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8946U -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8946U
CN209508946U CN201822154247.5U CN201822154247U CN209508946U CN 209508946 U CN209508946 U CN 209508946U CN 201822154247 U CN201822154247 U CN 201822154247U CN 209508946 U CN209508946 U CN 209508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er
collecting vessel
simple detachable
immersible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42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管大为
占毅
杨瑶
彭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8221542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8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8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8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包括圆筒,其内底部安装潜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由圆筒壁伸出形成出水结构;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布设在圆筒周围,其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在圆筒内还设有蓄电池,其与潜水泵相连通;圆筒与水体接触的底面上安装固定锁扣,圆筒的圆周外围上同时安装另一个固定锁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景区河流、人工湖等场所的水面,其操作简便、灵活更换,同时原理简单、成本低廉,能解决现有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灵活性差、费用高昂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属于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也在高速发展。随着人们出游频率越来越高,景区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河流、湖泊的水面经常会有漂浮的垃圾,景区水面垃圾漂浮现象日益严重,破坏了景区的景观环境,例如,茶卡盐湖变成了大型的“垃圾场”等。
在水面垃圾清理方面,我国现今采取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人工清扫和机械清扫两种手段;其中人工清扫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存在无法高效清除水面垃圾,实施过程长,不能有效的改善水系的环境等问题。同时,在一些狭长水域或者危险水域,人工清扫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近几年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机械清扫技术逐渐步入市场。
专利号为2017206412502,名称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申请,包括:筒件,该筒件的侧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至少一个浮桶,该浮桶设置在所述筒件的侧壁上,用以使所述筒件能够漂浮在水上;以及抽水机,该抽水机连接于所述筒件,其中当所述筒件漂浮在水上时,所述抽水机能够将水从所述筒件侧壁上的开口吸入所述筒件内,并因此将垃圾带入所述筒件内,从而收集水面上的垃圾;但是本申请的装置体积大,使用管路复杂;
专利号为201620653609.3,名称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包括进水部分、出水部分、收集箱体,进水部分由进水管口、进水管、高强度软连接管、金属管顺序连接构成,高强度软连接管通过法兰安装在进水管、金属管之间;出水部分由出水管、抽水泵组合构成;金属管安装在收集箱体一端的上部,出水管安装在收集箱体另一端的下部;收集箱体内设有垃圾过滤格栅,收集箱体的正面设有取出垃圾用的密封塞;但是上述的装置专业性强,需专业人士操作且需搭配专业船只使用。
通过上述可知,目前出现的水面垃圾清理技术种类繁多,能有效解决部分人工清扫所面临的难题,但同时这些垃圾收集装置也存在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灵活性差、费用高昂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适用于景区河流、人工湖等场所的水面,其操作简便、灵活更换,同时原理简单、成本低廉,能解决现有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灵活性差、费用高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包括圆筒,其内底部安装潜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由圆筒壁伸出形成出水结构;
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布设在圆筒周围,其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
在圆筒内还设有蓄电池,其与潜水泵相连通;
圆筒与水体接触的底面上安装固定锁扣,圆筒的圆周外围上同时安装另一个固定锁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出水结构包括呈圆柱形的出水过渡块,其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沿着出水过渡块的圆周开设至少一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水平插设出水管道,前述的出水管道伸出圆筒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包括三个收集桶,收集桶的圆周中间向外膨大呈圆肚形,在收集桶顶部开口处开设缺口,缺口的高度低于收集桶开口高度;
三个收集桶均匀布设在圆筒周围,以圆筒截面中心为圆心,相邻两个收集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1cm-5cm;
收集桶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圆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2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进水管中间部分布设卡扣,可以将进水管一分为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出水结构中,沿着过渡块的圆周均匀开设六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插设一根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伸出圆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接口,用于充电。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依靠潜水泵持续运转使得收集桶内水流产生旋涡吸力收集垃圾,持续性强、效率高,收集桶可拆卸减小装置体积,方便清扫狭小水域水面垃圾;采用六根出水管道设计,分布合理,有效减小了垃圾收集死角,提高了垃圾收集效率;
收集桶可拆卸设计,方便携带和投放,可减小装置体积,方便清扫狭小水域水面垃圾,也可更换更大的垃圾收集桶,适应大型水域,提高收集效率;
装置结构可靠,电路连接简单,使用之前无需复杂的程序设定,后期维护花费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收集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圆筒,2为潜水泵, 3为进水管,4为卡扣,5为收集桶,6为过滤网,7为出水管道,8为充电接口,9为蓄电池,10为固定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特征部件:1为圆筒,2为潜水泵, 3为进水管,4为卡扣,5为收集桶,6为过滤网,7为出水管道,8为充电接口,9为蓄电池,10为固定锁扣。
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包括圆筒,其内底部安装潜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由圆筒壁伸出形成出水结构;
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布设在圆筒周围,其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
在圆筒内还设有蓄电池,其与潜水泵相连通;
圆筒与水体接触的底面上安装固定锁扣,圆筒的圆周外围上同时安装另一个固定锁扣;整个装置通过圆周外围的固定锁扣用绳索与岸边连接,圆筒与水体接触的底面上安装的固定锁扣通过绳索与重物连接来固定装置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出水结构包括呈圆柱形的出水过渡块,其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沿着出水过渡块的圆周开设至少一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水平插设出水管道,前述的出水管道伸出圆筒壁;
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包括三个收集桶,收集桶的圆周中间向外膨大呈圆肚形,在收集桶顶部开口处开设缺口,缺口的高度低于收集桶开口高度;
三个收集桶均匀布设在圆筒周围,以圆筒截面中心为圆心,相邻两个收集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1cm-5cm;
收集桶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圆筒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2cm;过低的滤网高度会导致收集的垃圾聚集时堵塞进水口影响后续垃圾收集;过高的滤网高度会过多减少垃圾收集桶容积,减少垃圾收集量,因此按照多次实验选定的距离范围为1cm-5cm,其中2cm的高度时最佳选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进水管中间部分布设卡扣,可以将进水管一分为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出水结构中,沿着过渡块的圆周均匀开设六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插设一根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伸出圆筒;
采用六根出水管道分散等角度安装在收集桶之间,能够利用排出的水流的动力将处于收集桶之间的垃圾推出垃圾收集死角,便于垃圾收集桶收集,提高收集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接口,用于充电。
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图2所示,圆筒悬浮于水下,其中收集桶上沿距水面6-10mm以保证对漂浮物的吸收能力;在液位差与漩涡的作用下水与漂浮物进入收集桶内,过滤网对垃圾起过滤与吸附作用;水流通过进水管通向潜水泵,潜水泵在正常工作时功率不变维持由出水管道排水量与进水管进水量相等,装置处于稳定悬浮状态,实现持续高效吸收水面垃圾。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其内底部安装潜水泵,出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连通,出水管的另一端由圆筒壁伸出形成出水结构;
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布设在圆筒周围,其底部通过进水管与潜水泵相连通;
在圆筒内还设有蓄电池,其与潜水泵相连通;
圆筒与水体接触的底面上安装固定锁扣,圆筒的圆周外围上同时安装另一个固定锁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出水结构包括呈圆柱形的出水过渡块,其与出水管的另一端相连通,沿着出水过渡块的圆周开设至少一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水平插设出水管道,前述的出水管道伸出圆筒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垃圾收集过滤装置包括三个收集桶,收集桶的圆周中间向外膨大呈圆肚形,在收集桶顶部开口处开设缺口,缺口的高度低于收集桶开口高度;
三个收集桶均匀布设在圆筒周围,以圆筒截面中心为圆心,相邻两个收集桶之间的角度为120度;
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1cm-5cm;
收集桶的底部通过进水管与圆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在收集桶内靠近开口处铺设过滤网,过滤网的水平面距离收集桶开口距离为2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进水管中间部分布设卡扣,可以将进水管一分为二。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出水结构中,沿着过渡块的圆周均匀开设六个出水孔,每个出水孔内插设一根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伸出圆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其特征在于:蓄电池通过导线连接充电接口,用于充电。
CN201822154247.5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Active CN209508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4247.5U CN20950894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4247.5U CN20950894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8946U true CN20950894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6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4247.5U Active CN20950894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8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5276A (zh) * 2020-05-07 2020-08-14 扬州市朝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液体流动力的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5276A (zh) * 2020-05-07 2020-08-14 扬州市朝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基于液体流动力的环保污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53690U (zh) 一种船舶防污染治理用油水净化装置
CN209619979U (zh) 一种双筒自航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03461066U (zh) 一种水面漂浮垃圾的自动收集装置
CN206114358U (zh) 一种浮力沉降式水质取样器
CN108061785B (zh) 一种水文监测及环保修复系统
CN211592872U (zh) 一种节能环保水面垃圾清理船
CN216156530U (zh)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6592554A (zh) 一种水面垃圾集中器
CN111088784B (zh) 一种文丘里效应控制的无动力水面垃圾收集器
CN209508946U (zh) 一种简易可拆卸的水面垃圾收集器
CN208151993U (zh) 一种自吸式海漂垃圾收集船
CN209454950U (zh) 一种可搭载船体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09129059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灌溉装置
CN208454682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CN214880972U (zh) 分散式智能成套污水处理设备
CN215250228U (zh) 一种基于文丘里效应的新型除污脱气装置
CN213114490U (zh) 一种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方便清理的引水结构
CN209076227U (zh) 可获取清洁海水的自清洗过滤装置
CN209292998U (zh) 一种简易快速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11472771U (zh) 污水排放系统
CN2430849Y (zh) 灌溉过滤装置
CN209372488U (zh) 一种环境科学研究用污水采集器
CN209556086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07811291U (zh) 一种双桶蛋白质分离装置
CN208911617U (zh) 一种方便使用的水用垃圾收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