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7714U -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7714U
CN209497714U CN201822234579.4U CN201822234579U CN209497714U CN 209497714 U CN209497714 U CN 209497714U CN 201822234579 U CN201822234579 U CN 201822234579U CN 209497714 U CN209497714 U CN 209497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trol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345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正威
李运安
谢燕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y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345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7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7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7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壳和面板;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连接有若干个控制按键以及若干个信号指示灯,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背面连接有排线接口,所述底壳设有与排线接口的通孔;所述面板设有与控制按键相配合的穿孔以及与指示灯相配合的贯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路模块化设计,接线采用信号线连接,从而避免单个引线接线等现象;降低安装难度,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电压的设备在使用时,一般采用低压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低压控制装置在连线安装时,需要对线缆进行定位、裁线等;如果控制线较多,为方便后期的维护,还需要对线缆打线号,并捆绑缠绕;低压控制装置在安装配线时,需要消耗较多人力和时间,而且对操作人员具备的技术以及相关知识要求较高,其次,安装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连接错误,因此还需要调试;造成安装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操作面板,该设备控制操作面板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安装同时降低安装难度和要求,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具有上述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该控制系统安装简便,降低安装成本。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壳和面板;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连接有若干个控制按键以及若干个信号指示灯,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背面连接有排线接口,所述底壳设有与排线接口的通孔;所述面板设有与控制按键相配合的穿孔以及与指示灯相配合的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背面向内延伸有若干个抵接柱,抵接柱设有中空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连接孔,控制电路板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连抵接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两侧的侧板均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缝隙,侧板在两条缝隙之间的部分形成弹性部,所述面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与弹性部相配合的卡凸,当面板与底壳盖合时,卡凸位于弹性部的外侧且与弹性部抵接,弹性部的上端向内弯曲。
一种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还包括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设置有排线接口,控制模块的排线接口通过数据线与设备控制操作面板的排线接口连接,控制模块的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形成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与自动手动控制按键对应的切换开关SA、与停止按键对应的常闭型开关SB1、与启动按键对应的常开型开关SB2、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
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的接触器K1、用于控制设备启动的接触器KM、常闭型开关FR-1、常开型开关FR-2以及远控开关;其中常闭型开关FR-1与常开型开关FR-2为联动开关;
其中,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接电源,切换开关的手动输出端依次通过常闭型开关SB1、常开型开关SB2、接触器K1、常闭型开关FR-1接地;所述常开型开关SB2并联有受接触器KM控制的常开型开关KM-1;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并联连接且并联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并联的输出端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切换开关K1-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K1-1的输出端接地,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与常开型开关FR-2串联与电源和地之间;接触器KM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开关K1-2串联于市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电路模块化设计,接线采用信号线连接,从而避免单个引线接线等现象;降低安装难度,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设备控制操作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4为控制电路示意图。
图5为设备启动电路示意图。
图6为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底壳;2——面板;3——控制按键;4——控制电路板;5——排线接口;6——控制模块;11——缝隙;12——弹性部;13——通孔;21——抵接柱;22——卡凸。图4中虚线内为控制电路板上的电路,其余为控制模块上的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6所示。
实施例1: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壳1和面板2;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4,控制电路板4连接有若干个控制按键3以及若干个信号指示灯,所述控制电路板4的背面连接有排线接口5,所述底壳1设有与排线接口5的通孔13;所述面板2设有与控制按键3相配合的穿孔以及与指示灯相配合的贯穿孔。
本技术方案将接口连线集成到排线接口5,在安装时,只需要将控制电路板4固定于底壳1内即可,在与外界连接时,通过排线接口5直接插接便可以实现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2的背面向内延伸有若干个抵接柱21,抵接柱21设有中空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4设有连接孔,控制电路板4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连抵接柱21连接。
在固定控制电路板4时,本技术方案采用面板2连接的方式,从而可以确保控制电路板4与面板2之间的距离,方便控制按键3的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1两侧的侧板均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缝隙11,侧板在两条缝隙11之间的部分形成弹性部12,所述面板2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与弹性部12相配合的卡凸22,当面板2与底壳1盖合时,卡凸22位于弹性部12的外侧且与弹性部12抵接,弹性部12的上端向内弯曲。
通过设置两条缝隙11形成弹性部12,弹性部12的上端悬空从而具备弹性;面板2与底壳1的固定,通过弹性部12对卡凸22的抵接形成的摩擦力来实现。
实施例2:参见图4至图6,一种控制系统,包括实施例1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还包括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块6,控制模块6设置有排线接口5,控制模块6的排线接口5通过数据线与设备控制操作面板的排线接口5连接,控制模块6的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4电连接并形成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电路。
控制系统由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和控制模块6组成,在实施对设备的控制时,通过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发出指令,控制模块6对指令执行,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其中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和控制模块6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之间的信号连接采用与排线接口5匹配的信号线连接;整体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方便,降低安装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在控制电路板4上,与自动手动控制按键3对应的切换开关SA、与停止按键对应的常闭型开关SB1、与启动按键对应的常开型开关SB2、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
设置在控制模块6上的接触器K1、用于控制设备启动的接触器KM、常闭型开关FR-1、常开型开关FR-2以及远控开关;其中常闭型开关FR-1与常开型开关FR-2为联动开关;
其中,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接电源,切换开关的手动输出端依次通过常闭型开关SB1、常开型开关SB2、接触器K1、常闭型开关FR-1接地;所述常开型开关SB2并联有受接触器KM控制的常开型开关KM-1;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并联连接且并联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并联的输出端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切换开关K1-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K1-1的输出端接地,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与常开型开关FR-2串联与电源和地之间;接触器KM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开关K1-2串联于市电。
本技术方案工作时,控制电路板4通过排线接口5引出7个接线端子,7个接线端子分别为附图3中TBP-1至TBP-7;控制电路板4与控制模块6通过数据线连接形成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当处于自动模式时,接触器K1、停止按键、自动按键均处于断路中,切换开关K1-1切换与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串联,开关K1-2闭合,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发光,接触器KM通电,设备工作。当处于手动模式时,通过按压启动按键,常开型开关SB2闭合,接触器K1通电,切换开关K1-1切换与运行指示发光二级管D2串联,运行指示发光二级管D2发光;开关K1-2闭合,接触器KM通电,开关KM-1闭合,常开型开关SB2被短路,即一旦启动后,此启动按键无效。按压停止按键,常闭开关SB1断开,接触器K1断电,切换开关K1-1切换与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串联;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发光;开关K1-1断开,接触器KM断电,设备断电。具体实施时,设备串联有受到接触器KM控制的开关KM-2。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其包括固定连接的底壳和面板;壳体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连接有若干个控制按键以及若干个信号指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背面连接有排线接口,所述底壳设有与排线接口的通孔;所述面板设有与控制按键相配合的穿孔以及与指示灯相配合的贯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背面向内延伸有若干个抵接柱,抵接柱设有中空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设有连接孔,控制电路板通过连接件穿过连接孔与连抵接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两侧的侧板均设有两条间隔设置的缝隙,侧板在两条缝隙之间的部分形成弹性部,所述面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与弹性部相配合的卡凸,当面板与底壳盖合时,卡凸位于弹性部的外侧且与弹性部抵接,弹性部的上端向内弯曲。
4.一种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设备控制操作面板,还包括用于控制设备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设置有排线接口,控制模块的排线接口通过数据线与设备控制操作面板的排线接口连接,控制模块的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形成控制设备工作的控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设置在控制电路板上,与自动手动控制按键对应的切换开关SA、与停止按键对应的常闭型开关SB1、与启动按键对应的常开型开关SB2、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
设置在控制模块上的接触器K1、用于控制设备启动的接触器KM、常闭型开关FR-1、常开型开关FR-2以及远控开关;其中常闭型开关FR-1与常开型开关FR-2为联动开关;
其中,切换开关的输入端接电源,切换开关的手动输出端依次通过常闭型开关SB1、常开型开关SB2、接触器K1、常闭型开关FR-1接地;所述常开型开关SB2并联有受接触器KM控制的常开型开关KM-1;运行指示发光二极管D2、停止指示发光二极管D1并联连接且并联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并联的输出端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切换开关K1-1的两个输入端连接,切换开关K1-1的输出端接地,故障指示发光二极管D3与常开型开关FR-2串联与电源和地之间;接触器KM与受接触器K1控制的开关K1-2串联于市电。
CN201822234579.4U 2018-12-28 2018-12-28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Active CN209497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4579.4U CN209497714U (zh) 2018-12-28 2018-12-28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34579.4U CN209497714U (zh) 2018-12-28 2018-12-28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7714U true CN209497714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4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34579.4U Active CN209497714U (zh) 2018-12-28 2018-12-28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7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81110U (zh) 语音控制插座
CN202050133U (zh) 智能插线板
CN209497714U (zh) 设备控制操作面板以及控制系统
CN203085882U (zh) 一种智能遥控插排
CN206992014U (zh) 安全继电器
CN203039437U (zh) 具有plc智能控制的配电箱
CN208299283U (zh) 一种全兼容在线监控电力箱
CN203851342U (zh) 应急照明电路及应急照明装置
CN207819297U (zh) 一种自动化电力开关
CN206799046U (zh) 一种电葫芦控制器
CN206433217U (zh) 一体式电路、数据控制器
CN213816896U (zh) 一种低压配电箱综合实训装置
CN215069706U (zh) 一种单火线智能遥控开关及开关遥控器
CN212746384U (zh) 一种带遥控触摸式usb控制器
CN220065557U (zh) 一种独立式继电器模块
CN215732533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插排装置
CN221125523U (zh) 一种适用于中小型led显示屏的供电控制器
CN214847365U (zh) 一种非介入式用电负荷感知演示装置
CN214410216U (zh) 一种分离式家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结构
CN108598943A (zh) 一种全兼容在线监控电力箱
CN218567885U (zh) 穿梭车控制装置
CN219760702U (zh) 一种电站不停机切换电路
CN208490016U (zh) 一种可断电的壁控驱动电路
CN203026740U (zh) 一种智能插座
CN203885620U (zh) 医用吊塔附件与箱体的快速接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