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82261U -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82261U
CN209382261U CN201822052575.4U CN201822052575U CN209382261U CN 209382261 U CN209382261 U CN 209382261U CN 201822052575 U CN201822052575 U CN 201822052575U CN 209382261 U CN209382261 U CN 209382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fuselage
landing
short take
vertical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5257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自启
马经忠
李海燕
冷智辉
万俊明
王黎明
付炜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Hongdu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Hongdu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Hongdu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Hongdu Aviatio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5257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82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82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82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包括机身、机翼、垂尾和平尾,所述机翼包括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通过机翼转轴固定于机身的中部,所述机身的后部与垂尾连接,所述垂尾的末端连接平尾,所述第一机翼前缘和第二机翼前缘各设置两个螺旋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下方各设置一个连接机翼和机身的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和机翼转轴配合使机翼向上偏转从而调节机翼安装角度。本实用新型采用机翼安装角度可调,避免了改进增升装置附带的成本,缩小了飞机起降距离,拓展了飞机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背景技术
当前运输飞机采用常规布局,小型运输飞机能够在野战机场降落,但是装载能力小于15t,运输能力不能满足需求;而中型运输飞机所需跑道长,不能在野战机场降落,因而不能满足野战军队的特殊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前飞机设计专家采用增加机翼安装角度和改进增升装置的方法来缩短起降距离,但是增加机翼安装角度会使全机阻力增加,降低巡航效率,同时安装角度只能增加1°~2°,起降距离的缩短程度很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短距离起降问题;而改进增升装置增加升力会使飞机结构重量增加,还有其他损失(比如采用吹气襟翼导致发动机动力损失等)。因此,当前急需一种能够在野战机场降落的短距离起降中型运输飞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缩小了飞机起降距离,拓展了飞机使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包括机身、机翼、垂尾和平尾,所述机翼包括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通过机翼转轴固定于机身的中部,所述机身的后部与垂尾连接,所述垂尾的末端连接平尾,所述第一机翼前缘和第二机翼前缘各设置两个螺旋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下方各设置一个连接机翼和机身的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和机翼转轴配合使机翼向上偏转从而调节机翼安装角度。
所述机翼安装角度的调节范围为0°~10°。
所述作动机构由两个铰链和一个作动筒构成,所述作动筒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机翼下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机身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机翼前缘和第二机翼前缘的两个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选用与机身背部连接的上单翼。
所述螺旋桨采用8叶螺旋桨并通过涡桨发动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四个螺旋桨,每侧两个螺旋桨反向旋转,可以降低螺旋桨滑流对机翼影响。2、在机翼和机身之间设计作动机构和机翼转轴,飞机在起降阶段,整个机翼可绕机翼转轴旋转,使机翼安装角度在0°~10°范围内调节,从而增加了全机升力,相比同类飞机,全机起降阶段升力系数增加0.5以上,同时机翼偏转后螺旋桨的螺旋拉力竖直向上的分量使全机升力系数增加0.3以上,综合机翼偏转和螺旋桨产生的升力,降低了全机起降速度,进而缩短了起降距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翼偏转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机翼偏转前的状态结构图;
其中,1、机身,2、机翼,21、第一机翼,22、第二机翼,3、平尾,4、垂尾,5、螺旋桨、6、作动机构,61、铰链,62、作动筒,7、机翼转轴,8、涡桨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包括机身1、机翼2、垂尾4和平尾3,机翼包括第一机翼21和第二机翼22,(选用上单翼),第一机翼21和第二机翼22通过机翼转轴7固定于机身1的背部中间位置,机身1的后部与垂尾4连接,垂尾4的末端连接平尾3,垂尾和平尾组成的尾翼采用T型布局。第一机翼21前缘和第二机翼22前缘各设置两个螺旋桨5,机翼同侧的螺旋桨5反向旋转,以降低螺旋桨滑流对机翼的不利影响,增加机翼升力特性。螺旋桨5采用8叶螺旋桨并通过涡桨发动机8驱动。
为满足短距离起降要求,第一机翼21和第二机翼22的下方各设置一个作动机构6,作动机构6由两个铰链61和一个作动筒62构成,作动筒62的一端通过铰链61与机翼2下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61与机身1活动连接。作动机构6和机翼转轴7配合使机翼2向上偏转从而调节机翼安装角度,根据使用需求机翼安装角度最多可以增加10°。飞机起飞降落阶段,整个机翼可绕机翼转轴7旋转,适当增大安装角从而增加全机升力,同时螺旋拉力竖直向上的分量也可增加一定升力,综合机翼和螺旋桨产生的升力,全机起降速度降低,进而缩短了全机起降距离。
上述短距离起降运输机的起降过程如下:起飞滑跑阶段,机翼初始安装角为0°,即未偏转状态(如图5所示),滑跑速度达到一定速度后,飞行员打开控制开关,控制液压作动机构6增加机翼安装角度,机翼2在作动机构6作用下可绕机翼转轴7向上偏转,增加机翼安装角(如图4所示),机翼最大偏转角度为10°,飞机起飞达到安全高度后,机翼安装角度在作动机构6的作用下重新变为0°,减小飞行阻力,增大巡航效率。
着陆阶段,达到进场速度以前机翼安装角为0°,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机翼2在作动机构6的作用下可绕机翼转轴7向上偏转,增加机翼安装角(如图4所示),机翼最大偏转角度为10°,增大飞机升力降低飞机着陆速度,进而减小滑跑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飞机,采用四个螺旋桨,机翼同侧螺旋桨反向旋转降低了螺旋桨滑流对机翼不利影响,增加机翼升力特性;同时不改变飞机布局情况下,利用机翼安装角度可调,避免了改进增升装置附带的额外成本,缩短了飞机起降距离,拓展了飞机的使用范围。

Claims (6)

1.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机翼、垂尾和平尾,所述机翼包括位于机身两侧的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通过机翼转轴固定于机身的中部,所述机身的后部与垂尾连接,所述垂尾的末端连接平尾,所述第一机翼前缘和第二机翼前缘各设置两个螺旋桨,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的下方各设置一个连接机翼和机身的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和机翼转轴配合使机翼向上偏转从而调节机翼安装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安装角度的调节范围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作动机构由两个铰链和一个作动筒构成,所述作动筒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机翼下表面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铰链与机身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前缘和第二机翼前缘的两个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翼和第二机翼选用与机身背部连接的上单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采用8叶螺旋桨并通过涡桨发动机驱动。
CN201822052575.4U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Active CN209382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52575.4U CN20938226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52575.4U CN20938226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82261U true CN209382261U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71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52575.4U Active CN209382261U (zh) 2018-12-07 2018-12-07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822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50833B2 (en) Tiltrotor aircraft having rotatable wing extensions with winglets
US10343763B2 (en) Lifting surfaces and associated method
US10293933B2 (en) Rotating wing assemblies for tailsitter aircraft
US10625847B2 (en) Split winglet
US6669137B1 (en) Air vehicle having rotor/scissors wing
US11845350B2 (en) Energy-harvesting spoiler on a wing of an aircraft
US5495999A (en) Retractable canard wing surfaces for airplanes
US20050133662A1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provided with two tilt fans on either side of the fuselage and with a third tilt fan arranged on the tail of the aircraft
US8109473B2 (en) Slotted high lift aerofoils
KR101953892B1 (ko) 수직이착륙 분산 추진형 항공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8045575A (zh) 一种短距起飞垂直着陆飞行器
CN103192981A (zh) 电动低噪短距起降连翼飞机
CN111348183B (zh) 飞行器
US3121544A (en) Safety and high lift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ircraft
Greff Th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ntegration of a variable camber wing for long/medium range aircraft
CN209382261U (zh) 一种短距离起降运输机
CN112173065A (zh) 一种应用于倾转机翼飞机的机翼
CN210083543U (zh) 一种四桨叶旋转机翼飞机气动布局
CN101941523A (zh) 可调翼型机翼及其应用的双体飞机机翼布局方案
US11919633B2 (en) Convertiplane
US1895140A (en) Airplane
US8474747B2 (en) Pivoting stabilising surface for aircraft
CN114954932B (zh) 一种基于可变桨翼技术与双桨翼布局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RU2812164C1 (ru) Беспилот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US20240124128A1 (en) Flap-type aeronautical propulsion device with propeller eng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