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6027U -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6027U
CN209436027U CN201822000799.0U CN201822000799U CN209436027U CN 209436027 U CN209436027 U CN 209436027U CN 201822000799 U CN201822000799 U CN 201822000799U CN 209436027 U CN209436027 U CN 209436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ch
rope
mobile jib
rice
fishing 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007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chang County Qin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chang County Qin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chang County Qin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chang County Qinzhe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007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6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6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602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包括主杆和渔网,所述主杆的下方安装有副杆,且主杆通过转轴与副杆连接,并且副杆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脚杆,所述主杆的右侧设置有挂钩,且挂钩的外侧缠绕有绳索,所述渔网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连接有第一横绳、第二横绳、第三横绳和第四横绳,且渔网的左右两边均纵向连接有纵绳,并且纵绳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套,所述第一横绳的顶部安装有浮漂,所述第四横绳的底部安装有铅坠。该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改变了以往的大坝防逃跑形式,节省时间和工作量,拆装简单,能够调节主杆间距大小,减掉横杆带来的重量,能够控制自身高度,防止发水,泥鳅逃跑。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稻鳅共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追求资源的合理应用,人们改变了以往的种植水稻技术,也在水稻中养鱼、虾、鳖等水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实现共生,共养的生态理念。泥鳅营养丰富,抗病强,繁殖快等特点,是稻田养殖的首选。
现在稻鳅共养技术一趋近成熟,实现了稻鳅同发展,但在稻田中人们还是通过大坝防止泥鳅逃跑,费时费力,且在大水中不能控制坝的高度防止泥鳅逃跑,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大坝防止泥鳅逃跑,费时费力,且在大水中不能控制坝的高度防止泥鳅逃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包括主杆和渔网,所述主杆的下方安装有副杆,且主杆通过转轴与副杆连接,并且副杆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脚杆,所述主杆的右侧设置有挂钩,且挂钩的外侧缠绕有绳索,所述渔网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连接有第一横绳、第二横绳、第三横绳和第四横绳,且渔网的左右两边均纵向连接有纵绳,并且纵绳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套,所述第一横绳的顶部安装有浮漂,所述第四横绳的底部安装有铅坠。
优选的,所述主杆的自身高度小于渔网的自身高度,且主杆的底部设置有槽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杆与副杆构成转动结构,且副杆的底部是锥型结构,并且副杆与脚杆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绳索在主杆上设置有4个,且主杆的纵截面为折线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铅坠和浮漂分别等间距分布在第四横绳的下方和第一横绳的上方,且第一横绳与浮漂为拆卸结构。
优选的,所述渔网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套,且渔网单体之间通过连接套相互串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改变了以往的大坝防逃跑形式,节省时间和工作量,拆装简单,能够控制自身高度,防止涨水时泥鳅逃跑;
1.设置了主杆和副杆,主杆便于控制渔网的形态,支撑起渔网,脚杆、副杆和主杆控制渔网的着力点,使在水中能够站稳,且主杆上的挂钩方便了渔网的挂起,方便拆装;
2.设置了横绳和纵绳,为渔网提供着力点,便于渔网的张开,同时第一横绳为浮漂提供着力点,便于渔网浮起,同时第四渔网为铅坠提供着力点,便于渔网下沉,使得渔网能够浮起,浮漂就可以控制网的高度;
3.设置了连接套,方便了渔网与渔网的连接,也方便渔网的拆装,同时减少渔网接触处的空隙,避免与网重合,便于节省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渔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杆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渔网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杆;2、副杆;3、脚杆;4、转轴;5、挂钩;6、绳索;7、第一横绳;8、第二横绳;9、第三横绳;10、第四横绳;11、纵绳;12、浮漂;13、铅坠;14、渔网;15、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包括主杆1、副杆2、脚杆3、转轴4、挂钩5、绳索6、第一横绳7、第二横绳8、第三横绳9、第四横绳10、纵绳11、浮漂12、铅坠13、渔网14和连接套15,主杆1的下方安装有副杆2,且主杆1通过转轴4与副杆2连接,并且副杆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脚杆3,主杆1的右侧设置有挂钩5,且挂钩5的外侧缠绕有绳索6,渔网14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连接有第一横绳7、第二横绳8、第三横绳9和第四横绳10,且渔网14的左右两边均纵向连接有纵绳11,并且纵绳1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套15,第一横绳7的顶部安装有浮漂12,第四横绳10的底部安装有铅坠13。
如图1、2和3中主杆1的自身高度小于渔网14的自身高度,且主杆1的底部设置有槽状结构,便于渔网14的高度调整,主杆1与副杆2构成转动结构,且副杆2的底部是锥型结构,并且副杆2与脚杆3构成转动结构,便于主杆1的稳定,绳索6在主杆1上设置有4个,且主杆1的纵截面为折线型结构,便于渔网14的挂起,方便拆卸,铅坠13和浮漂12分别等间距分布在第四横绳10的下方和第一横绳7的上方,且第一横绳7与浮漂12为拆卸结构,便于渔网14的站起。
如图2、3和4中渔网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套15,且渔网14单体之间通过连接套15相互串联,便于增大面积,还方便渔网14的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时,将该装置与送到稻田里,先将渔网14上的第一横绳7挂满浮漂12,在将渔网14散在稻田边上,再将主杆1均匀分散在渔网14的傍边,在分散好主杆1时,先将副杆2插入稻田边上,在将脚杆3插入泥土中,然后将第四横绳10放在主杆1底部的凹槽中,再将主杆1的底部插在泥土中,等到所有的主杆1插入泥土中时,再将渔网14左右两边的连接套15依次挂在主杆1上的挂钩5中,有一部分的渔网14伸出主杆1外,用绳索6将超出主杆1外的渔网14连接,在水位很低时可以不用,在挂渔网14时要将第二横绳8和第三横绳9挂在主杆1的折点上,便于渔网14的张开,渔网14两边设置有纵绳11,且纵绳11与连接套15连接,方便渔网14挂在主杆1上,且使单体渔网14通过连接套15连接时不会漏洞,第四横绳10底部的铅坠13方便渔网14底部下沉,在安装好渔网14时,浮漂12会浮在渔网14的内侧,等到涨水时浮漂12上浮,带动渔网14上升,使得渔网14的位置高度始终高于水面,防止泥鳅逃跑,这就是该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包括主杆(1)和渔网(1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下方安装有副杆(2),且主杆(1)通过转轴(4)与副杆(2)连接,并且副杆(2)的内侧壁上安装有脚杆(3),所述主杆(1)的右侧设置有挂钩(5),且挂钩(5)的外侧缠绕有绳索(6),所述渔网(14)从上到下依次横向连接有第一横绳(7)、第二横绳(8)、第三横绳(9)和第四横绳(10),且渔网(14)的左右两边均纵向连接有纵绳(11),并且纵绳(11)的外侧连接有连接套(15),所述第一横绳(7)的顶部安装有浮漂(12),所述第四横绳(10)的底部安装有铅坠(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的自身高度小于渔网(14)的自身高度,且主杆(1)的底部设置有槽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与副杆(2)构成转动结构,且副杆(2)的底部是锥型结构,并且副杆(2)与脚杆(3)构成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6)在主杆(1)上设置有4个,且主杆(1)的纵截面为折线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铅坠(13)和浮漂(12)分别等间距分布在第四横绳(10)的下方和第一横绳(7)的上方,且第一横绳(7)与浮漂(12)为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网(1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套(15),且渔网(14)单体之间通过连接套(15)相互串联。
CN201822000799.0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6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0799.0U CN2094360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00799.0U CN2094360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6027U true CN209436027U (zh) 2019-09-27

Family

ID=68012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00799.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36027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6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0272B (zh) 敞开式网箱鲍鱼养殖方法及装置
CN102239815B (zh) 网衣组合式浅海方形网箱的加工方法
CN105060155A (zh) 一种移动式池塘浮动捕捞鱼箱起吊装置
CN209436027U (zh) 一种能够避免泥鳅流失稻鳅共养用稻田围堵装置
CN203840980U (zh) 近海底层鱼类样本采集器
CN206547659U (zh) 一种捕鱼装置
CN108371129A (zh) 养殖网箱漂浮物隔拦网
CN205511629U (zh) 一种海水培育珍珠贝幼虫的附着装置
CN205233166U (zh) 一种海上深水网箱
CN203388088U (zh) 下沉自收口养殖网装置
CN204837599U (zh) 齿耙式埋栖蛤仔采收装置
CN105393994A (zh) 屋式诱捕鱼渔具
CN204616753U (zh) 鱼贝混养网箱
CN101926295A (zh) 软架式养殖鲍鱼装置
CN209846012U (zh) 新型吊网装置
CN108207717A (zh) 一种海产品多层混养竹筏
CN208908882U (zh) 一种小龙虾饲料利用率监测装置
CN208446377U (zh) 抗海流深海养殖网箱
CN20890887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渔场的贝藻礁
CN208211231U (zh) 养殖网箱漂浮物隔拦网
CN207369904U (zh) 一种实验型银鲳养殖装置
CN206165546U (zh) 底竖漂反向防挂钩
CN213639317U (zh) 一种观赏鱼网状繁育装置
CN215836564U (zh) 一种香港牡蛎池塘育肥筏架
CN206365375U (zh) 一种养殖鱼用捕捞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7

Termination date: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