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9856U -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9856U
CN209419856U CN201821952732.0U CN201821952732U CN209419856U CN 209419856 U CN209419856 U CN 209419856U CN 201821952732 U CN201821952732 U CN 201821952732U CN 209419856 U CN209419856 U CN 209419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headset
wireless
power supply
matching used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27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法比奥·圣阿加塔
金伟
陈国平
刘志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nod Acousticli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nod Acousticli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nod Acousticli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nod Acousticlink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9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9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无线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该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包括:电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无线通信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相互以电路的形式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供电,并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该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让无线耳机用户无需依托手机,仅单独使用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即可实现控制语音交互、音乐播放等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TrueWireless Stereo,真无线耳机设备)。
背景技术
现阶段TWS设备必须配对手机一起使用,一个蓝牙耳机,一部手机,通过蓝牙连接,实现耳机对手机的语音控制,在蓝牙耳机中播放手机中音乐功能,现阶段使用蓝牙耳机需要三种独立设备:蓝牙耳机、蓝牙耳机的充电设备和手机。没有手机,蓝牙耳机无法独立实现播放音乐、接打电话和语音控制等功能,一旦用户没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的情况发生,蓝牙耳机将无法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使用者的使用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让无线耳机用户无需依托手机,仅单独使用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即可实现控制语音交互、音乐播放等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包括:电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无线通信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相互以电路的形式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供电,并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包括LTE通信模块和/或5G通信模块;通过所述LTE通信模块和/或所述5G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公网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还包括Mi-Fi通信模块,通过所述Mi-Fi通信模块共享网络。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和/或Wi-Fi通信模块;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和/或所述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无线耳机、所述智能手机进行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组件包括:至少一块电池、供电电路、电池充电电路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所述电池充电电路以及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以电路的形式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供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用于给所述电池充电;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输入装置以及输出装置;所述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所述输入装置以及所述输出装置通过所述总线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还包括壳体与滑盖,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装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滑盖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充电槽,所述充电槽用于容置所述无线耳机,以固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充电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用于使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器包括电机和凸轮,所述凸轮装设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集成为电路板,通过至少一个控制外键向所述控制组件输入控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TWS设备,包括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和至少一个充电终端。所述充电终端上述任意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以及至少一台智能手机,其中所述充电终端为上述任意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通过BR/EDR蓝牙通信技术连接所述无线耳机,通过所述BR/EDR蓝牙通信技术的A2DP协议或HFP协议实现音频数据传输;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智能手机以及所述充电终端之间通过蓝牙免提技术拨打和接听电话;所述无线耳机分别与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之间通过BLE蓝牙技术连接,通过所述BLE蓝牙技术进行指令传输,使得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之间切换连接。所述充电终端还与移动公网连接,并从所述移动公网获取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当所述无线耳机接收到所述智能手机的MAC地址(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时,所述无线耳机主动切断与所述充电终端的连接状态并主动与所述智能手机建立连接,实现语音通话;在所述语音通话结束后,所述无线耳机主动与所述充电终端建立连接并播放音乐;当所述充电终端接收到所述智能手机的MAC地址时,所述充电终端主动切断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连接状态,然后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智能手机建立连接,进行电话的接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包括:电源组件、控制组件以及无线通信组件;所述电源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相互以电路的形式连接;所述电源组件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供电,并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通过所述电源组件能够给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供电,以及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组件能够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其能够实现音频播放、语音交互、接打电话、实时翻译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使用更便捷,功能更丰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100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00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内部构造图;
图6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外部构造图;
图7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终端、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之间的无线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
请参考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意的,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包括:电源组件100、控制组件200以及无线通信组件300。所述电源组件100、所述控制组件200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相互以电路的形式连接。所述电源组件100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供电,并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所述控制组件200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组件1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用于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所述移动公网泛指2G、3G、4G、5G网络。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通过所述电源组件100能够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供电,以及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能够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能够实现音频播放、语音交互、接打电话、实时翻译等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使用更便捷,功能更丰富。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联网后,可随时随地通过语音助手播放音乐,接听/拨打电话,导航等,因此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可以完全作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使用,可随时随地实现智能语音控制,不易错过任何一个来电。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能够接入移动公网,比较小巧,适合随身佩戴。
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100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意的,所述电源组件100包括:至少一块电池101、供电电路102、电池充电电路103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所述供电电路102、所述电池充电电路103以及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以电路的形式与所述电池101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02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供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103用于给所述电池101充电。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
所述电池充电电路103的充电接口优选为Type-C接口类型,也可以采用其他端口类型。所述Type-C接口支持电池充电端口双面插入,可以不用担心连接时插反问题,延长了电池充电端口的寿命,并且还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有更强悍的电力传输,加快充电速度。
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200的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意的,所述控制组件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总线203、输入装置204以及输出装置205;所述存储器201、所述处理器202、所述输入装置204以及所述输出装置205通过所述总线203连接。所述存储器中201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202执行所述存储器20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所述电源组件1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
请参考图4,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的示意图。
如图4中所示意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包括LTE通信模块301和5G通信模块302。通过所述LTE通信模块301和/或所述5G通信模块302与所述移动公网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与所述LTE通信模块301和/或所述5G通信模块302配套的还会有分集天线、主集天线、WIFI/BT/GPS三合一天线、网络通信卡槽底板以及网络通信卡槽等硬件结构。
所述网络通信卡槽可以插入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卡,在所述LTE通信模块301和无线耳机的支持下,可以使本申请中的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接打电话信号,实现电话接听、拨打以及上网功能。在本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网络通信虚拟卡,制作网络虚拟卡与设备型号相匹配,通过网络拨号连通网络虚拟卡与设备进行移动公网通信。
所述WIFI/BT/GPS三合一天线可以接入WIFI网络,实现蓝牙连接功能和GPS定位等功能。
在本申请的其余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包括LTE通信模块301或5G通信模块302。
如图4中所示意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还包括Mi-Fi通信模块303,通过所述Mi-Fi通信模块303共享网络。
如图4中所示意的,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304和Wi-Fi通信模块305。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304和/或所述Wi-Fi通信模块305与所述无线耳机、所述智能手机进行通信。
在本申请的其余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304或Wi-Fi通信模块30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余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可以只包括所述LTE通信模块301、所述5G通信模块302、所述Mi-Fi通信模块303、所述蓝牙通信模块304以及所述Wi-Fi通信模块305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内部构造图。
如图5中所示意的,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还包括振动器400,所述振动器400用于使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器400包括电机401和凸轮402,所述凸轮402装设在所述电机401的转轴上。所述振动器400在接收电话时振动,提醒使用者有电话接入。
如图5中所示意的,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集成为电路板500,通过至少一个控制外键600向所述控制组件200输入控制信号。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集天线、所述主集天线以及所述WIFI/BT/GPS三合一天线固定在所述电路板500边缘。所述LTE通信模块301设置在所述电路板500的中部。
请参考图6,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的外部构造图。
如图6中所示意的,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还包括壳体700与滑盖800,所述电源组件100、所述控制组件200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装设在所述壳体700内,所述滑盖800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700上。所述壳体700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充电槽701,所述充电槽701用于容置所述无线耳机,以固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充电位置。所述充电槽701内置有充电接片,所述充电接片与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以电路的形式连接。通过所述充电接片与置入所述充电槽701的无线耳机导通,进而给所述无线耳机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TWS设备,包括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和至少一个充电终端。所述充电终端上述任意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
请参考图7,为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无线耳机、充电终端、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之间的无线连接示意图。
如图7中所示意的,所述通信方法应用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个充电终端以及至少一台智能手机,其中所述充电终端为上述任意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通过BR/EDR(本申请技术领域常用术语,其中BR表示基础速率,EDR表示增强数据速率)蓝牙通信技术连接所述无线耳机,通过所述BR/EDR蓝牙通信技术的A2DP协议或HFP协议实现音频数据传输;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智能手机以及所述充电终端之间通过蓝牙免提技术拨打和接听电话;所述无线耳机分别与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之间通过BLE(Bluetooth Low Energy,蓝牙低功耗)蓝牙技术连接,通过所述BLE蓝牙技术进行指令传输,使得所述无线耳机在所述智能手机和所述充电终端之间切换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无线耳机接收到所述智能手机的MAC地址(Media Access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时,所述无线耳机主动切断与所述充电终端的连接状态并主动与所述智能手机建立连接,实现语音通话;在所述语音通话结束后,所述无线耳机主动与所述充电终端建立连接并播放音乐;当所述充电终端接收到所述智能手机的MAC地址时,所述充电终端主动切断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连接状态,然后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智能手机建立连接,进行电话的接听。
当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使用到软件实现时,可以将实现上述各个实施例的计算机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作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此: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此外,任何连接可以适当的成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钎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者其他远程源传输的,那么同轴电缆、光纤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诸如红外线、无线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包括在所述介质的定义中。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申请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100)、控制组件(200)以及无线通信组件(300);所述电源组件(100)、所述控制组件(200)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相互以电路的形式连接;
所述电源组件(100)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供电,并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
所述控制组件(200)用于控制所述电源组件(1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
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用于与至少一只无线耳机、至少一台智能手机以及移动公网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包括LTE通信模块(301)和/或5G通信模块(302);通过所述LTE通信模块(301)和/或所述5G通信模块(302)与所述移动公网进行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还包括Mi-Fi通信模块(303),通过所述Mi-Fi通信模块(303)共享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还包括蓝牙通信模块(304)和/或Wi-Fi通信模块(305);通过所述蓝牙通信模块(304)和/或所述Wi-Fi通信模块(305)与所述无线耳机、所述智能手机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100)包括:至少一块电池(101)、供电电路(102)、电池充电电路(103)以及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所述供电电路(102)、所述电池充电电路(103)以及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以电路的形式与所述电池(101)连接;所述供电电路(102)用于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供电;所述电池充电电路(103)用于给所述电池(101)充电;所述无线耳机充电电路(104)用于给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00)包括:存储器(201)、处理器(202)、总线(203)、输入装置(204)以及输出装置(205);所述存储器(201)、所述处理器(202)、所述输入装置(204)以及所述输出装置(205)通过所述总线(203)连接;所述存储器(20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和数据,所述处理器(202)执行所述存储器(201)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所述电源组件(100)和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700)与滑盖(800),所述电源组件(100)、所述控制组件(200)以及所述无线通信组件(300)装设在所述壳体(700)内,所述滑盖(800)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700)上;所述壳体(700)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充电槽(701),所述充电槽(701)用于容置所述无线耳机,以固定所述无线耳机的充电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器(400),所述振动器(400)用于使所述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产生振动;所述振动器(400)包括电机(401)和凸轮(402),所述凸轮(402)装设在所述电机(401)的转轴上。
9.一种TWS设备,包括至少一只无线耳机和至少一个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终端为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
CN201821952732.0U 2018-09-30 2018-11-23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Active CN20941985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15710 2018-09-30
CN2018216157105 2018-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9856U true CN209419856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353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2732.0U Active CN209419856U (zh) 2018-09-30 2018-11-23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CN201811410294.XA Pending CN110972122A (zh) 2018-09-30 2018-11-23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tws设备及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10294.XA Pending CN110972122A (zh) 2018-09-30 2018-11-23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tws设备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94198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257A1 (zh) * 2021-05-19 2022-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25312B (zh) * 2020-03-06 2023-0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通话连接的方法及装置、无线耳机装置
CN112866964B (zh) * 2021-01-18 2023-05-12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耳机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2257A1 (zh) * 2021-05-19 2022-1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2122A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9856U (zh) 一种与无线耳机配套使用的终端及tws设备
CN108564949A (zh) 一种tws耳机、腕带式ai语音交互装置及系统
US20090017881A1 (en) Storage and activation of mobile phone components
CN115175043A (zh) 应用于tws耳机单双耳切换的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830868A (zh) 一种通过充电仓控制耳机的系统及方法
US11564420B2 (en) Wearable apparatus for wired or wireless charging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445874U (zh) 蓝牙对讲机
CN210112225U (zh) 蓝牙无线分享系统及其蓝牙无线分享耳机
CN210725254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04090073U (zh) 一体式蓝牙耳机音箱
CN209805828U (zh) 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装置
CN216774762U (zh) 一种无线组网通信设备
CN203118191U (zh) 移动终端遥控装置
CN205213012U (zh) 一种车载蓝牙耳机
CN111263343B (zh) 一种适用于hud且基于蓝牙的多端音频交互系统
CN108429976A (zh) 骨传导智能esim一号多终端通讯耳机
CN102984409A (zh) 有独立通讯核心和多个终端的无线组合智能手机
CN109075594A (zh) 智能电源
CN208283850U (zh) 一种适用于智能终端的外设连接器
CN2521850Y (zh) 双信道手持式移动电话机
CN210609615U (zh) 一种可独立通话的耳机
CN215067821U (zh) 一种带有显示屏的智能控制器
CN103516401A (zh) 智能手机与电话座机之间通过蓝牙无线配对协同处理信息的方法
CN111107456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耳机
CN204119311U (zh) 一种具有手机来电接听功能的无绳电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