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83599U -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3599U
CN209483599U CN201821944016.8U CN201821944016U CN209483599U CN 209483599 U CN209483599 U CN 209483599U CN 201821944016 U CN201821944016 U CN 201821944016U CN 209483599 U CN209483599 U CN 209483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djusting
adjusting structure
packing
filling line
dischar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401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攀峰
孙会斌
张金凤
赵贵乔
赵大年
宗义山
李长斌
刘咸
马全平
芦彦冬
邢林松
刘作林
高磊
刘延军
甄玉凯
亢凯
张晏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401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3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3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3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其中,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本体部贴合在盘根的外侧以与盘根的盘根盒换热;第一注入管路,第一注入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且第一注入管路具有第一注入口;第一排放管路,第一排放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第一排放管路具有第一排放口,且第一注入管路与第一排放管路间隔设置,换热介质通过第一注入管路进入腔体并从第一排放管路流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齿轮泵盘根容易出现过冷或过热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背景技术
腈纶聚合装置共有四个并列关系的原液储罐,位于室外,每个原液储罐有一条生产线路,包括两台出料泵,实行“一开一备”运行方案,以便实现生产的连续可控运行。该出料泵作为原液输送关键设备,其密封可靠性对生产的连续可控运行有一定影响,其密封形式及运行情况直接决定了原液输送能否持续平稳运行。
原液储罐出料泵结构主要为内啮合齿轮泵,主要用来输送介质原液(丙烯腈、醋酸乙烯酯、氧化剂、还原剂、A级脱盐水、巯基乙醇及硫氰酸钠等反应得到的产物),密封结构为常规盘根填料密封,填料规格10x10,材质为白芳纶纤维,共安装4道。如图1至图3所示,现有齿轮泵密封结构主要包括填料盘根3’、盘根盒4’、盘根盒与泵体连接螺栓5’、盘根压盖6’及盘根压盖紧固螺栓7’,主要设置在泵体1’与泵轴2’的连接处。
原液储罐出料泵位于室外,其密封及运行情况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以输送原液介质73℃恒定温度为基础:夏季运行时,环境温度为25~40℃,其理论运行温度可达98~113℃,测量实际运行温度可达102~125℃;冬季运行时,环境温度为-10~-30℃,其理论运行温度可达43~63℃,测量实际运行温度可达25~40℃。白芳纶纤维盘根,厂家建议其运行最佳温度为50℃~60℃,最好恒温运行,可最大程度发挥其密封性和润滑性,但鉴于夏季及冬季环境温度变化情况,常出现盘根夏季高温过热碳烧或冬季低温冻结冷缩,引起密封失效,出现泄漏或出料泵卡阻,造成原液储罐出料泵的非计划停车。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齿轮泵盘根容易出现过冷或过热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泵盘根容易出现过冷或过热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本体部贴合在盘根的外侧以与盘根的盘根盒换热;第一注入管路,第一注入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且第一注入管路具有第一注入口;第一排放管路,第一排放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第一排放管路具有第一排放口,且第一注入管路与第一排放管路间隔设置,换热介质通过第一注入管路进入腔体并从第一排放管路流出。
进一步地,腔体为多个,调温结构还包括连通管,不同腔体通过连通管连通。
进一步地,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注入管路,第二注入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排放管路上,第二注入管路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注入口。
进一步地,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排放管路,第二排放管路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注入管路上,第二排放管路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排放口,且第一注入口、腔体、第一排放口构成第一回路,第二注入口、腔体、第二排放口构成第二回路。
进一步地,调温结构还包括阀结构,第二注入管路、第二排放管路、第一注入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放管路之间的管段上、第一排放管路的第二端与第二注入管路之间的管段上均设置有一个阀结构,且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根据换热介质的不同切换使用。
进一步地,换热介质是冷却水或热蒸汽。
进一步地,阀结构是球阀。
进一步地,调温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腔体和/或盘根盒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根和上述的调温结构。
进一步地,盘根的外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定位结构,调温结构具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以实现盘根与调温结构的装配。
进一步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设置在盘根上的导轨槽,且导轨槽沿盘根的轴向延伸,第二导向结构是设置在调温结构的本体部上的导向凸起,导向凸起嵌入导轨槽内并滑动,以使调温结构与盘根装配到位,当导轨槽为多个时,多个导轨槽沿盘根的周向间隔设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包括:本体部、第一注入管路以及第一排放管路。本体部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本体部贴合在盘根的外侧以与盘根的盘根盒换热;第一注入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且第一注入管路具有第一注入口;第一排放管路,第一排放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第一排放管路具有第一排放口,且第一注入管路与第一排放管路间隔设置,换热介质通过第一注入管路进入腔体并从第一排放管路流出。
使用上述结构的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时,由于第一注入管路与本体部连接并连通至腔体,所以可以通过第一注入管路的第一注入口将换热介质注入到腔体内,使换热介质在腔体内与盘根盒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盘根盒过热时通过换热介质对盘根盒进行冷却;在盘根盒过冷时通过换热介质对盘根盒进行加热。在换热介质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一排放管路的第一排放口将换热介质从腔体内排出。从而实现了对盘根盒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避免了盘根出现过冷或者过热导致盘根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齿轮泵密封结构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齿轮泵密封结构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齿轮泵密封结构的半剖主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调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调温结构的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中的调温结构的半剖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本体部;20、盘根;21、盘根盒;30、第一注入管路;31、第一注入口;40、第一排放管路;41、第一排放口;50、连通管;60、第二注入管路;61、第二注入口;70、第二排放管路;71、第二排放口;80、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泵盘根20容易出现过冷或过热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其中,齿轮泵包括盘根20和下述的调温结构。
具体地,盘根20的外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定位结构,调温结构具有与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以实现盘根20与调温结构的装配。这样设置能够根据盘根20的实际需要将调温结构与盘根20进行装配,或者将调温结构从盘根20上卸下。从而增强了调温结构的使用灵活性。并且便于对盘根盒21以及调温结构进行维护和检修。
可选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设置在盘根20上的导轨槽,且导轨槽沿盘根20的轴向延伸,第二导向结构是设置在调温结构的本体部10上的导向凸起,导向凸起嵌入导轨槽内并滑动,以使调温结构与盘根20装配到位,当导轨槽为多个时,多个导轨槽沿盘根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为,调温结构上下部各加工有4个导向凸起,并在盘根20上设置相应尺寸的导轨槽,使导向凸起与导轨槽过渡配合安装,从而可以随时对调温结构进行装卸。
如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中的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包括本体部10、第一注入管路30以及第一排放管路40。本体部10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本体部10贴合在盘根20的外侧以与盘根20的盘根盒21换热;第一注入管路30与本体部10连接并连通至腔体,且第一注入管路30具有第一注入口31;第一排放管路40,第一排放管路40与本体部10连接并连通至腔体,第一排放管路40具有第一排放口41,且第一注入管路30与第一排放管路40间隔设置,换热介质通过第一注入管路30进入腔体并从第一排放管路40流出。
使用上述结构的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时,由于第一注入管路30与本体部10连接并连通至腔体,所以可以通过第一注入管路30的第一注入口31将换热介质注入到腔体内,使换热介质在腔体内与盘根盒21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盘根盒21过热时通过换热介质对盘根盒21进行冷却;在盘根盒21过冷时通过换热介质对盘根盒21进行加热。在换热介质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一排放管路40的第一排放口41将换热介质从腔体内排出。从而实现了对盘根盒21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避免了盘根20出现过冷或者过热导致盘根20失效的情况。
如图4和图5所示,本申请中的腔体为多个,调温结构还包括连通管50,不同腔体通过连通管50连通。这样设置能够对换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进行限制,保证换热介质能够与调温结构腔体的内表面充分接触,进而保证调温结构在对盘根盒21进行调温时,能够使盘根盒21均匀调温,防止盘根盒21出现温度不均的现象。
如图5所示,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注入管路60,第二注入管路60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排放管路40上,第二注入管路6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注入口61。
如图5所示,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排放管路70,第二排放管路70的第一端连通至第一注入管路30上,第二排放管路7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排放口71,且第一注入口31、腔体、第一排放口41构成第一回路,第二注入口61、腔体、第二排放口71构成第二回路。
如图5所示,调温结构还包括阀结构80,第二注入管路60、第二排放管路70、第一注入管路30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放管路70之间的管段上、第一排放管路40的第二端与第二注入管路60之间的管段上均设置有一个阀结构80,且第一回路与第二回路根据换热介质的不同切换使用。当使用第一回路作为换热介质的流动管路时,关闭第二注入管路60、第二排放管路70处的阀结构80,并打开第一注入管路30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放管路70之间的管段上、第一排放管路40的第二端与第二注入管路60之间的管段上的阀结构80;当使用第二回路作为换热介质的流动管路时,关闭第一注入管路30的第一端与第二排放管路70之间的管段上、第一排放管路40的第二端与第二注入管路60之间的管段上的阀结构80,并打开第二注入管路60、第二排放管路70处的阀结构80。从而避免换热介质由第一注入口31注入后由第二排放口71排出,或者避免换热介质由第二注入口61注入后由第一排放口41排出。
可选地,换热介质是冷却水或热蒸汽。其中热蒸汽可以为水蒸气。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且腐蚀性弱,所以选择冷却水或者热蒸汽作为换热介质。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形来选择合适的物质作为换热介质。
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为,第一注入管路30位于本体部10的下部,第一排放管路40位于本体部10的上部,并与腔体构成第一回路。因此,第二注入管路60位于本体部10的上部,第二排放管路70位于本体部10的下部,并与腔体构成第二回路。由此可以根据换热介质的性质来选择使用第一回路或者第二回路。当使用冷却水作为换热介质时,选择第一回路作为冷却水的流动路径,这样便于排出本体部10的腔体内部的空气,在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一排放管路40回到冷却水收集管线内;当使用蒸汽作为换热介质时,考虑到蒸汽输送凝结,为了避免凝结水打气锤,选择第二回路作为蒸汽的流动路径,这样设置同时减少了凝结水的沉积,并增强了换热效果,在完成换热后,通过第二排放管路70回到蒸汽冷凝水收集管线内。
可选地,阀结构80是球阀。当然,在能够保证换热介质可以沿正确的管路流动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其他种类的阀作为阀结构8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注入管路30、第二注入管路60、第一排放管路40以及第二排放管路70均采用Φ18×3.5管线,材质304,与四个DN15球阀丝扣连接,后通过球阀,安装有18变10丝头,该变径丝头与带活动套的Φ10×4.5透明铝塑管丝扣连接;连接不同腔体的连通管50选用Φ10×4.5透明铝塑管,与腔体通过活套丝扣与预留Φ10接头丝扣连接,通过采用透明铝塑管能够便于观测传热介质的运行情况。
具体地,调温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腔体和/或盘根盒21设置有温度检测传感器。通过设置温度检测传感器,能够对盘根盒21的温度进行监测,使盘根盒21的温度控制在50℃-60℃之间,从而使盘根20的密封性和润滑性处于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调温结构时,一定高注意第一导向定位结构和第二导向定位结构的配合,不宜间隙过大形成间隙配合,也不宜过紧形成过盈配合,应该保持过渡配合,以适应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需要根据换热介质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回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齿轮泵受温度制约而影响密封的问题;
2、避免了因环境温度过大,而导致齿轮泵盘根20泄漏或出料泵卡阻,引起出料泵非计划停车的问题;
3、提高了备件的使用周期,降低了故障率。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具有至少一个腔体,所述本体部(10)贴合在盘根(20)的外侧以与所述盘根(20)的盘根盒(21)换热;
第一注入管路(30),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与所述本体部(10)连接并连通至所述腔体,且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具有第一注入口(31);
第一排放管路(40),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与所述本体部(10)连接并连通至所述腔体,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具有第一排放口(41),且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与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间隔设置,换热介质通过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进入所述腔体并从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多个,所述调温结构还包括连通管(50),不同所述腔体通过所述连通管(5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注入管路(60),所述第二注入管路(60)的第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上,所述第二注入管路(6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注入口(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结构还包括第二排放管路(70),所述第二排放管路(70)的第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上,所述第二排放管路(70)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排放口(71),且所述第一注入口(31)、所述腔体、所述第一排放口(41)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注入口(61)、所述腔体、所述第二排放口(71)构成第二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结构还包括阀结构(80),所述第二注入管路(60)、所述第二排放管路(70)、所述第一注入管路(3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放管路(70)之间的管段上、所述第一排放管路(4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注入管路(60)之间的管段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阀结构(80),且所述第一回路与所述第二回路根据所述换热介质的不同切换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介质是冷却水或热蒸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结构(80)是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结构还包括至少一个温度检测传感器,所述腔体和/或所述盘根盒(21)设置有所述温度检测传感器。
9.一种齿轮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盘根(20)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调温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20)的外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所述调温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定位结构,以实现所述盘根(20)与所述调温结构的装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轮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定位结构是设置在所述盘根(20)上的导轨槽,且所述导轨槽沿所述盘根(20)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导向结构是设置在所述调温结构的本体部(10)上的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嵌入所述导轨槽内并滑动,以使所述调温结构与所述盘根(20)装配到位,当所述导轨槽为多个时,多个所述导轨槽沿所述盘根(20)的周向间隔设置。
CN201821944016.8U 2018-11-23 2018-11-23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Active CN209483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4016.8U CN209483599U (zh) 2018-11-23 2018-11-23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4016.8U CN209483599U (zh) 2018-11-23 2018-11-23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3599U true CN209483599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4016.8U Active CN209483599U (zh) 2018-11-23 2018-11-23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35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26040B (zh) 一种带有控压装置的低温推进剂储罐
CN102425872A (zh) 冷冻循环装置
CN109269100A (zh) 一种高效的热泵保温系统
CN209483599U (zh) 用于盘根盒的调温结构及齿轮泵
CN106989560A (zh) 冰箱及冰箱门封的除露方法
CN211451525U (zh) 一种高温箱门冷却装置
CN104406329B (zh) 一种流动相变蓄能的降膜蒸发式热泵机组
CN209129874U (zh) 一种高温长轴熔盐泵
CN108332271A (zh) 一种热管式蓄热装置及其蓄热应用系统
CN216837801U (zh) 一种焦炉上升管余热回收装置
CN207830111U (zh) 造水机用高压泵滑油冷却装置
CN106288386A (zh) 一种供应热油、热水的方法
CN202791340U (zh) 民用二甲醚燃气专用管道集中供气站
CN102889471B (zh) 民用二甲醚燃气专用管道集中供气站及其供气方法
CN205351917U (zh) 一种高能分离满液式制冷系统
CN209214114U (zh) 一种废热利用热泵热水系统
CN106020268B (zh) 安全精准控制的速冷速热自动切换温控系统
CN209588764U (zh) 一种套管式换热器
CN208024546U (zh) 苯酚泵改造装置
CN207849742U (zh) 空气能热泵热水机
CN208805078U (zh) 一种带冷媒平衡罐的套管换热器
CN208816915U (zh) 一种暖通管道的防护装置
CN207180105U (zh) 一种套管式冷凝器
CN106288391B (zh) 一种供应热油、蒸汽的方法
CN219283638U (zh) 一种松香加工导热油自动循环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