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97627U - 多接口式感应炉 - Google Patents

多接口式感应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97627U
CN209497627U CN201821918791.6U CN201821918791U CN209497627U CN 209497627 U CN209497627 U CN 209497627U CN 201821918791 U CN201821918791 U CN 201821918791U CN 209497627 U CN209497627 U CN 209497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pipe
induction furnace
copper
nut
burner hear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187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红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o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o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o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ongx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187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97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97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976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的炉膛内穿设有链板,金属棒杆置于链板上,炉本体内设有铜管,铜管环绕炉膛若干圈,铜管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铜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环绕炉膛的相邻两圈铜管等距,铜管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本实用新型具有可调节感应炉加热功率的优点。通过控制铜管接入电路的长度,实现了感应炉功率的可调,也实现了感应炉磁场范围(炉膛内金属棒杆加热区域)的可调,达到了节约电能的有益效果,还可提高感应炉加热不同尺寸金属棒杆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多接口式感应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电磁感应加热是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导磁性物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这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加热器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感应炉加热金属棒杆的方式如图1所示,感应炉两端开口使炉膛1a两端相通,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放置于链板2上,链板2不断向前传送金属棒杆19,金属棒杆19通过炉膛1a的过程中被加热。由于不同材料、体积、形状的金属棒杆要求的感应炉加热功率不同,因此感应炉若采用固定功率加热不同的金属棒杆,会出现过度加热或欠加热的现象。过度加热不仅会影响金属棒杆的材料属性,而且会浪费大量电能;欠加热会使金属棒杆达不到要求的温度,也会影响金属棒杆的材料属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具有可调节感应炉加热功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炉本体的炉膛内穿设有链板,金属棒杆置于链板上,炉本体内设有铜管,铜管环绕炉膛若干圈,铜管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铜管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环绕炉膛的相邻两圈铜管等距,铜管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假设两个第一电连接铜排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1,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第二电连接铜排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2,S1是S2的N倍,所以S1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M1也是S2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M2的N倍,感应炉的加热功率P=P损+P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1时,加热M1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1=P1损+P1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2时,加热M2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2=P2损+P2有效,由于P损为铜管发热损耗+磁场利用率损耗+金属棒杆热量散失损耗,而磁场范围扩大为N倍后,损耗功率接近于扩大N倍,磁场范围内的金属棒杆数量也扩大N倍,即P1损=N*P2损,P1有效=N*P2有效,所以P1=P1损+P1有效= N*P2损+ N*P2有效=N*(P2损+ P2有效)=N*P2,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接入电路的铜管长度(控制磁场范围)可达到调节感应炉功率的目的,且磁场范围越大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大,磁场范围越小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小。
优选的,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连接的铜管长度,等于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相邻的第二电连接铜排连接的铜管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铜管被分隔成等长的若干段,在电流保持一定值的情况下,设每段铜管的功率为P,则可将功率调节为P的整数倍(2P、3P、4P等),便于生产调控。
优选的,第一电连接铜排与第二电连接铜排从炉本体的同一侧面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接线和排线。
优选的,第二电连接铜排通过空心的第一延伸管与铜管连接,第一延伸管和铜管的端部均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水快速接头向铜管内泵水,使铜管内产生水循环,以带走铜管自发热产生的热量,达到了水冷的效果。
优选的,铜管上连接有第二延伸管,第二延伸管连接于第一延伸管与铜管的接口旁,第二延伸管的端部也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延伸管通过冷却水快速接头通水后,可使通电的铜管内产生水循环,不通电的铜管内不产生水循环,提高了水冷散热的效率。
优选的,铜管包括上水平管、下水平管及连接管,若干上水平管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上方的炉本体内,若干下水平管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下方的炉本体内,一一对应的上水平管与下水平管的两端通过连接管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若干圈铜管等距设置,可使每一段通电的铜管的磁场宽度均相同。
优选的,下水平管的下表面紧贴设有下平板,下平板内活动地嵌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与下水平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下水平管上均固定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母内螺接有第一螺柱,第一螺柱也与下平板螺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一螺柱,可使第一螺母将下水平管拉至与下平板平贴,可将所有下水平管平贴于下平板上,从而保持下水平管与上水平管的距离,以保持磁场范围。
优选的,上水平管的上表面紧贴设有上平板,上平板内活动地嵌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与上水平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上水平管上均固定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母内螺接有第二螺柱,上平板上封有顶板,顶板上方设有长板,所有第二螺柱贯穿顶板插于长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第二螺柱,可使第二螺母将上水平管拉至与上平板平贴,可将所有上水平管平贴于上平板上,从而保持上水平管与下水平管的距离,以保持磁场范围。无需打开顶板,只需取下长板即可用扳手旋转第二螺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控制铜管接入电路的长度,实现了感应炉功率的可调,也实现了感应炉磁场范围(炉膛内金属棒杆加热区域)的可调,达到了节约电能的有益效果,还可提高感应炉加热不同尺寸金属棒杆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感应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接口式感应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隐藏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隐藏一根长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隐藏炉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隐藏一根上平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接口式感应炉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隐藏底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隐藏炉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隐藏一根下平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4中A部放大图;
图12是图6中B部放大图;
图13是图10中C部放大图。
图中,1、炉本体;1a、炉膛;2、链板;3、铜管;31、上水平管;32、下水平管;33、连接管;4、第一电连接铜排;5、第二电连接铜排;6、冷却水快速接头;7、第一延伸管;8、第二延伸管;9、上平板;10、下平板;11、第一螺母;12、第二螺母;13、第三螺母;14、第一螺柱;15、第二螺柱;16、底板;17、顶板;18、长板;19、金属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的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置于链板2上,炉本体1内设有铜管3,铜管3环绕炉膛1a若干圈,铜管3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
结合图1与图6,铜管3围绕炉膛1a的每一圈均由上水平管31、下水平管32和连接管33一体成型。若干上水平管31位于炉膛1a上方的炉本体1内,所有上水平管31互相平行且等距。若干下水平管32位于炉膛1a下方的炉本体1内,所有下水平管32互相平行且等距。一一对应的上水平管31与下水平管32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33连接。
结合图9与图10,所有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紧贴于下平板10上,下平板10固定于炉本体1内,每根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均固定有一个第一螺母11,下平板10上表面具有供第一螺母11陷入的凹槽。每个第一螺母11内螺接有一根第一螺柱14(详见图13),第一螺柱14也与下平板10螺接,但第一螺柱14的底端露出下平板10,炉本体1下表面封有底板16(见图7),打开底板16用扳手旋转第一螺柱14,即可向下拉第一螺母11和下水平管32,从而将下水平管32拉至贴于下平板10的上表面,用此方法可保持所有下水平管32的位置对齐。
结合图5与图6,所有上水平管31的上表面紧贴于上平板9上,上平板9固定于炉本体1内,每根上水平管31的上表面均固定有一个第二螺母12,上平板9下表面设有供第二螺母12陷入的凹槽。每个第二螺母12内螺接有一根第二螺柱15(详见图12),炉本体1的上表面固定地嵌有第三螺母13(详见图11),第二螺柱15与第三螺母13螺接并伸出炉本体1,炉本体1上表面封盖有顶板17(见图2),顶板17上方设有长板18,所有第二螺柱15贯穿顶板17插于长板18的下表面。无需打开顶板17,只需掀开长板18,用扳手旋转第二螺柱15,即可向上拉第二螺母12和上水平管31,从而将上水平管31拉至贴于上平板9的下表面,用此方法可保持所有上水平管31的位置对齐。
结合图1与图5,铜管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4,将两个第一电连接铜排4通电后,所有的铜管3均产生磁场,此时感应炉的功率为P1;将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通电后(或将一个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一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通电后),此时感应炉的功率为P2。假设两个第一电连接铜排4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1, 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第二电连接铜排5通电时制造的磁场范围为S2,S1是S2的N倍,所以M1(S1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也是M2(S2范围内金属棒杆数量)的N倍,感应炉的加热功率P=P损+P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1时,加热M1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1=P1损+P1有效,当接通的磁场范围为S2时,加热M2根金属棒杆所需的功率P2=P2损+P2有效,由于P损为铜管发热损耗+磁场利用率损耗+金属棒杆热量散失损耗,而磁场范围扩大为N倍后,损耗功率接近于扩大N倍,磁场范围内的金属棒杆数量也扩大N倍,即P1损=N*P2损,P1有效=N*P2有效,所以P1=P1损+P1有效= N*P2损+ N*P2有效=N*(P2损+ P2有效)=N*P2,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接入电路的铜管长度(控制磁场范围)可达到调节感应炉功率的目的,且磁场范围越大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大,磁场范围越小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小。
换一种思路来讲,将全部铜管3接入电路,磁场范围S1中每根金属棒杆的通过时间(加热时间)为T1,当只接入全部铜管3的1/N时,磁场范围S2中每根金属棒杆的通过时间(加热时间)为T2。从进感应炉到出感应炉的过程中,金属棒杆产生的热量即为P有效,由于时间越长则金属棒杆产生的热量越高,所以可认为P有效与时间近似成正比,取正比系数为K,则P有效=K*T,而不管接入的磁场范围是S1还是S2,P有效始终不变(每根金属棒杆升高的温度相同),即P1有效=P2有效。由上述可知P1有效=K*T1,P2有效=K*T2,K*T1= K*T2,算出T1=T2,即每根金属棒杆通过磁场范围S1所需的时间等于每根金属棒杆通过磁场范围S2所需的时间,而S1=N*S2,所以磁场范围为S1时金属棒杆的移动速度等于磁场范围为S2时金属棒杆移动速度的N倍,从而可知M1=N*M2,即相同时间通过磁场范围S1的金属棒杆数量M1等于通过磁场范围S2的金属棒杆数量M2的N倍。忽略损耗功率,总功率P≈P有效,则P1≈M1*P1有效,P2≈M2*P2有效,由于P1有效= P2有效、M1=N*M2,所以P1=N*P2,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接入电路的铜管长度(控制磁场范围)可达到调节感应炉功率的目的,且磁场范围越大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大,磁场范围越小则感应炉的功率越小。
铜管3上还接通有至少一个空心的第一延伸管7,每根第一延伸管7上均接通一根第二电连接铜排5,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铜管3的长度相同。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相邻的第二连接铜排连接的铜管3长度,也与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相同。
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等于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相邻的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如此可使铜管3被分隔成等长的若干段,在电流保持一定值的情况下,设每段铜管3的功率为P,则可将功率调节为P的整数倍(2P、3P、4P等),便于生产调控。
如图5所示,铜管3上连接有第二延伸管8,第二延伸管8连接于连接管33上,具体位于第一延伸管7与铜管3的接口旁,第一延伸管7、第二延伸管8及铜管3的端部均安装有冷却水快速接头6,铜管3的两端、第一延伸管7及第二延伸管8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
通过冷却水快速接头6向铜管3内泵水,使铜管3内产生水循环,以带走铜管3自发热产生的热量,达到了水冷的效果。当任意一个第一延伸管7或任意一个第二延伸管8接通水,与铜管3的一端形成水循环后,可使通电的铜管3内产生水循环,不通电的铜管3内不产生水循环,可提高水冷散热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接口式感应炉,包括炉本体(1),炉本体(1)的炉膛(1a)内穿设有链板(2),金属棒杆(19)置于链板(2)上,炉本体(1)内设有铜管(3),铜管(3)环绕炉膛(1a)若干圈,铜管(3)的两端分别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其特征在于:铜管(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电连接铜排(4),环绕炉膛(1a)的相邻两圈铜管(3)等距,铜管(3)上还接通有若干第二电连接铜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等于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相邻的第二电连接铜排(5)连接的铜管(3)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连接铜排(4)与第二电连接铜排(5)从炉本体(1)的同一侧面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连接铜排(5)通过空心的第一延伸管(7)与铜管(3)连接,第一延伸管(7)和铜管(3)的端部均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铜管(3)上连接有第二延伸管(8),第二延伸管(8)连接于第一延伸管(7)与铜管(3)的接口旁,第二延伸管(8)的端部也设有冷却水快速接头(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铜管(3)包括一体成型的上水平管(31)、下水平管(32)及连接管(33),若干上水平管(31)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1a)上方的炉本体(1)内,若干下水平管(32)互相平行且等距地排布于炉膛(1a)下方的炉本体(1)内,一一对应的上水平管(31)与下水平管(32)的两端通过连接管(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紧贴设有下平板(10),下平板(10)内活动地嵌有第一螺母(11),第一螺母(11)与下水平管(3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下水平管(32)上均固定有第一螺母(11),第一螺母(11)内螺接有第一螺柱(14),第一螺柱(14)也与下平板(10)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接口式感应炉,其特征在于:上水平管(31)的上表面紧贴设有上平板(9),上平板(9)内活动地嵌有第二螺母(12),第二螺母(12)与上水平管(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上水平管(31)上均固定有第二螺母(12),第二螺母(12)内螺接有第二螺柱(15),上平板(9)上封有顶板(17),顶板(17)上方设有长板(18),所有第二螺柱(15)贯穿顶板(17)插于长板(18)上。
CN201821918791.6U 2018-11-20 2018-11-20 多接口式感应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7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8791.6U CN209497627U (zh) 2018-11-20 2018-11-20 多接口式感应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18791.6U CN209497627U (zh) 2018-11-20 2018-11-20 多接口式感应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97627U true CN209497627U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5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1879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97627U (zh) 2018-11-20 2018-11-20 多接口式感应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976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29111U (zh) 一种磁悬浮熔炼用水冷铜坩埚
WO2007091749A1 (en) Induction heating element for electric hot air heater and electric heater using the same
CN105180424B (zh) 一种波纹管式气体电加热装置
CN101886843B (zh) 对流动流体进行加热的装置及应用其的加热设备
WO2023033613A1 (ko) 유도가열에 의한열교환기 겸용 줄열발생기
CN201688691U (zh) 感应器无水冷的中频炉
CN106604433A (zh) 一种电磁涡流液体加热器
CN209497627U (zh) 多接口式感应炉
CN203367244U (zh) 采用中频感应加热的扩散炉
CN105018730B (zh) 电磁感应内热式金属镁真空还原炉
CN214701252U (zh) 一种电热风设备
CN206894933U (zh) 熔盐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201141655Y (zh) 电磁加热油热水器
CN105004051A (zh) 一种电磁加热炉
CN206272884U (zh) 一种电磁涡流液体加热器
CN206212321U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体及包含其的加热设备
CN205678869U (zh) 一种复合筒体及电磁涡流液体加热器
CN206522915U (zh) 蜂窝式电磁热管加热器
CN209706197U (zh) 一种新型电加热装置
CN105783246A (zh) 一种电磁涡流加热系统
CN100491862C (zh) 集肤效应电热水器
CN201426193Y (zh) 一种加热流动流体的电热装置
CN201155863Y (zh) 电磁加热油做化霜型热泵热水器
CN219659944U (zh) 电磁加热翅片型复热器
CN208804875U (zh) 一种以半导体为发热元器件的即热式热水壁挂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