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72779U -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72779U
CN209472779U CN201821920299.2U CN201821920299U CN209472779U CN 209472779 U CN209472779 U CN 209472779U CN 201821920299 U CN201821920299 U CN 201821920299U CN 209472779 U CN209472779 U CN 209472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sleeve
end socket
wire
heating wire
heated electric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02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水
刘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202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72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72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72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包括采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外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外套筒的顶端开口处固定有外套筒连接法兰,外套筒连接法兰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压盖,外套筒的底端具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封头,外套筒内悬空地设有一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电热丝,电热丝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外套筒内位于电热丝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电热丝套管的端部设有端口封头,每个电热丝的二端分别与一个导电线的一端相连,二个导电线分别向上延伸穿过端口封头。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时安装拆卸非常方便,热效率高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中小锅炉烧煤供暖会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并且很难治理这种污染,为此,我国开始推广利用电热锅炉代替中小锅炉烧煤供暖,通过利用用电低谷时间段的电能供暖,不仅可以让水电、风电等环保、干净的新能源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还可有效地降低供暖燃煤的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但现有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导致现有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使用寿命较短,维修时安装拆卸不方便,热效率也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时安装拆卸非常方便,热效率高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包括采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外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外套筒的顶端设有开口,外套筒的顶端开口处固定有外套筒连接法兰,外套筒连接法兰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压盖,压盖与外套筒连接法兰可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外套筒的底端具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封头;
所述外套筒内悬空地设有一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电热丝,电热丝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外套筒内位于电热丝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电热丝套管的端部设有端口封头,每个电热丝的二端分别与一个导电线的一端相连,二个导电线分别向上延伸穿过端口封头。
优选地,所述外套筒内悬空地设有2—6个螺旋状的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压盖的上方设有端口封头挡板,端口封头挡板的中部设有端口封头通孔,端口封头向上延伸穿出压盖和端口封头挡板上的端口封头通孔。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包括短导电线和长导电线,短导电线和长导电线采用分别钨丝制成,所述电热丝的上端与短导电线的底端相连,短导电线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处,电热丝的底端与长导电线的底端相连,长导电线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导线管,导线管与电热丝套管固定相连,长导电线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处。
优选地,所述电热丝采用聚丙烯晴碳纤维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套筒连接法兰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短导电线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顶端的左电接头相连,长导电线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顶端的右电接头相连。
优选地,所述外套筒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 10mm—30mm,所述端口封头挡板采用螺钉固定在压盖上。
优选地,所述电热丝自外套筒内的上部向下延伸至自外套筒内的下部,然后再弯转向上延伸至自外套筒内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外套筒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 10mm—30mm。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可利用外套筒封头和压盖将外套筒固定在电热锅炉的水箱内,让外套筒可被完全淹没在电热锅炉的水箱内的水中,然后再从锅炉的外面将电热丝套管等部件插入外套筒,再利用端口封头挡板挡住电热丝套管,防止其脱落出来,然后对电热丝接电,即可。如果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可卸下端口封头挡板,再从外套筒中取出电热丝套管,然后即可对电热丝套管,而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封头,可以让检修人员快速方便地查看电热丝的状态,确认其是否损坏。由于电热丝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实验表明,其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大于9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具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时安装拆卸非常方便,热效率高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包括采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1,外套筒1沿竖直方向设置,外套筒1的顶端设有开口2,外套筒1的顶端开口处固定有外套筒连接法兰7,外套筒连接法兰7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压盖8,压盖8与外套筒连接法兰7可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外套筒1的底端具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封头3;
所述外套筒1内悬空地设有一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电热丝11,电热丝11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外套筒1内位于电热丝11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4,电热丝套管 4的端部设有端口封头6,每个电热丝11的二端分别与一个导电线的一端相连,二个导电线分别向上延伸穿过端口封头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套筒1内悬空地设有2—6个螺旋状的电热丝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压盖8的上方设有端口封头挡板9,端口封头挡板9 的中部设有端口封头通孔,端口封头6向上延伸穿出压盖8和端口封头挡板9上的端口封头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导电线包括短导电线15和长导电线16,短导电线 15和长导电线16采用分别钨丝制成,所述电热丝11的上端与短导电线15的底端相连,短导电线15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电热丝11的底端与长导电线16的底端相连,长导电线16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导线管13,导线管13与电热丝套管4固定相连,长导电线16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电热丝11采用聚丙烯晴碳纤维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套筒连接法兰7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短导电线15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6顶端的左电接头12相连,长导电线16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6 顶端的右电接头14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套筒1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4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10mm—30mm,所述端口封头挡板9采用螺钉固定在压盖8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也可以是外套筒1内悬空地设有2—6个螺旋状的电热丝11,电热丝11采用聚丙烯晴碳纤维制成,2—6个螺旋状的电热丝11自外套筒1内的上部向下延伸至自外套筒1内的下部,然后再弯转向上延伸至自外套筒1内的上部。
上述压盖8的上方设有端口封头挡板9,端口封头挡板9的中部设有端口封头通孔,端口封头6向上延伸穿出压盖8和端口封头挡板9上的端口封头通孔;上述外套筒1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4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10mm—30mm。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在使用时,可利用外套筒封头3和压盖8将外套筒1 固定在电热锅炉的水箱17内,让外套筒1可被完全淹没在电热锅炉的水箱17内的水中,然后再从锅炉的外面将电热丝套管4等部件插入外套筒1,再利用端口封头挡板9挡住电热丝套管4,防止其脱落出来,然后对电热丝11接电,即可。如果需要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进行检查、维修或更换,可卸下端口封头挡板9,再从外套筒1中取出电热丝套管4,然后即可对电热丝套管4,而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封头5,可以让检修人员快速方便地查看电热丝11的状态,确认其是否损坏。由于电热丝11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实验表明,其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大于9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具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不容易出现故障,维修时安装拆卸非常方便,热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丝11用碳晶纤维放射的红外线为发热源,采用石英玻璃制成外套筒1,外套筒1内位于电热丝11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4,其具有经济合理、热效率可达到98%以上,并具有功率强大、性能稳定、寿命长、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施工简单的优点。可用于企业商业单位的生产过程及广泛用于广大机关、医院、学校、酒店和城乡各种民用与公共建筑采暖。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采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1),外套筒(1)沿竖直方向设置,外套筒(1)的顶端设有开口(2),外套筒(1)的顶端开口处固定有外套筒连接法兰(7),外套筒连接法兰(7)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压盖(8),压盖(8)与外套筒连接法兰(7)可通过紧固件固定相连,外套筒(1)的底端具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外套筒封头(3);
所述外套筒(1)内悬空地设有一个以上的螺旋状的电热丝(11),电热丝(11)采用碳纤维导电线制成,外套筒(1)内位于电热丝(11)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电热丝套管(4),电热丝套管(4)的端部设有端口封头(6),每个电热丝(11)的二端分别与一个导电线的一端相连,二个导电线分别向上延伸穿过端口封头(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1)内悬空地设有2—6个螺旋状的电热丝(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盖(8)的上方设有端口封头挡板(9),端口封头挡板(9)的中部设有端口封头通孔,端口封头(6)向上延伸穿出压盖(8)和端口封头挡板(9)上的端口封头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线包括短导电线(15)和长导电线(16),短导电线(15)和长导电线(16)采用分别钨丝制成,所述电热丝(11)的上端与短导电线(15)的底端相连,短导电线(15)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电热丝(11)的底端与长导电线(16)的底端相连,长导电线(16)的外侧套装有石英玻璃制成的导线管(13),导线管(13)与电热丝套管(4)固定相连,长导电线(16)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热丝(11)采用聚丙烯晴碳纤维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连接法兰(7)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7.如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短导电线(15)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6)顶端的左电接头(12)相连,长导电线(16)向上延伸至端口封头(6)处与固定在端口封头(6)顶端的右电接头(14)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1)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4)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10mm—30mm,所述端口封头挡板(9)采用螺钉固定在压盖(8)上。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或6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热丝(11)自外套筒(1)内的上部向下延伸至自外套筒(1)内的下部,然后再弯转向上延伸至自外套筒(1)内的上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外套筒(1)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20mm—40mm,电热丝套管(4)沿水平方向的直径为10mm—30mm。
CN201821920299.2U 2018-11-21 2018-11-21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Active CN209472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0299.2U CN209472779U (zh) 2018-11-21 2018-11-21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0299.2U CN209472779U (zh) 2018-11-21 2018-11-21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72779U true CN209472779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0299.2U Active CN209472779U (zh) 2018-11-21 2018-11-21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727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927A (zh) * 2018-11-21 2019-02-12 王振水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927A (zh) * 2018-11-21 2019-02-12 王振水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72779U (zh)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CN109338392A (zh) 一种水电解制氢设备的综合处理装置
CN109327927A (zh) 电热锅炉用加热装置
CN103244971B (zh) 多功能节能灶
CN214333050U (zh) 一种新型节能电壁挂炉
CN205026791U (zh) 一种多功能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
CN208536341U (zh) 一种具有纳米稀土型发热体的加热装置
CN203215972U (zh) 一种可移动式空气加热器
CN201467492U (zh) 碳纤维发热管
CN206697727U (zh) 一种具有防漏电功能的灯头
CN205625360U (zh) 一种电热炕
CN206461246U (zh) 一种自动温控风冷式低压配电柜
CN217809689U (zh) 一种带有明火保护功能的氢氧机
CN205579988U (zh) 一种光伏与市电互补电磁加热锅炉系统
CN207603284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智能安全壁挂炉
CN108180656A (zh) 一种环保节能装置
CN206320549U (zh) 一种led灯管模组
CN209229846U (zh) 一种光电供热装置用光电管
CN205606461U (zh) 一种uv灯罩
CN216437520U (zh) 点火器用陶瓷发热管
CN209462343U (zh) 具有弹性连接线的光伏组件
CN209639247U (zh) 一种组合加热炉
CN205245121U (zh) 一种太阳能电蒸汽锅炉
CN210374101U (zh) 一种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控制系统脉冲点火装置
CN205545986U (zh) 碳纤维电热线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