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9161U -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9161U
CN209419161U CN201920419339.3U CN201920419339U CN209419161U CN 209419161 U CN209419161 U CN 209419161U CN 201920419339 U CN201920419339 U CN 201920419339U CN 209419161 U CN209419161 U CN 209419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duct
power supply
distributing box
distribution
conduct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1933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huangx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郭文艺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郭文艺 filed Critical 郭文艺
Priority to CN20192041933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9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9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9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包括一母线槽、配电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母线槽包括母线槽主体以及设置于母线槽主体内部的导体安装机构,导体安装机构呈阶梯设置;供电单元包括一供电箱体、设置于供电箱体内部的供电导通机构以及与供电导通机构连接的输入总线,输入总线的端部与供电导通机构相连通,供电导通机构通过导体安装机构与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为母线槽供电;配电单元包括一配电箱体以及设置于配电箱体内部的配电导通机构,配电导通机构包括一阶梯状的导向座以及安装于导向座上的配电导电片;配电导电片呈T型,配电导电片通过导体安装机构与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母线槽为所述配电单元输出电流。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传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在强电供配电领域中一直存在母线槽系统不能通过模块化设计达到便利部署及便于运维的问题。目前母线槽的设计形式为即插即用式,但因其设计与实际应用脱节,也带来诸多母线部署与运行维护上的困扰与不便,造成设计目的与应用不符的现状。现有的母线无论是定点式亦或全点位结构,均沿用可用性设计思路,而配电单元是母线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一种悬臂梁结构形式。配电单元通常是靠自身铜接片的张力,夹在母线槽接口处的导体安装机构来实现插接。但是,现有的用于母线槽系统中的配电单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单向馈电,使得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集中在一侧,分布集中不合理;
2、与母线槽的卡接结构比较复杂,造成配电单元的插拔不方便;
3、配电单元通常是靠自身铜接片的张力,夹在母线槽接口处的导体安装机构,容易造成接触不良。
另外,现有供电单元通常由于内部需要安装多种模块导致供电单元体积空间较大,在狭小安装空间中无法安装使用,同时在一些使用场景中部分模块并非必须安装造成资源浪费使用成本高,还有部分体积较小的供电单元由于箱体结构设计原因需要在箱体内部狭小空间进行内部接线安装,不易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已解决现有技术中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分布合理、配电单元插拔不方便、配电单元与母线槽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以及供电单元体积庞大不易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包括一母线槽以及与所述母线槽一端连接并为所述母线槽供电的供电单元和与所述母线槽导通输出电流的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槽包括母线槽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母线槽主体内部的导体安装机构,所述导体安装机构呈阶梯设置;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一供电箱体、设置于所述供电箱体内部的供电导通机构以及与所述供电导通机构连接的输入总线,所述输入总线固定穿设于供电箱体内部,且该输入总线的端部与供电导通机构相连通,所述供电导通机构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与所述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为所述母线槽供电;
所述配电单元包括一配电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内部的配电导通机构,所述配电导通机构包括一阶梯状的导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导向座上的配电导电片;所述配电导电片呈T型,所述配电导电片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与所述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母线槽为所述配电单元输出电流。
优选的,所述配电导电片包括:
插接端,所述插接端用于实现与母线槽的导体安装机构插接,从而实现与母线槽的导电连接;以及
双向馈电端,所述双向馈电端与所述插接端垂直设置,用于连接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从而实现双向馈电。
优选的,所述导向座通过一滑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内部;
所述导向座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
所述配电箱体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
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所述导向座在所述配电箱体内部可以沿着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
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配电箱体的顶部,所述螺杆的底端于所述导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配电箱体的外部;
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的顶部,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以及
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外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设置;
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顶端依次穿过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顶部的螺纹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通孔,并且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固定连接一旋钮。
优选的,所述配电箱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机构,通过所述卡扣机构,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实现与母线槽的锁紧以及释放;所述卡扣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的圆柱形凸块;
套设于所述凸块上并可以相对于所述凸块旋转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卡扣套设于所述凸块上;以及
设置于所述卡扣内部的扭簧,所述卡扣靠近所述配电箱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扭簧容纳槽;
所述卡扣靠近所述配电箱体侧壁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一卡接端以及一把持端,所述卡接端和所述把持端围绕设置于所述卡扣的第二通孔的两侧;
所述把持端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为一锁紧螺栓;
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供电箱体的一侧壁面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指示灯,所述维修门的一侧设置有锁闭结构,且该维修门远离锁闭结构一侧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凸轴和插销结构。
优选的,所述插销结构包括插销支座、插销主体和弹簧,所述插销主体穿设于插销支座与弹簧内,所述弹簧位于插销支座中间位置,所述弹簧的一侧端部与插销主体固定连接,且该弹簧另一侧端部抵设于插销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供电导通机构包括上压紧座、多组导电片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压紧座固定设置于下安装座上,多组所述导电片夹设于下安装座与上压紧座之间,所述下安装座固定设置于下盖板一侧;
所述上压紧座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道,所述导电片分为安装部和插接部,所述安装部部分穿设于安装槽道内,所述插接部贯穿于下安装座内。
优选的,导体安装机构内安装有三火线导体夹装机构一个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一个地线导体夹装机构,所述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地线导体夹装机构突出于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所述三火线导体夹装机构、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地线导体夹装机构内均设置有导电铜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导电片设置为T型,实现双向馈电,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双向配电导电片可以连接单路及双路单相、三相耦合器接口,耦合器连接形式可以选择固定式插座亦或垂线式移动插座,并可以选配安装空开、智能仪表等组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使得配电单元本身的体积减小、自重轻,易于快速插拔,制造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卡扣机构,简化了配电单元与母线槽的卡接结构,使得配电单元与母线槽之间的拆卸更加方便;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滑动驱动机构,使得配电单元的配电导电片与母线槽接口处的导体安装机构形成良好的接触。
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单元壳体设计为由上盖板、中间壳体和下盖板组成的分体式结构,可在进行内部导通装置和输入总线接线时先将导通装置安装于下盖板上,再将输入总线穿过上盖板和中间壳体后与导通装置相连接,然后再将上盖板、中间壳体和下盖板固定连接为一整体,通过此结构设置可突破箱体本身内部空间限制是的内部结构安装连接更加方便;
5、同时由于在中间壳体上设置有维修门,在箱体内部需要定期检查维修时,可更加方便的实现,无须将整个箱体拆开才可以实现,只需通过打开维修门对简单故障进行排查检修即可,减少了维修工作量,降低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导通机构单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单元与母线槽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导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压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维修门、锁闭结构和插销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插销结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供电单元与母线槽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包括一母线槽1以及与所述母线槽1一端连接并为所述母线槽1供电的供电单元2和与所述母线槽导通输出电流的配电单元3。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母线槽1包括母线槽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母线槽主体11内部的导体安装机构12,所述导体安装机构12呈阶梯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母线槽1的导体安装机构12呈阶梯设置,该设置方式是为了方便区分区分火线以及零线和地线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安装机构12内安装有三个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一个零线导体夹装机构122以及一个地线导体夹装机构123,所述零线导体夹装机构122和地线导体夹装机构123突出于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构成阶梯状;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零线导体夹装机构122以及地线导体夹装机构123内均设置有导电铜片13。
与所述母线槽1的阶梯状导体安装机构12相对应的,所述配电导通机构32以及供电导通机构22均设置为与所述母线槽1的阶梯状导体安装机构12相匹配的阶梯状。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2包括一供电箱体21、设置于所述供电箱体21内部的供电导通机构22以及与所述供电导通机构22连接的输入总线23,所述输入总线23固定穿设于供电箱体21内部,且该输入总线23的端部与供电导通机构22相连通,所述供电导通机构22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12与所述母线槽主体11实现电连接,从而为所述母线槽1供电。
所述配电单元3包括一配电箱体31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31内部的配电导通机构32,所述配电导通机构32包括一阶梯状的导向座321以及安装于所述导向座321上的配电导电片322;所述配电导电片322呈T型,所述配电导电片322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12与所述母线槽主体11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母线槽1为所述配电单元3输出电流。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导通机构32包括一阶梯状的导向座321以及安装于所述导向座321上的配电导电片3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向座321设置为阶梯状,是为了区分火线以及零线和地线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导电片322设置为包括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和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均竖直穿过阶梯状的导向座321,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设置为高于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且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设置为三组,三组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与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等间距布置,阶梯状的导向座321中的阶梯结构设置为与母线槽1中的导体安装机构12的结构相配合,通过三组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与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的结构设置,能够保证配电单元于母线槽1中的插拔精度,避免带电插拔时的错位问题,将火线配电导电片322a设置为高于零线配电导电片322b以及地线配电导电片322c的设计使得配电单元与母线槽1中的导体安装机构12相配合,则在不需要区分零火线的情况下,也可使得安装正确,从而简化了安装过程,并提高了安装安全性能,且降低对安装人员的操作要求。
具体的,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母线槽1相互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三组所述火线导电片322a与三个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相互配合,即,所述火线导电片322a插装入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与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121内的导电铜片13实现导电连接;同理零线导电片322b与零线导体夹装机构122相互配合,所述地线导电片322c与地线导体夹装机构123相互配合。
同理,供电导通机构22也设置为阶梯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箱体31包括相互扣合上配电箱体311以及下配电箱体312,所述上配电箱体311和所述下配电箱体312相互扣合,将所述配电导通机构32限定于所述上配电箱体311和所述下配电箱体312形成的空间内。在本实用新型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配电箱体31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仅以分体式配电箱体示例性说明,并不对配电箱体31的结构做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配电箱体312上设置有多个可容配电导电片322穿过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导电片322呈T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电导电片322包括:
插接端3221,所述插接端3221用于实现与母线槽的插接,从而实现与母线槽1的导电连接;以及双向馈电端3222,所述双向馈电端3222与所述插接端3221垂直设置,用于实现双向馈电。
在现有技术中,所述配电导电片呈L型,一端实现与母线槽的插接,一端实现单向馈电,这就使得馈电端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的时候,所述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均设置于所述配电导电片的一侧,在空间分布上对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的数量造成了限制,另外,随着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需要外接的模块的数量以及种类日益增多,单向馈电的方式给接线带来了很大的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电导电片322呈T型,能够实现双向馈电,在原来的基础上,使得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的数量成倍增多,而且使得接线方便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双向配电导电片可以连接单路及双路单相、三相耦合器接口,耦合器连接形式可以选择固定式插座亦或垂线式移动插座,并可以选配安装空开、智能仪表等组件。
具体的,所述配电导电片322的插接端3221用于实现与母线槽1的插接,从而实现与母线槽1的导电连接;所述双向馈电端3222有两个馈电端子,两个馈电端子均可以连接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可以实现双向馈电。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配电导电片322的双向馈电端3222封装于所述导向座321内部,并且所述配电导电片322的双向馈电端3222上分别设置有外接孔3223,所述外接孔3223用于外接接线端子,从而实现与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座321通过一滑动驱动机构33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内部;所述导向座321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3214;所述配电箱体31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214相匹配的滑轨313;通过所述滑槽3214和所述滑轨313,所述导向座321在所述配电箱体31内部可以沿着所述滑轨313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配电导电片322需要插接于所述母线槽1内的导体安装机构12内,所述导向座321在所述滑动驱动机构33的驱动下,沿着所述滑轨10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配电导电片322相对于所述配电箱体31上下滑动,实现配电导电片322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配电单元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驱动机构33包括:一螺杆331、与所述螺杆331相匹配的螺纹孔332、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31外侧的支撑架333;所述螺杆331穿设于所述配电箱体31的顶部,所述螺杆331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座3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31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配电箱体31的外部;所述螺纹孔332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31的顶部,所述螺杆331穿设于所述螺纹孔332内;所述支撑架333上设置有一通孔3331,所述通孔3331与所述螺纹孔332相对设置;所述螺杆331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座32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31的顶端依次穿过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31顶部的螺纹孔332、设置于所述支撑架333上的通孔3331,并且在所述支撑架333的上方固定连接一旋钮334。
正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334,可以带动所述螺杆33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导向座321沿着所述滑轨31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配电导电片322相对于所述配电箱体31上下滑动,实现配电导电片322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配电单元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箱体31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机构35,通过所述卡扣机构35,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实现与母线槽1的锁紧以及释放。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机构35包括: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的圆柱形凸块351、套设于所述凸块351上并可以相对于所述凸块351旋转的卡扣352以及设置于所述卡扣352内部的扭簧353;所述卡扣352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3521,通过所述第二通孔3521,所述卡扣352套设于所述凸块351上;所述卡扣352靠近所述配电箱体31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扭簧容纳槽3522,所述扭簧203设置于所述扭簧容纳槽3522内;所述卡扣352靠近所述配电箱体侧壁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3523,所述配电箱体31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14,所述扭簧353的第一自由端3531和第二自由端3532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3523和所述第二限位槽314内。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352通过一紧固螺栓354旋转套设于所述凸块351上。所述卡扣352包括一卡接端3524以及一把持端3525,所述卡接端3524和所述把持端3525围绕设置于所述卡扣352的第二通孔3521的两侧。
向所述把持端3525施加一个力,使得所述把持端3525顺时针进行旋转,带动所述卡扣352以所述凸块351为轴心进行顺时针旋转,在所述卡扣352旋转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一自由端3531一起进行旋转,待将所述配电单元的配电导电片与所述母线槽1中的导体安装机构12实现良好接触时,释放对所述把持端3525的把持,所述卡扣在所述扭簧20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着回复初始状态的方向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卡接端3524与所述母线槽1两侧侧壁的卡槽相互卡合,实现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母线槽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把持端3525设置有锁紧机构355;所述锁紧机构355为一锁紧螺栓;所述配电箱体31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315。在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母线槽1之间实现良好接触之后,旋转所述锁紧螺栓,将其旋进所述第三限位槽315内,防止由于误碰导致所述卡扣352旋转,以解除所述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母线槽的卡和状态。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向所述把持端3525施加一个力,使得所述把持端3525顺时针进行旋转,带动所述卡扣352以所述凸块351为轴心进行旋转,然后将所述阶梯状导向座321中的阶梯结构与母线槽1中的导体安装机构12的结构相配合,即,将所述配电导电片插入对应的导体安装机构12中;然后释放施加于所述所述把持端3525的力,所述卡扣在所述扭簧203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着回复初始状态的方向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卡接端3524与所述母线槽1两侧侧壁的卡槽相互卡合,实现所述配电单元与所述母线槽的锁紧;
为防止配电导电片与导体安装机构12接触不良,正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所述旋钮334,可以带动所述螺杆331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所述导向座321沿着所述滑轨313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配电导电片322相对于所述配电箱体31上下滑动,实现配电导电片322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插接和脱离,从而完成配电单元在母线槽1中的良好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2包括供电箱体21、供电导通机构22和输入总线23,输入总线23通过和线缆保护套相配合穿设于供电箱体21内部,输入总线23和线缆保护套2111之间为较小的过盈配合,由此实现对输入总线23的卡紧防止输入总线23在供电箱体21内蹿动,且该输入总线23的端部与供电导通机构22相连通,由此实现外部电源与供电导通机构22相连通,供电导通机构22固定穿设于供电箱体21底部且与母线槽1内的导体安装机构12相导通,再由供电导通机构22将外部电源供给到母线槽1内部以便于为各配电单元3供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箱体21包括上盖板211、中间箱体212和下盖板213,上盖板211与下盖板213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中间箱体212的上下两侧端部。通过将供电箱体21设置为分体式结构可方便位于箱体内部的输入总线23和供电导通机构22的安装连接。
中间箱体212的一侧壁面上安装有维修门2121和指示灯2120,维修门2121的一侧设置有锁闭结构2122,且该维修门2121远离锁闭结构2122一侧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凸轴214和插销结构213。维修门2121用于后期的定期排查以及方便对部分较为微小的故障进行排除维修,可避免在维修时须将供电箱体进行拆离才可修整的难题,降低维修工作难度,指示灯2120与输入总线23电性连接用于显示电源输入的状态。凸轴214和插销结构213作为门轴将维修门2121固定于中间箱体212上。
插销结构213包括插销支座216、插销主体215和弹簧217,插销主体215穿设于插销支座216与弹簧217内,弹簧217位于插销支座216中间位置,弹簧217的一侧端部与插销主体215焊接固定或通过在插销主体215外侧壁圆周面上设置卡块来卡接连接,且该弹簧217另一侧端部抵设于插销支座216上。插销支座216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设置中间箱体212的内侧面上,通过弹簧217的弹力来保证插销主体215一直保持穿设于中间箱体212上,当需要将维修门2121拆下时只需将插销主体215向上推起即可使插销主体215从中间箱体212上抽离,从而使维修门2121脱出。
供电导通机构22包括上压紧座221、多组供电导电片222和下安装座223,上压紧座221通过螺钉固定于下安装座223上,多组供电导电片222夹设于下安装座223与上压紧座221之间,下安装座22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下盖板213一侧。上压紧座221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道2211,供电导电片222分为安装部2221和插接部2222,安装部2221部分穿设于安装槽道2211内,插接部2222贯穿于下安装座223内。供电导电片222上安装部2221外露的部分用于与输入总线23相连接,插接部2222外露部分用于穿入母线槽1内的导体安装机构中,使母线槽1带电。
下盖板213远离上压紧座221的一侧面上通过螺钉固定设有安装槽板24。安装槽板24通过其自身上的卡口结构和螺钉来将下盖板213安装在母线槽1上,从而使整个供电单元固定在母线槽1上。
上盖板211固定穿设有线缆保护套2111。线缆保护套2111用于保护与固定穿入供电箱体内部的输入总线23。线缆保护套2111由具有弹性的绝缘材质制成,其整体穿套卡接在上盖板211上。
供电箱体上还可以安装电力监控装置25。供电箱体上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安装较为简单的监控模块,实现对输入总线23中的电力参数的监控,电力监控装置25可使用简单小巧的模块组合,譬如互感器模块、MCU模组(内含供电模块,MCU模块,计量模块)和显示通讯板的组合以此实现对电力的监控,互感器模块、MCU模组和显示通讯板之间电性连接,互感器模块负责电流电压直接采集或转换,电源模块用于给MCU模组及显示通讯板供电,计量模块用于处理互感器模块传递过来的信号,将信号识别成电流值电压值,显示通讯板用于和配电单元表通讯,以及箱体本身内的MCU通讯,同时将所有数据信息按照程序设定在界面上呈现出来,便于工作人员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将安装槽板24套设在母线槽1上的指定位置再通过螺钉在两侧进行紧固定位,然后将供电导通机构、安装槽板24分别用螺钉固定于下盖板213的两侧,并保证供电导电片222的插接部2222穿入母线槽1的导体安装机构12内。然后根据客户使用需要在中间箱体212内侧安装相应的简单电力监控装置25,接着将输入总线23的端部依次穿过上盖板211的线缆保护套2111和中间箱体212,且使输入总线23的连接端部穿出至中间箱体212外部,然后将输入总线23中所对应的相线与相对应的供电导电片222相连接,接着再调节中间箱体212和上盖板211在输入总线23上的位置,使得上盖板211和下盖板213在固定盖设于中间箱体212上的时候输入总线23剩留于供电箱体内的长度适当,然后通过螺钉将上盖板211、下盖板213和中间箱体212固定成为一体。若安装有相关的电力监控装置25,再通过打开维修门2121对内部相关设备进行相应的调校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所述供电单元安装于所述母线槽,为所述母线槽提供电能,另外所述母线槽可以安装多个配电单元,为不同的配电单元提供电能,所述配电单元上可以外接各种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该组合方式比较灵活,同时可以提供带电插拔,另外所述供电单元和所述配电单元体积小、安装方便,使得整个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包括一母线槽以及与所述母线槽一端连接并为所述母线槽供电的供电单元和与所述母线槽导通输出电流的配电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槽包括母线槽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母线槽主体内部的导体安装机构,所述导体安装机构呈阶梯设置;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一供电箱体、设置于所述供电箱体内部的供电导通机构以及与所述供电导通机构连接的输入总线,所述输入总线固定穿设于供电箱体内部,且该输入总线的端部与供电导通机构相连通,所述供电导通机构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与所述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为所述母线槽供电;
所述配电单元包括一配电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内部的配电导通机构,所述配电导通机构包括一阶梯状的导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导向座上的配电导电片;所述配电导电片呈T型,所述配电导电片通过所述导体安装机构与所述母线槽主体实现电连接,从而实现所述母线槽为所述配电单元输出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导电片包括:
插接端,所述插接端用于实现与母线槽的导体安装机构插接,从而实现与母线槽的导电连接;以及
双向馈电端,所述双向馈电端与所述插接端垂直设置,用于连接外接输出侧配电模块,从而实现双向馈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座通过一滑动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内部;
所述导向座的两侧侧壁上设置有滑槽;
所述配电箱体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轨;
通过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轨,所述导向座在所述配电箱体内部可以沿着所述滑轨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
一螺杆,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配电箱体的顶部,所述螺杆的底端于所述导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配电箱体的外部;
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的顶部,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以及
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外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相对设置;
所述螺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座固定连接,顶端依次穿过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顶部的螺纹孔、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通孔,并且在所述支撑架的上方固定连接一旋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体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机构,通过所述卡扣机构,所述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实现与母线槽的锁紧以及释放;所述卡扣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的圆柱形凸块;
套设于所述凸块上并可以相对于所述凸块旋转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卡扣套设于所述凸块上;以及
设置于所述卡扣内部的扭簧,所述卡扣靠近所述配电箱体侧壁的一侧设置有扭簧容纳槽;
所述卡扣靠近所述配电箱体侧壁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所述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包括一卡接端以及一把持端,所述卡接端和所述把持端围绕设置于所述卡扣的第二通孔的两侧;
所述把持端设置有锁紧机构;
所述锁紧机构为一锁紧螺栓;
所述配电箱体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体的一侧壁面上安装有维修门和指示灯,所述维修门的一侧设置有锁闭结构,且该维修门远离锁闭结构一侧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凸轴和插销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结构包括插销支座、插销主体和弹簧,所述插销主体穿设于插销支座与弹簧内,所述弹簧位于插销支座中间位置,所述弹簧的一侧端部与插销主体固定连接,且该弹簧另一侧端部抵设于插销支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导通机构包括上压紧座、多组导电片和下安装座,所述上压紧座固定设置于下安装座上,多组所述导电片夹设于下安装座与上压紧座之间,所述下安装座固定设置于下盖板一侧;
所述上压紧座上开设有多组安装槽道,所述导电片分为安装部和插接部,所述安装部部分穿设于安装槽道内,所述插接部贯穿于下安装座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其特征在于:导体安装机构内安装有三火线导体夹装机构一个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一个地线导体夹装机构,所述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地线导体夹装机构突出于所述火线导体夹装机构;所述三火线导体夹装机构、零线导体夹装机构以及地线导体夹装机构内均设置有导电铜片。
CN201920419339.3U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Active CN209419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39.3U CN209419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19339.3U CN209419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9161U true CN209419161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59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19339.3U Active CN209419161U (zh) 2019-03-29 2019-03-29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91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176A (zh) * 2019-03-29 2019-05-21 郭文艺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CN111884158A (zh) * 2020-06-23 2020-11-0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线配电模块插接装置、母线系统及配电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176A (zh) * 2019-03-29 2019-05-21 郭文艺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CN109787176B (zh) * 2019-03-29 2023-11-21 郭文艺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CN111884158A (zh) * 2020-06-23 2020-11-03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线配电模块插接装置、母线系统及配电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19161U (zh)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US9500672B1 (en) Meter socket adaptor
EP2489078A2 (en) Power inverter docking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modules
KR20170062732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CN209419162U (zh)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配电单元
US1188844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 universal module junction box
CN109787176A (zh)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系统
CN211428602U (zh) 一种基于开关柜的线缆固定绑线机构
CN204651707U (zh) 雷达配电分机
CN107271920A (zh) 电压温度采集结构及电池装置
CN208352664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轨道灯
CN109873385A (zh) 一种新型的简易母线槽配电单元
CN201947559U (zh) 接线端子盒可拆卸式智能仪表
CN210744687U (zh) 一种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主干体闭合卡接装置
CN213152528U (zh) 一种电控设备的电器盒
CN107634583A (zh) 一种储能控制模块
CN110768191A (zh) 一种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主干体闭合卡接装置
CN208606775U (zh) 一种电力设备运行监测装置
CN205122813U (zh) 带有卡扣结构的接线端子
CN209088593U (zh) 一种电源控制功率表及其控制系统
CN203800100U (zh) 一种电池安装结构
CN218386678U (zh) 一种模块化的母线槽插接箱
CN209561661U (zh) 插座
CN216622601U (zh) 一种i型集中器主板单板上电测试工装
CN220189182U (zh) 一种led显示单元及拼接式led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3

Address after: 300384-1-901, building 3, No.1, Haitai Huake Third Road, Huayuan Industrial Zone, high tech Zone, Binhai New Area,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Chuangxi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uizhou Heping District, Tianjin City Road 300000 Building No. 4, No. 1608 pik

Patentee before: Guo Weny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