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411893U -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11893U
CN209411893U CN201822227412.5U CN201822227412U CN209411893U CN 209411893 U CN209411893 U CN 209411893U CN 201822227412 U CN201822227412 U CN 201822227412U CN 209411893 U CN209411893 U CN 2094118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bed
center pillar
double
layer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74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隋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22274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118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118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1189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中:包括浮床中柱,浮床中柱,浮床中柱上部固定有上浮床,浮床中柱的中部设置有可以在浮床中柱上上下滑动的滑动环,滑动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固定卡,双层生态浮床还包括下浮床,下浮床由相互分离的左半浮床和右半浮床组成,左半浮床的右侧中部和右半浮床的左侧中部各设置有一与固定卡相配合的固定凸,左半浮床和右半浮床通过各自的固定凸与滑动环的固定卡固定连接,组成可以相对浮床中柱上下滑动的下浮床,上浮床的四角设置有锚固板,锚杆穿过锚固板,钻入河床,将双层生态浮床固定在水体中,下浮床通过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浮床位于水面之上。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态浮床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背景技术
目前,富营养化湖泊、水源地以及缓流河道的水质改善技术大致分为工程性措施、化学方法和生物性措施。工程性措施包括底泥疏浚、水体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固化等,这类方法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包括凝聚沉降、化学药剂杀藻等,化学方法虽然见效快,但极易引入新的污染物,生态风险高。生物性措施是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这类方法契合生态系统修复原理,长期坚持可彻底根治水体富营养化。目前国内外对应用生物性措施改善水质的工程较多,取得了较好的水体净化效果。
生态浮床是重要的水体净化生物性措施,其中植草型生态浮床因效果较好已被广泛应用,目前的植草型生态浮床,只有一层漂浮于水面的水生植物层,空间利用率很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的生态浮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中:包括浮床中柱,浮床中柱,浮床中柱上部固定有上浮床,浮床中柱的中部设置有可以在浮床中柱上上下滑动的滑动环,滑动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固定卡,双层生态浮床还包括下浮床,下浮床由相互分离的左半浮床和右半浮床组成,左半浮床的右侧中部和右半浮床的左侧中部各设置有一与固定卡相配合的固定凸,左半浮床和右半浮床通过各自的固定凸与滑动环的固定卡固定连接,组成可以相对浮床中柱上下滑动的下浮床,上浮床的四角设置有锚固板,锚杆穿过锚固板,钻入河床,将双层生态浮床固定在水体中,下浮床通过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浮床位于水面之上。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浮床中柱中设置有吸水束,吸水束的下端外漏于浮床中柱的下端,吸水束的上端伸入至上浮床中,吸水束能使水顺着吸水束上升,将上浮床浸润。
上述的吸水束为具有孔隙的玻璃纤维束。
上述的上浮床上填充土壤层。
上述的下浮床上填充多孔材料层。
上述的多孔材料层为多孔塑料或多孔玻璃。
上述的吸水束的上端具有分叉,这些分叉均匀地伸入土壤层中,使土壤层浸润。
上述的上浮床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网格板用于阻碍土壤从上浮床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生态浮床,由上下两层浮床结构组成,上层的浮床离开水面,以锚杆固定在河床上,上层的浮床与浮床中柱连接,从而使浮床中柱位置固定,上层的浮床可以用于种植普通陆地植物,以浮床中柱引水浇灌植物,保证植物可以很好的生长,下层的浮床滑动设置在浮床中柱上,通过浮床中柱实现定位,从而不会被水流冲走,下层的浮床具有浮力,可以漂浮于水面,下层的浮床用于种植水生植物。这种上下两层的浮床充分利用了空间,在净化水体的同时,进一步美化环境,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上浮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下浮床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为:浮床中柱1、上浮床2、锚固板21、网格板22、锚杆23、滑动环3、固定卡31、下浮床4、左半浮床41、右半浮床42、固定凸43、吸水束5、土壤层6、多孔材料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中:包括浮床中柱1,浮床中柱1,浮床中柱1上部固定有上浮床2,浮床中柱1的中部设置有可以在浮床中柱1上上下滑动的滑动环3,滑动环3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固定卡31,双层生态浮床还包括下浮床4,下浮床4由相互分离的左半浮床41和右半浮床42组成,左半浮床41的右侧中部和右半浮床42的左侧中部各设置有一与固定卡31相配合的固定凸43,左半浮床41和右半浮床42通过各自的固定凸43与滑动环3的固定卡31固定连接,组成可以相对浮床中柱1上下滑动的下浮床4,上浮床2的四角设置有锚固板21,锚杆23穿过锚固板21,钻入河床,将双层生态浮床固定在水体中,下浮床4通过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上浮床2位于水面之上。
实施例中,浮床中柱1中设置有吸水束5,吸水束5的下端外漏于浮床中柱1的下端,吸水束5的上端伸入至上浮床2中,吸水束5能使水顺着吸水束5上升,将上浮床2浸润。
实施例中,吸水束5为具有孔隙的玻璃纤维束。
实施例中,上浮床2上填充土壤层6。
实施例中,下浮床4上填充多孔材料层7。
实施例中,多孔材料层7为多孔塑料或多孔玻璃。
实施例中,吸水束5的上端具有分叉,这些分叉均匀地伸入土壤层6中,使土壤层6浸润。
实施例中,上浮床2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22,网格板22用于阻碍土壤从上浮床2上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如下:为了方便安装,下浮床4分割为左半浮床41和右半浮床42两部分,在其他部分安装完毕后,再安装下浮床4,在需要定位浮床的河水中,放好上浮床2和浮床中柱1(二者固定为一体),然后以锚杆23穿过锚固板21,打入河床中,使上浮床2和浮床中柱1定位在河床上,将滑动环3抬起到水面上,然后安装左半浮床41、右半浮床42,组装好后,在上浮床2中填入土壤层6,在下浮床4中填入多孔材料层7,并在上浮床2和下浮床4上种上合适的植物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固定结构同时固定了上下两个浮床,高效地利用了空间,获得了更好的净化、绿化效果。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包括浮床中柱(1),所述的浮床中柱(1),所述的所述的浮床中柱(1)上部固定有上浮床(2),所述的浮床中柱(1)的中部设置有可以在浮床中柱(1)上上下滑动的滑动环(3),所述的滑动环(3)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固定卡(31),所述的双层生态浮床还包括下浮床(4),所述的下浮床(4)由相互分离的左半浮床(41)和右半浮床(42)组成,所述的左半浮床(41)的右侧中部和右半浮床(42)的左侧中部各设置有一与固定卡(31)相配合的固定凸(43),所述的左半浮床(41)和右半浮床(42)通过各自的固定凸(43)与滑动环(3)的固定卡(31)固定连接,组成可以相对浮床中柱(1)上下滑动的下浮床(4),所述的上浮床(2)的四角设置有锚固板(21),锚杆(23)穿过锚固板(21),钻入河床,将双层生态浮床固定在水体中,所述的下浮床(4)通过自身浮力漂浮于水面,所述的上浮床(2)位于水面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浮床中柱(1)中设置有吸水束(5),所述的吸水束(5)的下端外漏于浮床中柱(1)的下端,吸水束(5)的上端伸入至上浮床(2)中,所述的吸水束(5)能使水顺着吸水束(5)上升,将上浮床(2)浸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水束(5)为具有孔隙的玻璃纤维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浮床(2)上填充土壤层(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浮床(4)上填充多孔材料层(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孔材料层(7)为多孔塑料或多孔玻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吸水束(5)的上端具有分叉,这些分叉均匀地伸入土壤层(6)中,使土壤层(6)浸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层生态浮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浮床(2)的底部设置有网格板(22),所述的网格板(22)用于阻碍土壤从上浮床(2)上掉落。
CN201822227412.5U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118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7412.5U CN209411893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7412.5U CN209411893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11893U true CN209411893U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41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741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11893U (zh) 2018-12-28 2018-12-28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118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794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水生植物复合式生态浮岛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8794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水生植物复合式生态浮岛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6106B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处理方法及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201406359Y (zh) 黑臭河道的治理装置
CN204356190U (zh) 一种校园雨水生态净化集成系统
CN201777934U (zh)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2139961B (zh) 重污染支流口多层植物带水质原位净化方法
CN101514054A (zh) 一种组合型生态浮床装置
CN104871939B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节水灌溉装置
CN106906832B (zh) 双层混凝土生态护坡及其铺设方法
CN209411893U (zh) 一种双层生态浮床
CN101836527B (zh) 盐碱地园林绿化水土改良设施
CN204530839U (zh) 一种初期径流收集净化再利用装置
CN104005364A (zh) 一种无动力河岸景观湿地水质净化系统
CN208135960U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CN204670035U (zh) 一种改良盐碱地的节水灌溉装置
CN104261627A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
CN210340482U (zh) 一种人工浮岛
CN209493454U (zh) 一种水体硬质化驳岸的生态恢复设施
CN203999146U (zh) 一种强化多功能生态浮岛
CN211090825U (zh) 一种挺水植物去污种植及固定装置
CN113955856A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的人工岛
CN109052653B (zh) 一种水体修复生态基底模块及其构建方法
CN209039162U (zh) 一种河流生态系统
CN108328742B (zh) 一种河流生态系统
CN203159333U (zh) 一种竹丝填料基质生态浮床
CN208933080U (zh) 一种承重式强化复合浮动湿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