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9800U -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59800U
CN209359800U CN201822092252.8U CN201822092252U CN209359800U CN 209359800 U CN209359800 U CN 209359800U CN 201822092252 U CN201822092252 U CN 201822092252U CN 209359800 U CN209359800 U CN 2093598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ing mechanism
clamp
slot
hook
equipmen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922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玉洁
任庆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922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598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598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59800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带体。其中,带体与设备主体连接,设备主体与带体中的一者具有卡勾,另一者具有插槽且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推动部件具有卡头,卡头能够在插槽内滑动,卡头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卡勾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且卡头滑动至与卡勾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表带,包括上述插槽且滑动安装有上述推动部件。应用该可穿戴设备及表带,拆装过程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即可完成。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对时尚、潮流的追求,随时更换带体,不用借助辅助工具就能快速完成带体拆卸。且拆装过程中仅推动推动部件,即使拆装多次也不易对带体造成损坏,也不易刮花设备主体。

Description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还涉及一种表带。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如手表、运动手环等成为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贴身产品,其一般包括设备主体与带体。以手环或手表等腕戴设备为例,目前普通手表和智能手表、手环的表带百分之九十都是由生耳来固定的。表带与表主体通过生耳结构连接固定。生耳结构指固定表带与手表表盘之间的链接钢棒。
然而,此种生耳连接结构产线组装较困难,拆卸时需要通过其他工具辅助,不方便随时随地拆卸,且拆卸次数多了很容易损坏表带刮花表盘,安装插入时不易对准生耳孔找不到定位,佩戴时间久了容易松弛导致生耳容易从生耳穿插孔里脱落。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可穿戴设备的带体拆装不便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表带,该可穿戴设备及表带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可穿戴设备的带体拆装不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带体中的一者具有卡勾,另一者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且具有插槽,所述推动部件具有卡头,所述卡头能够在所述插槽内滑动,所述卡头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卡勾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且所述卡头滑动至与所述卡勾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卡头设置于所述推动部件的顶部,所述推动部件的底部具有凸出的拨动部,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的带体或设备主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拨动部插入所述通孔并能够在所述通孔内滑动。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部件和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的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相抵、用于将所述推动部件推动至所述卡合位置的弹性件。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的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或背面固定有嵌件,所述嵌件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推动部件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放置槽内,所述弹性件放置于第二放置槽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部件和所述第二放置槽的槽壁相抵。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嵌件固定于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的背面。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插槽开设于安装有所述嵌件的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嵌件固定于所述插槽的下方。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嵌件上具有螺钉孔,并通过螺钉与安装有所述嵌件的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推动部件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头,与各所述卡头配合的分别设置有卡勾,且相邻两所述卡头间的间距满足各所述卡头均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各所述卡勾均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
优选地,上述可穿戴设备中,所述卡勾包括一端与所述带体或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和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挡杆,所述卡头能够卡入所述挡杆内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与带体。其中,带体与设备主体连接,设备主体与带体中的一者具有卡勾,另一者具有插槽且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推动部件具有卡头,卡头能够在插槽内滑动,卡头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卡勾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且卡头滑动至与卡勾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安装时,首先将推动部件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插入至插槽内。而后将推动部件推动至卡合位置,使得卡头与卡勾卡合,且推动部件锁止在该位置,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带体的可靠连接。拆卸带体时,外力作用将推动部件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由插槽中拔出,即可完成设备主体与带体的拆卸。上述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不用费事费力,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即可完成。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对时尚、潮流的追求,随时更换更优质更时尚的带体,不用借助辅助工具就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完成带体拆卸。且拆装过程中仅推动推动部件,即使拆装多次也不易对带体造成损坏,也不易刮花设备主体。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表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内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且具有插槽,所述推动部件具有卡头,所述卡头能够在所述插槽内滑动,所述卡头滑动至解锁位置时设备主体上的卡勾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且所述卡头滑动至与所述卡勾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
该表带在与设备主体连接时,首先将推动部件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插入至插槽内。而后将推动部件推动至卡合位置,使得设备主体上的卡头与卡勾卡合,且推动部件锁止在该位置,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带体的可靠连接。拆卸带体时,外力作用将推动部件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由插槽中拔出,即可完成设备主体与带体的拆卸。上述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不用费事费力,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即可完成。且拆装过程中仅推动推动部件,即使拆装多次也不易对带体造成损坏,也不易刮花设备主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可穿戴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备主体与带体连接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带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嵌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带体1,上壳2,卡勾3,连接杆31,挡杆32,推动部件4,卡头41,拨动部42,插槽5,弹性件6,嵌件7,第一放置槽71,第二放置槽72,通孔73,螺钉孔74,螺钉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实现可穿戴设备带体的快速拆装。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可穿戴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设备主体与带体连接位置的截面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带体1。该可穿戴设备具体可以为普通手表、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等等,通过带体佩戴于人体腕部的腕戴设备,也可以为增强现实眼镜、虚拟现实眼镜等等通过带体佩戴于人体头部的头戴设备,或者其他通过带体佩戴于人体的设备。
其中,设备主体具体可以为手环、手表等设备的主体部分,其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带体1与设备主体连接,也就是带体1与设备主体为分体式连接,二者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从而便于对带体1进行更换。
设备主体与带体1中的一者具有卡勾3,另一者具有插槽5且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也就是设备主体具有卡勾3,带体1具有插槽5且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或者设备主体具有插槽5且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带体1具有卡勾3。为了便于说明,附图及以下各实施中均以卡勾3设置于设备主体上,插槽5和推动部件4设置于带体1上为例进行说明。根据需要,也可以将以下各实施例中的卡勾3和插槽5的设置位置对换。
推动部件4具有卡头41,在推动部件4和插槽5设置于带体1上的情况下,推动部件4在带体1内滑动时,卡头41在插槽5内滑动,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5,也就是卡头41滑动至解除与卡勾3的卡合时,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5。具体可以为卡头41滑动至插槽5的一端时,如图3所示的右端时,卡头41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5。
随推动部件4的移动,卡头41滑动至与卡勾3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锁止于卡合位置指卡头41在自然状态下能够保持在卡合位置,从而保证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有效连接。通过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4,则可以推动卡头41移动,以解除锁止进而能够移动至脱离卡勾3,从而能够将带体1由设备主体上拆下。也就是推动部件4移动时,卡头41在插槽5中在卡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移动,卡头41滑动至卡合位置时卡头41与卡勾3卡合并锁止,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5。卡合位置具体可以为插槽5的另一端,也就是卡头41滑动至插槽5的另一端时,如图3所示的左端时,卡头41与卡勾3卡合。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安装时,首先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3插入至插槽5内。而后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卡合位置,使得卡头41与卡勾3卡合,且推动部件4锁止在该位置,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可靠连接。拆卸带体1时,外力作用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3由插槽5中拔出,即可完成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拆卸。上述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不用费事费力,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4即可完成。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人对时尚、潮流的追求,随时更换更优质更时尚的带体1,不用借助辅助工具就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完成带体1拆卸。且拆装过程中仅推动推动部件4,即使拆装多次也不易对带体1造成损坏,也不易刮花设备主体。
进一步地,卡头41设置于推动部件4的顶部,推动部件4的底部具有凸出的拨动部42,安装有推动部件4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上开设有通孔73,拨动部42插入通孔73并能够在通孔73内滑动。具体的,推动部件4包括推杆主体,推杆主体的顶部具有向上凸出的卡头41,底部具有向下凸出的拨动部42。带体1开设有通孔73,拨动部42插入通孔73内,则用户拆卸或安装带体1时,通过推动拨动部42推动推动部件4整体移动。如此设置,一方面便于用户推动推动部件4,同时仅通过通孔73将拨动部42露出用于接受用户操作,使得带体1外观更为整洁,整体装配结构简单紧凑。
当然,推动部件4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结构,为了便于用户手动推动推动部件4,推动部件4滑动安装于带体1内且部分露出于带体1即可。如在带体1上开设安装孔,安装孔的两侧壁设置筋条,推动部件4的两侧相应的设置滑槽,筋条插入滑槽则推动部件4可以在安装孔内沿筋条移动,也可以实现推动部件4与带体1的滑动安装。用户操作时,直接作用于推动部件4即可。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推动部件4和安装有推动部件4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相抵、用于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卡合位置的弹性件6。通过弹性件6的设置,在外力作用推动部件4使其卡头41脱离卡勾3时,也就是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弹性件6发生弹性变形,弹性变形产生的回复力在外力释放推动部件4时,推动推动部件4复位,使其移动至卡合位置。也就是弹性件6推动推动部件4向卡合位置移动并将其锁止在该位置,进而在卡勾3插入插槽5的情况下与卡勾3卡合。通过弹性件6提供将推动部件4解锁的阻力,结构简单,且弹性件6可推动推动部件4自动复位,进一步简化了用户操作。弹性件6推动推动部件4复位时,其回复力使得卡头41与卡勾3卡合时会发出类似“啪”的撞击声,从而能够提醒用户组装完成。
弹性件6具体可以为弹簧,如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推动部件4和带体1相抵,在推动部件4由卡合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时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外力释放推动部件4时,压缩弹簧的回复力推动推动部件4回复至卡合位置。
具体的,在安装带体1时,先外力克服弹性件6的弹力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而后将卡勾3插入插槽5内,释放外力,则推动部件4在弹性件6的回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使得卡头41与卡勾3卡合,实现带体1与设备主体的连接。而在拆卸带体1时,也仅需外力克服弹性件6的弹力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而后将卡勾3由插槽5内拔出,即可完成带体1与设备主体的拆卸。
以上说明了通过弹性件6将推动部件4锁止于卡合位置的情况,根据需要也可以设置为推动部件4能够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卡合位置与解锁位置,如在带体1上对应推动部件4滑动至卡合位置和解锁位置分别设置卡扣等固定部,以将推动部件4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卡合位置和解锁位置,也可以实现对推动部件4的锁止,结构相对复杂,操作相对繁琐。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安装有推动部件4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的正面或背面固定有嵌件7,嵌件7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71和第二放置槽72,推动部件4滑动安装于第一放置槽71内,弹性件6放置于第二放置槽72内,且两端分别与推动部件4和第二放置槽72的槽壁相抵。以推动部件4安装于带体1为例,请参阅图5-8,图5为图1中带体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带体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嵌件7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嵌件7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通过嵌件7的设置,便于安装推动部件4和弹性件6。具体的,嵌件7可以采用金属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推动部件4和弹性件6,保证卡头41与卡勾3的可靠连接。而带体1则可以采用软质材料,进而与用户接触时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
在推动部件4具有拨动部42的情况下,则与拨动部42配合的通孔73开设于第一放置槽71的槽底。一方面槽底对推动部件4能够起到支撑限位作用,同时通过通孔73将拨动部42露出,以便于用户操作。
进一步地,嵌件7固定于带体1或设备主体的背面。从而带体1或设备主体的正面可以保持完整外观。在通孔73开设于第一放置槽71的底面的情况下,则拨动部42从设备主体或带体1的背面露出,用户操作时从背面进行操作,进而避免了可穿戴设备在用户佩戴状态下,拨动部42因外力误碰等因素而意外脱开,进一步提升了设备主体与带体1连接的可靠性。
在设置有嵌件7的情况下,插槽5可以开设于嵌件7上,也可以开设于安装有嵌件7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上,嵌件7固定于插槽5的下方。如图6所示,插槽5开设于带体1上,嵌件7固定于插槽5的下方。通过将插槽5开设与嵌件7上,便于推动部件4的装配,安装时将其放置于嵌件7上的第一放置槽71内,再将嵌件7与带体1或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即可。
为了保证嵌件7与带体1或设备主体的连接可靠性,嵌件7上具有螺钉孔74,并通过螺钉8与安装有嵌件7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嵌件7具体可以嵌入带体1或设备主体内,也可以通过螺钉8将嵌件7与带体1或设备主体固定连接。或者在嵌入带体1或设备主体内的同时,通过螺钉8将嵌件7与带体1或设备主体进一步地连接。装配时,将推动部件4与弹性件6分别安装于嵌件7内,再将嵌件7通过螺钉8固定于带体1或设备主体上。而后通过操作推动部件4完成与卡勾3的卡合,实现带体1与设备主体的连接。根据需要,螺钉8也可以用于将嵌件7、带体1和设备主体均固定连接。则当拆卸带体1时拧下螺丝,推动推动部件4解除与卡勾3的卡合,再将卡勾3由插槽5中拔出,从而将带体1拆卸下来,组装时对准表卡勾3,将卡勾3插入插槽5而后卡头41与卡勾3卡合,再锁上螺钉加强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推动部件4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卡头41,与各卡头41配合的分别设置有卡勾3,且相邻两卡头41间的间距满足各卡头41均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各卡勾3均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5。也就是通过多组卡头41与卡勾3的配合将带体1与设备主体连接,从而有效保证了连接强度和可靠性。根据卡勾3的形状接尺寸,相应设置相邻俩卡头41间的间距,以保证与各个卡头41配合的卡勾3均能够插入插槽5。在具有多个卡头41的情况下,各个卡头41具体可以设置为在同一插槽5内滑动。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卡勾3包括一端与带体1或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1和与连接杆3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挡杆32,卡头41能够卡入挡杆32内侧。连接杆31与挡杆32既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为通过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连接的分体式结构。请参阅图4,图4为图1中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以卡头41设置于设备主体为例,具体的,卡头41可以设置于上壳2上,连接杆31的一端与设备主体固定连接,如与上壳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杆32连接,挡杆32与连接杆31相垂直,因而二者形成L形结构。具体的,安装时将卡勾3由插槽5的槽口插入至插槽5内,而后卡头41在插槽5内沿垂直于卡勾3插入的方向移动至L形的折角内时,对挡杆32起到阻挡作用,将其限制在插槽5内,以实现卡合。也就是安装时,首先将推动部件4沿插槽5的宽度方向正向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3沿插槽5的深度方向插入至插槽5内。而后将推动部件4反向推动至卡头41插入挡杆32内侧,则卡勾3由于卡头41的阻挡不能由插槽5内脱出,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可靠连接。拆卸带体1时,外力作用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卡头41离开挡杆32内侧,解除对卡勾3的限位,将卡勾3由插槽5中拔出,即可完成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拆卸。L形的卡勾3形状简单,便于加工。根据需要挡杆32与连接杆31也并不局限于垂直,也可以设置为其他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表带,用于与设备主体连接,包括带体1,带体1内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且具有插槽5,推动部件4具有卡头41,卡头41能够在插槽5内滑动,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设备主体上的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插槽5,且卡头41滑动至与卡勾3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关于推动部件4、插槽5等的具体阐述请参考上述可穿戴设备的各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该表带在与设备主体连接时,首先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3插入至插槽5内。而后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卡合位置,使得设备主体上的卡头41与卡勾3卡合,且推动部件4锁止在该位置,从而实现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可靠连接。拆卸带体1时,外力作用将推动部件4推动至解锁位置,再将卡勾3由插槽5中拔出,即可完成设备主体与带体1的拆卸。上述拆装过程操作简单,不用费事费力,外力作用于推动部件4即可完成。且拆装过程中仅推动推动部件4,即使拆装多次也不易对带体1造成损坏,也不易刮花设备主体。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带体(1)中的一者具有卡勾(3),另一者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且具有插槽(5),所述推动部件(4)具有卡头(41),所述卡头(41)能够在所述插槽(5)内滑动,所述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5),且所述卡头(41)滑动至与所述卡勾(3)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41)设置于所述推动部件(4)的顶部,所述推动部件(4)的底部具有凸出的拨动部(42),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4)的带体(1)或设备主体上开设有通孔(73),所述拨动部(42)插入所述通孔(73)并能够在所述通孔(73)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部件(4)和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4)的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相抵、用于将所述推动部件(4)推动至所述卡合位置的弹性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推动部件(4)的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的正面或背面固定有嵌件(7),所述嵌件(7)上开设有第一放置槽(71)和第二放置槽(72),所述推动部件(4)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放置槽(71)内,所述弹性件(6)放置于所述第二放置槽(72)内,且两端分别与所述推动部件(4)和所述第二放置槽(72)的槽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7)固定于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的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5)开设于安装有所述嵌件(7)的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嵌件(7)固定于所述插槽(5)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嵌件(7)上具有螺钉孔,并通过螺钉与安装有所述嵌件(7)的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件(4)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头(41),与各所述卡头(41)配合的分别设置有所述卡勾(3),且相邻两所述卡头(41)间的间距满足各所述卡头(41)均滑动至解锁位置时各所述卡勾(3)均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勾(3)包括一端与所述带体(1)或所述设备主体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1)和与所述连接杆(31)的另一端垂直连接的挡杆(32),所述卡头(41)能够卡入所述挡杆(32)内侧。
10.一种表带,包括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1)内滑动安装有推动部件(4)且具有插槽(5),所述推动部件(4)具有卡头(41),所述卡头(41)能够在所述插槽(5)内滑动,所述卡头(41)滑动至解锁位置时设备主体上的卡勾(3)能够插入或脱离所述插槽(5),且所述卡头(41)滑动至与所述卡勾(3)卡合时能够锁止于卡合位置。
CN201822092252.8U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598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2252.8U CN20935980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92252.8U CN20935980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59800U true CN209359800U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32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92252.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9359800U (zh) 2018-12-12 2018-12-12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598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123A (zh) * 2018-12-12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112186840A (zh) * 2020-09-18 2021-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0123A (zh) * 2018-12-12 2019-02-15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109330123B (zh) * 2018-12-12 2024-02-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112186840A (zh) * 2020-09-18 2021-01-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2186840B (zh) * 2020-09-18 2022-1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0123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209359800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表带
CN208030485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10897279A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03813831U (zh) 磁力手机保护壳
CN209473796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CN111202318A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
CN209573484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表带
CN213904173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215347336U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CN110101172A (zh) 一种带体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CN209391212U (zh) 一种可调节表带及智能手表
CN214483527U (zh) 连接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07780372U (zh) 头戴显示设备
CN209376869U (zh) 腕带快拆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CN212878015U (zh) 一种腕戴设备
CN209732781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N209573479U (zh) 一种腕带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CN211459081U (zh) 快拆模组、表带及腕戴设备
CN209942616U (zh) 一种分体式角码
CN209547186U (zh) 可穿戴设备及其表带快拆连接结构
CN207780378U (zh) 一种头戴显示器及其扬声器安装装置
CN208719983U (zh) 一种可方便拆卸的线条灯
CN220326977U (zh) 快拆组件及可穿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202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