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4697U -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 Google Patents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4697U
CN209474697U CN201822189088.2U CN201822189088U CN209474697U CN 209474697 U CN209474697 U CN 209474697U CN 201822189088 U CN201822189088 U CN 201822189088U CN 209474697 U CN209474697 U CN 2094746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lever
far
fluting
mobile jib
flex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90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21890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46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46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46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通过挡件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横向设置,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上;撑开杆,所述撑开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和活动撑开杆,所述固定撑开杆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于所述主杆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一端通过动力转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上,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与所述卡齿配合连接;挡件,所述挡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挡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

Description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撑开器在手术过程中,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容易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影响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一块板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肌肉进入两个撑开杆之间,给手术带来一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通过挡件对肌肉进行隔离,防止颈椎骨头旁边的肌肉从两个撑开杆之间挤入,其包括:
主杆,所述主杆横向设置,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上;
撑开杆,所述撑开杆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和活动撑开杆,所述固定撑开杆一端通过固定座连接于所述主杆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一端通过动力转件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上,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与所述卡齿配合连接;
挡件,所述挡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挡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远离动力转件的一端。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挡板和基座,所述挡板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所述挡板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设置,所述基座远离固定撑开杆端设有第一开槽,所述第一开槽宽度大于所述挡板宽度,所述挡板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开槽内,所述挡板另一端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长度与所述第一开槽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开槽内壁在靠近槽口位置设有限位板。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的第一基块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设置的第二基块,所述第一基块其靠近主杆端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二基块其靠近主杆端设有第二插槽,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的所述挡板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挡板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挡件包括柔性挡片,所述柔性挡片与所述主杆平行设置,所述柔性挡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靠近固定撑开杆端并远离固定座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靠近活动撑开杆端并远离动力转件位置设有基座,所述基座远离固定撑开杆端设有横槽,所述横槽与所述固定撑开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槽内设有卷轴,所述柔性挡片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上,所述卷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槽内,所述卷轴一端与所述横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轴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所述第一卷簧连接于所述横槽内壁,所述卷轴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簧输出端,以便于复位转动中的所述卷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撑开杆和所述活动撑开杆分别呈钝角折弯型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其钝角端和所述活动撑开杆其钝角端等角度设置,且两者位于同侧端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二卷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簧输出端,所述螺钉插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活动撑开杆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第四连接部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转件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三卷簧,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所述动力转件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卷簧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转件包括转动基座,所述转动基座上设有呈倒T型设置的第二开槽,所述主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底端,所述第二开槽两端贯穿所述转动基座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远离第四连接部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转动基座内,传动卡齿设于所述主杆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并远离所述撑开杆设置,所述第二开槽底端设有与所述传动卡齿配合连接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其转动中心轴端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其转动中心轴端,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开槽内壁并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外,所述转动杆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第二开槽同侧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基座上,所述转动基座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方槽,所述方槽槽底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内,所述方槽靠近固定座设置,所述方槽槽口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卡件连接,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基座连接,所述卡件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卡齿配合连接的卡爪,所述卡件另一端设有按压板,手动按压所述按压板,所述卡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卡爪脱离所述传动卡齿,手动松开所述按压板,扭转弹簧带动所述卡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反向转动,所述卡爪复位并重新卡住所述传动卡齿。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卡齿由若干个齿牙并排组成,所述齿牙包括垂直端和倾斜端,所述垂直端和倾斜端交汇处设有圆角,所述倾斜端靠近所述固定座设置,所述卡爪卡设于倾斜端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基座设有第二开槽端与固定撑开杆其钝角端和活动撑开杆其钝角端对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开槽内壁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开槽位于所述转动基座同侧端,所述通孔内壁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槽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开口一端与所述通孔内壁连接,所述开口另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远离固定座的一端,所述通孔内设有活动转件,所述活动转件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内的插入部件和设于所述转动基座外的托基,所述插入部件设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插入部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所述托基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宽度相等,所述转动杆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宽度相等,所述插入部件一端与所述托基连接,所述转动杆连接于所述插入部件内,所述托基设于所述转动手柄和转动基座之间,所述转动杆设有转动手柄端贯穿所述托基。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正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挡件与撑开杆连接关系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正视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透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动力转件部分放大图;
图10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中活动转件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包括:
主杆1,所述主杆1横向设置,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上;
撑开杆2,所述撑开杆2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2-1和活动撑开杆2-2,所述固定撑开杆2-1一端通过固定座2-3连接于所述主杆1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2-2一端通过动力转件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1上,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3与所述卡齿3-1配合连接;
挡件4,所述挡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挡件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首先将两根螺钉定位到颈椎骨头上,将所述固定撑开杆2-1螺钉插孔端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螺钉插孔端分别与两个螺钉连接,通过动力转件3与传动卡齿3-1的配合调节所述活动撑开杆 2-2在所述主杆1上的位置,使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或远离固定撑开杆2-1 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设有挡件4,所述挡件4在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或远离固定撑开杆2-1设置时始终与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以及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连接,从而对肌肉进行隔离。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件4包括挡板4-1和基座4-2,所述挡板4-1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挡板4-1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 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基座4-2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所述基座4-2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第一开槽4-3,所述第一开槽4-3宽度大于所述挡板 4-1宽度,所述挡板4-1宽度与所述第一开槽4-3深度相等,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开槽4-3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设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长度与所述第一开槽4-3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开槽4-3内壁在靠近槽口位置设有限位板4-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所述挡件4为挡板4-1时,所述挡板4-1对肌肉进行隔离,所述挡板4-1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挡板 4-1一端与所述活动撑开杆2-2固定连接,并在所述活动撑开杆2-2的运动下,所述挡板4-1另一端在所述第一开槽4-3内滑动,所述挡板4-1另一端设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与设于所述第一开槽4-3其内壁靠近槽口位置的限位板4-5配合使用,以防止所述挡板4-1另一端自所述第一开槽4-3内脱落。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件4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 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的第一基块4-6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的第二基块4-7,所述第一基块4-6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一插槽4-8,所述第二基块4-7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二插槽4-9,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的所述挡板4-1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4-8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4-9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挡板4-1其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4-8 内,所述挡板4-1其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4-9内,所述挡板4-1设有多个不同长度的规格,以使用所述活动撑开杆2-2与所述固定撑开杆2-1之间不同的距离,从而保证所述挡板4-1始终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4-8和第二插槽4-9 内。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件4包括柔性挡片4-10,所述柔性挡片4-10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柔性挡片4-4材质为薄钢片,所述柔性挡片4-1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 位置设有基座4-11,所述基座4-11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横槽4-12,所述横槽4-12与所述固定撑开杆2-1平行设置,所述横槽4-12内设有卷轴4-13,所述柔性挡片4-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4-13上,所述卷轴4-13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槽4-12内,所述卷轴4-13一端与所述横槽4-1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4-14,所述第一卷簧4-14连接于所述横槽4-12 内壁,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簧4-14输出端,以便于复位转动中的所述卷轴4-13。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所述挡件4包括柔性挡片4-10,所述柔性挡片4-10一端卷设于与所述活动撑开杆2-2固定连接,所述柔性挡片4-10另一端与卷轴4-13连接,当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固定撑开杆2-1设置时,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连接的柔性挡片4-10拉动所述卷轴4-13转动,当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设置时,卷轴4-13在第一卷簧4-14作用下回位转动,并重新将所述柔性挡片4-10卷设在卷轴4-13上。
如图6所示,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固定撑开杆2-1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分别呈钝角折弯型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其钝角端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其钝角端等角度设置,且两者位于同侧端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远离第二连接部2-12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3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二卷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簧输出端,所述螺钉插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远离第一连接部2-11的一端;所述活动撑开杆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1 和第四连接部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远离第四连接部2-22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转件3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三卷簧,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所述动力转件3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卷簧输出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固定撑开杆2-1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分别以其铰接端为中心在所述主杆1上多角度转动,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多角度操作撑开器,减少医护人员因固定姿势操作撑开器造成的身体疲劳。
如图6、图7、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转件3包括转动基座3-2,所述转动基座3-2上设有呈倒T型设置的第二开槽3-3,所述主杆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3-3底端,所述第二开槽3-3两端贯穿所述转动基座3-2 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远离第四连接部2-22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转动基座 3-2内,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并远离所述撑开杆2 设置,所述第二开槽3-3底端设有与所述传动卡齿3-1配合连接的转动齿轮3-4,所述转动齿轮3-4其转动中心轴端连接有转动杆3-5,所述转动杆3-5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3-4其转动中心轴端,所述转动杆3-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开槽3-3内壁并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外,所述转动杆3-5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第二开槽3-3同侧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基座3-2上,所述转动基座3-2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方槽3-6,所述方槽3-6槽底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3-3内,所述方槽3-6靠近固定座2-3设置,所述方槽3-6槽口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3-7,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3-10,所述扭转弹簧 3-10一端与所述卡件3-7连接,所述扭转弹簧3-10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基座3-2 连接,所述卡件3-7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卡齿3-1配合连接的卡爪3-8,所述卡件3-7另一端设有按压板3-9,手动按压所述按压板3-9,所述卡件3-7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卡爪3-8脱离所述传动卡齿3-1,手动松开所述按压板3-9,扭转弹簧3-10带动所述卡件3-7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反向转动,所述卡爪3-8复位并重新卡住所述传动卡齿3-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转动手柄带动与所述传动卡齿3-1配合的转动齿轮3-4在第二开槽3-3内转动,以带动所述转动基座3-2 在所述主杆1上传动,进而带动与所述转动基座3-2连接的活动撑开杆2-2靠近或远离固定撑开杆2-1设置,所述转动基座3-2其第二开槽3-3上设有卡件 3-7,当所述活动撑开杆2-2移动到预设位置时,所述卡件3-7设有卡爪3-8端卡住所述传动卡齿3-1,从而便于所述转动基座3-2在主杆1上的固定,手动按压所述按压板3-9,所述卡爪3-8即可脱离所述传动卡齿3-1。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卡齿3-1由若干个齿牙3-11并排组成,所述齿牙3-11包括垂直端3-111和倾斜端3-112,所述垂直端3-111和倾斜端3-112交汇处设有圆角,所述倾斜端3-111靠近所述固定座2-3设置,所述卡爪3-8卡设于倾斜端3-11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所述倾斜端3-111靠近所述固定座2-3设置,当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固定撑开杆2-1设置时,卡爪3-8在倾斜端3-111的作用下,自动脱开所述传动卡齿3-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基座3-2设有第二开槽3-3端与固定撑开杆2-1 其钝角端和活动撑开杆2-2其钝角端对向设置,从而便于对撑开部位进行观察。
如图9、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槽3-3内壁设有通孔 3-12,所述通孔3-12与所述第二开槽3-3位于所述转动基座3-2同侧端,所述通孔3-12内壁设有第一开口3-121,所述第一开口3-121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槽3-3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开口3-121一端与所述通孔3-12内壁连接,所述开口3-121另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通孔3-12内设有活动转件3-13,所述活动转件3-13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3-12内的插入部件3-131和设于所述转动基座3-2外的托基3-132,所述插入部件3-131设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插入部件3-1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 3-121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3-133,所述托基3-13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 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第一开口3-121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宽度相等,所述转动杆3-5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宽度相等,所述插入部件3-131一端与所述托基3-132连接,所述转动杆3-5连接于所述插入部件3-131内,所述托基3-132设于所述转动手柄和转动基座3-2之间,所述转动杆3-5设有转动手柄端贯穿所述托基3-13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在所述通孔3-12内转动托基 3-132,使设于所述插入部件3-321上的第二开口3-133靠近所述第一开口 3-3121设置,从而将所述转动杆3-5自所述通孔3-12内脱离,方便对所述转动齿轮3-4和传动卡齿3-1进行拆卸。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杆(1),所述主杆(1)横向设置,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上;
撑开杆(2),所述撑开杆(2)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撑开杆(2-1)和活动撑开杆(2-2),所述固定撑开杆(2-1)一端通过固定座(2-3)连接于所述主杆(1)一端,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活动撑开杆(2-2)一端通过动力转件(3)滑动连接于所述主杆(1)上,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设有螺钉插孔,所述动力转件(3)与所述卡齿(3-1)配合连接;
挡件(4),所述挡件(4)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挡件(4)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远离动力转件(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挡板(4-1)和基座(4-2),所述挡板(4-1)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挡板(4-1)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基座(4-2)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所述基座(4-2)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第一开槽(4-3),所述第一开槽(4-3)宽度大于所述挡板(4-1)宽度,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开槽(4-3)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设有限位杆(4-4),所述限位杆(4-4)长度与所述第一开槽(4-3)深度相等,所述第一开槽(4-3)内壁在靠近槽口位置设有限位板(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的第一基块(4-6)和连接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设置的第二基块(4-7),所述第一基块(4-6)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一插槽(4-8),所述第二基块(4-7)其靠近主杆(1)端设有第二插槽(4-9),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的所述挡板(4-1)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4-8)内,所述挡板(4-1)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4-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4)包括柔性挡片(4-10),所述柔性挡片(4-10)与所述主杆(1)平行设置,所述柔性挡片(4-10)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撑开杆(2-2)靠近固定撑开杆(2-1)端并远离固定座(2-3)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靠近活动撑开杆(2-2)端并远离动力转件(3)位置设有基座(4-11),所述基座(4-11)远离固定撑开杆(2-1)端设有横槽(4-12),所述横槽(4-12)与所述固定撑开杆(2-1)平行设置,所述横槽(4-12)内设有卷轴(4-13),所述柔性挡片(4-10)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4-13)上,所述卷轴(4-13)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槽(4-12)内,所述卷轴(4-13)一端与所述横槽(4-12)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卷簧(4-14),所述第一卷簧(4-14)连接于所述横槽(4-12)内壁,所述卷轴(4-1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卷簧(4-14)输出端,以便于复位转动中的所述卷轴(4-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撑开杆(2-1)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分别呈钝角折弯型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其钝角端和所述活动撑开杆(2-2)其钝角端等角度设置,且两者位于同侧端设置,所述固定撑开杆(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1)和第二连接部(2-12),所述第一连接部(2-11)远离第二连接部(2-12)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固定座(2-3)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卷簧,所述第二卷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3)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卷簧输出端,所述螺钉插孔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12)远离第一连接部(2-11)的一端;所述活动撑开杆(2-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连接部(2-21)和第四连接部(2-22),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远离第四连接部(2-22)的一端设有转轴,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动力转件(3)铰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第三卷簧,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所述动力转件(3)内,且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三卷簧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转件(3)包括转动基座(3-2),所述转动基座(3-2)上设有呈倒T型设置的第二开槽(3-3),所述主杆(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3-3)底端,所述第二开槽(3-3)两端贯穿所述转动基座(3-2)其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三连接部(2-21)远离第四连接部(2-22)的一端通过转轴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其宽度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三卷簧连接于转动基座(3-2)内,传动卡齿(3-1)设于所述主杆(1)其宽度方向的一端,并远离所述撑开杆(2)设置,所述第二开槽(3-3)底端设有与所述传动卡齿(3-1)配合连接的转动齿轮(3-4),所述转动齿轮(3-4)其转动中心轴端连接有转动杆(3-5),所述转动杆(3-5)一端连接于所述转动齿轮(3-4)其转动中心轴端,所述转动杆(3-5)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开槽(3-3)内壁并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外,所述转动杆(3-5)另一端连接有转动手柄,所述转动手柄与所述第二开槽(3-3)同侧端设置于所述转动基座(3-2)上,所述转动基座(3-2)其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有方槽(3-6),所述方槽(3-6)槽底连接于所述第二开槽(3-3)内,所述方槽(3-6)靠近固定座(2-3)设置,所述方槽(3-6)槽口端通过转轴连接有卡件(3-7),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转弹簧(3-10),所述扭转弹簧(3-10)一端与所述卡件(3-7)连接,所述扭转弹簧(3-10)另一端与所述转动基座(3-2)连接,所述卡件(3-7)一端设有用于与所述传动卡齿(3-1)配合连接的卡爪(3-8),所述卡件(3-7)另一端设有按压板(3-9),手动按压所述按压板(3-9),所述卡件(3-7)以所述转轴为中心转动,所述卡爪(3-8)脱离所述传动卡齿(3-1),手动松开所述按压板(3-9),扭转弹簧(3-10)带动所述卡件(3-7) 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反向转动,所述卡爪(3-8)复位并重新卡住所述传动卡齿(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卡齿(3-1)由若干个齿牙(3-11)并排组成,所述齿牙(3-11)包括垂直端(3-111)和倾斜端(3-112),所述垂直端(3-111)和倾斜端(3-112)交汇处设有圆角,所述倾斜端(3-112)靠近所述固定座(2-3)设置,所述卡爪(3-8)卡设于倾斜端(3-112)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基座(3-2)设有第二开槽(3-3)端与固定撑开杆(2-1)其钝角端和活动撑开杆(2-2)其钝角端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槽(3-3)内壁设有通孔(3-12),所述通孔(3-12)与所述第二开槽(3-3)位于所述转动基座(3-2)同侧端,所述通孔(3-12)内壁设有第一开口(3-121),所述第一开口(3-121)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二开槽(3-3)其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开口(3-121)一端与所述通孔(3-12)内壁连接,所述开口(3-121)另一端贯穿连接于所述转动基座(3-2)远离固定座(2-3)的一端,所述通孔(3-12)内设有活动转件(3-13),所述活动转件(3-13)包括插设于所述通孔(3-12)内的插入部件(3-131)和设于所述转动基座(3-2)外的托基(3-132),所述插入部件(3-131)设为管状结构,且所述插入部件(3-13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3-121)配合使用的第二开口(3-133),所述托基(3-13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配合使用的缺口,所述第一开口(3-121)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宽度相等,所述转动杆(3-5)直径与所述第二开口(3-133)宽度相等,所述插入部件(3-131)一端与所述托基(3-132)连接,所述转动杆(3-5)连接于所述插入部件(3-131)内,所述托基(3-132)设于所述转动手柄和转动基座(3-2)之间,所述转动杆(3-5)设有转动手柄端贯穿所述托基(3-132)。
CN201822189088.2U 2018-12-25 2018-12-25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46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9088.2U CN209474697U (zh) 2018-12-25 2018-12-25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9088.2U CN209474697U (zh) 2018-12-25 2018-12-25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4697U true CN20947469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2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908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74697U (zh) 2018-12-25 2018-12-25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46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2855A (zh) * 2023-12-20 2024-01-30 北京医院 一种用于颈部瘢痕评估及辅助治疗的多功能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2855A (zh) * 2023-12-20 2024-01-30 北京医院 一种用于颈部瘢痕评估及辅助治疗的多功能设备
CN117462855B (zh) * 2023-12-20 2024-03-05 北京医院 一种用于颈部瘢痕评估及辅助治疗的多功能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4697U (zh) 颈部前路手术撑开器
TW201231827A (en) Fastening device
US20150230828A1 (en) Spinal fixation device
CN209301103U (zh) 一种妇科泌尿和肛肠牵开器
CN209107685U (zh) Tlif融合器植入器
CN212656240U (zh) 一种建筑市政工程用边坡加固装置
CN215778419U (zh) 一种脊柱脊髓微创外科用椎板咬骨钳
GB2485988A (en) Modular play house connector
CN209510844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应用于该连接结构的插销
CN209808893U (zh) 一种新型普外科用手术悬挂装置
CN212710026U (zh) 遥控直升机空中摄影装置的结构
CN213588366U (zh) 一种手术拉钩牵引支架
CN208024064U (zh) 用于帐篷上的连接组件
CN215130012U (zh) 一种双极电凝钳
CN208096791U (zh) 一种多功能平头开尾骨科钳
CN208591122U (zh) 自锁式复位钳
CN208456259U (zh) 一种帐篷支架
CN201267521Y (zh) 肋骨骨折复位固定装置
CN218832807U (zh) 一种用于关节镜手术的扒开装置
CN212699001U (zh) 一种医用锚钉
CN211300293U (zh) 一种股骨髓内钉打拔器
CN200998307Y (zh) 一种嵌压式骨圆针拔出器
CN201510342U (zh) 枪式复位钳
CN216415142U (zh) 一种便于抽拉的割草器
CN206134198U (zh) 一种仿真气模内构布的穿线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