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6100U -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6100U
CN209376100U CN201820648958.5U CN201820648958U CN209376100U CN 209376100 U CN209376100 U CN 209376100U CN 201820648958 U CN201820648958 U CN 201820648958U CN 209376100 U CN209376100 U CN 209376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passage
temperature sensor
partition
air int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4895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求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enwu Technology Co ltd
Xuanyiyu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ILLWINGS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ILLWINGS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ILLWINGS TECH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4895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6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6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6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包括服务器机柜、空调机组、采集模块及监控台。每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后壁上开设进风孔,服务器机柜形成排风通道和进风通道。空调机组的出风管连接至服务器机柜的后壁的最底部,采集模块还包括安装在靠上方的一个隔板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安装在靠下方的一个隔板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进风通道中设置一垂直放置的分流板以将进风通道分为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分流板的顶端安装一用于打开或关闭第一进风通道的挡板,挡板致动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这样降低了刀片服务器之间的温差,提高了冷空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减少了用电、用水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建设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数据中心能源的使用问题,数据中心耗电量很大,这一方面是基于刀片服务器本身运行所必须的,另一方面是基于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运行所必须的。为了降低数据中心的用电量,本领域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冷却效率。数据中心冷却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热量会往上方扩散,导致服务器机柜中靠上方的刀片服务器的温度与下方的刀片服务器的温度会存在明显的温差,这显然不利于数据中心的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机柜,每个服务器机柜从上至下具有多个隔板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柜分成多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空调机组,其冷却所述服务器机柜;采集模块,包括电量采集模块、空气湿度采集器、空气温度采集器;以及监控台,其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数据;每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后壁上开设进风孔,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前壁与所述隔板的前端侧之间形成排风通道,所述服务器机柜的顶壁与所述排风通道对应处具有排风孔,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后壁与所述隔板的后端侧之间形成进风通道,空调机组的出风管连接至所述服务器机柜的后壁的最底部,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安装在靠上方的一个隔板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以及安装在靠下方的一个隔板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进风通道中设置一垂直放置的分流板以将所述进风通道分为第一进风通道和第二进风通道,所述分流板的顶端安装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的挡板,挡板致动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通道的顶部安装有风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倾斜放置,形成高的前端和低的后端。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上的所述进风孔交错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选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靠上方的一个隔板为最上方的隔板,和/或所述靠上方的一个隔板为最下方隔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机组为水冷式或风冷式空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低了刀片服务器之间的温差,提高了冷空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减少了用电、用水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的一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的另一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服务器机柜;2、空调机组;11、隔板;12、排风通道;13、进风通道;14、分流板;15、挡板;21、出风管;111、进风孔;121、排风孔;S1、第一温度传感器;S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服务器机柜1,每个服务器机柜1从上至下具有多个隔板11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柜1分成多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空调机组2,其冷却所述服务器机柜1;采集模块,包括电量采集模块、空气湿度采集器、空气温度采集器;以及监控台,其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数据。电量采集模块、空气湿度采集器、空气温度采集器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结构,其安装位置及方式为本领域常用的设置,故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每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后壁上开设进风孔111。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前壁与所述隔板11的前端侧之间形成排风通道12,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顶壁与所述排风通道12对应处具有排风孔121。所述服务器机柜1 的后壁与所述隔板11的后端侧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空调机组2的出风管21连接至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后壁的最底部。
如图1所示,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安装在靠上方的一个隔板11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S1以及安装在靠下方的一个隔板11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S2。所述进风通道13中设置一垂直放置的分流板14以将所述进风通道13分为第一进风通道13a和第二进风通道13b,所述分流板14的顶端安装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3a的挡板15,挡板致动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 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S2连接。
图2公开了另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其与图1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隔板11倾斜放置,形成高的前端和低的后端。图2示出了挡板15 处于半开状态,其他部分与图1的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采用图2的方式,由于隔板倾斜布置,进气侧低于排气侧,顺应热气流的方向,因此,更利于热气快速的排出,不会出现热气积聚在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情形。挡板的高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只要将进风通道有效分隔即可,例如可以为服务器机柜1的高度的一半、或超过一半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通道12的顶部安装有风扇。这样,利于热气快速排出。
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上的所述进风孔111交错布置。这样,利于空气快速进入各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S2选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这样方便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靠上方的一个隔板11为最上方的隔板11,所述靠上方的一个隔板11为最下方的隔板1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机组2为水冷式或风冷式空调。这样,可以适应不同数据中心的冷却需求。
在系统运行时,监控台将显示采集模块采集的系统各数据,包括用电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等数据,以及实时显示第一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有差异或者差异超出一定阈值时,也即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出第二温度传感器达一定数值时,挡板致动器致动,将挡板15关闭,如图1所示,示出了该状态,此时挡板15将关闭第一进风通道13a。这样,空气将快速经由第二进风通道 13b进入上方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从而快速降低上方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温度,由此降低上下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之间的温差。通过这样,在上方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温度高时,在短时间内仅对上方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进行降温,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这样的状态持续的时间较短,不会对下方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温度产生影响。当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据的差异未超出给定阈值时,挡板致动器将挡板 15打开,空气将经由第一进风通道13a、第二进风通道13b进入所有的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如此,可以提高冷空气的利用率,降低了空调机组的运行负荷,减少了用电、用水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服务器机柜(1),每个服务器机柜(1)从上至下具有多个隔板(11)从而将所述服务器机柜(1)分成多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
空调机组(2),其冷却所述服务器机柜(1);
采集模块,包括电量采集模块、空气湿度采集器、空气温度采集器;以及
监控台,其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用于实时显示采集的数据;
其特征在于,
每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的后壁上开设进风孔(111),
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前壁与所述隔板(11)的前端侧之间形成排风通道(12),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顶壁与所述排风通道(12)对应处具有排风孔(121),
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后壁与所述隔板(11)的后端侧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
空调机组(2)的出风管(21)连接至所述服务器机柜(1)的后壁的最底部,
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安装在靠上方的一个隔板(11)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S1)以及安装在靠下方的一个隔板(11)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S2),
所述进风通道(13)中设置一垂直放置的分流板(14)以将所述进风通道(13)分为第一进风通道(13a)和第二进风通道(13b),所述分流板(14)的顶端安装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进风通道(13a)的挡板(15),
挡板致动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S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12)的顶部安装有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1)倾斜放置,形成高的前端和低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刀片服务器安置隔间上的所述进风孔(111)交错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S1)和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S2)选用贴片式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靠上方的一个隔板(11)为最上方的隔板(11),和/或所述靠下方的一个隔板(11)为最下方的隔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2)为水冷式或风冷式空调。
CN201820648958.5U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Active CN209376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8958.5U CN209376100U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48958.5U CN209376100U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6100U true CN209376100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12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48958.5U Active CN209376100U (zh) 2018-05-02 2018-05-02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610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6818A (zh) * 2020-11-12 2021-02-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检测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6818A (zh) * 2020-11-12 2021-02-2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检测终端
CN112396818B (zh) * 2020-11-12 2021-09-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检测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96882U (zh) 一种新型散热型配电箱
CN104023509B (zh) 服务器机柜
CN103220894A (zh) 一种机柜散热方法及系统、机房热气流收集管理系统
CN210638189U (zh) 用于空调室外机的送风组件及空调室外机
CN109963444A (zh) 服务器级机柜智能送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220267A (zh) 空调机组、空调系统及空调机组的风机运行方法与装置
CN209376100U (zh) 一种数据中心能源监控系统
CN107069484A (zh) 一种通风散热开关柜
CN213546415U (zh) 高压锂电储能均温系统
CN102156519A (zh) 服务器机柜
CN102374614A (zh) 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CN217817105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09358427U (zh) 变频器和空调器
CN217817100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112259894B (zh) 高压锂电储能均温系统
CN2907192Y (zh) 一种机柜顶出风换热风道
CN21018374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器柜
CN209151459U (zh) 送风装置
CN209524577U (zh) 一种电控箱及空调机组
CN219677376U (zh) 一种排沙空调及储能柜
CN109681970A (zh) 降低空调室外机制造成本的方法
CN206947804U (zh) 一种用于封闭电气控制柜的散热结构
CN217817101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217849954U (zh) 一种机柜
CN213199492U (zh) 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F1-20-1612, B16 (14), No. 2 Fuc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7

Patentee after: Xuanyiyu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37 Yinyi Building, 19-4 Wanwanzhuang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ILLWINGS TECH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5

Address after: Room 7, 13th Floor, Building 3, Block K3, Wuhan Central Cultural Tourism Zone, Han Street, No. 86 Zhongbei Road, Guoguohu Street, Wuchang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an Benw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F1-20-1612, B16 (14), No. 2 Fuc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7

Patentee before: Xuanyiyun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