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5193U - 一种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75193U
CN209375193U CN201920243886.0U CN201920243886U CN209375193U CN 209375193 U CN209375193 U CN 209375193U CN 201920243886 U CN201920243886 U CN 201920243886U CN 209375193 U CN209375193 U CN 209375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power source
mobile power
via hole
plu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4388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鸿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ma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 Zh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 Zh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 Zh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4388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75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75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75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下壳和内置于所述下壳的锂电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锂电池一侧的第一PCB板,在所述第一PCB板远离所述锂电池的一侧焊接有自带线组件和电源插脚组件,以及与第一PCB板电连接的第二PCB板;所述上壳熔接所述下壳;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移动电源的内部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满足便携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设备使用率越来越高。
现有市场电子产品品类众多,对这些设备的充电方式也有多种,外出时,经常需要携带充电线、充电宝、电源适配器来满足电子设备的充电需求,这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功能单一,充电宝不能直接连接电源充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10、下壳2和内置于所述下壳2的锂电池14,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锂电池14一侧的第一PCB板13,在所述第一PCB板13远离所述锂电池14的一侧焊接有自带线组件4和电源插脚组件,以及与第一PCB板13电连接的第二PCB板9;所述上壳10熔接所述下壳2;所述锂电池14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13。
可选的,所述第一PCB板13包括四块PCB板,所述四块PCB板组合成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PCB板13的两长板间焊接有快充type-c接口15和数据充电接口16;所述快充type-c接口15具有输入及输出双功能;所述第一PCB板13一侧焊接有电量指示灯罩12;所述电量指示灯罩12用于判定电量及充电状态。
可选的,所述自带线组件4包括接线端和用于给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所述接线端焊接在所述第一PCB板上;所述接线端设置有带有圆孔的固定件,用于固定在下壳2上;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自带线固定支架3,用于插接所述充电插头。
可选的,所述电源插脚组件包括电源隔离舱5、金属弹片8、固定支架6和插头折叠支架7;所述电源隔离舱5上设置有过孔,所述金属弹片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可选的,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穿过所述电源隔离舱5的过孔焊接于所述第一PCB板13;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固定支架6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和顶部设有过孔的固定夹;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结构凸块,所述结构凸块用于限位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所述固定夹用于固定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
可选的,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穿过所述电源隔离舱5的过孔焊接于所述第一PCB板13;所述金属弹片8远离弹片凸起的一端设置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引导和限位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长方形过孔。
可选的,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金属弹片8一侧、远离长方形过孔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
可选的,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包括金属插脚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置于所述支撑结构顶端的圆弧凹槽中,实现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转动;所述连接轴两端固定于所述金属弹片上的所述固定夹;
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与所述固定支架6成90度时,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的所述金属插脚穿过所述固定支架6上的长方形过孔与所述金属弹片8接触通电。
可选的,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组成的壳体为圆角长方体结构,所述圆角长方体结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由圆弧过渡组成;所述下壳2两侧对称设置有顶盖,一侧顶盖包括插头过孔、插头凹槽以及照明灯罩1,另一侧顶盖包括快充type-c接口15的过孔和数据充电接口16的过孔;所述下壳2中间设置有长方形电量指示灯罩12的过孔;所述下壳2还包括设置在快充type-c接口的过孔中的快充指示灯罩11。
可选的,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组成的壳体,左侧壁和右侧壁包括等半径的二分之一圆周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二PCB板9为LED焊接板,焊接有第二贴片LED发光源;所述第二PCB板对应照明灯罩1设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PCB板为主控板,所述第一PCB板13还包括感应元件和第一贴片LED发光源;所述感应元件对触摸有感应;所述第一贴片LED发光源为快充指示灯光源。
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自带线组件与电源插头组件和锂电池组合设置在同一个移动电源中,可以实现对移动电源直接充电,又可以使用自带线组件给手机充电,兼顾充电宝和电源适配器的功能,减少了外出携带电源线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第一种电源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第一种电源插脚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第二种电源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第二种电源插脚组件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右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俯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电源仰视图;
其中:1-照明灯罩;2-下壳;3-自带线固定支架;4-自带线组件;5-电源隔离舱;6-固定支架;7-插头折叠支架;8-金属弹片;9-第二PCB板;10-上壳;11-快充指示灯罩;12-电量指示灯罩;13-第一PCB板;14-锂电池;15-快充type-c接口;16-数据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品功能单一,充电宝不能直接连接电源充电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附图1所示的移动电源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10和下壳2,下壳2中有凹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有组件都固定在下壳2的凹槽中,安装完成后,将上壳10和下壳2使用超声波仪器将贴合面熔接在一起,增强组装的整体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电源技术方案的壳体为圆角长方体结构,所述圆角长方体结构的棱由圆弧过渡,如附图1所示,上壳10和下壳2对称设置,如图6所示主视图放置,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电源技术方案中,主视图所示的长方形的两侧高分别为左侧壁和右侧壁,可选的,上壳10和下壳2组成的壳体,左侧壁和右侧壁包括等半径的二分之一圆周面结构,将壳体左侧壁和右侧壁设计为二分之一圆周面的形状有效解决了任何角度跌落都可以有效的缓冲和吸收跌落动能,满足国家安全规范对于移动电源类产品在距离地面1米以内距离跌落不会有裂纹的要求;参照附图1,结合附图8的俯视图和附图9的仰视图,下壳2上对称设置有顶盖,上壳10的短边顶端对应于下壳2的顶盖,可选的,下壳2上设置的顶盖为“跑道型”,将短边设置为中间为直边,两端为四分之一圆周的形状;在下壳2的一侧顶盖的中心垂直于“跑道型”顶盖的长边设置有照明灯罩1安装的过孔,以及安装插头折叠支架7的过孔,以及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呈水平0度放置时的凹槽。如附图8的俯视图所示,下壳2的另一侧顶盖,与安装透明灯罩1的过孔平行方向设置有安装快充type-c接口15的过孔,以及安装5v、2.4A的数据充电接口16的过孔。可选的,由下壳2外侧嵌入,套设在快充type-c接口15上的快充指示灯罩11,安装在为快充type-c接口15设置的过孔中;所述快充指示灯罩11上包括透明层,能透射出第一PCB板上的第一贴片LED光源的灯光;所述快充type-c接口15具有输入及输出双功能,可使用所述快充type-c接口的输入功能,通过usb连接笔记本或电脑主机等设备给移动电源充电,也可使用所述快充type-c接口的的输出功能给设备快速充电。
下壳2上设置有安装电量指示灯罩12的过孔,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6的主视图所示,所述安装电量指示灯罩12的过孔为圆角长方形,该长方形长边垂直于下壳2设置有“跑道型”顶盖的边设置于下壳2的中心;可选的,参照附图6和附图9,下壳2上设置的电量指示灯罩12,与设置在下壳2一侧顶盖上的照明灯罩1在同一垂直线上,且两装置的长边同向设置。
电量指示灯罩12根据锂电池14中电量多少和充电状态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灯的电量显示共计四档,以100%、75%、50%和25%显示锂电池14容量,电量100%灯显示全蓝;电量每降低一档,红色显示递增,蓝色显示递减;当灯显示全红时,表示锂电池14容量低于25%;当产品充电时,红色灯档位闪烁,此时的红色灯档位贴近蓝色灯,提示为在给锂电池14充电;在第一PCB板13上设置有第一贴片LED光源,在移动电源连接家用电路充电时,所述第一贴片LED光源显示蓝色,映射至快充指示灯罩11,经快充指示灯罩11上的透明圈层显示蓝色,提示通电。
壳体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锂电池14一侧的第一PCB板13,在所述第一PCB板13远离所述锂电池14的一侧焊接有自带线组件4和电源插脚组件,以及与第一PCB板13电连接的第二PCB板9;所述锂电池14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13。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CB板13为主控板,包括四块PCB板,所述四块PCB板组合成长方体;优选地,第一PCB板13包括四块不同大小的PCB板组成的长方体结构,两块大的PCB板成轴对称设置,两块小的PCB板成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PCB板13的两长板间焊接有快充type-c接口15和数据充电接口16;所述第一PCB板13靠近所述下壳2一侧焊接有电量指示灯罩12。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PCB板13上焊接有感应元器件,在手触摸移动电源壳体时,感应到磁场的变化,当用手触摸该产品时,照明灯罩1和电量指示灯罩12同时亮起。
一些实施例中,焊接于第一PCB板13靠近数据充电接口16一端的自带线组件4包括接线端和用于给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接线端设置有带有圆孔的固定件;优选的,自带线组件4上用于给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可以为USB type-c插头、micro-B插头或适用于苹果手机的Lightning插头;自带线组件4通过接线端焊接在第一PCB板13上,通过接线端的固定件固定于下壳2上。所述固定件以外的部分,不包括固定件,以及充电插头设置于壳体外侧。
一些实施例中,如附图7的右侧视图所示,所述自带线组件4的中线与上壳10和下壳2的熔接缝线重合,所述自带线组件4的充电插头固定于壳体内部的自带线固定支架3,该自带线固定支架3固定于下壳2内部。
一些实施例中,锂电池14和所述第一PCB板中间设置有隔板,锂电池14通过电线焊接于第一PCB板13上。下壳2中,电源插脚组件放置于第一PCB板13远离焊接有数据充电接口16的一端。
电源插脚组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组装的电源隔离舱5,固定支架6,金属弹片8和插头折叠支架7;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凸起弹片穿过所述电源隔离舱5的过孔焊接于所述第一PCB板13;金属弹片8靠近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为侧面有开口的结构,可选的,该结构靠近金属弹片8的一侧相较于远离金属弹片8的一侧宽度大;所述金属弹片8为中空的金属片,金属弹片8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一侧设置有顶端为圆弧凹槽的支撑结构;所述固定支架6上对称设置有长方形过孔;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包括金属插脚和连接轴。
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支架6靠近插头折叠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顶端为圆弧凹槽的支撑结构,连接在插头折叠支架7连接轴的两端。在固定支架6上,对称设置的两个长方形过孔,位于两支撑结构之间,两长方形过孔之间的距离为插头折叠支架7两金属插脚之间的距离,长方形过孔的长度和宽度以能通过插头折叠支架7的两金属插脚为最佳。
关于所述电源插脚组件,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一为:
金属弹片8靠近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为侧面有开口的结构,该结构在靠近金属弹片8的一侧相较于远离金属弹片8的一侧宽度大;所述金属弹片8为中空的金属片,所述金属弹片8上设置有过孔,如附图2的第一种电源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金属弹片8上远离所述弹片凸起的一端设置为弯折样式,与水平方向呈锐角设置,该部分作为金属弹片8的限位结构使用;在所述插脚折叠支架7呈0度放置时,所述插脚折叠支架7的金属插脚靠近连接轴的一侧顶端顶住所述限位结构的末端;在所述插脚折叠支架7呈90度时,所述插脚折叠支架7沿所述限位结构移动向金属弹片水平部分移动,所述金属弹片8发生弹性形变,使成90度时的插头折叠支架能承受重量,不易倾斜。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隔离舱上设置有圆形过孔,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金属弹片8的一侧、靠近所述金属弹片8上弹片凸起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可选的,所述圆柱形凸起设置4个,在组装电源插脚组件时,如附图3的第一种电源插脚组件组装示意图所示,所述圆柱形凸起穿过所述金属弹片8的过孔和中空部分插入所述电源隔离舱5上的过孔,以固定金属弹片8和固定支架6。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关于电源插脚组件的具体实施例二为:
金属弹片8靠近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为侧面有开口的结构,该结构在靠近金属弹片8的一侧相较于远离金属弹片8的一侧宽度大;所述金属弹片8为中空的金属片,如附图4的第二种电源插脚组件结构示意图所示,金属弹片8上与弹片凸起相反的一侧上、对称设置有向外延展的有圆孔的接触片,与插头折叠支架7的连接轴连接,用于固定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如附图5所示的第二种电源插脚组件组装示意图,金属弹片8上、在设置有所述弹片凸起的相反一侧设有结构凸块,在插头折叠支架7成90度时,插头折叠支架与金属弹片8接触通电,插头折叠支架7的两金属插脚紧靠所述的结构凸块,该结构凸块主要用于限位,使成90度时的插头折叠支架能承受重量,不易倾斜。
第二PCB板9为LED焊接板,焊接有第二贴片LED发光源,第二PCB板9的LED发光源放置位置与下壳2上的照明灯罩1安装位置对应。该照明灯罩1主要用于夜间寻找插座充电时提供光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自带线组件与电源插头组件和锂电池组合设置在同一个移动电源中,可以实现对移动电源直接充电,又可以使用自带线组件给手机充电,兼顾充电宝和电源适配器的功能,减少了外出携带电源线的数量;同时设置照明灯、充电指示灯和电量指示灯,且当用手触摸,或者摇动该产品时,照明灯罩和电量指示灯罩同时亮起,提高了移动电源作为照明设备使用时的便利性。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分,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上壳(10)、下壳(2)和内置于所述下壳(2)的锂电池(1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锂电池(14)一侧的第一PCB板(13),在所述第一PCB板(13)远离所述锂电池(14)的一侧焊接有自带线组件(4)和电源插脚组件,以及与第一PCB板(13)电连接的第二PCB板(9);所述上壳(10)熔接所述下壳(2);所述锂电池(14)电连接所述第一PCB板(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13)包括四块PCB板,所述四块PCB板组合成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PCB板(13)的两长板间焊接有快充type-c接口(15)和数据充电接口(16);所述快充type-c接口(15)具有输入及输出双功能;所述第一PCB板(13)一侧焊接有电量指示灯罩(12);所述电量指示灯罩(12)用于判定电量及充电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带线组件(4)包括接线端和用于给设备充电的充电插头;所述接线端焊接在所述第一PCB板上;所述接线端设置有带有圆孔的固定件,用于固定在下壳(2)上;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自带线固定支架(3),用于插接所述充电插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脚组件包括电源隔离舱(5)、金属弹片(8)、固定支架(6)和插头折叠支架(7);所述电源隔离舱(5)上设置有过孔,所述金属弹片上设置有限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穿过所述电源隔离舱(5)的过孔焊接于所述第一PCB板(13);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固定支架(6)一侧设置有所述限位结构和顶部设有过孔的固定夹;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结构凸块,所述结构凸块用于限位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所述固定夹用于固定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8)靠近所述电源隔离舱(5)一侧的弹片凸起穿过所述电源隔离舱(5)的过孔焊接于所述第一PCB板(13);所述金属弹片(8)远离弹片凸起的一端设置所述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用于引导和限位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顶端设置有圆弧凹槽;所述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长方形过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6)靠近所述金属弹片(8)一侧、远离长方形过孔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凸起。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包括金属插脚和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置于所述支撑结构顶端的圆弧凹槽中,实现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转动;所述连接轴两端固定于所述金属弹片上的所述固定夹;
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与所述固定支架(6)成90度时,所述插头折叠支架(7)的所述金属插脚穿过所述固定支架(6)上的长方形过孔与所述金属弹片(8)接触通电。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组成的壳体为圆角长方体结构,所述圆角长方体结构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由圆弧过渡组成;所述下壳(2)两侧对称设置有顶盖,一侧顶盖包括插头过孔、插头凹槽以及照明灯罩(1),另一侧顶盖包括快充type-c接口(15)的过孔和数据充电接口(16)的过孔;所述下壳(2)中间设置有长方形电量指示灯罩(12)的过孔;所述下壳(2)还包括设置在快充type-c接口的过孔中的快充指示灯罩(1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0)和所述下壳(2)组成的壳体,左侧壁和右侧壁包括等半径的二分之一圆周面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9)为LED焊接板,焊接有第二贴片LED发光源;所述第二PCB板对应照明灯罩(1)设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为主控板,所述第一PCB板(13)还包括感应元件和第一贴片LED发光源;所述感应元件对触摸有感应;所述第一贴片LED发光源为快充指示灯光源。
CN201920243886.0U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移动电源 Active CN209375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3886.0U CN20937519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43886.0U CN20937519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75193U true CN209375193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23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43886.0U Active CN209375193U (zh) 2019-02-26 2019-02-26 一种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75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8311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5337597U (zh) 电子烟盒和电子烟盒控制装置
CN209375193U (zh) 一种移动电源
CN207500894U (zh) 一种单臂折叠灯
CN201584793U (zh) 数码移动电源
CN204559189U (zh) 智能便携式适配器移动电源
CN207573042U (zh) 一种折叠式移动电源无线充电器
CN202206173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2282627U (zh) 便携式移动电源
CN20872359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08889191U (zh) 一种地球仪发光装置
CN206130626U (zh) 一种移动电源夜灯
CN209030264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支撑装置及具有该支撑装置的手机支架
CN208723592U (zh) 可无线储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CN202662289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储存设备
CN205746222U (zh) 直充式照玉手电筒
CN108338468A (zh) 伞具接线盒和伞具
CN203491722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移动电源
CN218974455U (zh) 一种可充电的测电笔
CN208285035U (zh) 一种折叠式无线充电器
CN209627023U (zh) 一种便携式Ti-Power充电盒
CN208923864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6422560U (zh) 一种充电钱包
CN212969092U (zh) 一种移动电源套装
CN202260548U (zh) 一种带有显示充电状态功能的充电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03 2nd Floor, Building 10, Zone B, Caoyang High-tech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449 Nujiang North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Faman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3 2nd Floor, Building 10, Zone B, Caoyang High-tech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449 Nujiang North Road,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ZHU INDUSTRIAL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