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7922U -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07922U
CN209507922U CN201822274241.1U CN201822274241U CN209507922U CN 209507922 U CN209507922 U CN 209507922U CN 201822274241 U CN201822274241 U CN 201822274241U CN 209507922 U CN209507922 U CN 209507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mud
mud scum
sludge
settling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42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灿辉
贺亚玲
侯柯源
谢朝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Is Z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Is Z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Is Z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Is Zeyu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42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07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07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07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沉淀区能将污水与污泥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外,同时沉淀区内设置的除浮泥组件还能将污水表面浮设的大部分浮泥进行清除,能避免过多污泥进入膜反应区造成生物膜处理负荷的问题,还能避免浮泥进入膜反应区过多吸附在生物膜上而影响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在城镇污水水污染治理领域,MBR一体化设备是常用的污水处理设备。现有的主要的MBR一体化设备的主要包括厌氧区、好氧区、兼氧区、膜区、清水箱等,将需要处理的原水导入兼氧区,在兼氧区反应之后的废水再依次经过厌氧区与好氧区,在从好氧区出来的水是含有大量污泥的,将含有污泥的水直接导入MBR生物膜区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清水导入清水区暂存,MBR生物膜区内的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再导入兼氧区与好氧区进行二次反应。
由于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兼氧区与厌氧区内进行反硝化反应会产生浮泥,产生的浮泥通过好氧区之后会进入MBR生物膜区内,并且在好氧区与MBR生物膜区内均会进行曝气,则产生的浮泥在曝气的作用下会分散在水中,不会一直悬浮在水面上,则不方便将浮泥除去,而如果不将浮泥除去,进入MBR生物膜区内的浮泥容易附着在也MBR生物膜表面影响MBR生物膜的渗透效果。所以现急需一种能有效除去浮泥的MBR一体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解决了现有MBR一体化设备中不能将浮泥有效去除从而影响MBR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
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且浮泥板上端与导流板之间形成浮泥通道,所述浮泥通道出料端设有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排空。
本实用新型的运用原理:在好氧区进行处理之后的污水(含有污泥及浮泥)通过进水管进入沉淀区,进入沉淀区的污水逐渐将沉淀区内的空间填满,待将沉淀区储料空间填满之后维持沉淀区内进水与出水的平衡,则沉淀区的污泥就会沉淀与污水进行分层,同时浮泥也会移动到污水表面,通过本实用新型倾斜设置的浮泥板将网沉淀区水面上方移动的大部分浮泥集聚在浮泥通道导入集泥腔,最后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外排;其中极少部分的浮泥会通过挡板与导流板之间的间歇溢流至膜反应区。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沉淀区能将污水与污泥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外,同时沉淀区内设置的除浮泥组件还能将污水表面浮设的大部分浮泥进行清除,能避免过多污泥进入膜反应区造成生物膜处理负荷的问题,还能避免浮泥进入膜反应区过多吸附在生物膜上而影响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好氧区、沉淀区及膜反应区结构示意图。
图中,兼氧区1、搅拌器11、原水进料管12、第一溢流管13、厌氧区2、第二溢流管21、好氧区3、进水管31、攀爬扶梯32、悬浮生物填料层33、曝气支管34、曝气单元35、沉淀区4、挡板41、出水三角堰42、浮泥漏斗43、导流板44、浮泥通道45、浮泥板46、集泥腔47、排泥管48、中心筒49、缩口结构410、污泥回流泵411、污泥泵412、污泥回流管413、膜反应区5、生物膜反应器51、曝气管道52、潜污泵53、清水区6、设备区7、曝气主管71、回转风机7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兼氧区1、厌氧区2、好氧区3、沉淀区4、膜反应区5、清水区6及设备区7。
所述兼氧区1设有原水进料管12,待处理的原水(含污泥的污水)通过原水进料管12进入兼氧区1内,在兼氧区1内设有搅拌器11,搅拌器11是避免污泥在兼氧区1底部堆积,同时也是方便污泥内的好氧细菌及厌氧细菌在污水中进行移动处理污水及污泥中的有毒物质,降低污水中的COD含量,并进行反硝化反应,在兼氧区1进行初步反应之后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通过通过第一溢流管13溢流至厌氧区2内进行反应。
在厌氧区2内设有生物填料架,在生物填料架上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可为改性PE,方便厌氧细菌的培养,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进行氨化反应及少量的反硝化反应,减少污染。同时为方便对厌氧区2内的检修,在厌氧区2内还设有扶梯。在厌氧区2内反应之后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第二溢流管21进入好氧区3内进行处理。
好氧区3主要是就是曝气池,在好氧区3内设有悬浮生物填料层33方便好氧细菌的培养,同时还在好氧区3底部设有多个曝气单元35,多个曝气单元35连接在一个曝气支管34上,曝气支管34连通有曝气主管71,曝气主管71内导入的空气通过设置在设备区7的回转风机72提供。好氧细菌在曝气的作用下对好氧区3内的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除去水中的BOD及发生硝化反应。同时为方便好氧区3内设备的检修,在好氧区3内也设有攀爬扶梯32。经过好氧区3处理之后含污泥的污水(含污泥与浮泥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1进入沉淀区4。
沉淀区4主要是为了将好氧区3导入的带污泥及浮泥的污水进行污泥沉降及浮泥排放处理。具体的,所述沉淀区4与好氧区3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31相通,所述沉淀区4与膜反应区5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41与导流板44相通设置;为方便将沉淀区4内的浮泥排出,所述沉淀区4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44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所述浮泥板46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41上端位置3cm-6cm,沉淀区4与膜反应区5是通过上下错位设置的挡板41与导流板44形成了连通器,当沉淀区4内的水面高度到达挡板41上端高度时污水就会溢流到膜反应区5内,而浮泥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为方便将水面上的浮泥除去,将所述浮泥板46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41上端位置3cm-6cm,通过浮泥板46上端与导流板44之间形成的浮泥通道45将沉淀区4内随水面上升的浮泥集中导出,所述浮泥通道45出料端设有集泥腔47,所述集泥腔47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412的排泥管48排空。在所述挡板41上端靠近膜反应区5的一侧还设有出水三角堰42。出水三角堰42能均衡沉淀区4内导入膜反应区5的水流速度,同时出水三角堰42还能将通过挡板41与导流板44之间间隙穿过的少量浮泥进行阻拦,为将少量浮泥清除,在挡板41、导流板44之间还设有与排泥管48相通的浮泥漏斗43,用于将通过出水三角堰42拦截的少量浮泥排除;避免浮泥对膜反应区5的影响。
为方便将污水及污泥进行简单的沉降分离,所述沉淀区4底部呈缩口结构410,所述缩口结构410的下端连通有带污泥回流泵411的污泥回流管413,污泥回流管413与兼氧区1及好氧区3相通;在沉淀区4内沉降的污泥经过污泥回流泵411及污泥回流管413至兼氧区1及好氧区3进行二次反应,彻底将污泥中能分解的污染物进行分解,降低后续污泥处理工序的难度,同时污泥内还含有大量的好氧细菌,进行污泥反洗的同时还能为兼氧区1及好氧区3内提供多余的好氧细菌,同时沉淀池4内未回流的多余污泥会通过排泥泵导入污泥处理池(图中未画出)。为降低进水管31导入沉淀区4内水流的影响,避免进水管31导入沉淀区4内的新进水会将沉淀区4内正在沉降的污泥冲击使已经沉降在沉淀区4下部的污泥上移,本实用新型在在沉淀区4内竖直设有中心筒49,中心筒49上部与进水管31出料端相通,中心筒49下端位于缩口结构410上方。中心筒49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中竖流式沉淀池内设置的中心筒49结构。中心筒49就是为了减缓新进污水进入沉淀区4对沉降中的污泥的冲击力,以增加沉淀区4的沉淀效果。
从沉淀区4内进行污泥分离及浮泥除去之后的污水就会进入膜反应区5,在膜反应区5设有生物膜反应器51,并且连通有与曝气主管71相通的曝气管道52,给膜反应区5内工作的生物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51在曝气作用下通过渗析原理将水分子等小分子吸入生物膜内通过泵送的方式导入清水池内暂存,等下级处理或直接工业利用。同时在清水区6内设有水质检测仪器,实时检测膜反应区5内生物膜的处理效果,以便及时更换膜反应区5内的膜,以及对清水区6内的水源回流至膜反应去进行反洗,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在膜反应区5内还是会有少量的污泥集聚,集聚在膜反应区5内的污泥最后可通过潜污泵53将底部的泥抽至污泥处理池(图中未画出),进入污泥处理池的污泥可暂存也可进行后续的脱水干化、焚烧、掩埋等处理。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沉淀区4能将污水与污泥进行简单的沉淀分离外,同时沉淀区4内设置的除浮泥组件还能将污水表面浮设的大部分浮泥进行清除,能避免过多污泥进入膜反应区5造成生物膜处理负荷的问题,还能避免浮泥进入膜反应区5过多吸附在生物膜上而影响生物膜的渗透效果的问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包括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设有好氧区与膜反应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用于沉降污泥且排除浮泥的沉淀区,所述沉淀区与好氧区通过分隔板分隔且通过进水管相通,所述沉淀区与膜反应区通过上下错位间隔设置的挡板与导流板相通设置;所述沉淀区内还设有排浮泥组件;
所述排浮泥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导流板与分隔板之间的浮泥导板,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且浮泥板上端与导流板之间形成浮泥通道,所述浮泥通道出料端设有集泥腔,所述集泥腔内的浮泥通过带污泥泵的排泥管排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体内还设有兼氧区、厌氧区、清水区及设备区,兼氧区通过第一溢流管与厌氧区相通,厌氧区通过第二溢流管与好氧区相通,其中在膜反应区内处理的污水进入清水区暂存,设备区内设有用于给膜反应区及好氧区供氧的回转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底部呈缩口结构,所述缩口结构的下端连通有带污泥回流泵的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与兼氧区及好氧区相通,沉淀区内竖直设有中心筒,中心筒上部与进水管出料端相通,中心筒下端位于缩口结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端靠近膜反应区的一侧还设有出水三角堰,所述挡板与导流板之间还设有浮泥漏斗,浮泥漏斗出料端与排泥管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泥板上端安装位置高于挡板上端位置3cm-6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MBR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下端高度位于挡板中上部。
CN201822274241.1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Active CN209507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41.1U CN20950792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4241.1U CN20950792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07922U true CN209507922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99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4241.1U Active CN209507922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07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87886U (zh) 一种复合式mbr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01400628Y (zh) 羽绒废水处理系统
CN110143719A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净化污水的方法
CN105417862A (zh) 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CN101863546B (zh) 多级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CN209507922U (zh) 一种mbr一体化设备
CN108218098A (zh) 一种含油污水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CN106915874A (zh) 生物接触氧化超滤一体化净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949075U (zh) 新型厌氧反应器
CN207525100U (zh) 一种圆筒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359396U (zh) 一种mbr中水回用处理装置
CN205933383U (zh) 一种集成化sbr过滤系统
CN108675453A (zh) 村镇分散式污水处理反应器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201553670U (zh) 反渗透脱盐多级预处理的垃圾渗滤液回用设备
CN206828333U (zh) 一种循环利用养殖废水的装置
CN208577593U (zh) 一种组合mbr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9797614U (zh) 一种污水处理反应器
CN208577594U (zh) 一种组合浸没式超滤中水处理装置
CN208632321U (zh) 一种废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
CN206359399U (zh) 污水处理系统
CN108328886A (zh) 一种中水回用装置
CN201704116U (zh) 多级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RU15523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бытовых сточных вод
CN209412045U (zh) 高效bmr污水处理装置
CN214734951U (zh) 一种雨污合流管道的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