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63793U -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63793U
CN209463793U CN201821464398.4U CN201821464398U CN209463793U CN 209463793 U CN209463793 U CN 209463793U CN 201821464398 U CN201821464398 U CN 201821464398U CN 209463793 U CN209463793 U CN 2094637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jib
tenon
pole
hat rack
connecti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439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46439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637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637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637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且第一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且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所述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Description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帽架领域,具体为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背景技术
衣帽架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家用设施,现有市场上衣帽架多为金属或复合材料,结构连接采用固定连接,在外观,携带,耐用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为了解决以上弊端,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该产品采用传统家具的制作技术“楔钉榫”,传统木作工艺中“楔钉榫”通常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能使连接材上下、左右不错移和紧密的接合连成,解决了衣帽架便携性和耐用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且第二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所述第三主杆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所述第一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且第一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所述第二圆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且第一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所述第二连接棍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所述第四主杆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的下端开设榫头,所述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第四主杆的上端设置有上连接头开设榫头;
所述下榫头包括第一榫头,所述第一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且第一榫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
所述上榫头包括第二榫头,所述第二榫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且第二榫头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主杆的长度为363mm。
优选的,所述第二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主杆的长度为421mm。
优选的,所述第三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主杆的长度为471mm。
优选的,所述第四主杆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四主杆的长度为608mm。
优选的,所述第一榫槽与第二榫头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第一榫头与第二榫槽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与第三支撑棍的规格相同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棍、第二圆棍、第一连接棍分别与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第三支撑棍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优选的,所述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之间、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也设置有下榫头与上榫头,且第一主杆、第二主杆、第三主杆、第四主杆之间通过下榫头与上榫头榫卯连接在一起。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以及家具的实用性功能,衣帽架主杆采用“楔钉榫”技术,挂钩即为“楔钉”,使“楔钉”具有使用功能,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大小圆的设计使得衣帽架整体体现出流线型之美,展示出东方美学的魅力;通过设置的榫槽与榫头,将第一主杆的下榫头与第二主杆的上榫头连接,此时,第一榫头卡入第二榫槽,第二榫头卡入第一榫槽,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榫卯连接在一起,第一插槽与第二插槽合并成一个插孔,将第一连接棍插入其中,防止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连接松动,将第一圆棍与第二圆棍插入第一主杆上对应的插孔,再通过上述步骤将第二主杆与第三主杆连接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松动,将第三主杆与第四主杆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松动,组装成功后,即可使用,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圆棍、第二圆棍与第一连接棍的相配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棍与第一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接棍与第二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连接棍与第三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支撑棍与第四主杆的相结合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榫头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榫头放大图。
图中:1、第一主杆;2、第二主杆;3、第三主杆;4、第四主杆;5、第一圆棍;6、第二圆棍;7、第一连接棍;8、第二连接棍;9、第三连接棍;10、第一支撑棍;11、第二支撑棍;12、第三支撑棍;13、下榫头;131、第一榫头;132、第一榫槽;133、第一插槽;14、上榫头;141、第二榫头;142、第二榫槽;143、第二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1,第一主杆1的正下方设置第二主杆2,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第三主杆3,第三主杆3的正下方设置第四主杆4,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下榫头13,下榫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第一榫槽132,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第一插槽133,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上榫头14,上榫头14包括第二榫头141,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第二榫槽142,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第二插槽143,使用前,通过榫头与榫槽将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再将第一连接棍7、第二连接棍8与第三连接棍9插入相应的位置防止主杆之间脱落,第一主杆1的外表面插接第一圆棍5,第一圆棍5的下方设置第二圆棍6,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第一连接棍7,第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第二连接棍8,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接棍9,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
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个插孔,便于插入第一连接棍7用来连接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第一主杆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363mm;第二主杆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二主杆2的长度为421mm;第三主杆3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三主杆3的长度为471mm;第四主杆4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608mm;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小相吻合,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之间榫卯连接,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之间榫卯连接;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第一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第三支撑棍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能够用来挂置衣物;第一主杆与第二主杆之间、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之间、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也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且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榫卯连接能够大幅度提高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
综上所述,该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均设置有插孔,在使用前,将该便携式衣帽架的各个部件携带到使用地点,到达指定位置后,先将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分别插入第四主杆4对应的插孔中,由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不相同,且其截面直径由上端向下端逐渐增大,所以,当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插入孔洞一段距离后能够与第四主杆4之间固定,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三叉支撑棍使得衣帽架站立平稳且受力均匀,再将第一主杆1的下榫头13与第二主杆2的上榫头14连接,此时,第一榫头131卡入第二榫槽142,第二榫头141卡入第一榫槽132,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榫卯连接在一起,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合并成一个插孔,将第一连接棍7插入其中,防止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之间连接松动,将第一圆棍5与第二圆棍6插入第一主杆1上对应的插孔,再通过上述步骤将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连接在一起后将二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松动,将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连接在一起后将三连接棍插入相对应的孔位中,防止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松动,组装成功后,即可使用.使用者这时可以将自己的衣帽挂置在圆棍或连接棍上,充分发扬了中国传统的木作榫卯结合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衣帽架的便携性和耐用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快速组装或拆卸该便携式衣帽架,便于携带且耐用,各个部件统一生产,方便更换配件并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安装顺序:第四主杆和第一支撑棍、第二支撑棍、第三支撑棍连接后,插入第三主杆,后插入第三连接棍防止第四主杆和第三主杆松动,再连接第二主杆,后插入第二连接棍防止第三主杆和第二主杆松动,后插入第一主杆,后插入第一连接棍,防止第二主杆和第一主杆松动,然后插入第六圆棍、第五圆棍,安装完毕。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包括第一主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主杆(2),且第二主杆(2)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三主杆(3),所述第三主杆(3)的正下方设置有第四主杆(4),所述第一主杆(1)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圆棍(5),且第一圆棍(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圆棍(6),所述第二圆棍(6)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棍(7),且第一连接棍(7)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棍(8),所述第二连接棍(8)的下方设置有第三连接棍(9),所述第四主杆(4)的外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所述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的下端开设下榫头(13),所述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的上端开设上榫头(14);
所述下榫头(13)包括第一榫头(131),所述第一榫头(13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榫槽(132),且第一榫头(13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一插槽(133);
所述上榫头(14)包括第二榫头(141),所述第二榫头(14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榫槽(142),且第二榫头(141)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插槽(1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处于同一垂直平面,所述第一插槽(133)与第二插槽(143)的形状相同,尺寸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的两端直径分别为28mm与30.6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一主杆(1)的长度为36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杆(2)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0.1mm与33.2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二主杆(2)的长度为42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杆(3)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2.6mm与36.1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三主杆(3)的长度为47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主杆(4)的两端直径分别为35.5mm与40mm,且其从上到下逐渐增大,所述第四主杆(4)的长度为6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榫槽(132)与第二榫头(141)的形状大小相吻合,所述第一榫头(131)与第二榫槽(142)的形状大小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与第三支撑棍(12)的规格和大小尺寸都不同,且其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第一连接棍(7)分别与第一支撑棍(10)、第二支撑棍(11)、第三支撑棍(12)在垂直面一一对应,且第一圆棍(5)、第二圆棍(6)与第一连接棍(7)在俯视面的夹角均为1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杆(1)与第二主杆(2)之前、第二主杆(2)与第三主杆(3)之间、第三主杆(3)与第四主杆(4)也设置有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且第一主杆(1)、第二主杆(2)、第三主杆(3)、第四主杆(4)之间通过下榫头(13)与上榫头(14)榫卯连接在一起。
CN201821464398.4U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Active CN2094637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4398.4U CN209463793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4398.4U CN209463793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63793U true CN209463793U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8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4398.4U Active CN209463793U (zh) 2018-09-07 2018-09-07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637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2062A (zh) * 2018-09-07 2018-11-06 陈国凡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2062A (zh) * 2018-09-07 2018-11-06 陈国凡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3793U (zh)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CN205638196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力施工梯
CN204849653U (zh) 一种庆典用便于组合安装的塑料护栏
CN203579817U (zh) 衣钩组装机
CN201609288U (zh) 伸缩式折叠挂衣架
CN108742062A (zh) 一种榫卯结合的便携式衣帽架
CN105661887B (zh) 一种快速拆装的桌子及其组装的方法
CN208679940U (zh) 便携收纳式高压清洗一体机
CN206847266U (zh) 一种竹片专用烘干架
CN203723838U (zh) 一种组合式衣帽架
CN208250608U (zh) 一种苗族便捷式手工刺绣架
CN202081316U (zh) 多层干衣机衣柜架
CN209450300U (zh) 一种新型挂钩
CN202021655U (zh) 拼板用手动锁紧装置
CN205053413U (zh) 一种椅背结构
CN205060239U (zh) 一种编织储物筐
CN201163328Y (zh) 多功能摄影伞
CN208938639U (zh) 一种钢琴谱架装置
CN203900688U (zh) 一种简易烙铁架
CN203563914U (zh) 一种连体书桌
CN217959331U (zh) 一种混凝土一体式桌椅
CN218899256U (zh) 一种拼接挂物架
CN202959609U (zh) 一种梯用椅子
CN205162472U (zh) 一种凳子
CN201929646U (zh) 一种衣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