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28246U - 水源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水源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28246U
CN209428246U CN201821616679.7U CN201821616679U CN209428246U CN 209428246 U CN209428246 U CN 209428246U CN 201821616679 U CN201821616679 U CN 201821616679U CN 209428246 U CN209428246 U CN 209428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filter
water
plate body
ros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1667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佳桐
何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1667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28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28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282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源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箱,其为中空的腔体,腔体顶端左右排列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均连接进水总管,第二进水管第一端和进水总管相接处设增压泵,第二端伸入过滤箱内且呈L型并朝向左侧;腔体靠近第二进水口一侧底端设出水口及出水管;过滤机构,其竖直设在过滤箱内部,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体和过滤网,过滤板体左侧设过滤网且相接处中部设第一磁铁,过滤板体内填充过滤材料且顶端和底端中部设滑块,滑块对应的过滤箱内壁上设滑槽,滑块嵌入滑槽内;过滤网顶端及底端与过滤箱内壁间分别设清洁装置,清洁装置抵于过滤箱内壁上。本申请实现了水源过滤净化,并能对过滤装置自清洁防止杂质堵塞。

Description

水源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源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严重的持续,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太阳能的使用比较常见,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存在而且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已经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比如太阳能热水器早已被众多地区所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有一种带有盛水装置的太阳能板直接放在屋顶上,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后,供人们使用热水,这种一般在农村家庭、工厂以及学校等使用比较常见,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但是进入太阳能的水一般都是未经过滤净化的井水或地下水,而井水或地下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或者可能还有一些其他浮游物或者细小沙土颗粒等,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太阳能热水器的盛水装置内以及输送水的管道中形成一层水垢或者其他杂质,以致造成流通不畅,甚至堵塞,而清理本身比较繁琐,耗时较长,还不容易清理彻底,每次请专业人士清理得需要支付清理费用,无形中增加成本。目前,市场有净化水源的设备,一般是用于工业生产用的,这种净化设备一般比较庞大,净化的精度要求较高、成本也高并且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操作;还有比较常见的是人们日常饮用水,采用滤芯过滤,这种滤芯体积小过滤性能也较高,一般滤芯有使用年限,质量一般的经过一年半载的就需要跟换一次,质量好的相对成本较高,对于家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而言,用于日常生活除了做饭还会洗衣、及洗漱等用,对于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综合考虑,这些净化装置不适宜作为净化进入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的装置;对于仅仅使用热水,对水质要求不高尤其是家庭式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而言,需要一种简单、易操作且成本低的能净化水源的装置,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源过滤装置,方便对水源过滤净化后加以利用,还能进行自清洁防止杂质堵塞腔体,有利于提高水源净化效果以及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源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箱,其为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端以左右排列的形式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活动挡板,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连接进水总管,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一端和所述进水总管的相接处设置增压泵,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箱内,伸入所述过滤箱的管道呈L型且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二端朝向左侧设置;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
过滤机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体和过滤网,所述过滤板的左侧设置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体内填充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板体的左侧中部设置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所述过滤网上设置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相对应处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一磁铁;其中,所述过滤板体顶端和底端中部分别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上分别设置滑槽,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过滤板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与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顶端及底端与所述过滤箱内壁间分别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抵于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上。
优选的是,所述过滤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层和活性炭层,所述聚酯纤维层和活性炭层从左至右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板体中;所述过滤板体侧面设置为150-200目网状结构,所述过滤网设置为100-150目。
优选的是,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弹性管和弹簧,所述弹性管上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和所述过滤箱之间的两侧,所述弹性管套设在所述弹簧的外侧,所述弹性管的两端封闭设置,所述弹簧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管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管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和弹簧在无外力作用下均处于自然伸缩状态。
优选的是,还包括缓冲网,所述缓冲网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体的右侧,所述缓冲网和所述过滤板相接触的一面中部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过滤网的四周边缘均抵于相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
优选的是,缓冲网的孔径小于所述过滤板侧面的孔径。
优选的是,还包括废液口,所述废液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底面上,且所述废液口位于所述过滤机构的右侧,所述废液口处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外壁和所述废液口内壁上通过适配的螺纹螺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依次设置废液管及废液桶;所述废液管上设置第二阀门。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件上端的内部横向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至少一层滤网;所述出水管内设置过滤膜。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过滤箱可经第一进水口直接将外部水源引进,水进入过滤箱后,自然流经过滤网过滤除去一些大的沙粒或者浮游物比如外接水源经管道进入过滤箱,而管道长期使用不清理,可能会有一些类似苔藓物生长在水管内壁,经流动进水过滤箱,而过滤网可以将其截留在侧面,进行初步粗滤,粗滤后的水流经滤板体进入过滤板体右侧的腔体内,由于过滤板体内设置了过滤材料,可对粗滤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净化水源,再经出水口即可将净化后的水加以利用,此过程中第二进水口处于关闭状态,且过滤板体和多滤网处于静止不动。在第二进水管和进水总管相接处设置增压泵,是在每次净化水后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关闭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口进水,加压进水加大水对过滤板的冲击力,使得过滤板受到的冲击力超过承受能力,嵌入滑槽的滑块开始滑动,以使过滤板体开始向左移动,同时由于磁铁的存在使得过滤网与过滤板体随动,通过过滤网顶端和底端的清洁装置对左侧腔体中过滤水源留在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有利于水的净化也有利于过滤装置的长期使用。本申请实现了对水源过滤净化,还能对过滤装置进行自清洁,防止过滤后留在腔体内的杂质堵塞,有利于提高水源净化效果以及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滤板体和过滤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源过滤装置,包括:
过滤箱100,其为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端以左右排列的形式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活动挡板,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101连接进水总管103,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102连接所述进水总管103,所述第二进水管102第一端和所述进水总管103的相接处设置增压泵104,所述第二进水管102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箱100内,伸入所述过滤箱100的管道呈L型且所述第二进水管102第二端朝向左侧设置;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111;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管101、所述第二进水管102和所述出水管111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105;
过滤机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00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体106和过滤网107,所述过滤板的左侧设置所述过滤网107,所述过滤板体106内填充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板体106的左侧中部设置第一凸块201,所述第一凸块201对应的所述过滤网107上设置第二凸块202,所述第一凸块201和所述第二凸块202相对应处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一磁铁;其中,所述过滤板体106顶端和底端中部分别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对应的所述过滤箱100内壁上分别设置滑槽,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过滤板体106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与所述过滤箱100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107顶端及底端与所述过滤箱100内壁间分别设置清洁装置200,所述清洁装置200抵于对应的所述过滤箱100内壁上。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过滤箱100可经第一进水口直接将外部水源引进,水进入过滤箱100后,自然流经过滤网107过滤除去一些大的沙粒或者浮游物比如外接水源经管道进入过滤箱100,而管道长期使用不清理,可能会有一些类似苔藓物生长在水管内壁,经水流动带入过滤箱100,而过滤网107可以将其截留在侧面,进行初步粗滤,粗滤后的水流经过滤板体106进入过滤板体106右侧的腔体内,由于过滤板体106内设置了过滤材料,可对粗滤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进一步净化水源,再经出水口即可将净化后的水再经管道输入太阳能中的盛水装置中加以利用,避免直接将井水或者地下水输入太阳能中,长期下来盛水装置内壁及输水管道上留下大量的水垢,不便清理甚至造成堵塞不流通,在净化水源的过程中过滤装置的第二进水口处于关闭状态,且由于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活动挡板,可缓解水进入腔体内冲击力度,以保证水流的进入缓慢并且对过滤板体106和过滤网107的压力未超过其承受的范围以使过滤机构处于静止不动,另外,本申请过滤板体106顶端和底端分别抵于过滤箱100的内壁上,避免过滤板体左右两侧的水相互混合。在第二进水管102和进水总管103相接处设置增压泵104,是在每次净化水后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可关闭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口进水,加压进水水流通过第二进水管102第二端直接对准过滤板体106以对过滤板体106构成较大冲击力,使得过滤板体106受到的冲击力超过承受能力,嵌入滑槽的滑块开始滑动,以使过滤板体106开始向左移动,同时由于磁铁的存在使得过滤网107与过滤板体106随动,并且第一凸块201和第二凸块202使得过滤板体106和过滤网107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对过滤网107顶端和底端的清洁装置200留有一定空间,以便清洁装置200对左侧腔体中过滤水源留在壁上的水垢等杂质进行清理,有利于水的净化也有利于过滤装置的长期使用;本过滤装置净化水源以及清理过滤装置的方式均非常简单易操作,相比清理太阳能盛水装置而言,成本低,也便于清理,保持进入太阳能的水是净化处理过的,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的使用寿命。本申请实现了对水源过滤净化,还能对过滤装置进行自清洁,防止过滤后留在腔体内的杂质堵塞,有利于提高水源净化效果也有利于提高过滤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过滤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层203和活性炭层204,所述聚酯纤维层203和活性炭层204从左至右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板体106中;所述过滤板体106侧面设置为150-200目网状结构,所述过滤网107设置为100-150目。
在上述方案中,过滤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层203及活性炭层204,并且由左至右依次铺设在过滤板体106中,是对水中的一些颗粒极小的沙尘颗粒以及一些有害成分比如近些年空气质量不好,造成雨水中夹有含硫成分;或者农村中种植农作物不可避免会使用化肥以及农药,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的使用会造成农药残留,渗入地下,以致造成地下水中存有一些有毒成分,经活性炭净化可以一定程度上除去这些有害成分。过滤网107为100目,是由于在农村中使用的井水,一般都是向地下深挖出来得到的,因为都是土地,不可避免的会有尘土沙粒的存在,过滤网107的设置目的是截留颗粒相对较大的沙土颗粒以及水经管道向上抽水时,时间长了管道内可能会生成类似苔藓物,经过滤网107可将其截留,以对水源进行粗滤;而过滤板体106侧面设置为150-200目,其中左侧面设置为150目,右侧面设置为180目,是为粗滤后的水既能通过过滤板体106又可进一步得到净化。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弹性管108和弹簧109,所述弹性管108上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网107和所述过滤箱100之间的两侧,所述弹性管108套设在所述弹簧109的外侧,所述弹性管108的两端封闭设置,所述弹簧109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管108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108第一端与所述过滤网107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09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管108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108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箱100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108和弹簧109在无外力作用下均处于自然伸缩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辅助机构的设置是为在第一进水口进水进行水源净化时,辅助固定过滤机构,而在第二进水口进水进行清洁时,可使得过滤机构来回滑动达到更好的清洁。具体实现为:在过滤网107和过滤箱100之间的两侧分别设置弹性管108,并且弹性管108上下对称设置,弹性管108套设在弹簧109的外侧,弹性管108的两端封闭设置,弹簧109的两端与弹性管108的两端分别连接,以使弹簧109封闭设置在弹性管108内部,在进行水源净化时,弹簧109和弹性管108在无水源外力冲击的情况下均处于自然伸缩状态,可从四个方向辅助固定过滤机构的稳定性;在通过第二进水管102进水进行清洁时,由于增压泵的存在,进入腔体的水有较大冲击力,可对过滤机构产生向左的推力,以超过过滤机构承受的能力时,过滤机构向左移动对弹性管108和弹簧109进行挤压,使得弹性管108连带弹簧109发生弹性形变,进而使得清洁装置200对过滤箱100内壁上残留的水垢等杂质进行清洁,当水冲击力解除时,被压缩的弹簧109和弹性管108恢复自然伸缩状态,即可向右移动到原位,再继续加压进水使得过滤机构移动,实现来回移动以进行更好的清洁。其中,清洁装置200采用毛刷;滑槽的两端均有卡固件,以便于滑块在过滤板体106左侧腔体内进行移动,以免滑块在整个过滤箱100内移动,无法将第二进水管102对准过滤板体106来实现冲过水冲击来实现清洁。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缓冲网110,所述缓冲网110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体106的右侧,所述缓冲网110和所述过滤板相接触的一面中部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过滤网107的四周边缘均抵于相对应的所述过滤箱100内壁。
在上述方案中,缓冲网110设置在过滤板的右侧,且缓冲网110和过滤板相接触的一面中部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以使过滤板在移动时可使得缓冲网110与过滤板随动,过滤网107的四周边缘均抵于相对应的所述过滤箱100内壁,是为缓冲网110随过滤板移动时更方便实现。
一个优选方案中,缓冲网110的孔径小于所述过滤板侧面的孔径。
在上述方案中,缓冲网110的孔径小于过滤网107的孔径,从第一进水口进水净化水源时能顺利进入过滤板右侧腔室并且孔径变小还能进一步净化水源;另外在加压进水进行反冲清洁时,防止水直接对着过滤板体106,时间长了对其内部过滤材料造成损害,缓冲网110可缓解水对过滤板体106直接的冲击力,但是由于与过滤板体106通过第二磁铁相吸,仍可将水对缓冲网110施压的推力传给过滤板体106,进而推动过滤板体106移动。
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废液口112,所述废液口112设置在所述过滤箱100的底面上,且所述废液口112位于所述过滤机构的右侧,所述废液口112处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连接件205,所述连接件205的上端外壁和所述废液口112内壁上通过适配的螺纹螺接,所述连接件205的下端依次设置废液管113及废液桶114;所述废液管113上设置第二阀门115。
在上述方案中,废液口112的设置是在对过滤箱100进行清洗之后,清洗后的废水可流经废液口112单独流出,防止从出水管111流出影响出水管111的流通性,并且废液口112处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连接件205,便于废液往下流出更通畅,并且在废液口112处设置螺接的连接件205,方便进行拆卸,进而对废液进行处理后便于拆卸下来单独对管道进行清洗处理;废液管113上设置第二阀门115是在进行水净化的过程中避免水从废液口112流出。
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连接件205上端的内部横向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至少一层滤网206;所述出水管111内设置过滤膜。
在上述方案中,连接件205上端的内部横向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至少一层滤网206,是为将过滤箱100清洗后的水垢等杂质截留在滤网206上,方便清洗连接件205及废液管113,并且弃去杂质后的废水经废液桶114收集可加以利用如浇花等;出水管111内设置过滤膜是为经出水口流出的水进一步过滤,另外滑块虽然是嵌入滑槽内,但是封闭性是相对的,在进行水源净化的过程,可能会有水经滑块和滑槽连接处直接渗透到过滤板体106右侧腔体内,出水管111内的过滤膜还能起到除杂的作用;其中,过滤膜采用聚酯纤维材质的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7)

1.一种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箱,其为中空的腔体,所述腔体的顶端以左右排列的形式设置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处设置活动挡板,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连接进水总管,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连接所述进水总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一端和所述进水总管的相接处设置增压泵,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进水口并伸入所述过滤箱内,伸入所述过滤箱的管道呈L型且所述第二进水管第二端朝向左侧设置;所述腔体靠近所述第二进水口的一侧底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
过滤机构,其竖直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且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体和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体的左侧设置所述过滤网,所述过滤板体内填充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板体的左侧中部设置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对应的所述过滤网上设置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相对应处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一磁铁;其中,所述过滤板体顶端和底端中部分别设置滑块,所述滑块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上分别设置滑槽,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滑槽内,以使所述过滤板体通过所述滑块和所述滑槽与所述过滤箱滑动连接;所述过滤网顶端及底端与所述过滤箱内壁间分别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抵于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材料包括聚酯纤维层和活性炭层,所述聚酯纤维层和活性炭层从左至右依次铺设在所述过滤板体中;所述过滤板体侧面设置为150-200目网状结构,所述过滤网设置为100-150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弹性管和弹簧,所述弹性管上下对称的设置在所述过滤网和所述过滤箱之间的两侧,所述弹性管套设在所述弹簧的外侧,所述弹性管的两端封闭设置,所述弹簧第一端与所述弹性管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第一端与所述过滤网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管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第二端与所述过滤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管和弹簧在无外力作用下均处于自然伸缩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网,所述缓冲网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体的右侧,所述缓冲网和所述过滤板相接触的一面中部设置磁性相吸的第二磁铁,所述过滤网的四周边缘均抵于相对应的所述过滤箱内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网的孔径小于所述过滤板侧面的孔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口,所述废液口设置在所述过滤箱的底面上,且所述废液口位于所述过滤机构的右侧,所述废液口处设有上宽下窄的漏斗状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外壁和所述废液口内壁上通过适配的螺纹螺接,所述连接件的下端依次设置废液管及废液桶;所述废液管上设置第二阀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源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端的内部横向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至少一层滤网;所述出水管内设置过滤膜。
CN201821616679.7U 2018-09-30 2018-09-30 水源过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28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6679.7U CN20942824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水源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6679.7U CN20942824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水源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28246U true CN209428246U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1667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28246U (zh) 2018-09-30 2018-09-30 水源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282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5131A (zh) * 2021-12-15 2022-04-29 齐振标 一种基于氟斑牙预防的高氟地区用饮水过滤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05131A (zh) * 2021-12-15 2022-04-29 齐振标 一种基于氟斑牙预防的高氟地区用饮水过滤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56290U (zh) 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器
CN107930205A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9428246U (zh) 水源过滤装置
CN207878553U (zh) 一种自控式园林绿化用雨水收集系统
CN208065873U (zh) 一种便于清理杂物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7215999A (zh) 一种河道浮油自动收集处理装置
CN108328773B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装置
CN111203028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雨水沉沙池装置
CN212523213U (zh) 一种用于园林水景的过滤装置
CN109107265A (zh) 一种具有除杂功能的城市雨水过滤机构
CN208843828U (zh) 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8471725U (zh) 一种乡村净水设备
CN20682930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装置
CN103157317A (zh) 一种水过滤器装置及其冲洗方法
CN209259801U (zh) 一种景观水循环使用的管道系统
CN206814585U (zh) 一种河道浮油自动收集处理装置
CN209974438U (zh) 一种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池
CN209098218U (zh) 一种利于生态修复的园林污水处理结构
CN207445758U (zh) 一种建筑领域的环保的建筑物污水处理设备
CN207016503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过滤系统
CN215102506U (zh) 一种市政工程中污水处理用多介质过滤装置
CN216304853U (zh) 一种用于园林景观水系的排水装置
CN212835801U (zh) 一种可净水的消能排水口
CN219240590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08687093U (zh) 一种隐藏式过滤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