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9178U -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9178U
CN209389178U CN201920192500.8U CN201920192500U CN209389178U CN 209389178 U CN209389178 U CN 209389178U CN 201920192500 U CN201920192500 U CN 201920192500U CN 209389178 U CN209389178 U CN 2093891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emperature
energy storage
storage container
desuper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9250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洁聪
吕洪坤
国旭涛
韩高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9250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91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91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91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联合制冷装置、多风口送风系统、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联合制冷装置包括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室外空气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后温度降低、湿度增加,最大温降取决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情况;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通过比对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来联合控制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满足储能集装箱内的温湿度需求,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各个区域的特征温度来调节各个区域的出风口开度。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相比传统单一的空调制冷,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可提高各电池组的散热效率,充分冷却电池组。

Description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的制冷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移动式电池储能是电池储能系统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集装箱是移动式电池储能的主要承载体。集装箱储能方式具备长途运输方便、操作检修快捷、安全性较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但由于电池模块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若不及时冷却,则会造成集装箱温度过高,甚至会引发火灾,影响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环境的温湿度对储能电池的正常工作存在一定影响,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都将引起储能电池效率下降。因此,控制储能集装箱内温度和湿度在合适的范围内,可保证在环境下集装箱内储能电池高效、稳定的运行。
目前,储能集装箱大多采用空调制冷方式,但该方法存在能耗大、新风利用少等缺点;另外,传统的新风系统一般采用在室内墙壁上安装进风机和出风机,进风机将室外低温新风引入室内进行热交换,然后通过出风机排到室外,此方式虽然可降低室内温度,但是降温效果较差,且无法实现室内温度的精确调节。例如,公开号为CN202915488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机房、基站专用水帘新风冷却系统,该系统利用水帘降低进风温度,从而对内部环境进行温度调节,但其易导致内部环境湿度过大,不利于储能电池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可对集装箱内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使储能电池在最佳的温湿度条件下工作,保证储能电池的高效运行。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联合制冷装置、多风口送风系统、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和中央处理器,所述的联合制冷装置包括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室外空气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后温度降低、湿度增加,最大温降取决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在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储能集装箱内温度一设定值时,制冷空调开启进行制冷降温;多风口送风系统沿储能集装箱顶部两侧风道均匀布置多个出风口,保证各个电池组区域的温度均匀;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将排气引入到联合制冷装置,实现空气再循环,增加换热风量,加强对流换热,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果;中央处理器通过比对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来联合控制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满足储能集装箱内的温湿度需求,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各个区域特征温度,调节各个区域的出风口开度,保证储能集装箱内的温度均匀,使各个电池组均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的减温加湿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送风机和空气再循环入口,所述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和减温加湿部件,所述的减温加湿部件置于相邻的两个过滤装置之间,过滤装置和减温加湿部件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出风装置由出风口和电动阀门组成,电动阀门用于控制出风口;所述的制冷空调为常规空调;满足要求的室外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进入减温加湿装置后送入储能集装箱,排气通过空气循环利用系统经由制冷空调室内机驱动从空气再循环入口再次进入减温加湿装置后送入储能集装箱内;当室外空气不满足要求时,开启制冷空调,空气依次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加湿、储能集装箱后返回制冷空调进行循环,可根据室内湿度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加湿,如不需要加湿,则旁路减温加湿装置;亦可采用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并联运行的方式。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接受室内外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各个电磁阀和出风口风门的信号;并根据所测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优化控制联合制冷装置,实现节能运行。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根据测量得到的各个电池组区域的特征温度,优化调节出风口风门开度,保证整个储能集装箱内的温度均匀。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减温加湿装置的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在过滤装置的进风侧,把洁净的空气从出风口送到储能集装箱内。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储能集装箱空气出口另设一路排气口将室内热空气排至大气,由电磁阀控制。
作为上述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补充,所述电池组及中间区域均布置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各个出风口风门的开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联合控制方法,可降低制冷空调运行时间,减少电能消耗;可延长空调使用寿命,减少空调维护成本;可通过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强化集装箱内部件的对流散热,强化散热效果,保障内部温度得到有效控制;可对集装箱内环境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使储能电池在最佳的温湿度条件下工作,保证了储能电池的高效运行;可提高储能集装箱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当空调故障时,可最大限度的延长储能设备的安全运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的减温加湿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变更,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储能集装箱的温湿度调节系统,结构如图1、2所示。
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由联合制冷装置、多风口送风系统、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和中央处理器组成。
联合制冷装置由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的减温加湿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1、送风机2和空气再循环入口3,所述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4和减温加湿部件5,所述的减温加湿部件5置于相邻的两个过滤装置4之间,过滤装置和减温加湿部件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出风装置由出风口6和电动阀门7组成,电动阀门用于控制出风口。制冷空调为常规空调,由室内机、室外机、空气再循环入口、空气再循环出口、出风口和出口电磁阀组成。满足要求的室外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减温加湿装置后送入储能集装箱,排气可通过空气循环利用系统经由制冷空调室内机驱动后从空气再循环入口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后再送入储能集装箱内,也可以直接通过排气口排出;当室外空气不满足要求时,开启制冷空调,空气依次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加湿、储能集装箱后返回制冷空调进行循环,可根据室内湿度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加湿,如不需要加湿,则旁路减温加湿装置;亦可采用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并联运行的方式。
多风口送风系统布置于储能集装箱顶部两侧,出口两侧各布置5个,均匀布置在电池柜上方,每个出风口均有小风门单独控制;每个出风口覆盖区域由布置3个温度测点,温度测点由该区域的中心位置向两侧均匀分布。
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可将满足要求的空气再循环到制冷空调室内机,并由室内机驱动后进入减温加湿装置或直接送回集装箱内,可增加换热风量,加强对流换热,提高电池组的散热效果。也可通过排气口直接排大气。
中央处理器可接受室内外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磁阀、各个出风口风门的信号;并可根据所测温湿度与设定值的偏差,优化控制联合制冷系统;还可通过调节出风口风门开度,实现对各个区域的温度有效控制。

Claims (7)

1.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包括联合制冷装置、多风口送风系统、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和中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合制冷装置包括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室外空气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后温度降低、湿度增加,最大温降取决于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情况;在室外空气温度高于储能集装箱内温度一设定值时,制冷空调开启进行制冷降温;多风口送风系统沿储能集装箱顶部两侧风道均匀布置多个出风口,保证各个电池组区域的温度均匀;空气循环利用系统将排气引入到联合制冷装置,实现空气再循环,增加换热风量,加强对流换热;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通过比对室内外空气的温湿度来联合控制减温加湿装置和制冷空调,满足储能集装箱内的温湿度需求,并根据测量得到的各个区域的特征温度,调节各个区域的出风口开度,保证储能集装箱内的温度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温加湿装置包括进风装置、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和出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进风口(1)、送风机(2)和空气再循环入口(3),所述减温加湿主要部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装置(4)和减温加湿部件(5),所述的减温加湿部件(5)置于相邻的两个过滤装置(4)之间,过滤装置(4)和减温加湿部件(5)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出风装置由出风口(6)和电动阀门(7)组成;所述的制冷空调为常规空调;满足要求的室外空气通过室外进风口进入减温加湿装置后送入储能集装箱,排气通过空气循环利用系统经由制冷空调室内机驱动从空气再循环入口再次进入减温加湿装置后送入储能集装箱内;当室外空气不满足要求时,开启制冷空调,空气依次经过减温加湿装置加湿、储能集装箱后返回制冷空调进行循环,根据室内湿度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加湿,如不需要加湿,则旁路减温加湿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接受室内外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各个电磁阀和出风口风门的信号;并根据所测温度与设定值的偏差,优化控制联合制冷装置,实现节能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根据测量得到的各个电池组区域的特征温度,优化调节出风口风门开度,保证整个储能集装箱内的温度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加湿装置的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的灰尘吸附在过滤装置的进风侧,把洁净的空气从出风口送到储能集装箱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空气出口另设一路排气口将室内热空气排至大气,由电磁阀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及中间区域均布置温度测量装置,通过所述的中央处理器控制各个出风口风门的开度。
CN201920192500.8U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Active CN2093891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2500.8U CN209389178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92500.8U CN209389178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9178U true CN209389178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92500.8U Active CN209389178U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917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399A (zh) * 2019-02-12 2019-05-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联合使用方法
CN11193143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江苏科技大学 储能电池散热支架导流板作动的控制逻辑方法
CN115986273A (zh) * 2023-03-21 2023-04-18 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集装箱热管型通风换热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3399A (zh) * 2019-02-12 2019-05-03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联合使用方法
CN111931435A (zh) * 2020-08-10 2020-11-13 江苏科技大学 储能电池散热支架导流板作动的控制逻辑方法
CN111931435B (zh) * 2020-08-10 2023-11-24 江苏科技大学 储能电池散热支架导流板作动的控制逻辑方法
CN115986273A (zh) * 2023-03-21 2023-04-18 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电池集装箱热管型通风换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4858B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室外回风预处理方法
CN104964351B (zh) 数据中心的二维动态送风节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89178U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
CN206522856U (zh)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
CN110748974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06369718A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207123040U (zh) 一种动物房双风机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CN109713399A (zh) 一种储能集装箱温湿度调节系统及其联合使用方法
CN109451701A (zh) 一种全年可利用室外空气的数据中心节能制冷系统
CN104848452B (zh) 一种数据机房高效冷却调温调湿装置
CN107328032A (zh) 一种动物房双风机式空调智能控制系统
CN108834366A (zh) 一种数据机房空调系统
CN203980561U (zh) 一种机房用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205783549U (zh) 单元式空调机组节能控制系统
CN206803381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箱
CN206410244U (zh) 一体式新风空调
CN212585294U (zh) 一种节能除湿机
KR101579443B1 (ko) 현열냉방과 간접외기냉방용 혼합형 항온항습장치
CN214094742U (zh) 一种送风温度可调节的冷媒再热式新风除湿机
CN105115033A (zh) 一种节能回风型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13186U (zh) 用于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节能制冷装置
CN204757227U (zh) 一种新风自然冷却及机械制冷一体的节能空调
CN207797333U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CN110173875A (zh) 一种新风温湿度控制的模块化数据中心
CN201944959U (zh) 双系统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