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74618U -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74618U CN209374618U CN201821688761.0U CN201821688761U CN209374618U CN 209374618 U CN209374618 U CN 209374618U CN 201821688761 U CN201821688761 U CN 201821688761U CN 209374618 U CN209374618 U CN 2093746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heat pipe
- battery
- tec
- te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59 mixed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412 per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82 phase chang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9 Pelti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6 th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模组附近,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连接,热管为若干根,热管首端通过电池箱上的通孔与电池箱相连,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通过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装置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装置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本实用新型能解决现有技术控制复杂,电池温度控制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在电池温度较高时对其进行有效的降温,防止电池温度过高导致热失控;在电池温度较低时进行加热,使电池温度上升,保证电池在低温下的充电,放电性能和安全;减小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差异,保持电池单体工作温度的一致性,防止温度较高位置处的电池衰减过快,提升电池组的整体寿命。
按照热传导介质的不同,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热管理冷却方式主要有:1>自然散热;2>强制风冷;3>液冷;4>直冷;5>相变材料。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冷却方式主要以空气热管理和液冷热管理为主。相变材料热管理技术目前还处于小范围的探索阶段。
空气热管理系统中的自然冷却系统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只能在室外环境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对电池进行自然散热,既无法满足发热量较大的时的有效散热,也无法实现在寒冷天气的环境下对电池进行加热,适用范围受限。利用车载空调系统的空气热管理系统需要和整车空调系统实现集成,需要布置制冷剂管道和冷却水管道,并且需要设计通风风道,使用冷空气对电池组进行均匀散热,通风单元需要占用较大的立体空间,挤压电池的安装空间;因此空调风冷热管理系统占用空间较大,比体积能量密度较小。同时空气热管理系统还存在电池箱内部温度均匀性难以控制,电池箱密封设计困难,防尘、防水效果较差的缺点。液冷热管理系统设计复杂,需要布置液冷管道,体积庞大,管道布置复杂,成本高;需要增加水箱和水泵,水箱重量打、占用空间较大。而且直接接触时液冷系统采用的绝缘液体粘度较大,不易流动,限制了其传热效果;间接接触式液冷热管理系统采用的液体介质绝缘性较差,一旦泄露就容易导致短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适用温度范围较大,占用立体空间较小,电池箱密封设计紧凑,简单,安装方便,防尘、防水效果较好,传热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技术控制复杂,电池温度控制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位于电池箱箱体内的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加热TEC装置,制冷TEC装置,RISC电路控制系统,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热管,储能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模组附近,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连接,热管为若干根,热管首端通过电池箱上的通孔与电池箱相连,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通过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装置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装置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
其中,所述RISC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DC/DC变换器,单片机分别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连接,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DC/DC变换器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接。
其中,所述所述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电池模组,热管,储能单元均位于电池箱内,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均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组件,所述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位于电池箱的一侧,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由电池模组供电,热管和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及储能单元相连。
其中,所述电池箱在安装有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的一个侧边开有多个通孔,所述一个侧边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设置有隔热层。
其中,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与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所述电池箱的侧板与热管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其中,所述储能单元侧边开有多个通孔,热管通过通孔与储能模块相连,储能单元侧边与热管用密封圈密封。
其中,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是一个密闭金属箱,金属箱体内灌注体积1:1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当电池模组的温度升高时,热管先把热量导入储能单元,依靠储能单元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储存在储能单元里,当储能单元吸收热量不能维持电池工作在设定的工作范围时,启动制冷TEC装置进行制冷。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适用温度范围较大,占用立体空间较小,电池箱密封设计紧凑,简单,安装方便,防尘、防水效果较好,传热效果好,能解决现有技术控制复杂,电池温度控制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控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导热绝缘层的示意图。
图中:1、电池箱;2、热管;3、TEC装置;4、储能单元;5、电池模组;6、导热绝缘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位于电池箱箱体内的动力电池模组,还包括加热TEC装置,制冷TEC装置,RISC电路控制系统,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热管,储能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模组附近,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连接,热管为若干根,热管首端通过电池箱上的通孔与电池箱相连,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通过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装置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装置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
所述RISC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DC/DC变换器,单片机分别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连接,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DC/DC变换器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接。
所述所述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电池模组,热管,储能单元均位于电池箱内,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均包括若干个并联的组件,所述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位于电池箱的一侧,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由电池模组供电,热管和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及储能单元相连。
所述电池箱在安装有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的一个侧边开有多个通孔,所述一个侧边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设置有隔热层。
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与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所述电池箱的侧板与热管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所述储能单元侧边开有多个通孔,热管通过通孔与储能模块相连,储能单元侧边与热管用密封圈密封。
所述储能单元包括是一个密闭金属箱,金属箱体内灌注体积1:1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溶液;当电池模组的温度升高时,热管先把热量导入储能单元,依靠储能单元里的液体吸收热量,储存在储能单元里,当储能单元吸收热量不能维持电池工作在设定的工作范围时,启动制冷TEC装置进行制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1)设定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范围Tl~Th;
(2)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电池模组工作温度电信号发送给RISC电路控制系统,RISC电路控制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后,根据处理结果输出控制指令给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若检测到的电池模组工作温度不在动力电池模组的设定工作范围内,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根据RISC电路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DC/DC变换器控制制冷TEC模块进行制冷或者加热TEC模块加热,若检测到的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在设定的工作范围内,判断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是否工作,若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在工作,则RISC电路控制系统输出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停止工作指令,若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不在工作,RISC电路控制系统则不输出操作指令;
其中,进一步地还有以下步骤:
若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h时,RISC电路控制系统发出TEC模块制冷指令给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驱动DC/DC转换器控制TEC模块进行制冷;
若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l时,RISC电路控制系统发出加热TEC模块加热指令给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驱动DC/DC转换器控制TEC模块进行加热;
若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l+Th)/2-△t<T<(Tl+Th)/2+△t时,RISC电路控制系统判断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是否工作,若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在工作,则输出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停止工作的操作指令,若加热TEC模块和制冷TEC模块不在工作,则不输出操作指令;T为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l、Th为设定的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为环境温度;
在低温环境下电池模组不工作时,RISC电路控制系统发出加热TEC模块加热指令给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驱动DC/DC转换器控制加热TEC模块进行加热,对电池模组进行加热保温;
其中,进一步地还有以下步骤:
所述步骤(1)中,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控制制冷TEC模块的制冷电压Vl,控制加热TEC模块的加热电压Vh;
所述步骤(2)中,当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检测到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h时,制冷TEC模块的输入电压调节成制冷电压Vl;
当电池电极温度采集模块检测到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l时,加热TEC模块的输入电压调节成加热电压Vh;
在步骤(1)和步骤(2)中,当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k+△t时,热传导热管自动把热量传导到储能单元里,减缓电池模组工作时升高的温度;
在步骤(1)和步骤(2)中,当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Tk-△t时,热传导热管停止工作,防止电池模组工作时温度过低;
T为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Tk为电池模组的工作温度运行的热量传导临界值,△t为环境温度。
所述单片机为ATMEL公司生产的,型号为AVR32;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采用OMEGA公司生产的SA1XL系列;温度传感器:采用OMEGA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A1XL-K-SRTC。DC/DC转换器为PWM性DC/DC变换器,采用金升阳公司生产的URF48_QB-200WR3 200W大功率电源模块;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采用鹏力威电子生产的,型号为PZ150-110S05-L。
TEC装置:半导体制冷器(ThermoelectricCooler)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珀尔帖效应制成的。所谓珀尔帖效应,是指当直流电流通过两种半导体材料组成的电偶时,其一端吸热,一端放热的现象;TEC包括一些P型和N型对(组),它们通过电极连在一起,并且夹在两个陶瓷电极之间;当有电流从TEC流过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会从TEC的一侧传到另一侧,在TEC上产生″热″侧和″冷″侧,这就是TEC的加热与制冷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RISC电路控制系统改变TEC极性就可实现对TEC的制冷和加热的转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4)
1.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位于电池箱箱体内的动力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TEC装置,制冷TEC装置,RISC电路控制系统,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温度传感器,热管,储能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相连,温度传感器位于电池模组附近,RISC电路控制系统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连接,RISC电路控制系统还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连接,热管为若干根,热管首端通过电池箱上的通孔与电池箱相连,热管末端与储能单元相连,热管中间部分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通过热管把热量导出到电池箱的外部,解决了电池箱内部密闭空间的散热问题;所述加热TEC装置通电产生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加热,制冷TEC装置通电吸收热量,对电池箱进行制冷;所述储能单元侧边开有多个通孔,热管通过通孔与储能模块相连,储能单元侧边与热管用密封圈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ISC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DC/DC变换器,单片机分别与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连接,电池电极温度采集装置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开关元件驱动及控制模块的输出端通过DC/DC变换器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在安装有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的一个侧边开有多个通孔,所述一个侧边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设置有隔热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加热TEC装置和制冷TEC装置与散热风扇之间设置有导热硅胶;所述电池箱的侧板与热管之间设置密封垫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88761.0U CN209374618U (zh) | 2018-10-18 | 2018-10-18 |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688761.0U CN209374618U (zh) | 2018-10-18 | 2018-10-18 |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74618U true CN209374618U (zh) | 2019-09-10 |
Family
ID=67838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68876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74618U (zh) | 2018-10-18 | 2018-10-18 |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746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7361A (zh) * | 2020-07-30 | 2020-11-10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igbt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
-
2018
- 2018-10-18 CN CN201821688761.0U patent/CN20937461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17361A (zh) * | 2020-07-30 | 2020-11-10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igbt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11917361B (zh) * | 2020-07-30 | 2021-11-12 | 西安法士特汽车传动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igbt温度控制方法和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60950B (zh) | 一种组合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装置 | |
CN205194809U (zh)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 |
CN202839901U (zh) | 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1699105U (zh) | 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 | |
CN206364153U (zh) |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电池组热管理装置 | |
CN109301368A (zh) |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7651633U (zh)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热管理耦合系统 | |
CN103715473A (zh) | 一种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5870544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7863588A (zh) |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热管理耦合系统 | |
CN107317065B (zh) | 一种基于tec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486719A (zh) |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2403543A (zh) | 具有非稳态温度场自动控制功能的动力电池组热管理方法和装置 | |
CN205692939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04505480A (zh) | 用于电动车辆主动热管理的封闭式电池箱 | |
CN103531864A (zh) | 一种电动汽车的电池箱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 |
CN205595424U (zh) | 一种ptc加热器及动力电池加热与冷却装置 | |
CN209374504U (zh) | 一种带有均温板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9374610U (zh) | 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综合热管理系统 | |
CN209401800U (zh) | 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10092296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113054280B (zh) | 一种余热利用tec冷却的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9301390A (zh) | 带有弯曲热平衡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9374618U (zh) | 一种带有热管的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 | |
CN201285784Y (zh) | 一种基于半导体热电效应的蓄电池热管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