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7221U -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417221U CN209417221U CN201920973394.7U CN201920973394U CN209417221U CN 209417221 U CN209417221 U CN 209417221U CN 201920973394 U CN201920973394 U CN 201920973394U CN 209417221 U CN209417221 U CN 2094172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nit
- electromagnetic switch
- switch
- test
- light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包括高压充电单元、脉冲极性切换单元、第一充电电容、第二充电电容、高压脉冲触发开关、第1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和电磁开关输出单元;所述电磁开关输出单元包括第1电磁开关、第2电磁开关、第3电磁开关和第4电磁开关。优点为:采用4个电磁开关实现雷电冲击发生器和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接线,因此,可自动对4个电磁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雷击试验,无需手动换线,提高了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可实现对雷击试验采用的脉冲极性的切换控制,可满足电源端口测试和通信端口测试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雷电防护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的通信、信号设备大量使用微电子设备。为了保护微电子设备能够在雷电环境下正常运行,通信信号系统应采取一系列防护措施,以避免集成电路芯片等微电子设备在出现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时受到损坏,以确保列车正常运行。因此,相关标准规定,对铁路信号系统需要进行雷击试验,以验证铁路信号系统满足标准要求。
具体的,铁路信号系统的雷击试验包括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和通信信号端口雷击试验两大类。并且,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和通信信号端口雷击试验均进一步包括三种试验,分别为:正极端口和地间的纵向试验,即:线-地间试验;负极端口和地间的纵向试验,即:线-地间试验;正极端口和负极端口之间的横向试验,即差模试验。并且,对于两种线-地间试验和一种差模试验,在实际测试时,均需要进行多组正极脉冲试验和负极脉冲试验。由此可见,对于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和通信信号端口雷击试验,均需要进行多组具体的雷击试验装置。雷击试验装置数量较大。
传统方案中,每接线完成一种具体的雷击接线配置后,需要手动拆除线路,再重新接线得到另一种具体的雷击接线配置,此种方式具有以下不足:(1)由于需要接线得到多种具体的雷击接线配置,测试人员需要频繁换线,会增加时间成本,降低试验效率。(2)测试人员在频繁换线过程中,尤其是雷电冲击发生器和受试设备之间进行换线时,会给测试人员带来触电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包括高压充电单元、脉冲极性切换单元、第一充电电容(C1)、第二充电电容(C2)、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第1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和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电磁开关输出单元包括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
所述脉冲极性切换单元包括正向二极管(D1)、反向二极管(D2)和极性切换开关(MT2);
所述高压充电单元的高压输出端(P1)分别连接到所述正向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反向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极性切换开关(MT2)的动触点可选择的连接到所述正向二极管(D1)的负极或所述反向二极管(D2)的正极,进而选择实现将所述正向二极管(D1)或所述反向二极管(D2)串联在所述高压输出端(P1)一侧,从而控制所述高压充电单元输出的高压脉冲的极性;
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连接在所述极性切换开关(MT2)的静触点一侧以及所述高压充电单元的的低压输出端(P2)之间;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2)可选择的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或不接入电路中;
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串联连接所述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一端,所述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第1调波单元和所述第2调波单元,其中,所述第1调波单元用于产生电源端口测试用的短波信号;所述第2调波单元用于产生通信端口测试用的长波信号;
所述第1调波单元具有第1正极输出端口(B1)和第1负极输出端口(E1);所述第2调波单元具有第2正极输出端口(B2)和第2负极输出端口(E2);
当进行电源端口测试时,所述第1正极输出端口(B1)分别与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一端并联;所述第1负极输出端口(E1)分别与第1电磁开关(S1)的一端和第2电磁开关(S2)的一端并联;所述第1电磁开关(S1)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或直流电源端口的防护地线;所述第2电磁开关(S2)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负线;所述第3电磁开关(S3)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火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正线;所述第4电磁开关(S4)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负线;
当进行通信端口测试时,所述第2正极输出端口(B2)分别与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一端并联;所述第2负极输出端口(E2)分别与第1电磁开关(S1)的一端和第2电磁开关(S2)的一端并联;所述第1电磁开关(S1)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防护地线;所述第2电磁开关(S2)和所述第4电磁开关(S4)的另一端均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负线;所述第3电磁开关(S3)的另一端均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正线。
优选的,所述高压充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单元、升压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
优选的,所述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绝缘管(2)、铜片(3)、金属触点(4)和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
所述绝缘管(2)垂直设置,所述绝缘管(2)的下方设置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并且,所述绝缘管(2)的底端与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的动衔铁固定,当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通电时,通过所述动衔铁带动所述绝缘管(2)下移;
所述绝缘管(2)的顶端固定安装水平设置的所述铜片(3),所述铜片(3)的一端底面固定设置所述金属触点(4),所述金属触点(4)为动触点;在所述金属触点(4)的正下方设置所述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作为静触点。
优选的,在进行所述电源端口测试时,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与受试设置的供电电源之间布置电源去耦网络;并且,在所述电源去耦网络和所述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之间,接线相应的所述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在进行所述通信端口测试时,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与受试设置的负载之间布置通信去耦网络;并且,在所述通信去耦网络和所述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之间,接线相应的所述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4个电磁开关实现雷电冲击发生器和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接线,因此,可自动对4个电磁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雷击试验,无需手动换线,提高了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可实现对雷击试验采用的脉冲极性的切换控制,可满足电源端口测试和通信端口测试的需求,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切换测试线路的雷电冲击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充电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3为脉冲极性切换单元;
图4为一种具体的电源端口测试电路图;
图5为一种具体的通信端口测试电路图;
图6为电磁开关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包括高压充电单元、脉冲极性切换单元、第一充电电容C1、第二充电电容C2、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第1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和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下面对各主要部件详细介绍:
(1)高压充电单元
如图2所示,为高压充电单元的电路结构图。高压充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单元、升压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高压充电单元用于产生高压脉冲。其中,电路保护单元采用熔断器FU实现,用于当电流超过规定值时,以本身产生的热量使熔体熔断,从而使电路断开,达到电路保护作用。
高压充电单元的作用原理为:供电电源输出0~220V连续可变的交流电压,经过电路保护单元后,再通过升压变压器调高电压,输出0~5kV高压,经过隔离变压器后,向后续器件传输。
(2)脉冲极性切换单元
参考图3,脉冲极性切换单元包括正向二极管D1、反向二极管D2和极性切换开关MT2;高压充电单元的高压输出端P1分别连接到正向二极管D1的正极和反向二极管D2的负极;极性切换开关MT2的动触点可选择的连接到正向二极管D1的负极或反向二极管D2的正极,进而选择实现将正向二极管D1或反向二极管D2串联在高压输出端P1一侧,从而控制高压充电单元输出的高压脉冲的极性。
因此,在进行雷击试验时,只需要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操控,即可控制高压脉冲的极性,得到正极性高压脉冲或负极性的高压脉冲。
(3)第一充电电容C1和第二充电电容C2
参考图3,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连接在极性切换开关MT2的静触点一侧以及高压充电单元的的低压输出端P2之间;第二充电电容C2可选择的与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或不接入电路中。
当整个电路中只接入第一充电电容C1时,高压充电单元产生的高压电向第一充电电容C1充电。当整个电路中接入并联的第一充电电容C1和第二充电电容C2时,高压充电单元产生的高压电同时向第一充电电容C1和第二充电电容C2充电。
设置两种电容接入方式的目的为:与接入的调波单元相匹配,具体原理在后面调波单元中介绍。
(4)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第1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
参考图3,为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接入方式。
第一充电电容C1串联连接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一端,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第1调波单元和第2调波单元,其中,第1调波单元用于产生电源端口测试用的短波信号;第2调波单元用于产生通信端口测试用的长波信号。
具体的,本发明中,放电单元采用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而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采用水银继电器开关触发方式,相比较于目前大多数冲击发生器使用的高压脉冲点火触发方式,本发明采用的方式无需定期更换火花塞,能承受最大10kV高压脉冲电压,输出波形精度高。
本发明中,调波单元采用组合波调波板形式,通过切换不同跳线方式切换波形。当只有第一充电电容C1接入电路中时,第1调波单元输出1.2/50-8/20μs组合波,此种组合波为一种短波;当第一充电电容C1和第二充电电容C2并联接入时,切换为第2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输出10/700-5/300μs组合波,此种组合波为一种长波。其中,切换为第1调波单元时,其输出的短波用于电源端口测试;切换为第2调波单元时,其输出的长波用于通信端口测试。
因此,通过采用组合波发生器,可满足电源端口测试和通信端口测试的需求。
(5)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参考图1,电磁开关输出单元包括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
第1调波单元具有第1正极输出端口B1和第1负极输出端口E1;第2调波单元具有第2正极输出端口B2和第2负极输出端口E2;
当进行电源端口测试时,参考图4,为一种具体的电源端口测试电路图,第1正极输出端口B1分别与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一端并联;第1负极输出端口E1分别与第1电磁开关S1的一端和第2电磁开关S2的一端并联;第1电磁开关S1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或直流电源端口的防护地线;第2电磁开关S2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负线;第3电磁开关S3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火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正线;第4电磁开关S4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或受试设备直流电源端口的电源负线;
当进行通信端口测试时,参考图5,为一种具体的通信端口测试电路图,第2正极输出端口B2分别与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一端并联;第2负极输出端口E2分别与第1电磁开关S1的一端和第2电磁开关S2的一端并联;第1电磁开关S1的另一端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防护地线;第2电磁开关S2和第4电磁开关S4的另一端均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负线;第3电磁开关S3的另一端均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正线。
本发明中,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结构相同,参考图6,为电磁开关的具体原理图,电磁开关均包括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绝缘管2、铜片3、金属触点4和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
绝缘管2垂直设置,绝缘管2的下方设置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并且,绝缘管2的底端与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的动衔铁固定,当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通电时,通过动衔铁带动绝缘管2下移;
绝缘管2的顶端固定安装水平设置的铜片3,铜片3的一端底面固定设置金属触点4,金属触点4为动触点;在金属触点4的正下方设置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作为静触点。
电磁铁通电时,动触点和静触点吸合,输出高压脉冲波形。
电磁铁选用行程0-8mm的推拉式管状电磁铁,耐压20kV;石墨电极选用电阻率为8.5*10-6的高导电石墨材料,该切换单元组合后,可实现0-20kV脉冲电压输出,0-10kA脉冲电流输出,以适应雷击实验中高压脉冲的切换使用需求。
(6)去耦网络
(6.1)电源去耦网络
在进行电源端口测试时,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与受试设置的供电电源之间布置电源去耦网络;并且,在电源去耦网络和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之间,接线相应的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此处设置去耦网络的原因为:由于在对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进行雷击测试时,不中断电源端口的正常供电,因此,参考图4,电源端口的电源向电源端口供电时,为避免雷击试验的脉冲电流对电源端口的电源产生不利影响,在受试设置的电源端口与受试设置的供电电源之间布置电源去耦网络,使雷击试验的脉冲电流仅单向向电源端口传输,而不会反向传输。
(6.2)通信去耦网络
在进行通信端口测试时,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与受试设置的负载之间布置通信去耦网络;并且,在通信去耦网络和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之间,接线相应的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此处设置去耦网络的原因为:由于在对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进行雷击测试时,不中断通信端口的正常通信使用,因此,参考图5,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向受试设置的负载进行通信传输时,为避免雷击试验的脉冲电流对受试设置的负载产生不利影响,受试设置的通信端口与受试设置的负载之间布置通信去耦网络,使雷击试验的脉冲电流仅单向向电源端口传输,而不会反向传输。
本发明对采用的电源去耦网络和通信去耦网络的具体电路结构并不限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任何种类的去耦网络,图4和图5中的去耦网络仅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具体的,去耦网络,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浪涌(冲击)影响其他未试验的装置、设备或系统的电路;在电子系统雷击试验中起到的作用是: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高压脉冲波对辅助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或损坏。去耦网络通过电容电感隔离的方式,在高压脉冲波反向传输的路径上,提供足够的去耦阻抗,避免了高压脉冲波对供电或通信的辅助设备产生不利影响。
在图4中,L1、L2和C11、C12、C13构成了去耦网络,选择合适的耦合去耦元件参数,以满足以下条件:1、施加在EUT两端的高压脉冲波形无失真;2、给EUT供电的交流电源输出无明显衰减;3、交流电源两端受到的反向高压脉冲衰减明显;
同电源端口试验过程一样,各种模拟和数字信号端口在进行雷电脉冲试验时,也需要辅助设备为其模拟正常工作时的各种传输信号,为了保证辅助设备的正常工作,同样需要在辅助设备一端施加相应的去耦网络。一般情况下,模拟和数字信号系统传输的信号是通过高频载波调制后进行传输的高频信号,其工作频率远远超过了模拟雷电脉冲波形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1MH以下),所以可以通过设计带通滤波器或高通滤波器的形式来抑制其对辅助设备的影响。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切换测试线路的雷电冲击发生器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电源端口雷击试验
(1)准备工作:
结合图1-图4。以交流电源端口测试为例,首先,在测试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前,进行初始接线工作,包括:只接入第一充电电容C1,不接入第二充电电容C2;切换第1调波单元和第2调波单元,使第1调波单元切入电路中。
实现雷电冲击发生器的4个电磁开关与对应的交流电源端口的接线,即:第1电磁开关S1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防护地线;第2电磁开关S2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第3电磁开关S3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火线;第4电磁开关S4接线到受试设备交流电源端口的零线;
(2)进行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包括:
1)首先进行一组正极性脉冲的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即: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操控,使正向二极管D1接入电路中;
然后,自动对各个电磁开关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首先使S3、S1吸合时,在火线-防雷地线施加高压冲击;然后使S4、S1吸合,在零线-防雷地线施加高压冲击;再使S3、S2吸合时,在火线-零线间施加高压冲击。由于此过程中采用电磁开关,所以不需要人为手动换线,提高了操作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2)再进行一组负极性脉冲的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即: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操控,使反向二极管D2接入电路中;
然后,自动对各个电磁开关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首先使S3、S1吸合时,在火线-防雷地线施加高压冲击;然后使S4、S1吸合,在零线-防雷地线施加高压冲击;再使S3、S2吸合时,在火线-零线间施加高压冲击。
由此实现对电源端口雷击试验的测试。
(二)通信端口雷击试验
(1)准备工作: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5,初始接线工作,包括:同时并联接入第一充电电容C1和第二充电电容C2,切换第1调波单元和第2调波单元,使第2调波单元切入电路中。
实现雷电冲击发生器的4个电磁开关与对应的通信端口的接线,即:第1电磁开关S1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防护地线;第2电磁开关S2和第4电磁开关S4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负线;第3电磁开关S3接线到受试设备通信端口的通信正线。
(2)进行通信端口雷击试验,包括:
1)首先进行一组正极性脉冲的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即: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操控,使正向二极管D1接入电路中;
然后,自动对各个电磁开关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首先使S3、S1吸合时,在通信正线-防护地线施加高压冲击;然后使S4、S1吸合,在通信负线防护地线施加高压冲击;再使S3、S2吸合时,在通信正线-通信负线间施加高压冲击。由于此过程中采用电磁开关,所以不需要人为手动换线,提高了操作人员使用的安全性。
2)再进行一组负极性脉冲的电源端口雷击试验,即: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操控,使反向二极管D2接入电路中;
然后,自动对各个电磁开关的通电状态进行控制,首先使S3、S1吸合时,在通信正线-防护地线施加高压冲击;然后使S4、S1吸合,在通信负线防护地线施加高压冲击;再使S3、S2吸合时,在通信正线-通信负线间施加高压冲击。
由此实现对通信端口雷击试验的测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4个电磁开关实现雷电冲击发生器和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接线,因此,可自动对4个电磁开关的通断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受试设备对应端口的雷击试验,无需手动换线,提高了试验的工作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2)通过在雷电冲击发生器中增加脉冲极性切换单元,可实现对雷击试验采用的脉冲极性的切换控制,从而只需要对极性切换开关MT2进行控制,即可实现采用不同脉冲极性的高压脉冲进行雷击试验的要求,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3)通过在雷电冲击发生器中增加组合波单元,可得到满足电源端口测试用的短波信号,也可得到满足通信端口测试用的长波信号,因此,可同时适用对电源端口和通信端口进行雷击试验,适用范围广。
(4)对电磁开关的结构进行具体设计,采用导电石墨电极5作为静触点,提高了电磁开关抗高压脉冲冲击的性能,具有使用可靠性高的优点。
(5)铁路信号系统按照《TB/T 3498-2018铁路通信信号设备雷击试验方法》,对电源端口、信号端口进行雷电冲击试验,标准中试验方法规定,受试系统在通电状态下,在每个端口连接的线路上施加雷电冲击波,正负极性各5次,每次时间间隔3min,并进行基础级和加强级两次试验,以电源口为例,总计试验时间需要3个小时。与传统的方式相比,本申请可减少试验时间,提高试验效率。
具体的,采用本设备进行试验时,保障了试验人员的安全,因为受试系统是在带电的状态下试验,频繁的带电切换试验线路,会存在安全隐患。
采用本设备进行试验时,提高了试验效率,节约了人工切换线路的时间,尤其是多次数长时间的试验过程中,据统计,同一端口试验,该设备比普通的雷电冲击发生器测试时间减少30min。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充电单元、脉冲极性切换单元、第一充电电容C1、第二充电电容C2、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第1调波单元、第2调波单元和电磁开关输出单元;
其中,所述电磁开关输出单元包括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
所述脉冲极性切换单元包括正向二极管D1、反向二极管D2和极性切换开关MT2;
所述高压充电单元的高压输出端P1分别连接到所述正向二极管D1的正极和所述反向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极性切换开关MT2的动触点可选择的连接到所述正向二极管D1的负极或所述反向二极管D2的正极,进而选择实现将所述正向二极管D1或所述反向二极管D2串联在所述高压输出端P1一侧,从而控制所述高压充电单元输出的高压脉冲的极性;
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连接在所述极性切换开关MT2的静触点一侧以及所述高压充电单元的低压输出端P2之间;所述第二充电电容C2可选择的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并联或不接入电路中;
所述第一充电电容C1串联连接所述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一端,所述高压脉冲触发开关(K2)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所述第1调波单元和所述第2调波单元,其中,所述第1调波单元用于产生电源端口测试用的短波信号;所述第2调波单元用于产生通信端口测试用的长波信号;
所述第1调波单元具有第1正极输出端口B1和第1负极输出端口E1;所述第2调波单元具有第2正极输出端口B2和第2负极输出端口E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充电单元包括串联的供电电源、电路保护单元、升压变压器和隔离变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电磁开关S1、第2电磁开关S2、第3电磁开关S3和第4电磁开关S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绝缘管(2)、铜片(3)、金属触点(4)和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
所述绝缘管(2)垂直设置,所述绝缘管(2)的下方设置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并且,所述绝缘管(2)的底端与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的动衔铁固定,当所述推拉式管状电磁铁(1)通电时,通过所述动衔铁带动所述绝缘管(2)下移;
所述绝缘管(2)的顶端固定安装水平设置的所述铜片(3),所述铜片(3)的一端底面固定设置所述金属触点(4),所述金属触点(4)为动触点;在所述金属触点(4)的正下方设置所述圆形导电石墨电极(5)作为静触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3394.7U CN209417221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973394.7U CN209417221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417221U true CN209417221U (zh) | 2019-09-20 |
Family
ID=67944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973394.7U Active CN209417221U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4172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2102A (zh) * | 2021-01-26 | 2021-03-09 | 长沙国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快接插头的便携式电变量检测设备 |
-
2019
- 2019-06-26 CN CN201920973394.7U patent/CN20941722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462102A (zh) * | 2021-01-26 | 2021-03-09 | 长沙国通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快接插头的便携式电变量检测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61405B (zh) | 一种三电源直流开断合成试验回路及其试验方法 | |
CN104297647B (zh) | 工频叠加冲击试验的试验方法 | |
CN104772209B (zh) | 一种用于多晶硅破碎装置的光控单脉冲触发系统 | |
CN105510652A (zh) | 用于hemp传导抗扰度试验的脉冲电流注入源 | |
CN103323752B (zh) | 一种干式空心电抗器匝间绝缘缺陷的检测系统 | |
CN101013860A (zh) | 一种高压脉冲电容器充电装置 | |
CN209417221U (zh) | 放电回路可控切换的雷电冲击发生器 | |
CN106645836A (zh) | 一种参数可调的冲击电压发生装置 | |
CN106019005B (zh) | 一种用于模拟暂态地电位升高的试验系统及方法 | |
CN116500430A (zh) | 高压直流断路器分断支路小电流开断试验回路及方法 | |
CN111796181A (zh) | 用于高压直流断路器运行试验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105807185B (zh) | 一种电力电缆高阻故障点低阻化的装置和方法 | |
CN205544259U (zh) | 配电网单相弧光接地模拟装置 | |
CN105057822B (zh) | 高压脉冲除毛刺装置 | |
CN104360243A (zh) | 一种移动式动车组特高耐压检测装置 | |
CN107465361B (zh) | 一种小型化的脉冲高压电源 | |
CN204142786U (zh) | 一种雷电阻尼振荡波发生器 | |
CN201412256Y (zh) | 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第一级球隙对称点火装置 | |
CN211627718U (zh) | 一种多功能大电流冲击电磁兼容测试设备 | |
CN203368357U (zh) | 一种大功率模块化等离子体发生器电源 | |
CN104459236A (zh) | 一种双极性联动冲击电流发生器 | |
CN104330598A (zh) | 一种雷电阻尼振荡波发生器 | |
CN203551727U (zh) | 电力机车车顶绝缘检测仪 | |
CN103752558B (zh) | 一种大功率高压电脉冲强磁放电除垢装置 | |
CN206379723U (zh) |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