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54825U - 一种婴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54825U
CN209454825U CN201821949732.5U CN201821949732U CN209454825U CN 209454825 U CN209454825 U CN 209454825U CN 201821949732 U CN201821949732 U CN 201821949732U CN 209454825 U CN209454825 U CN 209454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ongitudinal rod
clamping lock
back leg
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97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萍
夏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Saige Dail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Saige Dail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Saige Daily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Saige Daily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97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54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54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548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婴儿车,后腿(12)上端与前腿(11)上端转动连接;前纵向杆(13)下端与前腿(11)上端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手推杆(14)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纵向杆(13)上端转动连接;后纵向杆(15)一端与手推杆(14)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腿(12)中部转动连接;后连杆(16)一端与后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前连杆(17),并且所述的后连杆(16)与前纵向杆(13)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前纵向杆(13)相对后腿(12)转动时能推动后连杆(16)转动,进而通过前连杆(17)拉动前腿(11)相对后腿(12)转动的牵引杆(18)。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折叠,折叠后体积小。

Description

一种婴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婴儿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一般都能折叠,以便于携带。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折叠体积一般都较大,占用空间大,仍然不便于携带,而且折叠起来操作不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折叠,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1,所述的前腿11上连接有前轮11a;
后腿12,所述的后腿12上连接有后轮12a,并且所述的后腿12上端与前腿11上端转动连接;
前纵向杆13,所述的前纵向杆13下端与前腿11上端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14,所述的手推杆14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纵向杆13上端转动连接;
后纵向杆15,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一端与手推杆14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腿12中部转动连接;
后连杆16,所述的后连杆16一端与后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前连杆17,并且所述的后连杆16与前纵向杆13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前纵向杆13相对后腿12转动时能推动后连杆16转动,进而通过前连杆17拉动前腿11相对后腿12转动的牵引杆18。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后连杆16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位于后纵向杆15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的上方。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连杆16呈倒T形,所述的前腿11、后腿12和牵引杆18分别铰接在后连杆16的三个端部。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还包括沿婴儿车前后方向设置在后纵向杆15与前纵向杆13之间并能相对后腿12转动折叠的座位支撑件19,座位支撑件19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座位结构2,所述的座位结构2与座位支撑件19之间设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设在座位支撑件19上的插接孔31,所述的插接孔31内设有横向的锁定杆32,所述的卡合结构还包括设在座位结构2上并能插入到插接孔31内而与锁定杆32锁合的卡锁组件33。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组件33包括连接在座位结构2上并与插接孔31匹配的卡锁座331,所述的卡锁座331上设有能供锁定杆32卡入的开口槽332,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在其内转动而将锁定杆32锁定在开口槽332内的转动件333,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对转动件333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333包括与卡锁座331转动连接的转动片3331,所述的转动片333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向其一侧凸出并相互间隔的上凸片3332、中凸片3333和下凸片3334,在卡合结构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杆32位于中凸片3333与下凸片3334之间的槽内,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外露于卡锁座331并能在卡锁座331内横向移动的按钮件334,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能抵挡上凸片3332而阻止转动件333转动的阻挡部335,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还设有与阻挡部335相接并在按钮件334按下时能供上凸片3332转动进入的让位槽336,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设有能推动按钮件334复位的复位弹簧337。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在其按下时能够勾住中凸片3333,并在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凸出时又与中凸片3333脱离的弹性勾338,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所述的阻挡部335侧壁抵靠在位于让位槽336内的上凸片3332的侧壁上,所述的卡锁座331与转动片3331之间还设有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能驱动转动件333转动并保持停留位置的驱动件。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结构2包括座位底架21,所述的卡锁座331设置在座位底架21上,所述的座位底架21前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前撑杆22,所述的座位底架21后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后撑杆23,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和座位前撑杆22上端连接有座位上撑杆24,并且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转动连接在座位上撑杆24的下端,所述的座位前撑杆22上端转动连接在靠近座位上撑杆24下端位置,所述的座位上撑杆24、座位前撑杆22、座位后撑杆23和座位底架21构成四连杆机构。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为一端抵靠在转动片3331上,另一端抵靠在卡锁座331上的扭簧339。
如上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9包括座位支撑杆19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前端与前纵向杆13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后侧设有滑槽192,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上设有能在滑槽192内滑行的滑柱193,所述的插接孔31设在座位支撑杆191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婴儿车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并下压,后纵向杆和前纵向杆的上端则均向后腿下端靠拢,前纵向杆相对后腿转动时就推动牵引杆,牵引杆下端就推动后连杆相对后腿转动,后连杆在转动过程中就通过前连杆拉动前腿向后腿靠拢,最终手推杆上端到达后腿上端位置,前腿、后纵向杆和前纵向杆均与后腿靠拢。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简单顺畅,折叠后婴儿车占用空间小,非常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婴儿车上设置有座位支撑件和与座位支撑件可拆卸连接的座位结构,座位结构与座位支撑件之间设有卡合结构。当需要将座位结构拆卸下来时,只需按动按钮件,当按钮件被按动一定距离后,按钮件上的弹性勾就勾住中凸片,此时阻挡部不再对上凸片进行阻挡,上凸片与让位槽对准,由于此时卡接座位于插接孔内,并且锁定杆仍然位于中凸片与下凸片之间的槽内,所以转动件不能转动,但是此时锁定结构已经解锁。所以当需要拆卸座位结构时,可以先按下座位结构一侧的按钮件而完成该侧的锁定结构解锁,然后再去按下座位结构另一侧的按钮件,完成另外一侧的锁定结构解锁,最后向上提起座位结构即可,在向上提起座位结构时,下凸片与锁定杆触碰,扭簧就驱动转动件转动,此时弹性勾又与中凸片脱离,而复位弹簧推动按钮件运动,使得阻挡部的侧壁抵靠在上凸片的侧壁上,由于扭簧推动转动件转动并保持转动后的位置,使得转动件不再封闭开口槽,便于座位结构再次插入安装到插接孔内。由于用户不再需要同时对座位结构两侧的卡锁组件进行操作,用户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省力。
3.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座位结构的座位上撑杆、座位前撑杆、座位后撑杆和座位底架构成四连杆机构。整个结构非常的简单,在折叠时只需向前推动座位上撑杆并下压,座位前撑杆上端和座位后撑杆上端均向座位底架的后侧运动,座位上撑杆的上端则运动至座位底架的前侧。整个折叠操作非常的简单快捷,而且折叠后体积小,不占用空间。
4.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座位结构在折叠时座位后撑杆拉动扶手杆后端,滑套就相对座位前撑杆转动,扶手杆就在滑套内滑行。因此,座位结构折叠时连同前扶手一起折叠,不需要拆卸前扶手,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5.本实用新型婴儿车的座位结构既可以朝前安装在座位支撑件上又可以朝后安装在座位支撑件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婴儿车折叠时先折叠座位结构,然后再折叠婴儿车,整个结构设计非常巧妙,而且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1展开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1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1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位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位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位结构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位结构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座位结构折叠过程中侧视图之三;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在座位结构朝前设置时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在座位结构朝前设置时的折叠过程侧视图之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在座位结构朝前设置时的折叠过程侧视图之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在座位结构朝后设置时的侧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一;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婴儿车实施例2的部件的分解图之二;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按钮件被按下一定距离而使得弹性勾勾住中凸片时的示意图之一;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按钮件被按下一定距离而使得弹性勾勾住中凸片时的示意图之二;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卡锁座从插接孔内退出后转动件的位置示意图之一;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在卡锁座从插接孔内退出后转动件的位置示意图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婴儿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腿11,所述的前腿11上连接有前轮11a;
后腿12,所述的后腿12上连接有后轮12a,并且所述的后腿12上端与前腿11上端转动连接;
前纵向杆13,所述的前纵向杆13下端与前腿11上端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14,所述的手推杆14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纵向杆13上端转动连接;
后纵向杆15,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一端与手推杆14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腿12中部转动连接;
后连杆16,所述的后连杆16一端与后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前连杆17,并且所述的后连杆16与前纵向杆13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前纵向杆13相对后腿12转动时能推动后连杆16转动,进而通过前连杆17拉动前腿11相对后腿12转动的牵引杆18。
如图2至图5所示,婴儿车折叠时,向前推动手推杆14并下压,后纵向杆15和前纵向杆13的上端则均向后腿12下端靠拢,前纵向杆13相对后腿12转动时就推动牵引杆18,牵引杆18下端就推动后连杆16相对后腿12转动,后连杆16在转动过程中就通过前连杆17拉动前腿11向后腿12靠拢,最终手推杆14上端到达后腿12上端位置,前腿11、后纵向杆15和前纵向杆13均与后腿12靠拢。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简单顺畅,折叠后婴儿车占用空间小,非常便于携带。婴儿车的座位可以采用柔性的座兜挂接在前纵向杆13上。当然,也可以沿婴儿车前后方向在后纵向杆15与前纵向杆13之间设置能相对后腿12转动折叠的座位支撑件19,婴儿车的柔性座垫就设置在座位支撑件19上。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9包括座位支撑杆19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前端与前纵向杆13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后侧设有滑槽192,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上设有能在滑槽192内滑行的滑柱193。在婴儿车折叠时,后纵向杆15和前纵向杆13转动时,后纵向杆15上的滑柱193就在座位支撑杆191上的滑槽192内滑行,实现座位支撑件19跟随折叠,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2所示,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后连杆16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位于后纵向杆15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的上方,保证了婴儿车折叠时灵活顺畅,折叠后体积小。
如图2所示,所述的后连杆16呈倒T形,所述的前腿11、后腿12和牵引杆18分别铰接在后连杆16的三个端部,保证了婴儿车结构紧凑,折叠起来顺畅灵活,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实施例2:
如图6至图21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如图11,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的婴儿车还包括沿婴儿车前后方向设置在后纵向杆15与前纵向杆13之间并能相对后腿12转动折叠的座位支撑件19,座位支撑件19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座位结构2,所述的座位结构2与座位支撑件19之间设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设在座位支撑件19上的插接孔31,所述的插接孔31内设有横向的锁定杆32,所述的卡合结构还包括设在座位结构2上并能插入到插接孔31内而与锁定杆32锁合的卡锁组件33。当需要拆卸座位结构2时,只需卡锁组件33解锁,然后将座位结构2向上提起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11、图12、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9包括座位支撑杆19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前端与前纵向杆13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后侧设有滑槽192,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上设有能在滑槽192内滑行的滑柱193,所述的插接孔31设在座位支撑杆191上。在婴儿车折叠时,后纵向杆15和前纵向杆13转动时,后纵向杆15上的滑柱193就在座位支撑杆191上的滑槽192内滑行,实现座位支撑件19跟随折叠,操作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
如图15至图17所示,所述的卡锁组件33包括连接在座位结构2上并与插接孔31匹配的卡锁座331,所述的卡锁座331上设有能供锁定杆32卡入的开口槽332,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在其内转动而将锁定杆32锁定在开口槽332内的转动件333,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对转动件333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在座位结构2与座位支撑件19卡合时,卡接座331插入在插接孔31内,锁定杆32进入到开口槽332内,转动件333封闭开口槽32而使得锁定杆32保持在开口槽332内。当锁定结构对转动件333解锁以后,就可以向上提起座位结构2了。
如图17至图21所示,所述的转动件333包括与卡锁座331转动连接的转动片3331,所述的转动片333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向其一侧凸出并相互间隔的上凸片3332、中凸片3333和下凸片3334,在卡合结构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杆32位于中凸片3333与下凸片3334之间的槽内,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外露于卡锁座331并能在卡锁座331内横向移动的按钮件334,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能抵挡上凸片3332而阻止转动件333转动的阻挡部335,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还设有与阻挡部335相接并在按钮件334按下时能供上凸片3332转动进入的让位槽336,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设有能推动按钮件334复位的复位弹簧337。在按钮件334被按下以后,阻挡部335就不再阻挡上凸片3332,上凸片3332与让位槽336对准,当将座位结构2向上提起时,卡锁座331与插接孔31具有相对运动,此时转动件333与锁定杆32触碰,转动件333就能转动了,座位结构2就能拆卸下来。
如图18至图21所示,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在其按下时能够勾住中凸片3333,并在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凸出时又与中凸片3333脱离的弹性勾338,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所述的阻挡部335侧壁抵靠在位于让位槽336内的上凸片3332的侧壁上,所述的卡锁座331与转动片3331之间还设有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能驱动转动件333转动并保持停留位置的驱动件,所述的驱动件为一端抵靠在转动件333上,另一端抵靠在卡锁座331上的扭簧339。在锁定结构解锁时,按动按钮件334一定距离,使得弹性勾338勾住中凸片3333,此时上凸片3332与让位槽336对准,锁定结构得以解锁,并且由于弹性勾338勾住中凸片3333,复位弹簧337不能推动按钮件334复位,锁定结构的解锁状态得以保持,这时用户可以去操作解锁座位结构2另一侧的锁定结构,使得用户不需要两手同时操作两个锁定结构,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当座位结构2两侧的锁定结构均解锁以后,就可以向上提起座位结构2,下凸片3334与锁定杆32触碰,下凸片3334带动整个转动件333转动,弹性勾338与中凸片3333脱离,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以后,扭簧339使转动件333的停留位置得以保持,此时阻挡部335的侧壁抵靠在上凸片3332的侧壁上,并且此时下凸片3334不再封闭开口槽332,便于座位结构2再次插入安装到插接孔31内。当座位结构2再次安装时,只需将卡锁座331往插接孔31内一插,锁定杆32推动中凸片3333向上转动,上凸片3332与阻挡部335侧壁脱离并从让位槽336内退出,复位弹簧337使得按钮件334复位,阻挡部335再次阻挡上凸片3332,锁定结构再次对转动件333锁定。
如图6至图13所示,所述的座位结构2包括座位底架21,所述的卡锁座331设置在座位底架21上,所述的座位底架21前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前撑杆22,所述的座位底架21后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后撑杆23,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和座位前撑杆22上端连接有座位上撑杆24,并且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转动连接在座位上撑杆24的下端,所述的座位前撑杆22上端转动连接在靠近座位上撑杆24下端位置,所述的座位上撑杆24、座位前撑杆22、座位后撑杆23和座位底架21构成四连杆机构。在折叠时只需向前推动座位上撑杆24并下压,座位前撑杆22上端和座位后撑杆23上端均向座位底架21的后侧运动,座位上撑杆24的上端则运动至座位底架21的前侧。整个折叠操作非常的简单快捷,而且折叠后体积小,不占用空间。婴儿车的遮阳蓬则挂接到座位上撑杆24上,座垫则安装到座位底架21上。
如图6至图13所示,所述的座位结构2还包括前扶手25,所述的前扶手25包括扶手杆251和连接在扶手杆251上的抓握杆252,所述的扶手杆251后端与座位后撑杆23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前撑杆22中部转动连接有滑套253,所述的扶手杆251穿设在滑套253内并能在滑套253内滑行。座位结构2在折叠时座位后撑杆23拉动扶手杆251后端,滑套253就相对座位前撑杆12转动,扶手杆251就在滑套253内滑行。因此,座位结构2折叠时连同前扶手25一起折叠,不需要拆卸前扶手25,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
如图11和图14所示,婴儿车的座位结构2既可以朝前安装在座位支撑件19上又可以朝后安装在座位支撑件19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而且不论婴儿车的座位结构2朝前或朝后,都能先折叠座位结构2,然后在折叠婴儿车车架2,不会造成干涉,折叠起来非常方便,整个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简单可靠。在拆卸座位结构2时也不需要两手同时去操作解锁,可以才解锁一侧的锁定结构然后再解锁另一侧的锁定结构,操作起来也更方便省力。而当安装座位结构时也只需将座位结构2上的卡锁座331往插接孔31内一插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婴儿车,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1),所述的前腿(11)上连接有前轮(11a);
后腿(12),所述的后腿(12)上连接有后轮(12a),并且所述的后腿(12)上端与前腿(11)上端转动连接;
前纵向杆(13),所述的前纵向杆(13)下端与前腿(11)上端或后腿(12)上端转动连接;
手推杆(14),所述的手推杆(14)上并靠近其下端位置与前纵向杆(13)上端转动连接;
后纵向杆(15),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一端与手推杆(14)下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后腿(12)中部转动连接;
后连杆(16),所述的后连杆(16)一端与后腿(1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前腿(11)之间设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前连杆(17),并且所述的后连杆(16)与前纵向杆(13)之间设有与二者铰接并在前纵向杆(13)相对后腿(12)转动时能推动后连杆(16)转动,进而通过前连杆(17)拉动前腿(11)相对后腿(12)转动的牵引杆(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在婴儿车展开状态时,所述的后连杆(16)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位于后纵向杆(15)与后腿(12)相连接位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连杆(16)呈倒T形,所述的前腿(11)、后腿(12)和牵引杆(18)分别铰接在后连杆(16)的三个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任一项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婴儿车还包括沿婴儿车前后方向设置在后纵向杆(15)与前纵向杆(13)之间并能相对后腿(12)转动折叠的座位支撑件(19),座位支撑件(19)上连接有可拆卸的座位结构(2),所述的座位结构(2)与座位支撑件(19)之间设有卡合结构,所述的卡合结构包括设在座位支撑件(19)上的插接孔(31),所述的插接孔(31)内设有横向的锁定杆(32),所述的卡合结构还包括设在座位结构(2)上并能插入到插接孔(31)内而与锁定杆(32)锁合的卡锁组件(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组件(33)包括连接在座位结构(2)上并与插接孔(31)匹配的卡锁座(331),所述的卡锁座(331)上设有能供锁定杆(32)卡入的开口槽(332),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在其内转动而将锁定杆(32)锁定在开口槽(332)内的转动件(333),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还设有能对转动件(333)的位置进行锁定的锁定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333)包括与卡锁座(331)转动连接的转动片(3331),所述的转动片(333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向其一侧凸出并相互间隔的上凸片(3332)、中凸片(3333)和下凸片(3334),在卡合结构卡合时,所述的锁定杆(32)位于中凸片(3333)与下凸片(3334)之间的槽内,所述的锁定结构包括外露于卡锁座(331)并能在卡锁座(331) 内横向移动的按钮件(334),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能抵挡上凸片(3332)而阻止转动件(333)转动的阻挡部(335),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还设有与阻挡部(335)相接并在按钮件(334)按下时能供上凸片(3332)转动进入的让位槽(336),所述的卡锁座(331)内设有能推动按钮件(334)复位的复位弹簧(3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件(334)上设有在其按下时能够勾住中凸片(3333),并在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凸出时又与中凸片(3333)脱离的弹性勾(338),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所述的阻挡部(335)侧壁抵靠在位于让位槽(336)内的上凸片(3332)的侧壁上,所述的卡锁座(331)与转动片(3331)之间还设有当卡锁座(331)从插接孔(31)内退出时能驱动转动件(333)转动并保持停留位置的驱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结构(2)包括座位底架(21),所述的卡锁座(331)设置在座位底架(21)上,所述的座位底架(21)前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前撑杆(22),所述的座位底架(21)后部转动连接有座位后撑杆(23),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和座位前撑杆(22)上端连接有座位上撑杆(24),并且所述的座位后撑杆(23)上端转动连接在座位上撑杆(24)的下端,所述的座位前撑杆(22)上端转动连接在靠近座位上撑杆(24)下端位置,所述的座位上撑杆(24)、座位前撑杆(22)、座位后撑杆(23)和座位底架(21)构成四连杆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为一端抵靠在转动片(3331)上,另一端抵靠在卡锁座(331)上的扭簧(339)。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件(19)包括座位支撑杆(191),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前端与前纵向杆(13)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杆(191)后侧设有滑槽(192),所述的后纵向杆(15)上设有能在滑槽(192)内滑行的滑柱(193),所述的插接孔(31)设在座位支撑杆(191)上。
CN201821949732.5U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婴儿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9732.5U CN209454825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婴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9732.5U CN209454825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婴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54825U true CN209454825U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3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973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54825U (zh) 2018-11-23 2018-11-23 一种婴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54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42048A1 (zh) 一种可自动收车的童车车架
KR102165079B1 (ko) 유모차
CN208682887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06314516B (zh) 婴儿车骨架
US10882546B2 (en) Stroller
CN204037630U (zh) 一种折叠童车
CN206217965U (zh) 童车骨架
CN209454825U (zh) 一种婴儿车
CN209112239U (zh) 一种婴儿车骨架
CN111204369A (zh) 一种婴幼儿推车
CN209479738U (zh) 儿童推车
CN209171823U (zh) 一种防止婴幼儿从床上掉落的防护装置
CN207790800U (zh) 一种婴儿车
CN110525504A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车
CN210653254U (zh) 一种童车骨架
CN211844589U (zh) 童车骨架以及儿童推车
CN208978940U (zh) 一种折叠收合式婴儿车
CN208915233U (zh) 婴儿推车
CN208181157U (zh) 一种用于婴儿车的收合机构
CN208498570U (zh) 一种婴儿车骨架
CN209022973U (zh) 一种婴儿推车
CN205396192U (zh) 一种折叠式婴儿推车
CN107745739B (zh) 一种婴儿推车车架
CN207790805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
CN208393445U (zh) 一种童车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