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8012U - 摄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8012U
CN209388012U CN201822111102.7U CN201822111102U CN209388012U CN 209388012 U CN209388012 U CN 209388012U CN 201822111102 U CN201822111102 U CN 201822111102U CN 209388012 U CN209388012 U CN 20938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ick
object side
relational expression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111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梦娜
吕赛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111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光阑(S)、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四透镜(4)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和所述第五透镜(5)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所述第三透镜(3)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为小型化镜头,体积小,具有超大视场角且能取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Description

摄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拍摄技术不断发展,摄像模块从单摄、双摄发展到三摄,甚至四摄。其中搭载至少一枚超广角镜头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因此,该类型镜头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的智能手机的摄像镜头虽然具有大视场角,但是其体积较大,这使得在装入智能手机后,智能手机的厚度或者体积变大,智能手机变得笨重,使得操作和携带更加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超大视场角的小型化摄像镜头。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11/ImgH<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关系式:-4.0<SAG41/CT4<-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的两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关系式:0.21<∑AT/TD<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关系式:0.30<T12/CT3<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CT3/ImgH<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5<R8/f<-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关系式:0.10<SAG11/DT11<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大于5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五透镜为正光焦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关系式:-4.0<SAG41/CT4<-2.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11/ImgH<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五透镜中任意相邻的两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关系式:0.21<∑AT/TD<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关系式:0.30<T12/CT3<0.7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CT3/ImgH<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所述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5<R8/f<-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关系式:0.10<SAG11/DT11<0.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大于5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控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有效半径,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镜头前端尺寸,使得整个摄像镜头组更加轻薄;另一方面合理限制入射光线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光线,减小轴外像差,有效提升摄像镜头组解像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控制第一透镜和最大半像高的比值,可以有效地降低镜头前端尺寸,实现摄像镜头组前端小型化,尤其目前市场流行各种全面屏,进一步要求镜头前端小型化,确保该摄像镜头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合理的控制第四透镜物侧面的矢高和中心厚度的比值,有利于保证第四透镜的加工、成型以及组装,以便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不合理的比值则可能导致成型面型调试困难,组装后容易变形明显,进而成像质量无法确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分配摄像镜头中的空气间隙,可以保证加工以及组装特性,避免出现间隙过小导致组装过程出现前后镜片干涉等问题。同时有利于减缓光线偏折,调整摄像镜头组的场曲,降低敏感程度,进而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调整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隙和第三透镜的中厚,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片和第三片鬼像的风险,并且将有助于摄像镜头的尺寸压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控制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有利于保证摄像镜头的小型化,配合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的象散,同时避免了由于第三透镜过厚带来的工艺加工、成型应力以及镀膜等方面的困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至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组的总尺寸,实现摄像镜头的超薄特性和小型化,从而使得摄像镜头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市场上愈来愈多的超薄电子产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通过将第四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总的有效焦距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可以使得摄像镜头组在保持小型化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像差矫正能力,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工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物侧面的矢高和第一透镜有效半径的比值,一方面有效地降低镜头前端尺寸,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第一透镜的加工以及成型,以便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将semi-FOV控制在55°以上,摄像镜头组在实际拍摄中能够涵盖大范围景物,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开阔的气势。且相比小视场的常规镜头,更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增加拍摄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2-图5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1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7-图10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2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12-图15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3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1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17-图20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4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2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22-图25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5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2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27-图30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6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3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32-图35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7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3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37-图40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8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图4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9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图42-图45分别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9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第一透镜1和第四透镜4为负光焦度透镜,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凹面,第三透镜3和第五透镜5为正光焦度透镜。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透镜2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第三透镜3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
根据上述设置,合理控制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有效半径,一方面有利于减小镜头前端尺寸,使得整个摄像镜头组更加轻薄;另一方面合理限制入射光线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光线,减小轴外像差,有效提升摄像镜头组解像力。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11/ImgH<0.70。如此设置,合理控制第一透镜1和最大半像高的比值,可以有效地降低镜头前端尺寸,实现摄像镜头组前端小型化,尤其目前市场流行各种全面屏,进一步要求镜头前端小型化,确保该摄像镜头组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透镜4物侧面和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四透镜4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第四透镜4在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关系式:-4.0<SAG41/CT4<-2.0。如此设置,通过合理的控制第四透镜4物侧面的矢高和中心厚度的比值,有利于保证第四透镜4的加工、成型以及组装,以便获得良好的成像质量。不合理的比值则可能导致成型面型调试困难,组装后容易变形明显,进而成像质量无法确保。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1至第五透镜5中任意相邻的两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与第一透镜1物侧面到第五透镜5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关系式:0.21<∑AT/TD<0.50。如此设置,合理分配摄像镜头中的空气间隙,可以保证加工以及组装特性,避免出现间隙过小导致组装过程出现前后镜片干涉等问题。同时有利于减缓光线偏折,调整摄像镜头组的场曲,降低敏感程度,进而获得更好的成像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在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第三透镜3在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关系式:0.30<T12/CT3<0.70。如此设置,合理调整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空气间隙和第三透镜3的中厚,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一片和第三片鬼像的风险,并且将有助于摄像镜头的尺寸压缩。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透镜3在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CT3/ImgH<0.40。如此设置,合理控制第三透镜3的中心厚度,有利于保证摄像镜头的小型化,配合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的象散,同时避免了由于第三透镜3过厚带来的工艺加工、成型应力以及镀膜等方面的困难。
在本实用新型中,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至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摄像镜头组的总尺寸,实现摄像镜头的超薄特性和小型化,从而使得摄像镜头能够更好地适用于市场上愈来愈多的超薄电子产品。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四透镜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5<R8/f<-0.10。如此设置,通过将第四透镜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和总的有效焦距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可以使得摄像镜头组在保持小型化的同时,拥有较高的像差矫正能力,并且能够获得更好的工艺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透镜1物侧面和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关系式:0.10<SAG11/DT11<0.50。如此设置,合理控制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矢高和第一透镜1有效半径的比值,一方面有效地降低镜头前端尺寸,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第一透镜1的加工以及成型,以便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大于55°。在本实用新型中,将semi-FOV控制在55°以上,摄像镜头组在实际拍摄中能够涵盖大范围景物,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开阔的气势。且相比小视场的常规镜头,更能强调前景和突出远近对比,增加拍摄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以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置给出8组具体实施方式来具体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因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共有五片透镜,五片透镜共有10个面。这10个面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顺序依次排列布置,为了便于叙述说明,将10个面编号为S1至S10。此外,将摄像镜头中的光阑的表面编号为STO,滤光片的两个面编号为S11和S12,将成像面编号为S13,物面为OBJ。
9组实施方式数据如下表1和表2中数据:
参数\实施方式 1 2 3 4 5 6 7 8 9
TTL(mm) 4.83 4.86 4.87 4.88 4.90 4.97 5.00 4.87 4.78
semi-FOV(°) 62.83 56.10 58.00 59.00 57.19 58.13 55.01 58.05 67.27
Fno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2.40
f(mm) 1.87 1.62 1.72 1.61 1.64 1.61 1.55 1.78 1.58
f1(mm) -8.12 -6.87 -6.05 -8.49 -12.52 -9.05 -9.28 -5.50 -4.32
f2(mm) 8.37 3.86 3.83 3.72 2.93 -219.71 -5.30 4.81 4.19
f3(mm) 1.47 1.55 1.59 1.74 2.04 1.29 1.09 1.45 1.45
f4(mm) -1.64 -1.00 -1.15 -1.04 -0.93 -1.13 -1.04 -1.18 -1.01
f5(mm) 2.98 1.41 1.52 1.33 1.18 1.60 1.51 1.62 1.46
表1
表2
实施方式1: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3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2.8306 0.3731 1.54/55.9 -38.4185
S2 非球面 -8.4526 0.3947 -68.5919
STO 球面 无穷 0.0949
S3 非球面 -2.9185 0.4340 1.55/56.1 27.2142
S4 非球面 -1.8747 0.0746 1.8849
S5 非球面 2.5553 1.0977 1.55/56.1 -96.0000
S6 非球面 -0.9900 0.2275 -0.9669
S7 非球面 -0.3816 0.2580 1.67/20.4 -2.0676
S8 非球面 -0.7444 0.2053 -3.1002
S9 非球面 0.8090 0.4770 1.55/56.1 -3.8396
S10 非球面 1.2742 0.6774 -1.5161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4058
S13 球面 无穷
表3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的数据如下表4所示:
表面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9565E-01 -1.6660E-01 1.5875E-01 -1.0647E-01 4.8292E-02 -1.2398E-02 1.4269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5.6209E-01 -1.2231E+00 3.4011E+00 -6.7084E+00 8.4874E+00 -5.8076E+00 1.5873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1.9438E-01 8.3804E-01 -1.7018E+01 1.7477E+02 -9.4173E+02 2.6020E+03 -3.0299E+03 0.0000E+00 0.0000E+00
S4 -1.0278E+00 4.5932E+00 -2.2472E+01 7.7940E+01 -1.7847E+02 2.3965E+02 -1.4758E+02 0.0000E+00 0.0000E+00
S5 -1.4495E-01 5.8894E-01 -1.4060E+00 2.3809E+00 -2.3996E+00 1.2943E+00 -2.8894E-01 0.0000E+00 0.0000E+00
S6 5.9126E-04 5.8039E-01 -2.8856E+00 5.1374E+00 -4.5120E+00 2.0170E+00 -3.6891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1.6830E-01 1.4085E+00 -4.7546E+00 8.2179E+00 -7.6230E+00 3.6650E+00 -7.3456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7.9634E-02 4.2788E-01 -5.8624E-01 5.5226E-01 -3.1188E-01 9.0929E-02 -1.0560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8.9666E-02 -1.4999E-01 4.8174E-02 -1.8444E-02 1.2166E-02 -4.5224E-03 8.5467E-04 -8.0477E-05 3.0233E-06
S10 1.2585E-01 -2.7353E-01 1.7931E-01 -6.7041E-02 1.5171E-02 -1.9696E-03 1.1239E-04 1.8961E-06 -3.7550E-07
表4
图2-图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2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2: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5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4.4156 0.5933 1.54/55.9 -60.2478
S2 非球面 24.1519 0.4676 -69.1498
STO 球面 无穷 0.0790
S3 非球面 -5.2449 0.4213 1.55/56.1 52.0891
S4 非球面 -1.5536 0.1696 2.3071
S5 非球面 3.3386 0.9108 1.55/56.1 -96.2571
S6 非球面 -1.0294 0.2406 -0.8465
S7 非球面 -0.2887 0.2239 1.67/20.4 -2.0002
S8 非球面 -0.6603 0.1196 -3.1705
S9 非球面 0.6857 0.6326 1.55/56.1 -5.7057
S10 非球面 4.0517 0.5015 0.4807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3878
S13 球面 无穷
表5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6所示:
表面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2915E-01 -8.0619E-02 5.8970E-02 -3.0984E-02 1.1927E-02 -2.8567E-03 3.4057E-04 0.0000E+00 0.0000E+00
S2 3.3097E-01 -2.5244E-01 -3.0837E-02 1.7008E+00 -4.0405E+00 4.3393E+00 -1.7914E+00 0.0000E+00 0.0000E+00
S3 -3.8298E-01 6.1878E-01 -2.7916E+01 3.7008E+02 -2.8232E+03 1.1053E+04 -1.7688E+04 0.0000E+00 0.0000E+00
S4 -6.9407E-01 1.5587E+00 -9.1432E+00 4.0497E+01 -1.1642E+02 1.7520E+02 -1.0682E+02 0.0000E+00 0.0000E+00
S5 -1.5717E-01 -6.8678E-02 5.9803E-01 -1.2244E-01 -8.6814E-01 8.5949E-01 -2.0456E-01 0.0000E+00 0.0000E+00
S6 3.1301E-02 4.6892E-01 -2.1896E+00 3.4160E+00 -2.5764E+00 6.6157E-01 1.2739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7.7008E-03 1.4112E+00 -4.8379E+00 8.0890E+00 -7.6230E+00 3.6650E+00 -7.3456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3.4290E-02 4.3214E-01 -5.9515E-01 5.5023E-01 -3.1188E-01 9.0929E-02 -1.0560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1.4109E-01 -2.9895E-01 2.9420E-01 -2.6159E-01 1.2652E-01 -1.9698E-02 -5.0519E-03 2.1553E-03 -2.1163E-04
S10 3.1634E-01 -3.5874E-01 1.5675E-01 -2.2170E-02 -9.6863E-03 5.7402E-03 -1.3311E-03 1.5559E-04 -7.5457E-06
表6
图7-图10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7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3:
图1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7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10.0000 0.5754 1.54/55.9 -47.2784
S2 非球面 2.4108 0.3842 -22.6773
STO 球面 无穷 0.0308
S3 非球面 -16.5947 0.4771 1.55/56.1 7.7435
S4 非球面 -1.8844 0.1774 2.0846
S5 非球面 3.7838 0.9310 1.55/56.1 -50.9603
S6 非球面 -1.0335 0.2668 -0.7836
S7 非球面 -0.2722 0.2369 1.67/20.4 -1.7560
S8 非球面 -0.5649 0.0625 -2.8880
S9 非球面 0.7865 0.6980 1.55/56.1 -5.2395
S10 非球面 9.1557 0.5156 3.5485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4019
S13 球面 无穷
表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8所示:
表面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A18 A20
S1 1.4231E-01 -7.3199E-02 7.1901E-02 -6.3202E-02 4.8838E-02 -2.2611E-02 4.8411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4.7931E-01 1.6630E-01 -4.5455E+00 2.6601E+01 -7.5623E+01 1.1091E+02 -6.5280E+01 0.0000E+00 0.0000E+00
S3 -2.6092E-01 -7.6088E-01 1.3997E+01 -2.7103E+02 2.5612E+03 -1.2026E+04 2.2188E+04 0.0000E+00 0.0000E+00
S4 -5.6989E-01 5.8711E-01 -2.6121E+00 5.0406E+00 2.7661E+00 -3.3844E+01 4.5458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2.7288E-01 3.4685E-01 -1.2380E+00 3.0553E+00 -3.4976E+00 2.1582E+00 -5.9608E-01 0.0000E+00 0.0000E+00
S6 -1.5268E-01 8.8370E-01 -2.0527E+00 1.4514E+00 1.2247E+00 -2.5890E+00 1.1654E+00 0.0000E+00 0.0000E+00
S7 2.6202E-03 1.4258E+00 -4.8157E+00 8.1366E+00 -7.6230E+00 3.6650E+00 -7.3456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9.2371E-02 4.2626E-01 -5.9083E-01 5.5394E-01 -3.1188E-01 9.0929E-02 -1.0560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9.6468E-02 -1.0031E-01 -4.8480E-02 1.2333E-01 -1.3922E-01 8.6688E-02 -2.8833E-02 4.8542E-03 -3.2741E-04
S10 4.0091E-01 -3.7729E-01 1.3829E-01 -4.0189E-03 -1.6899E-02 7.1486E-03 -1.4172E-03 1.4327E-04 -5.9251E-06
表8
图12-图1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12至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9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4.3175 0.5688 1.54/55.9 -53.8471
S2 非球面 -77.8866 0.5239 99.0000
STO 球面 无穷 0.0654
S3 非球面 -13.3276 0.4500 1.55/56.1 -72.7205
S4 非球面 -1.7916 0.1714 2.4899
S5 非球面 3.8583 0.9119 1.55/56.1 -98.4886
S6 非球面 -1.1672 0.2884 -0.3741
S7 非球面 -0.2430 0.2200 1.67/20.4 -1.8248
S8 非球面 -0.5059 0.0300 -3.1245
S9 非球面 0.7296 0.6982 1.55/56.1 -5.4627
S10 非球面 -284.5447 0.4784 56.3486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3647
S13 球面 无穷
表9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10所示:
表10
图17-图20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17至图2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4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5:
图2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11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3.0510 0.5075 1.54/55.9 -35.4503
S2 非球面 -5.9138 0.4806 20.7892
STO 球面 无穷 0.0757
S3 非球面 -3.3241 0.4125 1.55/56.1 34.2371
S4 非球面 -1.1274 0.2545 0.2380
S5 非球面 -1000.0000 0.9000 1.55/56.1 99.0000
S6 非球面 -1.1102 0.2812 -0.7899
S7 非球面 -0.2713 0.2200 1.67/20.4 -1.9715
S8 非球面 -0.6379 0.0743 -3.1623
S9 非球面 0.6824 0.7000 1.55/56.1 -6.5069
S10 非球面 -7.7982 0.5775 -56.5651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3093
S13 球面 无穷
表11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12所示:
表12
图22-图2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22至图2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5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6:
图2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13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3.1694 0.4603 1.54/55.9 -42.8386
S2 非球面 -9.5790 0.4574 65.5066
STO 球面 无穷 0.0853
S3 非球面 -2.8498 0.5000 1.55/56.1 25.5041
S4 非球面 -3.1000 0.0666 3.7774
S5 非球面 1.7463 1.0359 1.55/56.1 -60.3932
S6 非球面 -0.9302 0.2094 -0.9764
S7 非球面 -0.3301 0.2200 1.67/20.4 -2.0683
S8 非球面 -0.7461 0.2158 -3.1099
S9 非球面 0.7083 0.6057 1.55/56.1 -4.7434
S10 非球面 2.5886 0.5980 -0.5846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4058
S13 球面 无穷
表13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14所示:
表14
图27-图30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27至图3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6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7:
图3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15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3.1833 0.4890 1.54/55.9 -43.6542
S2 非球面 -9.2993 0.4995 57.0300
STO 球面 无穷 0.0772
S3 非球面 -2.9000 0.4691 1.55/56.1 25.4911
S4 非球面 1000.0000 0.0435 99.0000
S5 非球面 1.1845 1.0030 1.55/56.1 -32.5851
S6 非球面 -0.8378 0.2289 -1.0263
S7 非球面 -0.3292 0.2200 1.67/20.4 -1.9947
S8 非球面 -0.7968 0.2599 -3.0358
S9 非球面 0.7426 0.6853 1.55/56.1 -5.0204
S10 非球面 5.0305 0.5372 0.1441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3775
S13 球面 无穷
表15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16所示:
表16
图32-图3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32至图3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7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8:
图3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17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9.8413 0.5662 1.54/55.9 50.6187
S2 非球面 2.2341 0.3085 -21.4888
S3 非球面 -9.0267 0.3500 1.55/56.1 99.0000
S4(STO) 非球面 -2.0714 0.3603 1.4692
S5 非球面 2.5978 0.9607 1.55/56.1 -9.3054
S6 非球面 -0.9975 0.2129 -0.7304
S7 非球面 -0.3152 0.3091 1.67/20.4 -2.0361
S8 非球面 -0.7267 0.0300 -3.0515
S9 非球面 0.7186 0.6679 1.55/56.1 -5.2897
S10 非球面 2.5259 0.5481 -9.1081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4463
S13 球面 无穷
表17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18所示:
表18
图37-图40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37至图4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8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方式9:
图4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9的摄像镜头的结构布置图。
以下表19列出本实施方式的各透镜的相关参数,包括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折射率和阿贝数以及圆锥系数:
表面 表面类型 曲率半径 厚度 材料折射率/阿贝数 圆锥系数
OBJ 球面 无穷 无穷
S1 非球面 -2.5068 0.3835 1.54/55.9 -29.3111
S2 非球面 32.5735 0.3917 99.0000
STO 球面 无穷 0.0866
S3 非球面 -3.8041 0.4072 1.55/56.1 41.0660
S4 非球面 -1.4814 0.1556 2.1897
S5 非球面 2.5065 0.9823 1.55/56.1 -53.3020
S6 非球面 -0.9921 0.2427 -0.9067
S7 非球面 -0.2971 0.2643 1.67/20.4 -2.1259
S8 非球面 -0.7205 0.1135 -4.1509
S9 非球面 0.6999 0.7215 1.55/56.1 -4.9114
S10 非球面 3.7148 0.5118 -0.5581
S11 球面 无穷 0.1100 1.52/64.2
S12 球面 无穷 0.4058
S13 球面 无穷
表19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透镜表面数据如下表20所示:
表20
图42-图45分别示意性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摄像镜头轴上色差曲线图、象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如图42至图4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9的摄像镜头在保证小型化的基础上还具有良好的成像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光阑(S)、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四透镜(4)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和所述第五透镜(5)为正光焦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所述第三透镜(3)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11/ImgH<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4)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4)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关系式:-4.0<SAG41/CT4<-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至所述第五透镜(5)中任意相邻的两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5)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关系式:0.21<∑AT/TD<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三透镜(3)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关系式:0.30<T12/CT3<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CT3/ImgH<0.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至所述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5<R8/f<-0.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关系式:0.10<SAG11/DT11<0.5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大于55°。
11.一种摄像镜头,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排列的第一透镜(1)、光阑(S)、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和第五透镜(5),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四透镜(4)为负光焦度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3)和所述第五透镜(5)为正光焦度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四透镜(4)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41与所述第四透镜(4)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之间满足关系式:-4.0<SAG41/CT4<-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11/ImgH<0.70。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2)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21与所述第三透镜(3)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31之间满足关系式:0.45<DT21/DT31<1.0。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至所述第五透镜(5)中任意相邻的两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的总和∑AT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5)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之间满足关系式:0.21<∑AT/TD<0.50。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和所述第二透镜(2)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12与所述第三透镜(3)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之间满足关系式:0.30<T12/CT3<0.70。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3)在所述镜头的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之间满足关系式:CT3/ImgH<0.40。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度的一半ImgH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至所述镜头的成像面的轴上距离TTL之间满足关系式:0.50<ImgH/TTL<1.0。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4)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所述镜头的有效焦距f之间满足关系式:-0.55<R8/f<-0.10。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和所述镜头的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之间的轴上距离SAG11与所述第一透镜(1)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11之间满足关系式:0.10<SAG11/DT11<0.50。
20.根据权利要求11至19之一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大于55°。
CN201822111102.7U 2018-12-17 2018-12-17 摄像镜头 Active CN20938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1102.7U CN209388012U (zh) 2018-12-17 2018-12-17 摄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11102.7U CN209388012U (zh) 2018-12-17 2018-12-17 摄像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8012U true CN209388012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72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11102.7U Active CN209388012U (zh) 2018-12-17 2018-12-17 摄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80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411A (zh) * 2018-12-17 2019-02-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8411A (zh) * 2018-12-17 2019-02-1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1040A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10456490A (zh) 摄像透镜组
CN110646924B (zh) 光学镜头
CN105445908B (zh) 一种像质高、画幅大、畸变小光学成像系统
CN108732724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343204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491047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8488592U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9541785A (zh) 光学透镜组
CN209044167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5137567B (zh) 成像镜头、虹膜成像模组以及虹膜识别装置
CN110031956A (zh) 电子成像装置
CN109298511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683287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9148942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9215719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5093499B (zh) 一种成像镜头组
CN208607419U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209265059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262014A (zh) 光学成像镜头组
CN109613678A (zh) 成像镜头
CN110488468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212722A (zh) 光学透镜组
CN209327661U (zh) 成像镜头
CN209297015U (zh) 光学成像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