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5611U -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5611U
CN209375611U CN201821907033.4U CN201821907033U CN209375611U CN 209375611 U CN209375611 U CN 209375611U CN 201821907033 U CN201821907033 U CN 201821907033U CN 209375611 U CN209375611 U CN 209375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isolation
circuit
terminal
pull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070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吴爽
王守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T Intelligen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070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5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5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56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隔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通讯信号;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讯信号。本方案提高了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通讯速率。

Description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电子领域,对电机进行调试的通用方法为,使用电脑这一设备终端与电机相连接以进行调试。然而,电脑的控制电路为弱电电路,电机控制电路为强电电路,因此,使用电脑对电机进行调试时,需要实现两个设备之间的电气隔离,即使得设备之间的电流不流通,但信号仍可以传递。现有技术中,单向隔离通讯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具有通讯速率较高的优点,但无法实现双向通讯;双向隔离通讯IC虽然通讯速率较低,但能实现双向通讯。因此,往往使用双向隔离通讯IC来实现电气隔离,但在调试电机这种对通讯速率有要求的情况下,使用双向隔离通讯IC来实现电气隔离,难以满足电脑对电机进行调试时所需的带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旨在解决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存在的通讯速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隔离电路;
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通讯信号;
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讯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四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上拉电路和第二上拉电路;
所述第一上拉电路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
所述第二上拉电路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阳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拉电路是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二上拉电路是第二上拉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电路和第二下拉电路;
所述第一下拉电路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下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电路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下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下拉电路是第一下拉电阻;所述第二下拉电路是第二下拉电阻。
进一步地,当第一终端为电脑,第二终端为电机时,所述第一电源为弱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强电电源。
进一步地,当第一终端为电机,第二终端为电脑时,所述第一电源为强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弱电电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装置,所述测试装置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以及与所述双向隔离电路连接的电脑,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被配置为上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
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隔离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通讯信号;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讯信号。本实用新型将两个单向隔离IC封装成双向隔离电路替代双向隔离IC,实现双向隔离通讯的功能,利用单向隔离IC具有通讯速率高的优点,提高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通讯速率,进而满足电脑对电机进行调试时所需的带宽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隔离通讯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应用于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可以包括电脑等测试终端,该测试装置用于对电机等待测试装置进行调试。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该隔离电路10包括第一单向隔离IC110以及第二单向隔离IC120。所述隔离电路10由第一单向隔离IC110和第二单向隔离IC120封装形成,第一单向隔离IC110的输出端与第一终端Va连接,第一单向隔离IC110的输入端与第二终端Vb连接;第二单向隔离IC120的输入端与第一终端Va连接,第二单向隔离IC120的输出端与第二终端Vb连接。第一终端Va只能通过第二单向隔离IC120向第二终端Vb发送通讯信息,对应的,第二终端Vb只能通过第一单向隔离IC110向第一终端Va发送通讯信息。综上所述,由第一单向隔离IC110和第二单向隔离IC120封装形成的隔离电路10,既能实现第一终端Va与第二终端Vb的双向通信,又能实现第一终端Va与第二终端Vb之间的电气隔离,从而通过封装单向隔离IC形成的隔离电路实现了双向隔离通讯的功能,且单向隔离IC因为其自身电路构成的特点,其通讯速率远大于双向隔离IC,提高了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通讯速率。此外,目前市面上的双向隔离IC的价格较为昂贵,使用价格更为实惠的单向隔离IC替代双向隔离IC构成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大大减少了制作成本。
可选地,请一并参看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可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四个二极管,第一二极管D1阴极连接第一单向隔离IC110的输出端,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连接第一终端Va;第二二极管D2阴极连接第二单向隔离IC120的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连接第一终端Va;第三二极管D3阴极连接第一单向隔离IC110的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阳极连接第二终端Vb;第四二极管D4阴极连接第二单向隔离IC120的输出端,第四二极管D4阳极连接第二终端Vb。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上拉电路以及下拉电路,第一上拉电路20一端与第一电源Vcc连接,第一上拉电路20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第二上拉电路30一端与第二电源PVcc连接,第二上拉电路30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第一下拉电路40一端接地,第一下拉电路40的另一端与隔离电路10左侧输入端连接。第二下拉电路50一端接地,第二下拉电路50的另一端与隔离电路10右侧输入端连接。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上拉电路20是第一上拉电阻R1,第二上拉电路30是第二上拉电阻R3,第一下拉电路40是第一下拉电阻R2,第二下拉电路50是第二下拉电阻R4。
应当理解的是,当第一终端Va处于高电平状态时,隔离电路10右侧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高电平通过第二上拉电路30使得第二终端Vb也处于高电平状态;当第二终端Vb处于高电平状态时,隔离电路10左侧输出端输出高电平,高电平通过第一上拉电路20使得第一终端Va也处于高电平状态;当第一终端Va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第一下拉电路40控制隔离电路10右侧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得第二终端Vb也处于低电平状态;当第二终端Vb处于低电平状态时,第二下拉电路50控制隔离电路10左侧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使得第一终端Va也处于低电平状态。此外,当第一终端Va与第二终端Vb未通过双向隔离电路10进行通讯时,第一上拉电阻R1和第二上拉电阻R3拉高,使得第一终端Va与第二终端Vb处于高电平状态。综上所述,当第一终端Va为高电平时,第二终端Vb也为高电平,当第一终端Va为低电平时,第二终端Vb也为低电平,两个终端的电平状态始终一致,使用单向隔离IC和其他元器件组成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实现了双向隔离通讯的功能,又由于单向隔离IC具备的通讯速率高的特点,使得上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通讯速率得以提高。
进一步地,当第一终端Va为电脑,第二终端Vb为电机时,第一电源Vcc为弱电电源,第二电源PVcc为强电电源。当第一终端Va为电机,第二终端Vb为电脑时,第一电源Vcc为强电电源,第二电源PVcc为弱电电源。应当理解的是,电脑的内置电源为弱点电源,而使用电脑这一终端对电机进行调试时,电机的控制回路为强电电源,因此,为了实现两个终端之间的电气隔离,具备如上的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以及与所述双向隔离电路连接的电脑,该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理所应当地,由于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采用了上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的技术方案,因此该电子设备具有上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所有的有益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隔离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通讯信号;
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用于限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讯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
所述第一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三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所述第三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终端;
所述第四二极管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阳极连接所述第二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上拉电路和第二上拉电路;
所述第一上拉电路一端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阳极连接;
所述第二上拉电路一端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第二上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阳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拉电路是第一上拉电阻;所述第二上拉电路是第二上拉电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下拉电路和第二下拉电路;
所述第一下拉电路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下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电路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下拉电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单向隔离IC的输入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拉电路是第一下拉电阻;所述第二下拉电路是第二下拉电阻。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
当第一终端为电脑,第二终端为电机时,所述第一电源为弱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强电电源。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以及第二电源;
当第一终端为电机,第二终端为电脑时,所述第一电源为强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为弱电电源。
9.一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单向隔离IC和第二单向隔离IC封装形成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以及与所述双向隔离电路连接的电脑,其中所述双向隔离通讯电路被配置为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隔离通讯电路。
CN201821907033.4U 2018-11-19 2018-11-19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Active CN209375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033.4U CN209375611U (zh) 2018-11-19 2018-11-19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07033.4U CN209375611U (zh) 2018-11-19 2018-11-19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5611U true CN209375611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6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07033.4U Active CN209375611U (zh) 2018-11-19 2018-11-19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56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64662A (zh) 连接接口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JP2003505921A (ja) 双方向接続ライン用のオプトカプラを備えた電気絶縁装置
CN209375611U (zh) 双向隔离通讯电路和测试装置
CN105141492A (zh) 一种can收发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CN109448621A (zh) 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7942189A (zh) 一种供电端接线情况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107196633A (zh) 交流负载的开关控制装置、交流控制系统和制冷设备
CN207662993U (zh) 一种供电端接线情况的检测装置、传导充电系统及电动车
CN106788370B (zh) 电子器件
CN206302401U (zh) 通讯隔离与电平转换电路
CN109687863A (zh) Rs485芯片的驱动电路
CN205583290U (zh) 智能插座
CN208156474U (zh) 一种缝纫机控制系统及缝纫机
CN211959198U (zh) 一种用于采集终端的外置通讯装置
CN100359502C (zh) 混合逻辑电平双向总线转换器及连接方法
CN209357955U (zh) 热插拔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108388190A (zh) 一种缝纫机控制系统及缝纫机
CN209120162U (zh) 一种高速双向逻辑电平转换电路
CN107493044B (zh) Can总线式三相永磁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19124193U (zh) 一种ttl转兼容rs232电平转换电路
CN207766249U (zh) 一种信号隔离双向通信电路
CN209168092U (zh) 电压输出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9370225U (zh) 一种开关量采集器和开关量采集系统
CN214675189U (zh) 智能网关系统
CN218526142U (zh) 一种集中器远程通信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