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41470U -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41470U
CN209341470U CN201822013587.6U CN201822013587U CN209341470U CN 209341470 U CN209341470 U CN 209341470U CN 201822013587 U CN201822013587 U CN 201822013587U CN 209341470 U CN209341470 U CN 2093414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wheel
air
wind
water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135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文峰
詹素青
詹前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Vosde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Vosde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Vosde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Vosde Electrical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0135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414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414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414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供风装置、设置于供风装置和进风口之间的加湿装置、设置于供风装置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底部的供水装置,所述供风装置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组件内壁上的风机固定架、风轮固定架、安装于风机固定架顶部的风轮电机、固定连接于风轮电机输出轴上的风轮,所述风轮电机的输出轴沿垂向设置,所述风轮呈圆柱笼状体结构,并垂向设置于风机固定架与风轮固定架之间,风轮的底部转动连接于风轮固定架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竖向转动的风轮结构,以较低的转速就可产生较高的风流量,避免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声,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背景技术
冷风扇又称空调扇,是一种利用水蒸发原理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加湿、降温的空气调节设备。当冷风扇工作时,冷风扇中的风机将环境中的空气抽入冷风扇内,空气流经冷风扇内的加湿装置时,加湿装置中的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完成汽化,空气中的热量被吸收,同时空气在经过加湿装置的过程中,湿度增加,空气中的悬浮物也被部分地过滤,从而达到降温、加湿和净化的效果。
现有的冷风扇中,通常采用风机轴线水平的安装方式,需要在风机内装一个导风道,风机工作过程中,扇叶在风机的两个端面形成负压气流,风机产生的气流作用面较小,单位时间产生的风流量较小,必须增大风机转速,才能达到较大的风流量,满足用户的凉爽舒适的体验。然而风机转速增大则会产生过大的震动和噪声,降低了用户使用产品的舒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采用竖向转动的风轮结构,以较低的转速产生较高的风流量,避免风轮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声,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组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的供风装置、设置于供风装置和进风口之间的加湿装置、设置于供风装置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装置、设置于壳体组件底部的供水装置,所述供风装置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组件内壁上的风机固定架、风轮固定架、安装于风机固定架顶部的风轮电机、固定连接于风轮电机输出轴上的风轮,所述风轮电机的输出轴沿垂向设置,所述风轮呈圆柱笼状体结构,并垂向设置于风机固定架与风轮固定架之间,风轮的底部转动连接于风轮固定架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后壳、安装于后壳前侧的前壳、安装于后壳顶部的顶盖,所述后壳的内腔形成风道,所述导风装置嵌装于前壳内。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顶部嵌装有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台、设置于控制台内的电控板、设置于控制台顶面的风速开关旋钮和功能旋钮,风速开关旋钮、功能旋钮、风轮电机分别与电控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固定于进风口处的防护罩、安装于防护罩内壁上的湿帘,所述防护罩和湿帘之间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湿帘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槽、底部设置有回水槽,注水槽和回水槽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组件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导风装置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安装框架、安装于安装框架顶部的摆风电机,所述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纵向摆风叶、上下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横向摆风叶,横向摆风叶位于纵向摆风叶的内侧,摆风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偏心连杆机构与横向摆风叶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为单侧开口的壳体结构,其后侧壁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
优选的,所述供水装置包括位于壳体组件底部的水箱、固定安装于水箱内部底面上的水泵、活动插入壳体组件后侧壁内的注水抽屉,水泵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加湿装置顶部的注水端连通,注水抽屉的出水口端位于水箱内腔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侧面内嵌装有透明的水深指示尺。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
上述具有竖向风轮的冷风扇的工作方法:通过功能旋钮选择送风模式,再通过风速开关旋钮启动风轮电机工作,并调节风轮电机的转速,风轮电机驱动风轮转动,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两侧形成压力差,外界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加湿装置中,通过防尘网过滤后进入壳体组件内的风道中,再经出风口排出,形成风流,通过手动调节纵向摆风叶的角度,可改变出风口排出风流在垂直面内的送风角度,在需要加湿空气时,需要事先通过供水装置上的注水抽屉将一定量的清水注入水箱中,水泵将水箱中的水体输送至加湿装置的注水槽内,注水槽内的水体分散地流入湿帘中,浸润后的湿帘对通过其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和降温,从湿帘中下落的水体汇集至回水槽中,再经回水槽流回至水箱中,进行循环使用,具体送风模式如下:
A:当选择干直风模式时,供水装置不工作,导风装置也不工作,风流未被加湿降温,经过出风口形成单向送出的干直风;
B:当选择干摆风模式时,供水装置不工作,导风装置工作,风流未被加湿降温,经过出风口形成水平面内往复循环的干扫风;
C:当选择湿直风模式时,供水装置工作,导风装置不工作,风流被加湿降温后,经过出风口形成单向送出的湿直风;
D:当选择湿摆风模式时,供水装置工作,导风装置也工作,摆风电机通过偏心连杆机构驱动横向摆风叶水平往复摆动,风流被加湿降温后,经过出风口形成水平面内往复循环的湿扫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竖向转动的风轮结构,可充分利用壳体空腔内的空间,增大风轮的送风面,使之以较低的转速就可产生较高的风流量,避免风轮电机转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震动和噪声,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化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移除导风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供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组件、10后壳、11前壳、12顶盖、2供风装置、20风机固定架、21风轮电机、22风轮、23风轮固定架、3加湿装置、30防护罩、31湿帘、32注水槽、33回水槽、34防尘网、4导风装置、40安装框架、41摆风电机、42纵向摆风叶、43横向摆风叶、44偏心连杆机构、5供水装置、50水箱、51水泵、52水深指示尺、53注水抽屉、6控制组件、60控制台、61风速开关旋钮、62功能旋钮、7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组件1、设置于壳体组件1内的供风装置2、设置于供风装置2和进风口之间的加湿装置3、设置于供风装置2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装置4、设置于壳体组件1底部的供水装置5。
壳体组件1包括后壳10、安装于后壳10前侧的前壳11、安装于后壳10顶部的顶盖12,后壳10的内腔形成风道,导风装置4嵌装于前壳11内。
供风装置2包括水平固定于后壳10内壁上的风机固定架20、风轮固定架23、安装于风机固定架20顶部的风轮电机21、固定连接于风轮电机21输出轴上的风轮22,风轮电机21的输出轴沿垂向设置,风轮22呈圆柱笼状体结构,并垂向设置于风机固定架20与风轮固定架23之间,风轮22的底部转动连接于风轮固定架23上。采用垂向分布的风轮22可充分利用壳体组件1内的空间,增大风轮22的送风面积,通过风轮电机21驱动风轮22沿垂直转轴转动,形成垂向均匀分布的单向风流。与现有的轴线水平设置的风机相比较,在相同转速下,该垂直分布的风轮22单位之间内产生的风流量远大于轴线水平设置的风机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风流量。
顶盖12的顶部嵌装有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台60、设置于控制台60内的电控板(图中未显示)、设置于控制台60顶面的风速开关旋钮61和功能旋钮62,风速开关旋钮61、功能旋钮62、风轮电机21分别与电控板电性连接。风速开关旋钮61通过电控板控制风轮电机21的启动和关闭,以及调节风轮电机21的转速。功能旋钮62通过电控板选择送风模式,包括干直风、湿直风、干摆风、湿摆风四种模式。在干直风或干摆风模式下,供水装置5不工作,在湿直风或湿摆风模式下,供水装置5工作;在干直风或湿直风模式下,导风装置4不工作,在干摆风或湿摆风模式下,导风装置4工作。
加湿装置3包括固定于进风口处的防护罩30、安装于防护罩30内壁上的湿帘31,防护罩30和湿帘31之间设置有防尘网34,湿帘3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槽32、底部设置有回水槽33,注水槽32和回水槽33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组件1的侧壁上。防尘网34用于空气进入风道前的过滤净化。在湿风功能状态下,供水装置5提供水体送入注水槽32中,注水槽3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将注水槽32内的水体均匀分散并注入湿帘31中,浸润后的湿帘31对进入风道之前的空气进行加湿和降温。从湿帘31中下落的水体汇集在回水槽33中,再由回水槽33底部的下水口流回供水装置5中,进行循环使用。
导风装置4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安装框架40、安装于安装框架40顶部的摆风电机41。安装框架40为单侧开口的壳体结构,其后侧壁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风轮22垂直转动形成的风流通过通风口定向地进入出风口内。安装框架4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纵向摆风叶42、上下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横向摆风叶43,横向摆风叶43位于纵向摆风叶42的内侧,摆风电机41的输出轴端通过偏心连杆机构44与横向摆风叶43的顶部转动连接。手动拨动纵向摆风叶42可调节输出风流在垂直面内的送风角度,摆动电机41驱动横向摆风叶43往复摆动,实现风流在水平面内的循环扫风。导风装置4采用现有的技术和结构,其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详细赘述。
供水装置5包括位于壳体组件1底部的水箱50、固定安装于水箱50内部底面上的水泵51、活动插入后壳11后侧壁内的注水抽屉53,水泵51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加湿装置3顶部的注水槽32连通,注水抽屉53的出水口端位于水箱50内腔的上方。
优选的,水箱50的前侧面内嵌装有透明的水深指示尺52,通过水深指示尺52可直接观察水箱50内水体的深度,当水体深度低于下限值时,及时添加水体,且保证水面不超过上限值。
优选的,水箱50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7,脚轮7带有制动结构,便于冷风扇的整体移动和定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功能旋钮62选择送风模式,再通过风速开关旋钮61启动风轮电机21工作,并调节风轮电机21的转速。风轮电机21驱动风轮22转动,在出风口和进风口两侧形成压力差,外界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加湿装置3中,通过防尘网34过滤后进入壳体组件1内的风道中,再经出风口排出,形成风流。通过手动调节纵向摆风叶42的角度,可改变出风口排出风流在垂直面内的送风角度。在需要加湿空气时,需要事先通过供水装置5上的注水抽屉53将一定量的清水注入水箱50中,水泵51将水箱50中的水体输送至加湿装置3的注水槽32内,注水槽32内的水体分散地流入湿帘31中,浸润后的湿帘31对通过其内的空气进行加湿和降温,从湿帘31中下落的水体汇集至回水槽33中,再经回水槽33流回至水箱50中,进行循环使用。具体送风模式如下:
①当选择干直风模式时,供水装置5不工作,导风装置4也不工作。风流未被加湿降温,经过出风口形成单向送出的干直风;
②当选择干摆风模式时,供水装置5不工作,导风装置4工作。风流未被加湿降温,经过出风口形成水平面内往复循环的干扫风;
③当选择湿直风模式时,供水装置5工作,导风装置4不工作。风流被加湿降温后,经过出风口形成单向送出的湿直风;
④当选择湿摆风模式时,供水装置5工作,导风装置4也工作。摆风电机41通过偏心连杆机构44驱动横向摆风叶43水平往复摆动,风流被加湿降温后,经过出风口形成水平面内往复循环的湿扫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包括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壳体组件(1)、设置于壳体组件(1)内的供风装置(2)、设置于供风装置(2)和进风口之间的加湿装置(3)、设置于供风装置(2)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装置(4)、设置于壳体组件(1)底部的供水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装置(2)包括水平固定于壳体组件(1)内壁上的风机固定架(20)、风轮固定架(23)、安装于风机固定架(20)顶部的风轮电机(21)、固定连接于风轮电机(21)输出轴上的风轮(22),所述风轮电机(21)的输出轴沿垂向设置,所述风轮(22)呈圆柱笼状体结构,并垂向设置于风机固定架(20)与风轮固定架(23)之间,风轮(22)的底部转动连接于风轮固定架(2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后壳(10)、安装于后壳(10)前侧的前壳(11)、安装于后壳(10)顶部的顶盖(12),所述后壳(10)的内腔形成风道,所述导风装置(4)嵌装于前壳(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2)的顶部嵌装有控制组件(6),控制组件(6)包括控制台(60)、设置于控制台(60)内的电控板、设置于控制台(60)顶面的风速开关旋钮(61)和功能旋钮(62),风速开关旋钮(61)、功能旋钮(62)、风轮电机(21)分别与电控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3)包括固定于进风口处的防护罩(30)、安装于防护罩(30)内壁上的湿帘(31),所述防护罩(30)和湿帘(31)之间设置有防尘网(34),所述湿帘(3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槽(32)、底部设置有回水槽(33),注水槽(32)和回水槽(33)分别固定连接于壳体组件(1)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4)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安装框架(40)、安装于安装框架(40)顶部的摆风电机(41),所述安装框架(4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纵向摆风叶(42)、上下两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横向摆风叶(43),横向摆风叶(43)位于纵向摆风叶(42)的内侧,摆风电机(41)的输出轴端通过偏心连杆机构(44)与横向摆风叶(43)的顶部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40)为单侧开口的壳体结构,其后侧壁的一侧设置有通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装置(5)包括位于壳体组件(1)底部的水箱(50)、固定安装于水箱(50)内部底面上的水泵(51)、活动插入壳体组件(1)后侧壁内的注水抽屉(53),水泵(51)的输出端通过水管与加湿装置(3)顶部的注水端连通,注水抽屉(53)的出水口端位于水箱(50)内腔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0)的前侧面内嵌装有透明的水深指示尺(5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50)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7)。
CN201822013587.6U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Active CN2093414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587.6U CN209341470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13587.6U CN209341470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41470U true CN209341470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50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13587.6U Active CN209341470U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414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064A1 (zh) * 2020-11-19 2022-06-1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21064A1 (zh) * 2020-11-19 2022-06-16 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风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7438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556212A (zh)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CN101639246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09341470U (zh) 一种具有竖向风轮及机身自带导风道的冷风扇
CN113405182A (zh) 机头及冷风扇
CN209197051U (zh) 喷雾空调扇
CN206478737U (zh) 一种换新风空调器
JP2004085164A (ja) 貯水放流式涼風扇
CN108087985A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8444016B (zh) 一种兼有水冷加湿功能的空气循环扇
CN108006834A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83291U (zh) 一种冷风机
CN207962896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234710U (zh) 移动式温湿度控制仪
CN207962871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52194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家用电暖器
CN206478809U (zh) 一种一体式换新风空调器
CN212720475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09294099U (zh) 水冷塔扇
CN2156428Y (zh) 水循环增湿冷空机
CN211823137U (zh) 一种新型塔扇
WO201903370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5909430U (zh) 同时从两侧面进风的空调扇
CN207962880U (zh) 空调柜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819765U (zh) 一种离心式出风的冷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u Wenfeng

Inventor after: Zhan Suqing

Inventor after: Zhan Qiancong

Inventor before: Wu Wen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 Su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 Qianco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