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8603U -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8603U
CN209438603U CN201822198406.1U CN201822198406U CN209438603U CN 209438603 U CN209438603 U CN 209438603U CN 201822198406 U CN201822198406 U CN 201822198406U CN 209438603 U CN209438603 U CN 209438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s
work box
carbon dioxide
bottom end
propylene carbon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984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洪娟
刘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aiyuan Industrial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aiyuan Industrial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aiyuan Industrial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aiyuan Industrial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984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8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8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8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41Feedstock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制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碳酸丙烯酯溶液能够方便反应均匀,提高其实用性;并且排气管可以方便阻止气体倒吸,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而且排液管排放废液时能够方便卸出,从而使其使用较为方便;包括底板、工作箱和进气软管,工作箱顶端连通设置有维护口,维护口处螺装有维护盖,进气软管外侧套装有密封圈,维护盖顶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工作箱前侧下方密封连通有排液管;还包括固定轴、转动把、转动轴和搅拌叶组;排气管输出端设置有上限位圈,排气管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圈,还包括挤压弹簧和挤压板;底板包括上板体、下板体、支撑柱和万向球,上板体底端设置有球形槽。

Description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制备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是一种用于二氧化碳生产制备过程中,通过碳酸丙烯酯对其他气体内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以便进行后续释放制备的辅助装置,其在二氧化碳制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底板、工作箱和进气软管,工作箱安装在底板顶端,工作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顶端连通设置有维护口,并在维护口处螺装有维护盖,进气软管输出端穿过工作箱右侧上方并伸入至工作箱内部下方,进气软管外侧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贴紧工作箱内右侧壁,维护盖顶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工作箱前侧下方密封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现有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使用时,通过维护盖将碳酸丙烯酯溶液导入至工作箱内部,将气体通过进气软管打入至碳酸丙烯酯溶液中,碳酸丙烯酯溶液对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其他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吸收完毕后,拧开排液阀,将碳酸丙烯酯溶液自排液管倒出进行后续二氧化碳释放;现有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使用中发现,其碳酸丙烯酯溶液不能方便反应均匀,导致其实用性较差;并且排气管不能方便阻止气体倒吸,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而且排液管排放废液时不易方便卸出,从而导致其使用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其碳酸丙烯酯溶液能够方便反应均匀,提高其实用性;并且排气管可以方便阻止气体倒吸,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而且排液管排放废液时能够方便卸出,从而使其使用较为方便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底板、工作箱和进气软管,工作箱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顶端连通设置有维护口,并在维护口处螺装有维护盖,进气软管输出端穿过工作箱右侧上方并伸入至工作箱内部下方,进气软管外侧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贴紧工作箱内右侧壁,维护盖顶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工作箱前侧下方密封连通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置有排液阀;还包括固定轴、转动把、转动轴和搅拌叶组,搅拌叶组位于工作箱内部,转动把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外侧,转动轴的顶端与固定轴连接,搅拌叶组安装在转动轴上;排气管输出端设置有上限位圈,排气管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圈,还包括挤压弹簧和挤压板,挤压弹簧顶端与上限位圈底端连接,挤压弹簧底端与挤压板顶端连接,挤压板底端与下限位圈顶端接触;底板包括上板体、下板体、支撑柱和万向球,支撑柱底端安装在下板体顶端,支撑柱顶端与万向球连接,上板体底端设置有球形槽,万向球位于球形槽内部,且万向球可相对球形槽旋转,工作箱安装在上板体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球形罐,球形罐内部设置有球形腔,球形罐密封连通在进气软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柱和两组滑轮,两组滑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支柱的下方,且两组滑轮的底端均与下板体的顶端接触,两组支柱均为铁质柱,还包括两组吸铁石柱,两组吸铁石柱的顶端分别与上板体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支柱的顶端分别吸附在两组吸铁石柱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四组上连接块、四组套簧、四组可伸缩管和四组下连接块,四组套簧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分别套装在四组可伸缩管外侧,四组上连接块和四组下连接块均设置为铁质块,还包括四组上吸铁石块和四组下吸铁石块,四组上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上吸铁石块底端,四组下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下吸铁石块顶端,四组上吸铁石块分别安装在上板体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下吸铁石块分别安装在下板体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调温垫,调温垫内部设置有连通腔,调温垫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并在取放管上设置有取放阀门,调温垫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魔术贴,两组魔术贴粘贴,调温垫套装在工作箱外侧,调温垫上设置有连通口,排液管穿过连通口并伸出至调温垫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块、两组固定弹簧和两组固定板,两组固定块分别安装在工作箱内右侧壁前方和后方,两组固定弹簧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块内侧连接,两组固定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板连接,进气软管输出端卡装在两组固定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维护盖顶端连通设置有通槽,并在通槽内侧壁可转动固定有轴承组,转动轴的底端穿过轴承组并伸入至工作箱内部,转动轴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固定圈,两组固定圈分别与维护盖顶端和底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工作箱前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密封设置有透明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能够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使其带动搅拌叶组辅助搅拌,使碳酸丙烯酯溶液能够方便反应均匀,提高其实用性,与此同时,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使用更加省力;并且当气体吸附完毕需要排放时,工作腔内部压强,气体对挤压板进行冲击,挤压板与下限位圈不再接触,从而可以方便对气体进行排出,而当气体无需排放时,挤压板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与下限位圈贴紧接触,排气管可以方便阻止气体倒吸,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而且能够通过万向球可相对球形槽旋转的设计,手动拨动工作箱,使其向排液管方向倾斜,在重力作用下,排液管排放废液时能够方便卸出,从而使其使用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调温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进气软管、固定块和固定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进气软管;3、维护盖;4、排气管;5、排液管;6、固定轴;7、转动把;8、转动轴;9、搅拌叶组;10、上限位圈;11、下限位圈;12、挤压板;13、上板体;14、下板体;15、支撑柱;16、万向球;17、球形罐;18、支柱;19、滑轮;20、吸铁石柱;21、套簧;22、下吸铁石块;23、调温垫;24、取放管;25、魔术贴;26、固定块;27、固定板;28、固定圈;29、透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底板、工作箱1和进气软管2,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维护口,并在维护口处螺装有维护盖3,进气软管2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右侧上方并伸入至工作箱1内部下方,进气软管2外侧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贴紧工作箱1内右侧壁,维护盖3顶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4,工作箱1前侧下方密封连通有排液管5,排液管5上设置有排液阀;还包括固定轴6、转动把7、转动轴8和搅拌叶组9,搅拌叶组9位于工作箱1内部,转动把7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6外侧,转动轴8的顶端与固定轴6连接,搅拌叶组9安装在转动轴8上;排气管4输出端设置有上限位圈10,排气管4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圈11,还包括挤压弹簧和挤压板12,挤压弹簧顶端与上限位圈10底端连接,挤压弹簧底端与挤压板12顶端连接,挤压板12底端与下限位圈11顶端接触;底板包括上板体13、下板体14、支撑柱15和万向球16,支撑柱15底端安装在下板体14顶端,支撑柱15顶端与万向球16连接,上板体13底端设置有球形槽,万向球16位于球形槽内部,且万向球16可相对球形槽旋转,工作箱1安装在上板体13顶端;其能够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使其带动搅拌叶组辅助搅拌,使碳酸丙烯酯溶液能够方便反应均匀,提高其实用性,与此同时,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使用更加省力;并且当气体吸附完毕需要排放时,工作腔内部压强,气体对挤压板进行冲击,挤压板与下限位圈不再接触,从而可以方便对气体进行排出,而当气体无需排放时,挤压板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与下限位圈贴紧接触,排气管可以方便阻止气体倒吸,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而且能够通过万向球可相对球形槽旋转的设计,手动拨动工作箱,使其向排液管方向倾斜,在重力作用下,排液管排放废液时能够方便卸出,从而使其使用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球形罐17,球形罐17内部设置有球形腔,球形罐17密封连通在进气软管2上;其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稍稍高于球形罐底端的高度,当产生压强差而发生倒吸时,球形罐内部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升高,工作箱内部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降低,当低至球形罐的底端时,球形罐底端脱离碳酸丙烯酯溶液,球形罐内部的部分倒吸液自动降回工作箱内部,达到防倒吸的目的,较难发生倒流,提高使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柱18和两组滑轮19,两组滑轮19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支柱18的下方,且两组滑轮19的底端均与下板体14的顶端接触,两组支柱18均为铁质柱,还包括两组吸铁石柱20,两组吸铁石柱20的顶端分别与上板体13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支柱18的顶端分别吸附在两组吸铁石柱20底端;其当工作箱内部正常反应,无需倾斜时,其能够通过两组支柱和两组滑轮提高支撑效果辅助平衡,并且方便转动工作箱进行转动,两组支柱的顶端分别吸附在两组吸铁石柱底端的设计方便将两组支柱进行拆卸,而当工作箱需要倾斜时,仅需拆卸两组支柱进行倾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四组上连接块、四组套簧21、四组可伸缩管和四组下连接块,四组套簧21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21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21分别套装在四组可伸缩管外侧,四组上连接块和四组下连接块均设置为铁质块,还包括四组上吸铁石块和四组下吸铁石块22,四组上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上吸铁石块底端,四组下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下吸铁石块22顶端,四组上吸铁石块分别安装在上板体13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下吸铁石块22分别安装在下板体14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其能够通过连接块和吸铁石块相互吸附方便对上下板体的相对固定进行限位,在上板体转动时,通过手动挤压四组套簧使套簧进行拆卸,不再限位,方便上板体转动转动,四组可伸缩管辅助四组套簧在支撑时不易扭曲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调温垫23,调温垫23内部设置有连通腔,调温垫23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24,并在取放管24上设置有取放阀门,调温垫23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魔术贴25,两组魔术贴25粘贴,调温垫23套装在工作箱1外侧,调温垫23上设置有连通口,排液管5穿过连通口并伸出至调温垫23外侧;其碳酸丙烯酯溶液燃点较低,能够通过取放管向连通腔内部导入温度较低的液体,辅助与工作箱内部热交换辅助降温,提高使用可靠性,并通过两组魔术贴粘贴的设计方便其拆装,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还包括两组固定块26、两组固定弹簧和两组固定板27,两组固定块26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内右侧壁前方和后方,两组固定弹簧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块26内侧连接,两组固定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板27连接,进气软管2输出端卡装在两组固定板27之间;其能够通过两组固定弹簧挤压两组固定板对进气软管输出端进行挤压固定,使进气软管使用稳定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维护盖3顶端连通设置有通槽,并在通槽内侧壁可转动固定有轴承组,转动轴8的底端穿过轴承组并伸入至工作箱1内部,转动轴8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固定圈28,两组固定圈28分别与维护盖3顶端和底端接触;其能够通过轴承组辅助转动轴转动更加顺畅,并通过两组固定圈方便对转动轴进行纵向限位,方便其仅仅转动而不纵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工作箱1前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密封设置有透明挡板29;其能够通过透明挡板使工作箱内部能够方便进行观察,提高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在工作时,能够通过手动转动转动把使其带动搅拌叶组辅助搅拌,使碳酸丙烯酯溶液能够方便反应均匀,提高其实用性,与此同时,转动把可自转的设计使用更加省力;并且当气体吸附完毕需要排放时,工作腔内部压强,气体对挤压板进行冲击,挤压板与下限位圈不再接触,从而可以方便对气体进行排出,而当气体无需排放时,挤压板在挤压弹簧的作用下与下限位圈贴紧接触,排气管可以方便阻止气体倒吸,降低其使用局限性;而且能够通过万向球可相对球形槽旋转的设计,手动拨动工作箱,使其向排液管方向倾斜,在重力作用下,排液管排放废液时能够方便卸出,从而使其使用较为方便;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稍稍高于球形罐底端的高度,当产生压强差而发生倒吸时,球形罐内部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升高,工作箱内部碳酸丙烯酯溶液液位降低,当低至球形罐的底端时,球形罐底端脱离碳酸丙烯酯溶液,球形罐内部的部分倒吸液自动降回工作箱内部,达到防倒吸的目的,较难发生倒流,提高使用稳定性;当工作箱内部正常反应,无需倾斜时,其能够通过两组支柱和两组滑轮提高支撑效果辅助平衡,并且方便转动工作箱进行转动,两组支柱的顶端分别吸附在两组吸铁石柱底端的设计方便将两组支柱进行拆卸,而当工作箱需要倾斜时,仅需拆卸两组支柱进行倾斜即可;能够通过连接块和吸铁石块相互吸附方便对上下板体的相对固定进行限位,在上板体转动时,通过手动挤压四组套簧使套簧进行拆卸,不再限位,方便上板体转动转动,四组可伸缩管辅助四组套簧在支撑时不易扭曲变形;碳酸丙烯酯溶液燃点较低,能够通过取放管向连通腔内部导入温度较低的液体,辅助与工作箱内部热交换辅助降温,提高使用可靠性,并通过两组魔术贴粘贴的设计方便其拆装,提高实用性;能够通过两组固定弹簧挤压两组固定板对进气软管输出端进行挤压固定,使进气软管使用稳定性更高;能够通过轴承组辅助转动轴转动更加顺畅,并通过两组固定圈方便对转动轴进行纵向限位,方便其仅仅转动而不纵向移动;能够通过透明挡板使工作箱内部能够方便进行观察,提高其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包括底板、工作箱(1)和进气软管(2),工作箱(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工作箱(1)顶端连通设置有维护口,并在维护口处螺装有维护盖(3),进气软管(2)输出端穿过工作箱(1)右侧上方并伸入至工作箱(1)内部下方,进气软管(2)外侧套装有密封圈,密封圈贴紧工作箱(1)内右侧壁,维护盖(3)顶端密封连通有排气管(4),工作箱(1)前侧下方密封连通有排液管(5),排液管(5)上设置有排液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轴(6)、转动把(7)、转动轴(8)和搅拌叶组(9),搅拌叶组(9)位于工作箱(1)内部,转动把(7)可转动固定在固定轴(6)外侧,转动轴(8)的顶端与固定轴(6)连接,搅拌叶组(9)安装在转动轴(8)上;排气管(4)输出端设置有上限位圈(10),排气管(4)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圈(11),还包括挤压弹簧和挤压板(12),挤压弹簧顶端与上限位圈(10)底端连接,挤压弹簧底端与挤压板(12)顶端连接,挤压板(12)底端与下限位圈(11)顶端接触;底板包括上板体(13)、下板体(14)、支撑柱(15)和万向球(16),支撑柱(15)底端安装在下板体(14)顶端,支撑柱(15)顶端与万向球(16)连接,上板体(13)底端设置有球形槽,万向球(16)位于球形槽内部,且万向球(16)可相对球形槽旋转,工作箱(1)安装在上板体(13)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形罐(17),球形罐(17)内部设置有球形腔,球形罐(17)密封连通在进气软管(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柱(18)和两组滑轮(19),两组滑轮(19)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两组支柱(18)的下方,且两组滑轮(19)的底端均与下板体(14)的顶端接触,两组支柱(18)均为铁质柱,还包括两组吸铁石柱(20),两组吸铁石柱(20)的顶端分别与上板体(13)底端左侧和右侧连接,两组支柱(18)的顶端分别吸附在两组吸铁石柱(20)底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上连接块、四组套簧(21)、四组可伸缩管和四组下连接块,四组套簧(21)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21)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一端分别与四组上连接块连接,四组可伸缩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四组下连接块连接,四组套簧(21)分别套装在四组可伸缩管外侧,四组上连接块和四组下连接块均设置为铁质块,还包括四组上吸铁石块和四组下吸铁石块(22),四组上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上吸铁石块底端,四组下连接块分别吸附在四组下吸铁石块(22)顶端,四组上吸铁石块分别安装在上板体(13)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下吸铁石块(22)分别安装在下板体(14)顶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温垫(23),调温垫(23)内部设置有连通腔,调温垫(23)上连通设置有取放管(24),并在取放管(24)上设置有取放阀门,调温垫(23)顶端和底端均设置有魔术贴(25),两组魔术贴(25)粘贴,调温垫(23)套装在工作箱(1)外侧,调温垫(23)上设置有连通口,排液管(5)穿过连通口并伸出至调温垫(23)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固定块(26)、两组固定弹簧和两组固定板(27),两组固定块(26)分别安装在工作箱(1)内右侧壁前方和后方,两组固定弹簧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块(26)内侧连接,两组固定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两组固定板(27)连接,进气软管(2)输出端卡装在两组固定板(27)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维护盖(3)顶端连通设置有通槽,并在通槽内侧壁可转动固定有轴承组,转动轴(8)的底端穿过轴承组并伸入至工作箱(1)内部,转动轴(8)外侧固定套设有两组固定圈(28),两组固定圈(28)分别与维护盖(3)顶端和底端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箱(1)前侧壁上连通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处密封设置有透明挡板(29)。
CN201822198406.1U 2018-12-25 2018-12-25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Active CN209438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406.1U CN209438603U (zh) 2018-12-25 2018-12-25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98406.1U CN209438603U (zh) 2018-12-25 2018-12-25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8603U true CN209438603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5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98406.1U Active CN209438603U (zh) 2018-12-25 2018-12-25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8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38603U (zh) 利用碳酸丙烯酯生产二氧化碳的装置
CN109603234A (zh) 箱式污水过滤器
CN209836266U (zh) 一种铝合金锭精炼罐
CN203155308U (zh) 低温球磨机
WO2019056826A1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提取装置
CN206215349U (zh) 高压均质机自动循环进样系统
CN206716468U (zh) 粮食筛选设备
CN209576451U (zh) 一种新型搅拌装置
CN208728306U (zh) 一种新型便携式污染土壤修复反应装置
CN114159867A (zh) 一种女用凝露制备纯化装置
CN210261425U (zh) 一种纯水生产用方便固定的过滤设备
CN211536577U (zh) 一种可有效增强气密性的旋转蒸发仪
CN208302228U (zh) 一种蛋白液旋转蒸发仪
CN209292001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格栅清理装置
CN209696621U (zh) 便携式焊烟净化器
CN110902890A (zh) 一种水量定量采集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6853542U (zh) 一种液体生物化肥混合装置
CN216003917U (zh) 一种实验室废液用收集装置
CN208665587U (zh) 一种植物保水剂分装装置
CN216106141U (zh) 一种用于制药的纯化水罐
CN108332332A (zh) 一种生产化纤车间降温增湿装置
CN207708565U (zh) 固水混合物冷却水槽
CN207734638U (zh) 一种灵敏防倒吸冷阱
CN208455127U (zh) 一种家纺用品生产加工用纤维热熔辅助装置
CN209529742U (zh) 一种儿童喂药器生产加工用半成品消毒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