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00261U - 一种针灸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灸加热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00261U CN209500261U CN201822085839.6U CN201822085839U CN209500261U CN 209500261 U CN209500261 U CN 209500261U CN 201822085839 U CN201822085839 U CN 201822085839U CN 209500261 U CN209500261 U CN 2095002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leg
- acupuncture
- ariticle
- storing barrel
- nee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467 acupunctur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1505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5000010894 Artemisia argy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3
- 241001249158 Artemisia verlotior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2956 as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560 therapeutic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465382 Physalis alkek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6626 Agrimonia eupator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3301 Agrimonia eupato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36 Ca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744 Eyelid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918 Fraxinus excelsio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4 pharmac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针灸器具领域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包括置物桶、用于固定针灸针的固定夹、可变形的第一支撑脚和可变形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置物桶的底部设有供针灸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夹固定连接在置物桶的底部且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脚的一端与固定夹可拆卸连接。本方案不仅能有效地调节艾绒或者艾条相对于人体之间的距离,还能根据患者针刺的不同穴位和角度调整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方向与位置,使艾条能够被稳固地支撑住,结构简单,安全有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灸加热器。
背景技术
针灸是将针法和灸法相结合的一种使用方法,针法即用针刺穴道,而灸法就是用预制的艾绒或者艾条点燃后去熏、烫穴道。针灸在中医临床使用中应用十分广泛,可同时发挥针刺和灸法防治疾病的作用。
传统的针灸方法为温针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或者将艾条段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量传入穴位,待艾绒或艾段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采用此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艾绒或者艾条燃烧使针灸针受热,通过针灸针热传导对穴位进行刺激,且艾绒或者艾条本身的药性及燃烧产生的红外辐射能等对人体和穴位也会形成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但使用过程中,由于艾绒或者艾条直接挂于针炳上,无任何承托物,所以燃烧的艾绒或者艾条极易脱落而烫伤患者皮肤,且艾绒或者艾条与皮肤的距离无法调节,固定持续的熏灼,将使患者局部皮肤产生烧灼感,甚至使皮肤被烫伤。
目前常见的温针灸器具,包括设有通风孔的艾条桶、针柄套管和支架,艾条桶的底端与针柄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针柄套管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在使用时,将刺入患者穴位的针灸针的针柄端穿过针柄套管并插入艾条的内部,点燃艾条即可对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采用此温针灸器具,虽然防止了燃烧的艾绒或者艾条脱落而烫伤患者皮肤,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艾条桶的高度固定,由于温针灸时,不同的症状使用的艾条的长度也不一样,而本方案中高度固定的艾条桶不能防止比艾条桶的高度长的艾条在燃烧过程中脱落而烫伤患者皮肤;
2、针柄套管的管径不可调节,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固定艾条桶与针灸针的相对位置,使艾条桶易发生倾倒,造成患者被烫伤;
3、支架不能调节方向与长度,使得艾条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无法调节,造成患者局部皮肤产生烧灼感,甚至被烫伤;且无法调节支架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与角度,由于不同的患者在使用时,针刺的穴位与角度都不尽相同,当患者轻微的体位变动均可令该温针灸器具摇晃甚至脱落,从而改变针灸针的针刺方向,使针灸针对患者造成伤害,同时也会造成患者被烫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针灸加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调节艾条与人体皮肤之间的距离且支撑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加热器,包括置物桶、用于固定针灸针的固定夹、可变形的第一支撑脚和可变形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置物桶的底部设有供针灸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夹固定连接在置物桶的底部且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脚的一端均与固定夹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用针灸针按照针法刺入患者的穴位后,保持针灸针不动,将艾条放入置物桶内,打开固定夹,将针灸针的针柄端穿过固定夹和通孔并插入艾条的内部,闭合固定夹,使得针灸针与置物桶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根据针灸针刺入的角度与位置来调节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方向与位置,使第一支撑脚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脚的自由端与患者的皮肤相抵,根据需要调节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面积,使得置物桶能够稳定地支撑艾条,固定好支撑脚与置物桶的位置后,点然置物桶内的艾条,艾条燃烧使针灸针受热,通过针灸针热传导及艾条燃烧本身产生的热辐射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当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过热或者热量不足时,打开固定夹,固定针灸针不动,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置物桶与患者皮肤的距离,使患者感到热量舒适时,关闭固定夹,并调整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方向与位置,使得置物桶稳定地支撑艾条;使用完成后,打开固定夹,将置物桶从针灸针的针柄端取下,取出针灸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可按照实际针刺的穴位与角度调整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与患者皮肤接触的面积,且第一支撑脚的自由端、第二支撑脚的自由端和针灸针刺入皮肤的一端在患者皮肤上通过三个接触点形成一个平面,保证了支撑的置物桶的稳固性,且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既可以承受置物桶及艾条的重量,又可以任意调节方向与位置,在对患者进行温针灸时,可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艾条与患者皮肤的距离,既能增加患者温针灸时的舒适度,又能防止因针刺穴位的位置过于倾斜而使燃烧的艾条掉落而烫伤患者;固定夹可锁定针灸针与置物桶的相对位置,有效防止承托艾条的置物桶相对针灸针滑动,使得置物桶发挥盛放艾条及艾灰的作用。
采用本方案的一种针灸加热器,通过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和固定夹联合作用,使得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针灸加热器不受针灸针的针刺方向与位置的影响,有效地支撑艾条,既能有效防止艾条或者艾灰掉落烫伤患者,又能根据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艾条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结构简单,安全有效。
进一步,所述置物桶包括托盘和可伸缩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筒壁上设有螺旋状的通风孔,所述伸缩筒的底端与托盘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设于托盘的底端。置物桶设置为固定的托盘与可伸缩的伸缩筒两部分,托盘不仅能承载艾条,防止艾条掉落烫伤患者,还能承托艾草燃烧后的艾灰,防止艾灰掉落影响使用环境的卫生;伸缩筒上设置的螺旋状的通风孔,伸缩筒由可变形的金属制成,使伸缩筒形成弹簧状的构造,不仅能实现伸缩筒的拉伸,还能为艾条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使艾条燃烧更充分,利于艾条发挥功效;由于不同的患者治疗症状不同,所以温针灸时使用的艾条长度也不相同,通过调节伸缩筒的长度,可承托不同长度的艾条,防止艾条裸露在置物桶外部发生掉落而烫伤患者的隐患,托盘与伸缩筒可拆卸连接,便于伸缩筒的更换。
进一步,所述托盘由半球形的丝网制成。托盘设置为半球形,便于艾条燃烧后的形成的艾灰向中间靠拢成坨而不轻易散开,方便清理艾灰;由于通常使用的针灸针的直径不大于0.4mm,现有能承托艾条的温针灸器的视线穿透性差,所以在固定针灸针与温针灸器时,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丝网状的结构,视线穿透性强,在各个角度均能在可视角度将针灸针的针柄端穿入置物桶,更快捷的固定好针灸针与置物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固定夹上设有控制其开闭的把手。在固定夹的夹柄部设置把手,便于调节固定夹的开闭,更加便于使操作人员调节针灸针与置物桶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外表面均设有绝热层。绝热层可防止艾条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传递到患者穴位以外的皮肤上,防止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被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烫伤。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脚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脚的自由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放置胶布卷的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侧壁设有供胶布卷的自由端伸出的开口。使用时,将胶布卷的自由端从开口拉出,分别取所需长度并贴附于第一支撑脚与皮肤上,第二支撑脚与皮肤上,治疗完成后,将胶布从皮肤上取下即可。采用在置物桶上设置储物盒,不仅可以存放胶布卷,使用胶布可以将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固定在患者皮肤上,不仅可以进一步固定置物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胶布的长度,随取随用,方便快捷;而且储物盒的设置增大了第一支撑脚和第二支撑脚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置物桶的稳定性,保证置物桶仅在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支撑下即可稳定支撑置物桶,减轻针灸针受到的压力,保证使用过程中针灸针不因受到的压力而改变针刺方向,还可在直接艾灸时,使用本方案作为支撑艾条的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储物盒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胶布卷的转轴。转轴贯穿在胶布卷的内部,使取用胶布卷上的胶布时更加方便快捷。
进一步,所述储物盒内还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弹片与储物盒的内壁之间设有供胶布卷的自由端穿过的间隙。当拉取胶布时,弹片由于受到胶布向上的推力而向上抬升,增大间隙的宽度,胶布紧贴弹片的底端伸出,有效防止在取用胶布时胶布粘连在一起,造成胶布浪费,当完成胶布拉取时,弹片由于不受力而恢复初始状态,将胶布的自由端压制在开口处,便于下次取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针灸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针灸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伸缩筒1、通风孔2、托盘3、固定夹4、针灸针5、第一支撑脚6、把手7、第二支撑脚8、储物盒9、套环10、转轴11、胶布卷12、弹片13、开口14。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针灸加热器,包括置物桶、用于固定针灸针5的固定夹4、可变形的第一支撑脚6和可变形的第二支撑脚8,可变形的第一支撑脚6和可变形的第二支撑脚8由铁丝、铝丝等可折弯变形的金属丝制成,置物桶包括托盘3和可伸缩的伸缩筒1,伸缩筒1的筒壁上设有螺旋状的通风孔2,伸缩筒1由铁丝、铝丝等可变形的金属丝制成,通风孔2的螺距为1~2mm,伸缩筒1的底端与托盘3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托盘3由半球形的丝网制成,托盘3的底端设有供针灸针5穿过的通孔,固定夹4固定连接在托盘3的底部,固定夹4位于通孔的正下方,固定夹4的两个夹柄端分别可拆卸连接有把手7,第一支撑脚6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脚8的一端分别与固定夹4可拆卸连接,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外表面均设有绝热层。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针灸针5按照针法刺入患者的穴位后,保持针灸针5不动,将艾条放入置物桶内,按照艾条的长度调节伸缩筒1的高度,使艾条的顶端低于伸缩筒1的顶端;手握把手7,打开固定夹4,通过丝网状的托盘3观察针灸针5的针柄位置,将针灸针5的针柄端穿过固定夹4和通孔并插入艾条的内部,松开把手7,闭合固定夹4,使得针灸针5与置物桶的相对位置固定,然后根据针灸针5刺入的角度与位置来调节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方向与位置,使第一支撑脚6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脚8的自由端与患者的皮肤相抵,通过第一支撑脚6、第二支撑脚8和针灸针5的针尖端在患者皮肤表面通过三个接触点形成一个平面,从而调节置物桶的重心位置,使置物桶能够稳定地支撑艾条;固定好第一支撑脚6和第二支撑脚8与置物桶的位置后,点燃置物桶内的艾条,伸缩筒1上螺旋状的通风孔2与丝网状的托盘3便于空气流通,为艾条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艾条燃烧充分,使针灸针5受热,通过针灸针5热传导及艾条燃烧本身产生的热辐射对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伸缩筒1由可变形的金属丝制成,其螺旋状的通风孔2的螺距为1~2mm,既可以根据使用的艾条的长度调整伸缩筒1的高度,又可以保证艾条燃烧时提供充足的氧气,便于空气伸缩筒1内外空气交换,还可以有效承载艾条燃烧后的艾灰向中间靠拢成坨;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外表面设有绝热层,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因第一支撑脚6和第二支撑脚8传递的热量而烫伤皮肤;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过热或者热量不足时,手握把手7,打开固定夹4,固定针灸针5不动,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置物桶与患者皮肤的距离,当患者感到热量舒适时,松开把手7,关闭固定夹4,并调整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方向与位置,使得置物桶稳定地支撑艾条;由于托盘3为中空的半球形,故艾条燃烧后的艾灰向中间靠拢成坨而不轻易散开,方便清理艾灰;治疗完成后,打开固定夹4,将置物桶从针灸针5的针柄端取下,取出针灸针5即可。
当倾倒置物桶内的艾灰时,只需用力抖动置物桶,艾灰即可沿着伸缩筒1的顶端开口14处掉出,清洗置物桶时,只需用刷子轻轻刷洗托盘3与伸缩筒1,残留在置物桶内的艾灰即可从伸缩筒1的筒壁上的螺旋状通风口与托盘3的丝网状孔隙中掉落。
当需更换伸缩筒1时,将伸缩筒1从托盘3上拆卸下来,再在托盘3上安装新的伸缩筒1即可。
实施例2如附图3~6所示:一种针灸加热器,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第一支撑脚6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脚8的自由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放置胶布卷12的储物盒9,储物盒9的下表面设有卡槽,卡槽的深度为第一支撑脚6的厚度,储物盒9通过卡槽与第一支撑脚6或第二支撑脚8转动连接,储物盒9顶端设有盖子,储物盒9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供胶布卷12的自由端伸出的开口14,位于第一支撑脚6的自由端的储物盒9的开口14的轴线与第一支撑脚6垂直,位于第二支撑脚8的自由端的储物盒9的开口14的轴线与第二支撑脚8垂直,储物盒9的内部可拆卸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与开口14的轴线垂直且贯穿储物盒9,转轴11位于储物盒9的外部的两端分别套接有套环10,储物盒9的相对的两内侧壁上还分别设有弹片13,两块弹片13与转轴11均平行设置,两块弹片13与储物盒9的内底部之间设有供胶布穿过的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为:通常使用的胶布卷12为医用胶布卷,当在储物盒9内放入绕向相反的两卷胶布卷12时,将转轴11从储物盒9的一侧拉出,打开盖子,将中心有胶布轮的两卷胶布卷12放入储物盒9内,将转轴11的一端从储物盒9一侧的贯穿口穿入储物盒9内,并穿过胶布轮,直至穿出储物盒9的另一侧的贯穿口,将转轴11的两端套上套环10,以防止转轴11的一端掉落而无法正常使用胶布卷12,将两卷胶布卷12的自由端分别从相邻的弹片13与储物盒9的内底部之间的间隙穿过,穿过开口14并置于开口14的外侧。
在温针灸治疗时,按照实施例1的步骤调节好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与患者皮肤的距离后,根据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位置转动储物盒9,使储物盒9的底部与患者皮肤相接触,固定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位置,拉住位于开口14处的胶布卷12的自由端,用力向外拉,弹片13受到胶布向上的推力向上抬升,增大胶布穿过的间隙,胶布紧贴弹片13的底端伸出,当伸出所需长度后,将其贴附在第一支撑脚6与皮肤上及第二支撑脚8与皮肤上,增加置物桶的稳定性。
治疗完成后,将粘贴过的医用胶布取下并截取放入废弃桶,打开固定夹4,将置物桶从针灸针5的针柄端取下,取出针灸针5即可。通过使用胶布进一步固定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且患者使用的胶布可根据实际使用的长度随取随用,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储物盒9通过与第一支撑脚6或第二支撑脚8厚度相同的卡槽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脚6或第二支撑脚8上,使得储物盒9的底面直接接触皮肤,增大了第一支撑脚6和第二支撑脚8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置物桶的稳定性,保证置物桶仅在第一支撑脚6与第二支撑脚8的支撑下即可稳定支撑置物桶,减轻针灸针5受到的压力,保证治疗过程中针灸针5不因受到的压力而改变针刺方向。
设有储物盒9的一种针灸加热器,由于使用胶布将第一支撑脚6和第二支撑脚8稳定地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可使本方案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在艾灸时可作艾条支撑器使用,使艾灸时不必再用手拿艾条熏烫患者皮肤,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种种变化。本实用新型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物桶、用于固定针灸针的固定夹、可变形的第一支撑脚和可变形的第二支撑脚,所述置物桶的底部设有供针灸针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夹固定连接在置物桶的底部且位于通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脚的一端和第二支撑脚的一端均与固定夹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桶包括托盘和可伸缩的伸缩筒,所述伸缩筒的筒壁上设有螺旋状的通风孔,所述伸缩筒的底端与托盘的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通孔设于托盘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由半球形的丝网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上设有控制其开闭的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脚与第二支撑脚的外表面均设有绝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脚的自由端与第二支撑脚的自由端均可拆卸连接有用于放置胶布卷的储物盒,所述储物盒的侧壁设有供胶布卷的自由端伸出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内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固定胶布卷的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针灸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盒内还设有弹片,所述弹片与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弹片与储物盒的内壁之间设有供胶布卷的自由端穿过的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85839.6U CN209500261U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一种针灸加热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85839.6U CN209500261U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一种针灸加热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00261U true CN209500261U (zh) | 2019-10-18 |
Family
ID=68194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85839.6U Active CN209500261U (zh) | 2018-12-12 | 2018-12-12 | 一种针灸加热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00261U (zh) |
-
2018
- 2018-12-12 CN CN201822085839.6U patent/CN20950026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10318A (zh) | 一种温度可调的艾灸罐 | |
CN209500261U (zh) | 一种针灸加热器 | |
CN208511507U (zh) | 一种温针灸器具 | |
CN208405354U (zh) | 一种新型针灸器具 | |
CN208989644U (zh) | 一种可连接双臂机器人的艾灸器 | |
CN207412388U (zh) | 一种艾灸仪器 | |
CN209422447U (zh) | 一种配穴艾灸机械床 | |
CN108635222A (zh) | 灸法补泻自动化滤烟灸疗器 | |
CN106994099A (zh) | 一种艾灸仪器 | |
CN210020313U (zh) | 一种颈椎艾灸枕 | |
CN207734357U (zh) | 艾灸按摩扶阳器 | |
CN208541569U (zh) | 温针灸具 | |
CN211634306U (zh) | 一种艾灸罐 | |
CN109363932A (zh) | 一种新型温针灸器具 | |
CN106806128B (zh) | 一种多功能艾灸床 | |
CN201492660U (zh) | 棒式悬灸筒 | |
CN107126364A (zh) | 艾灸按摩扶阳器 | |
CN205322778U (zh) | 头部保健艾灸器 | |
CN204684163U (zh) | 艾灸竹熏罐 | |
CN214859195U (zh) | 一种多功能理疗装置 | |
CN209422457U (zh) | 一种针灸用温针装置 | |
CN207804619U (zh) | 一种艾灸器及与其配合使用的艾柱 | |
CN212997424U (zh) | 艾条烧灸笔 | |
CN216496511U (zh) | 一种可调式艾灸悬灸仪 | |
CN209220955U (zh) | 一种艾灸用温针疗法防烫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