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33100U -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33100U
CN209433100U CN201920117435.2U CN201920117435U CN209433100U CN 209433100 U CN209433100 U CN 209433100U CN 201920117435 U CN201920117435 U CN 201920117435U CN 209433100 U CN209433100 U CN 209433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r
ultra
bracket
mobile
voice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1743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彬
刘志远
洪航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Peisix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Peisix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Peisix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Peisixun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1743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33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33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33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超薄音圈马达包括壳体、支架、镜头座、第一动子、第二动子和定子,支架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镜头座可相对所述支架移动的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安装镜头;第一动子固定设置在所述镜头座上,所述第一动子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移动;第二动子对应所述第一动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带动所述支架移动;定子对应所述第二动子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位于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定子之间。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具有结构更加紧凑,高度较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驱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手机方便携带的需求,手机的厚度越来越薄。手机摄像头作为手机的重要部分,手机摄像头的高度也越来越低。目前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460180A,公开了一种开环平移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其包括镜头座、下盖、对焦线圈、平移线圈和磁石,镜头座靠近下盖一端的外围套装有对焦线圈,另一端的外围间隔均匀地设置着四个平移线圈,磁石设置了4块,分别与平移线圈位置对应地设置在磁轭的四个内壁上,其朝向对焦线圈一侧的极性相同。当对焦线圈通电时,磁石对镜头座产生一个平行光轴的作用力,使镜头座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当平移线圈通电时,平移线圈对镜头座连同对焦线圈整体产生垂直于光轴所在平面的作用力,使镜头座与对焦线圈及塑胶支架整体在垂直于光轴所在平面内发生平移。上述专利文献的音圈马达,磁石和平移线圈分别位于对焦线圈的光轴方向的一侧,音圈马达在光轴方向上具有设置磁石和平移线圈以及对焦线圈的空间,使得音圈马达的高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音圈马达高度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更加紧凑,高度较低的超薄音圈马达,以及设置有该超薄音圈马达的摄像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包括壳体、支架、镜头座、第一动子、第二动子和定子,支架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镜头座可相对所述支架移动的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安装镜头;第一动子固定设置在所述镜头座上,所述第一动子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移动;第二动子对应所述第一动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带动所述支架移动;定子对应所述第二动子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位于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定子之间。
所述定子、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第二动子沿光轴方向设置,所述定子的中线、所述第一动子的中线、和所述第二动子的中线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光轴。
所述第一动子为安装在所述镜头座外侧壁一周上的对焦线圈;所述第二动子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磁铁,所述磁铁的朝向所述对焦线圈的一侧极性相同;所述定子为对应所述磁铁间隔设置的防抖线圈,多个所述防抖线圈串联或并联或独立连接。
所述磁铁和所述防抖线圈各对应设置有四个,相对光轴的外周均布设置。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线路板,所述对焦线圈和所述防抖线圈与所述线路板信号连接。
还包括对应所述对焦线圈和/或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对焦线圈和/或所述磁铁的位置变化,或是磁场强度变化的监测件。
所述监测件为设置在线路板上,对应所述磁铁设置,感应所述磁铁磁感应变化的霍尔元件。
所述镜头座和所述支架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具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包括壳体、支架、镜头座、第一动子、第二动子和定子,支架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镜头座可相对所述支架移动的与所述支架连接,用于安装镜头;第一动子固定设置在所述镜头座上,所述第一动子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移动;第二动子对应所述第一动子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带动所述支架移动;定子对应所述第二动子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位于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定子之间。所述第二动子驱动所述第一动子移动,第一动子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移动,实现自动对焦或是光学防抖;所述定子驱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第二动子移动带动所述支架移动,实现光学防抖或自动对焦;且,所述第二动子位于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定子之间,所述第一动子、所述第二动子和所述定子的设置占用超薄音圈马达的宽度空间,减少占用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纵向高度空间,使得超薄音圈马达的高度更低,且结构更加的紧凑。
2.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所述定子、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第二动子沿光轴方向设置,所述定子的中线、所述第一动子的中线、和所述第二动子的中线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光轴,即所述第一动子、所述第二动子和所述定子的安装位置不占用超薄音圈马达的高度空间,使得超薄音圈马达的高度更低,结构更加的紧凑。
3.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对焦线圈中通电,对焦线圈在所述磁铁的磁场内受到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力的作用,磁铁驱动所述对焦线圈沿光轴方向移动,对焦线圈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沿光轴方向移动,实现自动对焦功能;防抖线圈中通电,所述防抖线圈在所述磁铁的磁场中受到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力的作用,防抖线圈驱动所述磁铁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磁铁移动带动所述支架垂直于光轴方向移动,实现光学防抖功能,即,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具有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的功能。
4.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所述监测件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测得到对焦线圈和/或磁铁的运动情况,以更好的对对焦线圈和/或磁铁的运动情况进行监控,使得自动对焦和/或光学防抖的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薄音圈马达的过光轴的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对焦线圈、磁铁和防抖线圈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上壳体;12-下盖;2-支架;3-镜头座;4-对焦线圈;5-磁铁;6-防抖线圈;7-线路板;81-上弹簧;82-下弹簧;9-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超薄音圈马达,包括壳体、支架2、镜头座3、对焦线圈4、防抖线圈6、磁铁5、线路板7、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9,支架2、镜头座3、对焦线圈4、防抖线圈6、磁铁5、线路板7、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9都设置在壳体内。
壳体包括上壳体11和下盖12,上壳体11和下盖12连接后形成安装支架2、镜头座3、对焦线圈4、防抖线圈6、磁铁5、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9的容纳腔。
所述镜头座3和所述支架2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镜头座3可相对所述支架2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包括上弹簧81和下弹簧82,所述镜头座3的沿光轴方向的上端设有上弹簧81,沿光轴方向的下端设有下弹簧82。上弹簧81的内圈贴合固定在镜头座3上端上,上弹簧81的外圈贴合固定在支架2的对应镜头座3上端的端面上,上弹簧81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用弹簧臂连接;下弹簧82内圈贴合固定在镜头座3下端上,下弹簧82的外圈固定在支架2的对应镜头座3下端的端面上,下弹簧82的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弹簧臂连接。所述镜头座3通过上弹簧81和下弹簧82悬挂在所述支架2内。
所述支架2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9固定连接,且支架2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二弹性件9为防抖弹簧,防抖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架2的侧面,防抖弹簧的另外一端固定在下盖12上,防抖弹簧的两端通过弹簧臂连接,即支架2通过第二弹性件9悬挂在壳体的容纳腔内,且支架2移动时会同时带动镜头座3移动。当然,第二弹性件9还可以为悬丝,即使用悬丝将支架2悬挂在壳体的容纳腔内。
对焦线圈4固定设置在所述镜头座3上,位于所述镜头座3外侧壁一周,所述对焦线圈4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3移动。如图2所示,对焦线圈4所在平面垂直于光轴。
磁铁5对应所述对焦线圈4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所述磁铁5的朝向所述对焦线圈4的一侧极性相同,用于驱动所述对焦线圈4移动,所述磁铁5移动带动所述支架2移动。
防抖线圈6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对应所述磁铁5间隔设置,用于驱动所述磁铁5移动。多个所述防抖线圈6串联或并联或独立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5和所述防抖线圈6各对应设置有四个,一一对应设置,且相对光轴的外周均布设置,各相对光轴镜像设置的两所述防抖线圈6串联或并联,当然也可以四个防抖线圈6独立设置。
自动对焦时,对焦线圈4内通入电流,对焦线圈4在磁铁5的磁感应范围内受到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力的作用,对焦线圈4平行于光轴方向移动,带动镜头座3及设置在镜头座3内的镜头平行于光轴方向移动。光学防抖时,根据防抖需求,向四个防抖线圈6内通入相通大小或不同大小或方向不同的电流,使防抖线圈6在磁铁5的磁场中受到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力的作用,防抖线圈6发生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移移动,带动所述支架2及安装在支架2内的对焦线圈4、镜头座3和镜头一同相对壳体发生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平移移动;当同时向对焦线圈4和光学防抖6内通入需要的电流时,可在自动对焦的同时实现光学防抖功能。
所述磁铁5位于所述对焦线圈4和所述防抖线圈6之间,对焦线圈4、所述防抖线圈6和所述磁铁5沿光轴方向设置,所述对焦线圈4的中线、所述防抖线圈6的中线、和所述磁铁5的中线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光轴。通过充分利用磁铁5的朝向所述对焦线圈4和朝向所述防抖线圈6的磁感应,同时实现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所述磁铁5、所述对焦线圈4和所述防抖线圈6的设置占用超薄音圈马达的宽度空间,减少占用平行于光轴方向的纵向高度空间,使得超薄音圈马达的高度更低,且结构更加的紧凑。
线路板7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防抖线圈6和对焦线圈4都与线路板7信号连接,线路板7具有伸出壳体的容纳腔的端部,线路板7通过该该端部与超薄音圈马达的外部控制机构信号连接。
超薄音圈马达为了实现对光学防抖的精确控制,在所述线路板7上,对应所述磁铁5设置感应所述磁铁5磁感应变化的霍尔元件,本实施例中,霍尔元件设置在所述磁铁5的光轴方向的正下方,霍尔元件通过感应磁铁5的磁感应变化,可以得到磁铁5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调节输入到防抖线圈6内的电流大小,进而实现精确的光学防抖功能。
当然,霍尔元件也可以通过感应磁铁5的磁感应变化,得到磁铁5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调节输入到对焦线圈4和防抖线圈6内的电流大小,进而实现精确的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壳体内对应对焦线圈4和磁铁5设置感应对焦线圈4和磁铁5位置的监测件,该监测件实时监测所述对焦线圈4和所述磁铁5的位置变化,并通过调节输入到对焦线圈4和防抖线圈6内的电流大小,同样能够实现精确的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功能,该监测件也与线路板7连接。当然,也可以用监测件监测对焦线圈4和防抖线圈6的磁感应变化。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防抖线圈6固定安装在镜头座3上,磁铁5固定安装在支架2上,对焦线圈4安装在壳体内,且防抖线圈6对应磁铁5间隔设置有多个,磁铁5设置在防抖线圈6和对焦线圈4之间,防抖线圈6、对焦线圈4和磁铁5的这种设置方式使得超薄音圈马达同样具有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的功能,且超薄音圈马达的高度也同样较低。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摄像头,具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摄像头中使用该超薄音圈马达时,能够降低摄像头的高度,使得摄像头能够用于超薄手机上,摄像头的适用范围广,且适应手机的发展需求。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包括,
壳体;
支架(2),可相对所述壳体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镜头座(3),可相对所述支架(2)移动的与所述支架(2)连接,用于安装镜头;
第一动子,固定设置在所述镜头座(3)上,所述第一动子移动带动所述镜头座(3)移动;
第二动子,对应所述第一动子设置在所述支架(2)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动子移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带动所述支架(2)移动;
定子,对应所述第二动子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动子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子位于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定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所述第一动子和所述第二动子沿光轴方向设置,所述定子的中线、所述第一动子的中线、和所述第二动子的中线在同一平面内,且该平面垂直于所述光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子为安装在所述镜头座(3)外侧壁一周上的对焦线圈(4);所述第二动子为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的磁铁(5),所述磁铁(5)的朝向所述对焦线圈(4)的一侧极性相同;所述定子为对应所述磁铁(5)间隔设置的防抖线圈(6),多个所述防抖线圈(6)串联或并联或独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5)和所述防抖线圈(6)各对应设置有四个,相对光轴的外周均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侧的线路板(7),所述对焦线圈(4)和所述防抖线圈(6)与所述线路板(7)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对焦线圈(4)和/或所述磁铁(5)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对焦线圈(4)和/或所述磁铁(5)的位置变化,或是磁场强度变化的监测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件为设置在线路板(7)上,对应所述磁铁(5)设置,感应所述磁铁(5)磁感应变化的霍尔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座(3)和所述支架(2)之间通过第一弹性件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和所述壳体之间通过第二弹性件(9)固定连接。
10.一种摄像头,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超薄音圈马达。
CN201920117435.2U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Active CN209433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7435.2U CN209433100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17435.2U CN209433100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33100U true CN209433100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77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17435.2U Active CN209433100U (zh) 2019-01-23 2019-01-23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331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367A (zh) * 2020-05-08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驱动方法、摄像头模组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82144A (zh) * 2021-06-09 2021-09-10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位移式的防抖摄像模组、摄像防抖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7367A (zh) * 2020-05-08 2020-07-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驱动方法、摄像头模组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82144A (zh) * 2021-06-09 2021-09-10 重庆市天实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传感器位移式的防抖摄像模组、摄像防抖系统及移动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98959B (zh) 一种可实现镜头可控倾斜的音圈马达结构
US20190049691A1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camera
US10551589B2 (en) Lens drive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209433100U (zh)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CN109752815A (zh) 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
CN209433163U (zh) 一种长焦镜头的摄像模组
CN104460180A (zh) 一种开环平移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US10746957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equipped device
CN109073854A (zh)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10780507A (zh) 可防抖的摄像模组、摄像装置
CN110297377A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其镜头组
US10156733B2 (en) Lens device
CN212785548U (zh) 防抖摄像模组、摄像头防抖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033904A (zh) 透镜驱动装置
CN207946633U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音圈马达及其镜头组
CN202904103U (zh) 一种可实现镜头可控倾斜的音圈马达结构
CN210573119U (zh) 摄像模组、摄像装置
CN109581648A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
KR101333185B1 (ko) 오토 포커스 카메라 모듈
CN109581649A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
CN207117456U (zh) 一种三轴光学防抖音圈马达
CN209731041U (zh) 防尘音圈马达
KR101333186B1 (ko) 오토 포커스 카메라 모듈
CN209496199U (zh)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
CN204287689U (zh) 一种开环平移实现光学防抖的音圈马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