插接件和多个连接板,每层所述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每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上长边梁和下长边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其中,在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与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插接;每层所述建筑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穿孔由一块所述连接板覆盖,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通孔上下一一对应,在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下长边梁上的各下穿孔与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上长边梁上的各上穿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下穿孔、所述通孔和所述上穿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中,每个所述插接件包括一块平板、连接在所述平板顶面上的上凸起和连接在所述平板底面上的下凸起,所述平板垫设在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之间,所述上凸起插入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内,所述下凸起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内。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中,最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放置在基础上,所述基础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多块所述基础连接板分别焊接在最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的底端,所述预埋锚固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基础连接板和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并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又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一层建筑单元组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每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上长边梁和下长边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穿孔由一块所述连接板覆盖,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通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穿孔和所述通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如上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中,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放置在基础上,所述基础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多块所述基础连接板分别焊接在所述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的底端,所述预埋锚固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基础连接板和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并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的特点和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两个上下叠置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单元的螺栓位于离柱端有一定距离的梁翼缘上,而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之间仅通过插接件相接触,仅承受竖向压力,螺栓连接点与通过插接件连接的两立柱之间的梁段形成地震缓冲区,当遭遇地震时,地震缓冲区产生塑性铰,最终发生塑性破坏,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柱端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由多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通过螺栓连接构成,拆装方便,由于上长边梁的凹槽和下长边梁的凹槽均朝向主体框架内侧,在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内部即可完成螺栓连接操作,不会出现因集装箱堆码遮挡造成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同层连接板,能方便地将位于同层的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连接在一起,连接结构简单、稳固、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侧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两个上下叠置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接件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接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连接件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角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运输连接件与主体框架的组装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两个位于同层并相邻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与基础连接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基础连接板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00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
110主体框架
111立柱 1111顶端板 1112底端板
112上长边梁 1121上翼缘板 1122上穿孔
113下长边梁 1131下翼缘板 1132下穿孔
114上短边梁 115下短边梁 116加劲肋
120运输连接件
121角件 1211角件孔
122第一连接杆 123第二连接杆 1231连接孔
130中梁 140中柱
200插接件 201平板 202上凸起
203下凸起
300连接板 301通孔
400基础 500预埋锚固螺栓
600基础连接板 601贯通孔
W地震缓冲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水平”和“竖直”、“朝上”和“朝下”,或“顺时针”和“逆时针”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其包括主体框架110,主体框架110是由四根立柱111、两根上长边梁112、两根下长边梁113、两根上短边梁114和两根下短边梁115围成的长方体框架,具体是,两根上长边梁112和两根下长边梁113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并构成长方体框架的四条长边,两根上短边梁114和两根下短边梁115水平设置且相互平行,并构成长方体框架的四条短边,四根立柱111竖直设置,每根上长边梁112的两端和每根上短边梁114的两端均与对应立柱111的顶端连接,每根下长边梁113的两端和每根下短边梁115的两端均与对应立柱111的底端连接;
每根立柱111具有顶端板1111和底端板1112,顶端板1111和底端板1112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插孔;
上长边梁112和下长边梁113均具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位于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之间且槽口朝向主体框架内侧的凹槽,上长边梁112的上翼缘板112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上长边梁112两端所连接的立柱111且供螺栓穿过的上穿孔1122,即上穿孔1122和与其邻近的立柱111的顶端之间具有间距,下长边梁113的下翼缘板1131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下长边梁113两端所连接的立柱111且供螺栓穿过的下穿孔1132,即下穿孔1132和与其邻近的立柱111的底端之间具有间隔,各上穿孔1122与各下穿孔1132上下一一对应,在拆装螺栓时,上长边梁112的凹槽和下长边梁113的凹槽可作为拆装螺栓的操作空间。
如图3所示,当连接两个上下叠置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时,将螺栓依次穿过位于上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下长边梁113上的下穿孔1132和和位于下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上长边梁112上且与该下穿孔1132对应的上穿孔1122,再采用螺母紧固,在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111之间放置一个金属材质的插接件200,并使插接件200与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以及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同时插接,螺栓连接点与通过插接件连接的两立柱之间的梁段形成地震缓冲区W(或称为抗震缓冲带),图3中虚线框内的区域为地震缓冲区W。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将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或焊接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上下单元的螺栓位于离柱端有一定距离的梁翼缘上,而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111之间仅通过插接件200相接触,仅承受竖向压力,当遭遇地震时,地震产生的水平力使结构产生层间位移角,柱顶相对柱底产生水平位移,由于强柱弱梁的设计,柱的倾斜会引起梁段缓冲带(即地震缓冲区W)的弯曲变形,而在中震和大震情况下,缓冲带变形加大,地震缓冲区W就会形成塑性铰,最终发生塑性破坏,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柱端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螺栓连接,拆装方便,由于上长边梁112的凹槽和下长边梁113的凹槽均朝向主体框架110内侧,在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内部即可完成螺栓连接操作,不会出现因集装箱堆码遮挡造成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进一步,上穿孔1122和与其邻近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下穿孔1132和与其邻近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
更进一步,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位于顶端板1111的中心位置,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位于底端板1112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上长边梁112为冷弯C型钢或H型钢,下长边梁113为冷弯C型钢或H型钢。
如图1、图2、图3所示,更进一步,每根上长边梁112的上翼缘板1121与下翼缘板之间还连接有板状的加劲肋116,用于提高上长边梁112的结构强度,具体是,每个上穿孔112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加劲肋116;每根下长边梁113的上翼缘板与下翼缘板1131之间还连接有板状的加劲肋116,用于提高下长边梁113的结构强度,具体是,每个下穿孔113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块加劲肋116。
进一步,上短边梁114为C型钢,下短边梁115为C型钢,例如,上短边梁114和下短边梁115均为冷弯C型钢。
进一步,立柱111的主体为方钢管,顶端板1111和底端板1112分别连接在方钢管的顶端和底端。例如立柱111的主体为冷弯方钢管。
如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进一步,为方便运输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还包括设于主体框架110顶部和底部的四个运输连接件120,为便于描述,将设于主体框架110顶部的两个运输连接件120称为上运输连接件,将设于主体框架110底部的两个运输连接件120称为下运输连接件,每个运输连接件120包括两个角件121、一个第一连接杆122和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杆123,角件121为中空的矩形块,角件121的顶壁、侧壁和端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角件孔1211;第一连接杆122连接在两个角件121的侧壁之间;两个第二连接杆123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角件121的端壁连接,两个第二连接杆123上分别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1231;
其中,两个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122分别位于两上短边梁114的正上方,并与上短边梁114平行,两个上运输连接件的角件121分别位于四根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上,且角件121的顶壁朝上,两个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123分别位于两根上长边梁112的正上方,并与上长边梁112平行,第二连接杆123上的连接孔1231与上长边梁112上的上穿孔1122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两个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122分别位于两下短边梁115的正下方,并与下短边梁115平行,两个下运输连接件的角件121分别位于四根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下方,且角件121的顶壁朝下,两个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123分别位于两根下长边梁113的正下方,并与下长边梁113平行,下长边梁113上的下穿孔1132与第二连接杆123上的连接孔1231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例如,角件121、第一连接杆122和第二连接杆123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运输时,将上运输连接件和下运输连接件分别安装在主体框架110的顶部和底部,从而使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可以以集装箱的形式进行海陆空标准化运输,运输完成后,将上运输连接件和下运输连接件从主体框架110上拆下即可,上运输连接件和下运输连接件在拆下后还可回收再利用。
更进一步,第一连接杆122为C型钢,第二连接杆123为C型钢,两个第二连接杆123的截面开口相面对。例如第一连接杆122和第二连接杆123均为冷弯C型钢。为提高第二连接杆123的结构强度,可以在第二连接杆123的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也焊接加劲肋。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还包括铺设在主体框架110上的顶板、底板和侧墙板。例如,顶板为压型钢板,侧墙板为波纹钢板,底板为花纹钢板。
如图1、图2所示,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还包括水平设置的两根中梁130(或称为小梁)和竖直设置的两根中柱140(或称为小柱),以提高结构强度。具体是,其中一根中梁13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上长边梁112的中部连接,另一根中梁130的两端分别与两根下长边梁113的中部连接,其中两根中柱140的顶端分别与两根上长边梁112的中部连接,两根中柱140的底端分别与两根下长边梁113的中部连接,例如,中梁130为热轧H型钢,中柱140为冷弯方钢管。
如图11所示,并请结合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两个上下叠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和多个插接件200,插接件200为金属插接件;
位于上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各立柱111与位于下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各立柱111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111之间设有一个插接件200,插接件200与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同时插接,位于上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两个下长边梁113与位于下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两个上长边梁112上下一一对应,且位于上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两个下长边梁113上的各下穿孔1132与位于下方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两个上长边梁112上的各上穿孔1122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上穿孔1122和下穿孔1132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施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由两个上下叠置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组装而成,螺栓连接点与通过插接件连接的两立柱之间的梁段形成地震缓冲区W,当遭遇地震时,地震缓冲区W产生塑性铰,最终发生塑性破坏,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柱端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螺栓连接,房屋拆装方便,便于迁徙,由于上长边梁112的凹槽和下长边梁113的凹槽均朝向主体框架110内侧,在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内部即可完成螺栓连接操作,不会出现因集装箱堆码遮挡造成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插接件200包括一块平板201、连接在平板201顶面上的上凸起202和连接在平板201底面上的下凸起203,平板201能垫设在上下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立柱111的底端板1111与顶端板1112之间,即平板201能垫设在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1与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2之间,上凸起202能插入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内,下凸起203能插入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内。
如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并请结合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至少两层上下叠置的建筑单元组100、多个插接件200和多个连接板300(也可称为同层连接板),每层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每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上长边梁112和下长边梁113均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也就是,每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上短边梁114和下短边梁115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每个连接板300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01,两个通孔301间隔设置;
其中,在上下相邻的两层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111与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111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立柱111之间设有一个插接件200,插接件200与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插接;
每层建筑单元组的相邻两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112上的上穿孔1122在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上穿孔1122共同由一块连接板300覆盖,且这两个穿孔与连接板300上的两个通孔301上下一一对应并连通,在上下相邻的两层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各下长边梁113上的各下穿孔1132与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各上长边梁112上的各上穿孔1122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下穿孔1132、通孔301和上穿孔1122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连接板300,能将处于同层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112连接在一起,并将处于同层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相邻两个下长边梁113连接在一起,结构稳固、安全。
本实施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由至少两层建筑单元组叠置组装而成,每层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左右并排且相邻的两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通过连接板300连接,上下叠置且相邻的两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通过螺栓连接,并通过插接件200接触定位,螺栓连接点与通过插接件连接的两立柱之间的梁段形成地震缓冲区W,当遭遇地震时,地震缓冲区W产生塑性铰,最终发生塑性破坏,从而避免现有技术在柱端发生脆性破坏的问题。另外,由于采用螺栓连接,房屋拆装方便,便于迁徙,由于上长边梁112的凹槽和下长边梁113的凹槽均朝向主体框架110内侧,在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内部即可完成螺栓连接操作,不会出现因集装箱堆码遮挡造成连接不方便的问题。
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插接件200包括一块平板201、连接在平板201顶面上的上凸起202和连接在平板201底面上的下凸起203,平板201能垫设在上下对应且相邻的两个立柱111的底端板1111与顶端板1112之间,即平板201能垫设在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1与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2之间,上凸起202能插入位于上方的立柱111的底端板1112的插孔内,下凸起203能插入位于下方的立柱111的顶端板1111的插孔内。
如图16、图17所示,进一步,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放置在基础400上,基础400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500,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600,多块基础连接板600分别焊接在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111的底端,预埋锚固螺栓500穿过对应的基础连接板600和下长边梁113的下翼缘板1131,并通过螺母紧固。
具体是,基础连接板600的一部分伸入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与基础400之间,基础连接板600的另一部分位于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外侧,并未伸入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与基础400之间,而是仅放置在基础400上,基础连接板600的该另一部分也通过预埋锚固螺栓和螺母紧固。
如图18、图19所示,并请结合图1、图2、图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又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包括一层建筑单元组和多个连接板,该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上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每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上长边梁112和下长边梁113均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也就是,每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上短边梁114和下短边梁115均沿第一方向设置;每个连接板300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01,两个通孔301间隔设置;
其中,相邻两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112上的上穿孔1122在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上穿孔1122共同由一块连接板300覆盖,且这两个穿孔与连接板300上的两个通孔301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上穿孔1122和通孔301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本实施例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由一层建筑单元组构成,每层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并排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左右并排且相邻的两个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通过连接板300和螺栓连接,由于采用螺栓连接,房屋拆装方便,便于迁徙,由于上长边梁112的凹槽和下长边梁113的凹槽均朝向主体框架110内侧,在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内部即可完成螺栓连接操作。
如图16、图17所示,进一步,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100放置在基础400上,基础400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500,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600,多块基础连接板600分别焊接在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111的底端,预埋锚固螺栓500穿过对应的基础连接板600和下长边梁113的下翼缘板1131,并通过螺母紧固。
具体是,基础连接板600的一部分伸入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与基础400之间,基础连接板600的另一部分位于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的外侧,并未伸入最下层的建筑单元组与基础400之间,而是仅放置在基础400上,基础连接板600的该另一部分也通过预埋锚固螺栓和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连接螺栓和预埋锚固螺栓均为高强螺栓,可承受的载荷大。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抗震缓冲带,使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具备抗震性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建筑单元进行模块化建筑装配建造,可以在满足建筑迁移便利及业主对于集装箱风格模块化建筑需求的基础上,满足结构安全、装配便捷的要求。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尺寸可以是20英尺规格集装箱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即建筑单元)与基础、模块(即建筑单元)与模块(即建筑单元)之间的连接主要采用螺栓连接,方便快捷且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所有螺杆均可实现室内连接操作,避免出现由于施工人员无处下手而造成的单元间不完全连接的情况。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保证模块化建筑结构安全的基础上,大幅节约建造成本、减少施工污染,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是由四根立柱、两根上长边梁、两根下长边梁、两根上短边梁和两根下短边梁围成的长方体框架;
每根所述立柱具有顶端板和底端板,所述顶端板和所述底端板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插孔;所述上长边梁和所述下长边梁均具有上翼缘板、下翼缘板、以及位于所述上翼缘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且槽口朝向所述主体框架内侧的凹槽,所述上长边梁的上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所述上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上穿孔,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上开设有两个分别邻近所述下长边梁两端所连接的立柱且供螺栓穿过的下穿孔,各所述上穿孔与各所述下穿孔上下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穿孔和与其邻近的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所述下穿孔和与其邻近的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为250mm~30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长边梁为C型钢或H型钢,所述下长边梁为C型钢或H型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框架顶部的两个上运输连接件和设于所述主体框架底部的两个下运输连接件,所述上运输连接件和所述下运输连接件均包括:
两个角件,所述角件为中空的矩形块,所述角件的顶壁、侧壁和端壁上分别开设有一个角件孔;
一个第一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所述角件的侧壁之间;
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角件的端壁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分别开设有供螺栓穿过的连接孔;
其中,两个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所述上短边梁的正上方,并与所述上短边梁平行,两个所述上运输连接件的角件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立柱的顶端板上,且所述角件的顶壁朝上,两个所述上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上长边梁的正上方,并与所述上长边梁平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孔与所述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两个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所述下短边梁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下短边梁平行,两个所述下运输连接件的角件分别位于四根所述立柱的底端板下方,且所述角件的顶壁朝下,两个所述下运输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杆分别位于两根所述下长边梁的正下方,并与所述下长边梁平行,所述下长边梁上的下穿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的连接孔上下对应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5.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包括两个上下叠置的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和多个插接件;
位于上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各立柱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各立柱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插接,位于上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两下长边梁上的各下穿孔与位于下方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两上长边梁上的各上穿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穿孔和所述下穿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6.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包括至少两层建筑单元组、多个插接件和多个连接板,每层所述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每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上长边梁和下长边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其中,在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与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立柱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一个所述插接件,所述插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和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插接;
每层所述建筑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穿孔由一块所述连接板覆盖,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通孔上下一一对应,在上下相邻的两层所述建筑单元组中,上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下长边梁上的各下穿孔与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各上长边梁上的各上穿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下穿孔、所述通孔和所述上穿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接件包括一块平板、连接在所述平板顶面上的上凸起和连接在所述平板底面上的下凸起,所述平板垫设在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之间,所述上凸起插入位于上方的所述立柱的底端板的插孔内,所述下凸起插入位于下方的所述立柱的顶端板的插孔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最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放置在基础上,所述基础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多块所述基础连接板分别焊接在最下层的所述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的底端,所述预埋锚固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基础连接板和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并通过螺母紧固。
9.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包括一层建筑单元组和多个连接板,所述建筑单元组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的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每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上长边梁和下长边梁均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为水平方向且相互垂直;每个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
其中,相邻两个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的相邻两个上长边梁上的上穿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一一对应并相邻,相对应并相邻的两个所述上穿孔由一块所述连接板覆盖,并与所述连接板上的两个所述通孔上下一一对应,上下对应的所述上穿孔和所述通孔相连通并穿设有一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紧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放置在基础上,所述基础上设有多个预埋锚固螺栓,所述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组装房屋还包括多块基础连接板,多块所述基础连接板分别焊接在所述建筑单元组的最外侧的各立柱的底端,所述预埋锚固螺栓穿过对应的所述基础连接板和所述下长边梁的下翼缘板,并通过螺母紧固。
CN201822209651.8U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Active CN209509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9651.8U CN20950957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09651.8U CN20950957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9577U true CN209509577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7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09651.8U Active CN209509577U (zh) 2018-12-27 2018-12-27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9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005021A (ko) 양방향 건축구조시스템 및 모듈러 지지부재
CN104988989B (zh) 一种活动式建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69359A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CN104652610A (zh) 箱式模块建筑角部拼接节点结构
CN103276833A (zh) 一种工业化装配式异形柱框架-钢板剪力墙钢结构体系
CN113863711A (zh) 一种大尺寸箱式房的加固结构及箱式房
CN112663824A (zh) 一种装配式拼接波纹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81779A (zh) 房屋框架连接结构
CN209509577U (zh) 一种具有抗震功能的集装箱式模块化建筑单元及组装房屋
JP2928832B2 (ja) 柱の構成方法
CN216195475U (zh) 一种模块化建筑结构
CN109138220B (zh) 纤维水泥板复合拼装骨架、墙身构件和装配式钢混剪力墙
CN104790529A (zh) 箱式模块建筑拼接节点结构
CN206591747U (zh)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标准节式工地楼梯栏杆
JP2008261160A (ja) コンテナハウス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CN205653888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正交斜放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
CN114991311A (zh) 一种冷弯薄壁轻钢短肢墙柱箱式房
CN211499184U (zh) 一种波纹钢板组合框架结构系统
CN212742909U (zh) 一种集成墙板活动房
CN211898938U (zh) 一种模块化拼装式箱式房角件
CN211873331U (zh) 一种超大跨度偏心支撑网架结构煤棚
CN113982108A (zh) 一种预制柱与预制梁连接节点及采用该节点的梁柱结构
CN113062456A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节点连接装置
CN108130953B (zh) 纵筋与工字钢梁连接节点及型钢梁柱连接结构
CN207739267U (zh) 一种基坑钢支撑及基坑支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