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9806U -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9806U
CN209499806U CN201821411018.0U CN201821411018U CN209499806U CN 209499806 U CN209499806 U CN 209499806U CN 201821411018 U CN201821411018 U CN 201821411018U CN 209499806 U CN209499806 U CN 209499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und
claw
force arm
ontology
minimally inva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110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世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110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9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9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980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可供腹腔微创手术环境使用。其本体具弹性与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设有施力臂,各爪部于远离施力臂的一端有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并得以放开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弹回而缩合,同时令各穿剌部剌入胃肠肉组织并拉近伤口两侧以缝合伤口,此设计得以让操作者在狭小的空间内,仅以单手操作即能快速的将伤口缝合,免去传统用针线缝合伤口的复杂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缝合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环境下将伤口缝合的缝合夹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术中伤口在缝合时,所用的缝合器具为缝合针和缝合线还有持针器,操作时是将缝合线连接在缝合针上,再由技巧熟练的医护人员一手以持针器拿着缝合针与缝合线,并将缝合针依序剌穿伤口两边的皮肉组织,此时一般需要左右两手同时操作,一手穿针过肉,一手夹针而出,然后再由绑线动作把缝线扎紧,而由缝合线对伤口两边的皮肉组织进行扎紧连接的动作,以缝合伤口。
然而,在微创手术环境下,以持针器与缝合针和缝合线进行伤口缝合的现有技术,具有以下问题:
1、在进行传统伤口的缝合时,即便是技巧熟练的医护人员,还是必须一手握持针器夹着缝合针线穿过皮肉组织,而另一手拿着镊子夹出缝合针线,然后再进行缝线扎绑打结的操作,意即伤口的缝合过程必须是以两手同时操作。在微创手术环境下,此双手缝与绑的外科技巧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应用自如,且每一针一线的缝绑耗时颇长,往往是手术中占用最多时间的操作项。
2、若在伤口缝合的过程中有单手操作的需求时,譬如另外一手需要撑开手术空间而无法帮助夹线时,会因为不能单手操作缝合动作而造成伤口缝合的困难,尤其是在微创手术环境下,伤口缝合往往有操作空间不足和时间压力,致使传统的缝合技艺常常发生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微创环境下伤口缝合的问题,即为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通过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使其爪部在施力臂被扳动时张开,对准欲缝合的伤口的两侧,并在放开施力臂时让爪部缩合,同时以穿剌部剌入皮肉组织,拉近两侧伤口以缝合伤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包括一本体,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且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并放开多个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拉近两侧伤口以缝合伤口。
较佳地,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
较佳地,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
较佳地,该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该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
较佳地,各个施力臂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的数量为多个。
借此,本体上的多个施力臂能以单手操作器具夹持而被扳动,即可将多个爪部张开而以穿剌部对准并剌入皮肉组织以缝合伤口,而可达到单手操作即可缝合伤口的便利性。并且,此动作仅利用夹具的弹性缩合伤口,免去复杂的缝线缝绑动作,具一定的容易学习性与快速完成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项实施例提供另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包括多个本体,各本体分别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对相连的爪部,多个本体间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而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各本体在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多个爪部可由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张开而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放开多个施力臂而让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的皮肉组织,借多个爪部缩合时之力同时拉紧伤口两侧以缝合伤口。
较佳地,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
较佳地,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
较佳地,各个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各个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呈杆状。
借此,除可达到前一实施例所述微创手术环境下单手操作即可缝合伤口的便利性,以及不受训练困难与空间不足操作不易诸问题所限制,再由多个本体的设计,本体间分别以连接部连接而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而可让多个本体沿着欲缝合的伤口呈更长距离的一次性缝合,进而可达到伤口缝合更为快速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图1的缝合夹具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缝合夹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图1的缝合夹具将伤口缝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图5的缝合夹具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缝合夹具的立体外观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体1 爪部11
穿剌部111 施力臂12
连接部13 夹钳2
本体3 爪部31
穿剌部311 施力臂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实用新型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现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对象按适于列举说明的比例,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有一本体1,本体1具弹性与可挠性,且本体1具有两个爪部11和两个施力臂12,两个爪部11具有相连的结构,两个施力臂12是位在在两个爪部11的相连处的外侧。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为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两者复合的材质而一体成形,且本体1在成形时即已定形两个爪部11及两个施力臂12,意即本实施例的本体1在成形后即为可使用的成品。
本体1的各爪部11皆呈弯曲状,各爪部11有一穿剌部111,各穿剌部111在爪部11上是位在远离两个施力臂12的一端,各穿剌部111呈尖锐状,借此让爪部11能以穿剌部111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于本实施例中,两个爪部11概呈C形,且如图1、图2所示,各爪部11的宽度,是在靠近各施力臂12的位置为最宽,且往远离各施力臂12的方向逐渐变细,而让爪部11于末端形成有尖锐状的穿剌部111。此外,两个施力臂12在两个爪部11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详言的,本实施例的两个施力臂12是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而斜向设置,两个施力臂12所夹的角度决定两个爪部11可张开的程度。
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的两个爪部11于缩合时(如图1所示)的最大间距介于5-10mm,且两个爪部11可于张开时(如图3所示)将该最大间距再扩张6-10mm,两个爪部11于靠近各施力臂12的最宽处的宽度为1-2 mm,两个施力臂12斜向设置的长度为1-2mm,两个施力臂12所夹的角度为60-120度。本实施例的本体1属于微小型的缝合夹具,主要是用在微创手术的伤口缝合,可搭配腹腔镜手术器械使用,例如夹钳2。
实际进行伤口缝合时,视伤口的大小而决定本体1使用的数量,并备妥夹钳2,医护人员以单手拿着夹钳2而扳动施力臂12,此时两个爪部11可由两个施力臂12被扳动而连动变形,让多个爪部11如图3所示而张开,并以穿剌部111对准欲缝合的伤口两侧皮肉组织,在对准后便放开两个施力臂12,而如图4所示让爪部11由张开变为缩合,令各穿剌部111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且通过两个爪部11的缩合而缝合伤口。
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在进行伤口的缝合时,医护人员(例如医师)能以单手操作即可扳动本体1上的施力臂12而张开爪部11,随后放开施力臂12而缩合爪部11时,穿剌部111可随爪部11的缩合而剌入皮肉组织并将伤口缝合,相较于现有以传统缝合针线的缝合技巧,必须以两手才能进行伤口的缝合,本实用新型能让医师以单手操作本体1,而通过本体1的爪部11张开和缩合的动作即可简化缝合伤口的动作,使伤口的缝合能达到更快速便利的功效。
2、承1,本实用新型的缝合夹具,除能达到伤口缝合时快速且便利的功效外,因本体1的体积具微小化特点,所以相当适合用在微创手术环境的伤口缝合(例如腹腔镜肠胃手术的伤口),且因钳夹2造成的缝合也能用于出血点的止血,所以本实用新型也可应用于手术时或胃肠道出血时,快速达到止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仍存在不同的实施例,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本体3具有四爪部31,各爪部31具有一穿剌部311,四爪部31同样在相连处有两个施力臂32,各施力臂32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31的数量为两个,本体3对伤口缝合的操作模式,大致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此外,在合理范围内,各施力臂32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31的数量亦可为两个以上,不受前述两个的限制。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本体3除了能达到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相同功效外,由于本体3的爪部31数量比本体1的爪部11数量多,而可在伤口缝合时提供更稳固的缝合效果。
再请参阅图6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具有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特征的本体1,意即本体1同样具有两个爪部11和两个施力臂12,两个爪部11具有相连的结构,两个施力臂12是位在在两个爪部11的相连处,但是和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有多个本体1,而多个本体1间分别以一连接部13连接,使多个本体1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此述连接部13,于本实施例中呈杆状。
在缝合伤口时,可将多个本体1沿着欲缝合的伤口呈直线接续排列,再扳动各本体1的施力臂12而连动爪部11变形,让各爪部11张开而以穿剌部111对准欲缝合的伤口,随后放开施力臂12而让爪部11由张开变为缩合,且缩合时让穿剌部111剌入皮肉组织以缝合伤口。由于多个本体1已沿着欲缝合的伤口呈平行排列,相较于第一实施例而言,在伤口缝合时可节省一次一枚本体1的时间,而可达到较长伤口缝合更为快速的功效。且由于各缝合夹具的本体1可延伸为多个个连续的本体1,方便在长度更长的伤口使用,而可解决较长伤口的缝合问题。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且该本体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个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该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该多个爪部能够通过该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使得该多个爪部张开而使得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且放开该多个施力臂而使得该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个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皮肉组织以便缝合该伤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时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该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施力臂被扳动时所连动变形的爪部的数量为多个。
6.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本体,各个本体具弹性与可挠性且具有多个相连的爪部,该多个本体间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而相互间隔且呈平行并排,各个本体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的外侧具有多个施力臂,各个爪部呈弯曲状且于远离该多个施力臂的一端具有一呈尖锐状的穿剌部,该多个爪部能够通过该多个施力臂被扳动而连动变形,使得该多个爪部张开而使得该多个穿剌部对准欲缝合的伤口,并放开该多个施力臂而使得该多个爪部由张开变为缩合,使得各个穿剌部剌入伤口两侧的皮肉组织,缩合时同时拉紧伤口两侧以便缝合该伤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爪部的宽度在靠近各个施力臂时为最宽,且往远离各个施力臂的方向逐渐变细而于末端形成该呈尖锐状的穿剌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施力臂在该多个爪部的相连处呈斜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各个本体由塑料材质或钢铁材质或复合材质而一体成形,且各个本体在成形时即已定形前述爪部及施力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呈杆状。
CN201821411018.0U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9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1018.0U CN20949980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11018.0U CN20949980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9806U true CN209499806U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1101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9806U (zh) 2018-08-30 2018-08-30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98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561A (zh) * 2021-10-28 2022-02-25 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口关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1561A (zh) * 2021-10-28 2022-02-25 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口关闭器
CN114081561B (zh) * 2021-10-28 2024-03-29 苏州英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切口关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231624A1 (en) Stitching device with long needle
CN105078536A (zh) 一种双联组织夹及施夹器
CN2780099Y (zh) 腹腔镜手术缝合器
CN209499806U (zh) 一种微创环境下的伤口缝合夹具
CN209360777U (zh) 一种便携式腔镜用持针缝合装置
CN106725733A (zh) 一种新型腹腔镜用荷包钳
CN203436354U (zh) 内镜缝合针装置
CN210354794U (zh) 荷包钳
CN209826824U (zh) 腹腔镜组织夹
CN215018198U (zh) 一种肩袖缝合器
CN205795748U (zh) 腔镜下缝合打结线组
CN205433802U (zh) 一种便于缝合结扎血管的血管钳
CN102824201B (zh) 一种可自动打荷包的圆形荷包钳
WO2018062284A1 (ja) 子宮圧迫止血用縫合針
CN207679498U (zh) 一种胸腹腔微创手术用的手术钳
CN211094498U (zh) 单孔腹腔镜预弯曲肌瘤钳
CN208693391U (zh) 手柄钳及乳腺钩丝
CN102440812B (zh) 深部打结钳
CN209203375U (zh) 一种多头分叉外科缝合装置
CN209490045U (zh) 一种腹腔镜用推结器
TWM570114U (zh) 微創環境下的傷口縫合夾具
CN201564528U (zh) 外科手术缝合器
CN101961258B (zh) 腹腔镜穿刺切口肌肉缝合针
CN205083556U (zh) 一种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应对血管出血的入鞘式血管阻断钳
CN201642163U (zh) 手术缝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