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6014U -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6014U
CN209396014U CN201821356174.1U CN201821356174U CN209396014U CN 209396014 U CN209396014 U CN 209396014U CN 201821356174 U CN201821356174 U CN 201821356174U CN 209396014 U CN209396014 U CN 2093960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ed plastic
rope band
plastic rod
stick structure
novel lifes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61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Y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Y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Y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Yongb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561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60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60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60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包括可弯曲的泡沫塑料棒和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所述绳带两端分别延伸至泡沫塑料棒的外部。在使用时,将绳带的两端系在一起,使得泡沫塑料棒弯曲供游水者使用,通过调整绳带的松紧,可以调整泡沫塑料棒的完全程度,从而适应不用的使用者需求;在必要时,还可以将绳带解开,可以和传统的救生棒一样对他人进行施救;另外,不使用时,绳带处于解开状态,泡沫塑料棒为棒状或杆状结构,不存在传统救生圈中部的空腔,在进行收纳或运输时,节省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背景技术
常用的便携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救生衣和救生棒,现有的救生棒一般是一个杆状结构,一端连接一个绳套(类似于套马杆的形状和功能),主要用于对他人施救,由于接近溺水者有溺水的风险,利用救生棒可以对较远距离的溺水者进行救援,不便于用于自救。救生圈和救生衣主要用于自救,有充气式和泡沫材质的,其中充气式救生圈或救生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泡沫材质和充气式救生圈和救生衣的形状和大小固定,无法针对使用者的身材或使用环境而调整,且占用的收纳空间较大。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旨在克服现有用于自救的救生设备无法调整形状和大小、收纳不便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包括可弯曲的泡沫塑料棒和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所述绳带两端分别延伸至泡沫塑料棒的外部。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为EPE材质。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绳带为弹性绳带。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绳带的两端端部设有防脱环。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弯曲呈近似U形形状。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由3个EPE棒通过绳带连接而成。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由多个泡沫棒通过绳带连接而成。
所述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多个泡沫棒首尾相连形成近似圆环形状。
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中,所述绳带的两端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锁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在使用时,将绳带的两端系在一起,使得泡沫塑料棒弯曲供游水者使用,通过调整绳带的松紧,可以调整泡沫塑料棒的弯曲程度,从而适应不用的使用者需求;在必要时,还可以将绳带解开,可以和传统的救生棒一样对他人进行施救;另外,不使用时,绳带处于解开状态,泡沫塑料棒为棒状或杆状结构,不存在传统救生圈中部的空腔,在进行收纳或运输时,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100,其中,包括可弯曲的泡沫塑料棒110和轴向穿过泡沫塑料棒110的绳带120,所述绳带120两端分别延伸至泡沫塑料棒110的外部。在使用时,将绳带120的两端系在一起,使得泡沫塑料棒110弯曲供游水者使用,通过调整绳带120的松紧,可以调整泡沫塑料棒110的弯曲程度,从而适应不用的使用者需求;在必要时,还可以将绳带120解开,可以和传统的救生棒一样对他人进行施救;另外,不使用时,绳带120处于解开状态,泡沫塑料棒110为棒状或杆状结构,不存在传统救生圈中部的空腔,在进行收纳或运输时,节省空间。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泡沫塑料棒为EPE材质。EPE是可发性聚乙烯,又称珍珠棉。是非交联闭孔结构 , 它是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主要原料挤压生成的高泡沫聚乙烯制品,是一种可回收的环保材料。由于是完全独立气泡体,EPE具有密度小、柔韧性好、弹性大、能弯曲的特点,并且表面吸水率低,防渗透性能好。因此,本实施例采用EPE材质,不仅满足泡沫塑料棒密度小、可弯曲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利用其表面吸水率低的特点有效防止水体渗入到泡沫塑料棒中,增大浮力;另外,由于EPE的弹性大,在使用过程中防摩擦能力非常棒,能通过各种弯曲来分散或吸收掉外界所带来的各种撞击力摩擦力,达到缓冲外力保护物件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本实用新型所述救生棒结构的适用范围,同时提高穿戴便捷性,所述绳带120为弹性绳带。利用绳带120的弹性伸缩可以小范围地改变泡沫塑料棒的弯曲程度,无需解开已经系好的绳带。
本实施例中,所述绳带120的两端端部设有防脱环130。在收纳或运输过程中,防止绳带120的端部滑入到泡沫塑料棒的内部而不易抽出。
实际应用中,为了便于使用,将泡沫塑料棒120弯曲呈近似U形形状。这样不仅可以用于自救,将U形的泡沫塑料棒120置于颈后,并系好绳带120,还可以供游水者躺在水面上休息。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另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200,包括可弯曲的泡沫塑料棒和轴向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220,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210由3个EPE棒211通过绳带220首尾相接而成;绳带220的两端设有防脱环230,3个EPE棒211首尾相连成一个U型的形状,在满足救生棒需求的情况下,更有利于收纳和运输。
本实施例中其他结构和功能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涉及另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300,包括可弯曲的泡沫塑料棒和轴向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320,其中,所述泡沫塑料棒由多个EPE棒311通过绳带320相互连接而成。多个EPE棒311首尾相连,将其两端的穿出的绳带320系好后,可以围成一个近似圆环形状,同时,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增减EPE棒311的数量,方便调整尺寸,同时也有利于收纳和运输。
实际应用中,可以在所述绳带320的两端端部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锁扣。与防脱环330相比,连接锁扣不仅可以防脱,还可以通过连接锁扣将绳带320两端连接,更加便捷可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某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可调整弯曲程度的泡沫塑料棒和穿过泡沫塑料棒的绳带,所述绳带两端分别延伸至泡沫塑料棒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棒为EPE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为弹性绳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的两端端部设有防脱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棒弯曲呈近似U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棒由3个EPE棒通过绳带连接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棒由多个泡沫棒通过绳带连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泡沫棒首尾相连形成近似圆环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救生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带的两端端部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锁扣。
CN201821356174.1U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Active CN2093960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6174.1U CN20939601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6174.1U CN20939601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6014U true CN209396014U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77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6174.1U Active CN209396014U (zh) 2018-08-22 2018-08-22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60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7353B1 (en) Toddler/adult float jacket
JP5826267B2 (ja) 可膨張性傘
CN209396014U (zh) 一种新型救生棒结构
US20110183557A1 (en) Floatation device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e
US9162737B1 (en) Lifesaving tote bag
US20230166817A1 (en) Inflatable Stand Up Paddleboard with Thermally Insulated Compartment
CN206079500U (zh) 一种新型救生式双肩背包
US9834286B2 (en) Buoyant pool float
CN207683715U (zh) 一种单人充气艇
CN207120864U (zh) 一种儿童游泳圈
CN207889959U (zh) 一种多功能游泳圈
KR102056652B1 (ko) 휴대용 베개와 담요 기능을 갖는 키트
CN203032890U (zh) 一种海上急救箱
CN206155741U (zh) 一种充气浮床
US9422038B2 (en) Submersible personal flotation device
CN206025797U (zh) 一种便携式休闲充气懒人床
KR200379369Y1 (ko) 튜브가 장착된 가방
CN202279223U (zh) 一种新型可调浮力的安全游泳衣
US1253034A (en) Life-buoy.
CN201018982Y (zh) 躺眠式系列救生游泳衣
CN207826487U (zh) 一种充气式水上休闲平台
CN109305288A (zh) 快速充气漂浮物
CN207712269U (zh) 便于划行的水上充气桨
CN209581795U (zh) 水面救生碟
US10144492B1 (en) Air bag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