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7929U -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7929U
CN209347929U CN201821889202.6U CN201821889202U CN209347929U CN 209347929 U CN209347929 U CN 209347929U CN 201821889202 U CN201821889202 U CN 201821889202U CN 209347929 U CN209347929 U CN 209347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apeutic equipment
side wall
seamed edge
equipment structure
watch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8920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angao 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is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isi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isi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8920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7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7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79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整体呈关于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弧形,其上表面由远离头部的第一棱边、靠近头部的第二棱边连接围成;其中,颈部治疗仪结构包括电极组件、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固定在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护体、固定在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护体;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电极组件的连接部与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连接,并可以相对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运动,第一棱边、第二棱边的水平投影夹角角度大于0°小于90°。实施本实用新型,将治疗仪的两侧手柄与中间部位扭曲设置,颈部治疗仪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极与颈部贴合得更加紧密。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与用户颈部良好贴合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便携式颈部治疗仪,多采用电疗。具体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电脉冲发生装置,对电脉冲的频率进行控制调节,可以实现不同的按摩方式。电脉冲频率多为中低频,频率范围一般在10KHz以内。有的颈椎治疗仪还使用机械振动的方式进行按摩。光照时有力地促进了皮肤的血液循环,市场上也出现了光疗型的颈椎治疗仪。其在主机贴合颈部壳体部分,采用透明塑胶材质,或者直接将光源裸露在贴和颈部的壳体外。
无论是光疗型还是电疗型的便携式颈部治疗仪,结构均包括弧形主体及两侧弧形手柄,弧形手柄与弧形主体活动连接。弧形主体由壳体组件、电控元件及活动按摩组件组成。其中,壳体组件间通过螺栓连接。这些颈部治疗仪为了更好地贴合颈部,电路板及电气元件多数放置在主机内,两侧的手柄用以完成各种按键的功能。
上述颈部治疗仪,弧形主体内放置着按摩所需要的部件,例如电池、直流电机、光源,电路板及各种电源线等,再加上颈部治疗仪的塑料材质,这些部件使得治疗仪的重量基本上集中在中间的弧形部位。其两侧手柄及弧形主体的侧面在使用时与水平面垂直。由于重量的原因,这些颈部治疗仪与人体颈部的贴合往往不是很好,进而影响颈部治疗的效果,用户的按摩体验差。
发明内容
现有的便携式颈部治疗仪对颈部贴合不好、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将治疗所需的电元件放置在两侧手柄中,中间的中空治疗部空置,使得整体的重量分担给两侧手柄,同时将治疗仪的两侧手柄与中间部位扭曲设置,扭曲设置后的颈部治疗仪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极与颈部贴合得更加紧密。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整体呈关于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弧形,其上表面由远离头部的第一棱边、靠近头部的第二棱边连接围成;其中,颈部治疗仪结构包括电极组件、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护体、固定在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护体;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电极组件的连接部与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连接,并可以相对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运动,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的水平投影夹角角度大于0°小于90°。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边沿形成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颈部治疗仪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连接件的两侧边沿形成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体、第二护体整体呈U型凸起状,当所述第一护体、第二护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后,所述U型凸起分别构成了所述治疗仪结构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
结合第三种实施方式,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护体为软质护套,所述第二护体采用硬质塑胶材质。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棱边离虚拟中心轴线最远的点为第一最远点、所述第二棱边离虚拟中心轴线最远的点为第二最远点、所述第一最远点到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最远点到中心轴线的距离。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的水平投影夹角角度大于5°小于30°
结合第二种实施方式,第七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
结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材料为PC材料、ABS材料或PC材料与ABS材料的组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将治疗所需的电元件放置在两侧手柄中,中间的中空治疗部空置,使得整体的重量分担给两侧手柄,同时将治疗仪的两侧手柄,与中间部位扭曲设置,扭曲设置后的颈部治疗仪结构,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极与颈部贴合得更加紧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第一侧壁与第一护体组成的结构横切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第二侧壁与第二护体组成的结构横切面;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右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实施例俯视图;
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颈部治疗仪结构、110——弹性部、111——第一侧壁、112——第一护体、113——第一容纳空间、120——手柄部、121——第二侧壁、122——第二护体、123——第二容纳空间、130——连接件、140——第一棱边、141——第一最远点、150——第二棱边、151——第二最远点、160——电极组件、101——夹角、200——虚拟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便携式颈部治疗仪对颈部贴合不好、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将治疗所需的电元件放置在两侧手柄中,中间的中空治疗部空置,使得整体的重量分担给两侧手柄,同时将治疗仪的两侧手柄与中间部位扭曲设置,扭曲设置后的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极与颈部贴合得更加紧密。
如图1、图2和图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俯视图,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整体呈关于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弧形,其上表面由远离头部的第一棱边140、靠近头部的第二棱边150连接围成;其中,颈部治疗仪结构包括电极组件160、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21及固定在第一侧壁111上的第一护体112、固定在第二侧壁121上的第二护体122;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21固定连接,电极组件160的连接部与第一侧壁111或第一护体112连接,并可以相对所述第一侧壁111或第一护体112运动,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的水平投影夹角101角度大于0°小于90°。
第一侧壁111与第一护体112构成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的弹性部110,第二侧壁121与第二护体122构成了手柄部120。弹性部110与手柄部120之间平滑连接构成治疗仪结构的颈部治疗仪结构结构。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21呈板状,对整个治疗仪结构起着支撑作用。
优选地,电极组件160通过连接部与设置第一侧壁111上的固定件活动连接,电极组件160相对第一侧壁111做来回运动,具体的可以通过在电极组件160的连接部与固定件之间设置弹性件,例如金属弹簧。
优选地,第一护体112为软质护套,第二护体122采用硬质塑胶材质。电极组件160与第二护体122连接为一体,利用第一护体112的弹性做相对运动。
如图5和6,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后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右视图,颈部治疗仪结构还包括连接件130,第一侧壁111通过连接件130与第二侧壁121固定连接,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21及连接件130的两侧边沿形成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优选地,连接件130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
在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21的两侧边沿形成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21平滑连接,构成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的支撑壁,支撑壁的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连接围成封闭的表面。
如图3和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第一侧壁111与第一护体112组成的结构横切面,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实施例第二侧壁121与第二护体122组成的结构横切面,第一护体112、第二护体122整体呈U型凸起状,当第一护体112、第二护体122分别与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21固定连接后,U型凸起分别构成了治疗仪结构第一容纳空间113、第二容纳空间123。
第二容纳空间123用于设置各种电路元件。
第一棱边140离虚拟中心轴线200最远的点为第一最远点141、第二棱边150离虚拟中心轴线200最远的点为第二最远点151、第一最远点141到中心轴线的距离小于第二最远点151到中心轴线的距离。
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的水平投影夹角101角度大于5°小于30°。第一棱边140、第二棱边150的水平投影夹角101角度在5°到30°的范围内,本申请中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对人体颈部的贴合度最好,用户体验最好。
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21材料为PC材料、ABS材料或PC材料与ABS材料的组合。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将治疗所需的电元件放置在两侧手柄中,中间的中空治疗部空置,使得整体的重量分担给两侧手柄,同时将治疗仪的两侧手柄,与中间部位扭曲设置,扭曲设置后的颈部治疗仪结构100,在重力的作用下电极与颈部贴合得更加紧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整体呈关于虚拟中心轴线对称的圆弧形,其上表面由远离头部的第一棱边、靠近头部的第二棱边连接围成;其特征在于,颈部治疗仪结构包括电极组件、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固定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护体、固定在第二侧壁上的第二护体;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电极组件的连接部与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连接,并可以相对所述第一侧壁或第一护体运动,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的水平投影夹角角度大于0°小于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两侧边沿形成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治疗仪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及连接件的两侧边沿形成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体、第二护体整体呈U型凸起状,当所述第一护体、第二护体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固定连接后,分别构成了第一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护体为软质护套,所述第二护体采用硬质塑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边离虚拟中心轴线最远的点为第一最远点、所述第二棱边离所述虚拟中心轴线最远的点为第二最远点、所述第一最远点到虚拟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最远点到所述虚拟中心轴线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边、第二棱边的水平投影夹角角度大于5°小于3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采用不锈钢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材料为PC材料、ABS材料或PC材料与ABS材料的组合。
CN201821889202.6U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Active CN209347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9202.6U CN209347929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89202.6U CN209347929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7929U true CN209347929U (zh) 2019-09-06

Family

ID=67783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89202.6U Active CN209347929U (zh) 2018-11-16 2018-11-16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792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58133A (zh) * 2019-12-31 2020-08-2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
WO202106306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63063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器
CN111558133A (zh) * 2019-12-31 2020-08-21 广东艾诗凯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
CN111558133B (zh) * 2019-12-31 2021-12-03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颈部按摩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5518U (zh) 一种颈部治疗仪
CN109289117A (zh) 项戴式电脉冲颈部按摩装置
CN209347929U (zh) 一种新型颈部治疗仪结构
TWM488322U (zh) 跨顱電刺激裝置
JPH07535A (ja) 受動的身体訓練用ポータブル・ベルト装置の電極を支持し位置を調節するための支持体
US20210145686A1 (en) Skin care device
CN209316814U (zh) 项戴式电脉冲颈部按摩装置
KR20150129462A (ko) 피부미용장치
KR102505417B1 (ko) 피부 케어 기기
JP3230430U (ja) 微小電流に基づく美容機器
CN209173222U (zh) 一种颈部治疗仪
CN212854370U (zh) 一种超声波和中低频复合治疗设备
KR102229851B1 (ko) 다양한 신체부위에 적용 가능한 마사지기
CN209236813U (zh) 脑电波安神助眠仪组件
CN209237171U (zh) 脑电波安神助眠仪
KR101192108B1 (ko) 저주파 치료기
CN211357442U (zh) 一种颈部按摩仪
CN210750229U (zh) 多功能头部按摩梳
CN209770849U (zh) 一种颈椎治疗仪
CN214129917U (zh) 一种提高舒适度的颈椎按摩仪
CN209695772U (zh) 一种膝盖按摩器
CN215426955U (zh) 一种颈椎按摩仪
CN207101632U (zh) 一种手掌固定架及针灸机器人
CN214129918U (zh) 一种易拆卸的颈椎按摩仪
CN208770355U (zh) 一种健身手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115 No. 25 Industrial Zone, Fenghuang Road, West hang, Henggang, Shenzhen, Longgang,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angao Medical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15 No. 25 Industrial Zone, Fenghuang Road, West hang, Henggang, Shenzhen, Longgang,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ANGAO ELECTRON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