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90392U -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90392U
CN209390392U CN201822166870.2U CN201822166870U CN209390392U CN 209390392 U CN209390392 U CN 209390392U CN 201822166870 U CN201822166870 U CN 201822166870U CN 209390392 U CN209390392 U CN 2093903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conductive column
supporting block
shel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6687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ng Xi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ng Xi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ng Xi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gzhong Xinghua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6687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903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903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903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涉及加热管领域。该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支撑块、第一通孔、绝缘块、第二通孔、正极导电柱、负极导电柱、引电柱、电热丝、气孔和固定板,外壳的内壁顶部与支撑块的表面相互配合,第一通孔位于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第一通孔的内壁与绝缘块的表面粘接,第二通孔位于绝缘块的上表面开设,正极导电柱的表面和负极导电柱的表面均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互配合。该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电热丝呈螺旋状,并且在中间过一根引电棒,这样电热丝离加热管内壁很近,产生的热量会很快的散发出去,不会产生电热丝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加热管大多由四路电加热丝加热,这样加热过程中四路电加热丝中间的温度都集中在中间,很难散发出去,当温度过高时或超过电加热丝承受温度的极限时,很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支撑块、第一通孔、绝缘块、第二通孔、正极导电柱、负极导电柱、引电柱、电热丝、气孔和固定板,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与支撑块的表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支撑块的上表面开设,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绝缘块的表面粘接,所述第二通孔位于绝缘块的上表面开设,所述正极导电柱的表面和负极导电柱的表面均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正极导电柱的底部与引电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引电柱的左侧与电热丝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的另一端与负极导电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孔位于外壳的底部开设,所述正极导电柱的表面底部和负极导电柱的表面底部均与固定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外部包括固定环、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安装螺钉和安装螺母,所述极导电柱的表面顶部和负极导电柱的表面顶部均与固定环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块的表面与第一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表面顶部与第二安装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螺钉的表面上下两侧均与第一安装环的内壁和第二安装环的内壁套接,所述安装螺钉的表面并位于第二安装环的下方与安装螺母的内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块的内部包括密封槽和密封环,所述密封槽位于支撑块的表面顶部开设,所述密封槽的内壁与密封环的表面粘接,所述密封环的表面与外壳的内壁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远离支撑块中心的一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位于支撑块的表面底部开设,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与定位块的表面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的内壁包括防尘板,所述防尘板的表面与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螺钉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螺钉以支撑块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电热丝呈螺旋状,且电热丝的中心与引电柱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通过设置支撑杆块、第一通孔、绝缘块、第二通孔、正极导电柱、负极导电柱、引电柱、电热丝、固定板和固定环,电热丝呈螺旋状,并且在中间过一根引电棒,这样电热丝离加热管内壁很近,产生的热量会很快的散发出去,不会产生电热丝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延长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固定环和固定板,将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固定在绝缘块上,拧下固定环后,将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从绝缘块拆卸下来,便于作业人员对正极导电柱和负极导电柱进行更换。
2、该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通过设置定位槽和定位块,将定位槽插在定位块上后,通过定位块对支撑块起到定位作用,便于将第一安装环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安装环上的安装孔对齐,进而便于作业人员通过安装螺钉和安装螺母将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固定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实用新型支撑块的仰视图。
其中,1外壳、2支撑块、3第一通孔、4绝缘块、5第二通孔、6正极导电柱、7负极导电柱、8引电柱、9电热丝、10气孔、11固定板、12固定环、13第一安装环、14第二安装环、15安装螺钉、16安装螺母、17密封槽、18密封环、19定位块、20定位槽、21防尘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包括支撑块2、第一通孔3、绝缘块4、第二通孔5、正极导电柱6、负极导电柱7、引电柱8、电热丝9、气孔10和固定板11,外壳1的内壁顶部与支撑块2的表面相互配合,支撑块2的内部包括密封槽17和密封环18,密封槽17位于支撑块2的表面顶部开设,密封槽17的内壁与密封环18的表面粘接,密封环18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环18对支撑块2与外壳1之间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电热丝9散发的热气通过支撑块2与外壳1之间连接处排出,导致电源正负极分别与正极导电柱6和负极导电柱7的连接处受热断裂,第一通孔3位于支撑块2的上表面开设,第一通孔3的内壁与绝缘块4的表面粘接,绝缘块4为硬质橡胶块,且绝缘块4的厚度支撑块2的厚度相等,第二通孔5位于绝缘块4的上表面开设,正极导电柱6的表面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均与第二通孔5的内壁相互配合,正极导电柱6的底部与引电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引电柱8的左侧与电热丝9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热丝9呈螺旋状,且电热丝9的中心与引电柱8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电热丝9的另一端与负极导电柱7的底部固定连接,将电热丝9设置成螺旋状,并且在中间过一根引电棒,这样电热丝9离加热管内壁很近,产生的热量会很快的散发出去,不会产生电热丝9温度过高,导致损坏的现象,气孔10位于外壳1的底部开设,外壳1内外的空气通过气孔10流通,防止外壳1内部气压过大,气孔10的内壁包括防尘板21,防尘板21的表面与气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防尘板21为活性炭板,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过滤作用,防止灰尘通过气孔10进入外壳1内部,吸附在电热丝9表面,影响电热丝9的正常发热,正极导电柱6的表面底部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底部均与固定板11的内壁固定连接。
外壳1的外部包括固定环12、第一安装环13、第二安装环14、安装螺钉15和安装螺母16,极导电柱的表面顶部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顶部均与固定环12的内壁螺纹连接,支撑块2的表面与第一安装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的表面顶部与第二安装环14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壳1的内部包括定位块19和定位槽20,定位块19远离支撑块2中心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槽20位于支撑块2的表面底部开设,定位槽20的内壁与定位块19的表面相互配合,将定位槽20插在定位块19上后,通过定位块19对支撑块2起到定位作用,便于将第一安装环13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安装环14上的安装孔对齐,进而便于作业人员通过安装螺钉15和安装螺母16将第一安装环13和第二安装环14固定在一起,安装螺钉15的表面上下两侧均与第一安装环13的内壁和第二安装环14的内壁套接,安装螺钉15的表面并位于第二安装环14的下方与安装螺母16的内壁螺纹连接,安装螺钉1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螺钉15以支撑块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通过安装螺钉15和安装螺母16的配合使用,将第一安装环13和第二安装环14固定在一起。
将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正极导电柱6和负极导电柱7电连接在一起,打开电源,使电热丝9通电,通电后的电热丝9产生热量,并散发出去,更换电热丝9时,拧在安装螺钉15上的安装螺母16,使第一安装环13与第二安装环14分离开,取出支撑块2,然后拧下固定环12,将正极导电柱6和负极导电柱7从绝缘块4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电热丝9,通过固定环12和固定板11,将正极导电柱6和负极导电柱7固定在绝缘块4上,然后将支撑块2插入外壳1内部,定位块19对支撑块2起到定位作用,将第一安装环13上的安装孔和第二安装环14上的安装孔对齐,通过安装螺钉15和安装螺母16将第一安装环13和第二安装环14固定在一起。

Claims (6)

1.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包括支撑块(2)、第一通孔(3)、绝缘块(4)、第二通孔(5)、正极导电柱(6)、负极导电柱(7)、引电柱(8)、电热丝(9)、气孔(10)和固定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顶部与支撑块(2)的表面相互配合,所述第一通孔(3)位于支撑块(2)的上表面开设,所述第一通孔(3)的内壁与绝缘块(4)的表面粘接,所述第二通孔(5)位于绝缘块(4)的上表面开设,所述正极导电柱(6)的表面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均与第二通孔(5)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正极导电柱(6)的底部与引电柱(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引电柱(8)的左侧与电热丝(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热丝(9)的另一端与负极导电柱(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孔(10)位于外壳(1)的底部开设,所述正极导电柱(6)的表面底部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底部均与固定板(11)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1)的外部包括固定环(12)、第一安装环(13)、第二安装环(14)、安装螺钉(15)和安装螺母(16),所述正极导电柱(6)的表面顶部和负极导电柱(7)的表面顶部均与固定环(12)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块(2)的表面与第一安装环(1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表面顶部与第二安装环(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螺钉(15)的表面上下两侧均与第一安装环(13)的内壁和第二安装环(14)的内壁套接,所述安装螺钉(15)的表面并位于第二安装环(14)的下方与安装螺母(16)的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2)的内部包括密封槽(17)和密封环(18),所述密封槽(17)位于支撑块(2)的表面顶部开设,所述密封槽(17)的内壁与密封环(18)的表面粘接,所述密封环(18)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包括定位块(19)和定位槽(20),所述定位块(19)远离支撑块(2)中心的一侧与外壳(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槽(20)位于支撑块(2)的表面底部开设,所述定位槽(20)的内壁与定位块(19)的表面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10)的内壁包括防尘板(21),所述防尘板(21)的表面与气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钉(15)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安装螺钉(15)以支撑块(2)为中心呈对称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丝(9)呈螺旋状,且电热丝(9)的中心与引电柱(8)的中心在同一垂直面内。
CN201822166870.2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03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6870.2U CN209390392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66870.2U CN209390392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90392U true CN209390392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7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6687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90392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903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07058U (zh) 一种快装易修式低温等离子发生装置
CN209390392U (zh) 一种可防止过热损坏的加热管
CN104702048B (zh) 一种电机隔热装置
CN102130411B (zh) 一种模块化co2激光器放电盒
CN201701760U (zh) 一种新型降膜再沸器
CN108339667A (zh) 一种带有太阳能电池板的静电除尘装置
CA2785868A1 (en) Cell bottom structure of reduction cell
CN209267071U (zh) 一种母线槽绝缘支撑装置
CN203375115U (zh) 底座结构
CN204706442U (zh) 大功率电抗器铁芯
CN204966950U (zh) 一种带有电感的激光器电极板的安装结构
CN206976167U (zh) 一种新型智能无功补偿电容器
CN207409855U (zh) 无极调光uv电源电柜
CN208637824U (zh) 一种励磁功率柜
CN208111237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安全减振安置架
CN206247280U (zh) 一种耐腐蚀电源线路板
CN205996416U (zh) 一种用于焊接设备的电极
CN207135295U (zh) 一种碳化硅加工加热装置的固定机构
CN206932531U (zh) 一种改进的高压变频器驱潮装置
CN207512309U (zh) 一种多晶铸锭炉的石墨电极槽固式绝缘结构
CN103456700B (zh) 一种晶闸管快换冷却固定装置
CN203445413U (zh) 一种快装易修式负离子发生装置
CN208063484U (zh) 一种加热管组件的安装结构
CN203115864U (zh) 对流内封高效散热分体式陶瓷灯杯
CN219163177U (zh) 用于安装高压互感器的绝缘柜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