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5201U -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5201U
CN209375201U CN201920319108.5U CN201920319108U CN209375201U CN 209375201 U CN209375201 U CN 209375201U CN 201920319108 U CN201920319108 U CN 201920319108U CN 209375201 U CN209375201 U CN 2093752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power
usb
port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910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兵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i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i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i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in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910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52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52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52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功率转换电路和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数据传输芯片型号为GL850G。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宝中设置数据传输模块,使充电宝的功能更丰富性,不仅支持手机充电和快充协议,而且还支持笔记本电脑充电功能,最重要是还能一边给笔记本电脑充电,一边传输数据,同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用户除了携带必备办公设备后,只需再带一个充电宝即可,从而可极大地提高移动办公的便捷性。另外,采用数码管精确显示电量,让用户知道剩余电量准确值,以利于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数据传输功能的移动电源(即充电宝)。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的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但便携式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电池电量不耐用的问题,如智能手机基本上一天一充,为了保持设备随时有电,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法是同时携带移动电源。然而,目前的充电普遍功能较少。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逐渐习惯于移动办公,经常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以实现无须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办公,提高工作效率。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越做越薄,前者有的减配了US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和减少了电池容量,后者减少电池容量,目的是为更多的高科技部件让位,虽然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但带来了外部传输数据不方便和机器耗电快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部分人除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还会携带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拓展器和笔记本电源线,但这种做法大大削弱了移动办公的方便性、因为需要携带更多的设备资源,违背了随时随地进行办公的目的,最后变成传统办公,享受不到移动办公带来的好处与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功能更丰富、使用更方便、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池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和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连接MCU控制模块,USB端口及TYPE-C端口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控制按钮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对该充电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USB端口入TYPE-C端口双向连接;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R8P506的控制芯片U9,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型号为GL850G的数据传输芯片U10,数据传输芯片U10形成TYPE-C端口和USB端口间的数据交换的控制机构;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有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两者型号均为SEG7227YMS10,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及各自的外围电路分别形成USB端口的两个USB-A-Hub端口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控制机构;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的2脚分别经过三极管Q14和三极管Q15与控制芯片U9的32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1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27脚28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2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8脚和9脚连接;USB-A-Hub端口的DP\DM脚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DP\DM脚连接时为数据传输模式,而USB-A-Hub端口的DP\DM与功率转换电路连接时为快速充电模式。
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有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型号为SC8802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功率转换芯片U15连接有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2与功率MOS管Q3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4脚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1与功率MOS管Q4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8脚连接;功率MOS管Q2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3脚连接,功率MOS管Q3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5脚连接,功率MOS管Q1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9脚连接,功率MOS管Q4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7脚连接;TYPE-C端口的接口J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17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15与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配合完成功率的转换而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即充电模式及放电模式;充电模式时将TYPE-C端口充进来的电量转换成9-12V电压储存在电池组中,放电模式时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20V的电压输出给TYPE-C端口。Type-C端口为8.3mm×2.5mm的纤薄设计,支持电缆正反面接入,既是充电宝的充电口,又能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供电口,并与充电宝的USB-A(Hub)端口配合使用,能传输交换数据,提供最大PD 45W的电力。
所述USB端口还包括有一个普通USB-A端口和一个USB-A快充端口,两者分别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连接。绿色的USB-A快充端口支持快充协议有Apple2.4A协议、QC2.0、QC3.0、华为FCP、三星AFC协议,能在更短时间为用户设备充满电量;在Type-C端口旁边的2个USB-A(Hub)端口支持数据传输交换,如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拓展器使用;四个USB-A端口均支持小电流模式,能为无线蓝牙耳机、手环等小电流设备充电,同时支持Apple 2.4A协议。
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具有与四个USB端口相配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功率转换芯片U3和功率转换芯片U6,功率转换芯片U3的型号为MP9499M,功率转换芯片U6的型号为SY8105;还包括有普通USB-A端口协议芯片U4、USB-A-Hub端口协议芯片U5以USB-A快充端口协议芯片U14,协议芯片U4的型号为CW3002,协议芯片U5的型号为CW3005,协议芯片U14的型号为FP6601Q,协议芯片U4和协议芯片U5分别与功率转换芯片U3的10脚连接,协议芯片U14与功率转换芯片U6的5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3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V电压给两个USB-A-Hub端口及一个普通USB-A端口输出;功率转换芯片U6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12V、QC18W的电压给USB-A快充端口输出。
所述USB-A快充端口设置为绿色,易于和其它USB端口区别开来。
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供电芯片U8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8的型号为SGM2203。
采用数码显示管显示剩余电量数值,其与控制芯片U9的17脚-21脚连接,并且在壳体的前端用透明的前端盖将该数码显示管封盖在壳体中,前端盖即作为电量显示屏。
还包括有电池保护电路,其具有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两者的型号分别为S-8254和S-8244,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分别与电池连接,与其外围电路一起形成对电池的过充、过放及过流保护结构,还具有温度保护功能。
数据传输芯片由供电芯片U13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13的型号为HT7533。
所述TYPE-C端口的充电电压为5-20V、功率为45W Max,放电电压的功率亦为45WMax。
当MCU控制模块的控制芯片U9启动时,电池保护芯片U1、U2同时启动,防止电池组的过充、过放、过流现象,随后启动优先级最高数据传输芯片U10和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前者启动后,会再启动线路切换芯片U11和U12,控制两个USB-A(Hub)端口(即USB-A-Hub端口)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之间切换;后者启动后,通过配合四个功率MOS管(Q1、Q2、Q3、Q4)及一个电感L1完成功率的转换,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即充电模式及放电模式,配合USB-A端口,实现边冲边放或者进行数据传输。
完成优先级高的操作后,次优先级启动两个功率转换芯片U3、U6,前者配合协议芯片U4和USBA端口,以及协议芯片U5和2个USB-A(Hub)端口,实现输出Apple 2.4A等快速充电协议;后者配合协议芯片U14和USB-A快充端口(绿色),实现输出QC、FCP、AFC快充协议,以及Apple 2.4A协议等。
完成次优先级操作后,启动最低优先级操作,如MCU通过和LED数码显示管的I2C通信,传输电池容量数据,实现剩余电量显示,以及通过控制按钮获取用户操作,从而切换充电宝工作模式,如进入数据传输模式等。
由于MCU控制芯片运行速度足够快,各优先级等同于同时触发,使用户能够体验到该产品的便利性,实现随时随地补充电量和数据传输,提高办公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宝中设置数据传输模块,使充电宝的功能更丰富性,不仅支持手机充电和快充协议,而且还支持笔记本电脑充电功能,最重要是还能一边给笔记本电脑充电,一边传输数据,同时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有效。相对于传统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拓展器,用户除了携带必备办公设备后,只需再带一个充电宝即可,从而可极大地提高移动办公的便捷性。另外,摒弃传统充电宝使用LED灯珠显示大概电量,采用了数码管精确显示电量,让用户知道剩余电量准确值,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架构示意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MCU控制模块电路图;
图5为MCU控制模块外围电路及显示电路;
图6为TYPE-C端口功率转换电路;
图7为USB端口功率转换电路;
图8为数据传输模块电路;
图9为电池保护电路。
图中,1为面壳,2为底壳,3为中框,4为电路板,5为电池,6为USB端口,61为USB-A-Hub端口,62为普通USB-A端口,63为USB-A-Hub端口,64为快充USB-A端口,65为TYPE-C端口,7为数码显示管,8为前端盖,9为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9,所述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4、电池5和控制按钮9,壳体具有面壳1、底壳2和中框3,电池54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4连接有TYPE-C端口65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4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和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连接MCU控制模块,USB端口及TYPE-C端口65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控制按钮9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对该充电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机构;还包括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USB端口入TYPE-C端口双向连接;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R8P506的控制芯片U9,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型号为GL850G的数据传输芯片U10,数据传输芯片U10形成TYPE-C端口和USB端口间的数据交换的控制机构;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有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两者型号均为SEG7227YMS10,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及各自的外围电路分别形成USB端口的两个USB-A-Hub端口61、63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控制机构;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的2脚分别经过三极管Q14和三极管Q15与控制芯片U9的32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1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27脚28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2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8脚和9脚连接;USB-A-Hub端口的DP\DM脚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DP\DM脚连接时为数据传输模式,而USB-A-Hub端口的DP\DM与功率转换电路连接时为快速充电模式。
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有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型号为SC8802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功率转换芯片U15连接有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2与功率MOS管Q3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4脚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1与功率MOS管Q4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8脚连接;功率MOS管Q2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3脚连接,功率MOS管Q3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5脚连接,功率MOS管Q1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9脚连接,功率MOS管Q4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7脚连接;TYPE-C端口的接口J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17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15与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配合完成功率的转换而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即充电模式及放电模式;充电模式时将TYPE-C端口65充进来的电量转换成9-12V电压储存在电池组中,放电模式时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20V的电压输出给TYPE-C端口。Type-C端口65为8.3mm×2.5mm的纤薄设计,支持电缆正反面接入,既是充电宝的充电口,又能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供电口,并与充电宝的USB-A(Hub)端口(即USB-A-Hub端口)配合使用,能传输交换数据,提供最大PD 45W的电力。
所述USB端口还包括有一个普通USB-A端口62和一个USB-A快充端口64,两者分别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连接。绿色的USB-A快充端口64支持快充协议有Apple 2.4A协议、QC2.0、QC 3.0、华为FCP、三星AFC协议,能在更短时间为用户设备充满电量;在Type-C端口65旁边的两个USB-A-Hub端口61、63支持数据传输交换,如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拓展器使用;四个USB-A端口均支持小电流模式,能为无线蓝牙耳机、手环等小电流设备充电,同时支持Apple 2.4A协议。
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具有与四个USB端口相配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功率转换芯片U3和功率转换芯片U6,功率转换芯片U3的型号为MP9499M,功率转换芯片U6的型号为SY8105;还包括有普通USB-A端口协议芯片U4、USB-A-Hub端口协议芯片U5以USB-A快充端口协议芯片U14,协议芯片U4的型号为CW3002,协议芯片U5的型号为CW3005,协议芯片U14的型号为FP6601Q,协议芯片U4和协议芯片U5分别与功率转换芯片U3的10脚连接,协议芯片U14与功率转换芯片U6的5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3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V电压给两个USB-A-Hub端口及一个普通USB-A端口输出;功率转换芯片U6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12V、QC18W的电压给USB-A快充端口输出。
所述USB-A快充端口64设置为绿色,易于和其它USB端口区别开来。
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供电芯片U8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8的型号为SGM2203。
采用数码显示管7显示剩余电量数值,其与控制芯片U9的17脚-21脚连接,并且在壳体的前端用透明8的前端盖将该数码显示管7封盖在壳体中,前端盖8即作为电量显示屏。
还包括有电池保护电路,其具有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两者的型号分别为S-8254和S-8244,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分别与电池连接,与其外围电路一起形成对电池的过充、过放及过流保护结构,还具有温度保护功能。
数据传输芯片由供电芯片U13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13的型号为HT7533。
所述TYPE-C端口65的充电电压为5-20V、功率为45W Max,放电电压的功率亦为45WMax。
当MCU控制模块的控制芯片U9启动时,电池保护芯片U1、U2同时启动,防止电池组的过充、过放、过流现象,随后启动优先级最高数据传输芯片U10和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前者启动后,会再启动线路切换芯片U11和U12,控制两个USB-A(Hub)端口(即USB-A-Hub端口)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之间切换;后者启动后,通过配合四个功率MOS管(Q1、Q2、Q3、Q4)及一个电感L1完成功率的转换,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即充电模式及放电模式,配合USB-A端口,实现边冲边放或者进行数据传输。
完成优先级高的操作后,次优先级启动两个功率转换芯片U3、U6,前者配合协议芯片U4和USBA端口,以及协议芯片U5和2个USB-A(Hub)端口,实现输出Apple 2.4A等快速充电协议;后者配合协议芯片U14和USB-A快充端口(绿色),实现输出QC、FCP、AFC快充协议,以及Apple 2.4A协议等。
完成次优先级操作后,启动最低优先级操作,如MCU通过和LED数码显示管的I2C通信,传输电池容量数据,实现剩余电量显示,以及通过控制按钮9获取用户操作,从而切换充电宝工作模式,如进入数据传输模式等。
由于MCU控制芯片运行速度足够快,各优先级等同于同时触发,使用户能够体验到该产品的便利性,实现随时随地补充电量和数据传输,提高办公效率。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包括有壳体、电路板、电池和控制按钮,电池和电路板设置于壳体中,电路板连接有TYPE-C端口和若干USB端口,电路板上的电路包括有MCU控制模块和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连接MCU控制模块,USB端口及TYPE-C端口分别连接功率转换电路,控制按钮与MCU控制模块连接,形成对该充电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连接MCU控制模块,且数据传输模块与USB端口入TYPE-C端口双向连接;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R8P506的控制芯片U9,数据传输模块采用型号为GL850G的数据传输芯片U10,数据传输芯片U10形成TYPE-C端口和USB端口间的数据交换的控制机构;数据传输模块还包括有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两者型号均为SEG7227YMS10,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及各自的外围电路分别形成USB端口的两个USB-A-Hub端口在充电与数据传输模式间切换的控制机构;线路切换芯片U11和线路切换芯片U12的2脚分别经过三极管Q14和三极管Q15与控制芯片U9的32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1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27脚28脚连接,线路切换芯片U12的6脚和7脚分别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8脚和9脚连接;USB-A-Hub端口的DP\DM脚与数据传输芯片U10的DP\DM脚连接时为数据传输模式,而USB-A-Hub端口的DP\DM与功率转换电路连接时为快速充电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包括有TYPE-C端口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型号为SC8802的功率转换芯片U15,功率转换芯片U15连接有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其中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2与功率MOS管Q3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4脚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功率MOS管Q1与功率MOS管Q4之间,同时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8脚连接;功率MOS管Q2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3脚连接,功率MOS管Q3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5脚连接,功率MOS管Q1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9脚连接,功率MOS管Q4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7脚连接;TYPE-C端口的接口J与功率转换芯片U15的17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15与功率MOS管Q1、功率MOS管Q2、功率MOS管Q3、功率MOS管Q4及电感L1配合完成功率的转换而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即充电模式及放电模式;充电模式时将TYPE-C端口充进来的电量转换成9-12V电压储存在电池组中,放电模式时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20V的电压输出给TYPE-C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USB端口还包括有一个普通USB-A端口和一个USB-A快充端口,两者分别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转换电路具有与四个USB端口相配的功率转换电路,其采用功率转换芯片U3和功率转换芯片U6,功率转换芯片U3的型号为MP9499M,功率转换芯片U6的型号为SY8105;还包括有普通USB-A端口协议芯片U4、USB-A-Hub端口协议芯片U5以USB-A快充端口协议芯片U14,协议芯片U4的型号为CW3002,协议芯片U5的型号为CW3005,协议芯片U14的型号为FP6601Q,协议芯片U4和协议芯片U5分别与功率转换芯片U3的10脚连接,协议芯片U14与功率转换芯片U6的5脚连接;功率转换芯片U3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V电压给两个USB-A-Hub端口及一个普通USB-A端口输出;功率转换芯片U6将电池中的电量转换成5-12V、QC18W的电压给USB-A快充端口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USB-A快充端口设置为绿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供电芯片U8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8的型号为SGM220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显示剩余电量数值的数码显示管,其与控制芯片U9的17脚-21脚连接,并且在壳体的前端用透明的前端盖将该数码显示管封盖在壳体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电池保护电路,其具有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两者的型号分别为S-8254和S-8244,电池保护芯片U1和电池保护芯片U2分别与电池连接,与其外围电路一起形成对电池的过充、过放及过流保护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芯片由供电芯片U13提供3.3V的工作电压,供电芯片U13的型号为HT7533。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TYPE-C端口的充电电压为5-20V、功率为45W Max,放电电压的功率亦为45W Max。
CN201920319108.5U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Active CN2093752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9108.5U CN20937520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9108.5U CN20937520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5201U true CN209375201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24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9108.5U Active CN209375201U (zh) 2019-03-13 2019-03-13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52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500A (zh) * 2020-02-19 2021-08-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WO2021208226A1 (zh) * 2020-04-15 2021-10-21 深圳市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适配器、移动电源、hub功能的移动电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5500A (zh) * 2020-02-19 2021-08-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3285500B (zh) * 2020-02-19 2022-10-1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WO2021208226A1 (zh) * 2020-04-15 2021-10-21 深圳市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兼具适配器、移动电源、hub功能的移动电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5103833A1 (zh) 电子设备保护壳
CN209375201U (zh) 一种带传输数据的多功能充电宝
CN210093277U (zh) 一种手机
CN204967898U (zh) 一种可无线/有线双模充电的手机外壳
CN102437621A (zh) 便携式大容量多用能量包
CN203377640U (zh) 具有移动存储功能的移动电源
CN107846052A (zh) 一种兼容性广的手机快充方法及快充电路
CN202363913U (zh) 便携式充电器
CN206293941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1789046U (zh) 智慧型充电座
CN20445980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后充式可调焦强光手电筒
CN206559409U (zh) 多功能手机后盖及手机装置
CN208401582U (zh) 变灯显示的手机充电器
CN206422576U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02735659U (zh) 手机专用具有充电功能的投影机
CN203039041U (zh) 具有多种供电输出接口的小型摄像机电池
CN204517439U (zh) 一种带有万能遥控器功能的移动电源
CN206117739U (zh) 一种新型手机壳式充电宝
CN206077637U (zh) 一种移动充电蓝牙耳机
CN104505884A (zh) 口香糖式手机电池充电器
CN205693742U (zh) 可与智能通讯设备无线连接实现通讯功能的充电宝
CN205724987U (zh) 无需数据线式移动电源
CN204361732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13962218U (zh) 一种带显示屏的智能背包
CN215378538U (zh) 多口智能快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