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7262U -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37262U CN209337262U CN201822047174.XU CN201822047174U CN209337262U CN 209337262 U CN209337262 U CN 209337262U CN 201822047174 U CN201822047174 U CN 201822047174U CN 209337262 U CN209337262 U CN 2093372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der
- access aperture
- medicine
- plug member
- interior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包括能够通过挤压输出压力的药瓶,药瓶口上设有药瓶盖,在药瓶上设有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它包括内塞件,内塞件与药瓶密封固定连接,内塞件的中部是主体管腔,内塞件的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入口端,另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出口端,内塞件的入口端设置有口径均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的粉末进入孔,内塞件的出口端设置有粉末输出口,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插入药瓶内,内塞件的粉末输出口伸出药瓶并通过药瓶盖进行盖住。还披露了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本实用新型在给药时实现粉末定量输送,防堵塞,保证使用的持续性,而且还可以防止插入有粉末的瓶子中时大量粉末进入给药管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器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鼻腔是人体除口腔外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因鼻腔的特殊构造,容易引发炎症,一般药物无法直达病灶、起到疗效人们对鼻腔中。目前,临床上经鼻腔给药多是直接将药吸入、借助注射器进行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无法实现粉末定量输送;2、粉末容易大量进入管道形成堵塞无法使用;3.传统内塞管插入有粉末的瓶子中会直接导致大量粉末进入内塞管。这三个原因会导致粉末浪费及阻塞,使用的持续性差。对于口腔、咽喉等类似的疾病,在的给药治疗时,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在给药时实现粉末定量输送,防堵塞,保证使用的持续性。
进一步的目的是防止插入有粉末的瓶子中时大量粉末进入给药管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包括能够通过挤压输出压力的药瓶,药瓶口上设有药瓶盖,在药瓶上设有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所述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包括内塞件,所述内塞件与药瓶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塞件的中部是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所述药品粉末在药瓶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内塞件的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入口端,另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出口端,内塞件的入口端设置有口径均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的粉末进入孔,内塞件的出口端设置有粉末输出口,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插入药瓶内,内塞件的粉末输出口伸出药瓶并通过药瓶盖进行盖住。
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所述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
所述内塞件与药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设置卡圈或卡扣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内塞件包括内塞管与喷头,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药瓶口的凸沿,所述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
在所述凸沿的下面还连接有用于插入内塞管的开口端的管腔内的插入部,喷头通过插入部与内塞管固定连接。
下面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作为独立产品的技术方案:
一种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为一个用于与存药容器密封固定连接的内塞件,所述内塞件上设置有粉末进入孔、粉末输出口,以及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所述药品粉末在存药容器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粉末进入孔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粉末输出口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或者等于主体管腔的内径。
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所述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
所述存药容器为药瓶,所述内塞件上设有螺纹结构,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结构;或者所述内塞件上设有过盈配合面,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过盈配合面;或者所述内塞件上设有与药瓶口的内侧壁面进行固定的卡圈或卡扣;所述内塞件上还设有一圈用于盖住药瓶口的凸沿。
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内塞件包括内塞管与喷头,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盖住存药容器出口的凸沿,所述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的口径大小决定粉末进入管道的量,从而达到定量输出;定量的粉末进入内塞件,内塞件的主体管道有足够的空间和空气在内部翻滚输送出来,最终达到定量控制,防止堵塞的效果。特别是通过在内塞的侧面开2mm大小的孔距离内塞底部3mm高,经过挤压聚乙烯塑料材质瓶子即药瓶时产生空气,通过粉末进入孔的孔口直径的大小可以定量控制100-200目细的粉末进入到管道中,内塞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和空气使粉状在管道里充分的翻滚从内塞件的喷口处即粉末输出口输送到人体口腔、咽喉或鼻腔内。
总之,本实用新型只有通过按压药瓶经过空气压力才会使粉末经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进入主体管道即主体管腔内,粉末进入孔孔口的直径大小实现粉末定量输出,主体管腔使粉末有足够空间和空气翻滚喷出,防止管道堵塞,减少成本,有效的将定量的粉末输送到口腔、咽喉或鼻腔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药品粉末输出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药品粉末定量输出剖切结构结构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药品粉末定量输出剖切结构结构图(二)。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包括能够通过挤压输出压力的药瓶1,药瓶口上设有药瓶盖3,在药瓶上设有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包括内塞件2,内塞件2与药瓶1密封固定连接,内塞件的中部是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所述药品粉末在药瓶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23,内塞件的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入口端,另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出口端,内塞件的入口端设置有口径均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的粉末进入孔21,内塞件的出口端设置有粉末输出口22,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插入药瓶内,内塞件的粉末输出口伸出药瓶并通过药瓶盖进行盖住。
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粉末进入孔21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其直径可以大于7.0mm。本申请所设计的参数是便于携带。
内塞件与药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设置卡圈或卡扣进行固定连接。螺纹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设置卡圈或卡扣进行固定连接时,最好增加密封圈。螺纹连接时,如果采用细螺牙,则利用粉末同样可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图3中是粉末输出口22的直径与主体管腔23的内径相同,这种技术方案在控制药瓶粉末输出时较难控制,药瓶体积也要增大。
如图2、图4,内塞件2包括内塞管201与喷头202,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也称为主体管道。
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21,粉末进入孔21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22,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药瓶口的凸沿24,所述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在凸沿的下面还连接有用于插入内塞管的开口端的管腔内的插入部,喷头通过插入部与内塞管固定连接。
下面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作为独立产品的技术方案:
如图2、图4,一种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为一个内塞件,用于与一存药容器密封固定连接,内塞件上设置有粉末进入孔21、粉末输出口22,以及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药品粉末在存药容器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23,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粉末进入孔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粉末输出口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或者等于主体管腔的内径。
粉末进入孔包括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实施例2: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实施例3: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上述实施例中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所述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这样设计的参数是便于携带,以及便于控制定量输出药品粉末。
存药容器为药瓶1。
下面是内塞件与药瓶进行固定连接的实施例。
实施例1:内塞件上设有螺纹结构,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结构,可以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或者采用细螺牙与药品粉末共同一起进行密封;
实施例1:内塞件上设有过盈配合面25,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过盈配合面。
实施例1:内塞件上设有与药瓶口的内侧壁面进行固定的卡圈或卡扣,可以设置密封圈进行密封;
内塞件上还设有一圈用于盖住药瓶口的凸沿24,便于内塞件的定位,还可以固定密封圈。
具体的技术方案:内塞件2包括内塞管201与喷头201,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23,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粉末进入孔21,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粉末进入孔,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22,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盖住存药容器出口的凸沿24,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凸沿24的下方有螺纹结构;或者过盈配合面25;或者卡圈或卡扣,这样便于内塞件2与药瓶进行密封固定连接。
上述粉末进入孔21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22的直径1.0mm-3.5mm,内塞件的主体管腔23的直径3.5mm-7.0mm为较佳的设计数据,如果粉末输出口的直径与主体管腔23的直径一样,则粉末输出口的直径与主体管腔23的直径不受前述设计数据所限定,但主体管腔23的直径要大于粉末进入孔21的直径,主体管腔23的直径是粉末进入孔21的直径的2-3倍较为合适。
定量输出的实施例的原理如下:实用新型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也可以称为定量粉末输出装置,内塞导管是由一根聚乙烯塑料材质的导管组成,上方内直径设定一个2.0或2.5mm的喷口,中间的管道内直径设定为5.0mm,底部是处于密封状态,在内塞的侧面开一个2.0mm小孔距离内塞底部密封处高3.0mm,通过内塞侧面设置的2.0mm孔口有效控制100-200目薄荷细粉末进入孔口,通过按压外部医用聚乙烯塑料瓶即药瓶产生空气,内塞直径5.0mm管道可以使定量的粉末在管道内有足够的空间翻滚,防止堵塞,从喷口处输送到人体鼻腔,达到定量输出,不易堵塞,这种科学给药方式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实验数据:根据孔口直径的大小、受力挤压药瓶产生的空气进入的量、粉末本身体积不同控制100-200目进入管道喷出来的量也不同.
1)设定的口径大小是2.0毫米,粉末是150目细的薄荷粉,药瓶内部装500毫克的粉末,按压药瓶可喷200次,每次定量喷出来2.0-2.5毫克。
2)设定口径大小是3.0毫米,粉末是150目的薄荷粉,药瓶内部装500毫克的粉末,按压药瓶可喷110次,定量喷出的粉末是4.0-4.5毫克。
操作方法:轻按住一边鼻子,挤压药瓶,根据喷出粉末3-5厘米高度来固定按压的力量,从而使药粉通过孔口进入管道输送到内塞喷口到达鼻腔中。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内塞输送装置的三大问题:1、无法实现粉末定量输送;2、粉末容易大量进入管道形成堵塞无法使用;3、传统内塞管插入有粉末的瓶子中会直接导致大量粉末进入内塞管。这三个原因会导致粉末浪费及阻塞,使用的持续性差。本实用新型设计只有通过按压药瓶经过空气压力才会使粉末进入内塞孔口,孔口的直径大小实现粉末定量输出,粉末有足够空间和空气翻滚喷出防止管道堵塞,减少成本,有效的将定量的粉末输送到鼻腔内。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包括能够通过挤压输出压力的药瓶,药瓶口上设有药瓶盖,在药瓶上设有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所述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包括内塞件,所述内塞件与药瓶密封固定连接,
所述内塞件的中部是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所述药品粉末在药瓶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内塞件的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入口端,另一端部为药品粉末的出口端,内塞件的入口端设置有口径均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的粉末进入孔,内塞件的出口端设置有粉末输出口,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
内塞件的粉末进入孔插入药瓶内,内塞件的粉末输出口伸出药瓶并通过药瓶盖进行盖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所述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件与药瓶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过盈配合固定连接;或者通过设置卡圈或卡扣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件包括内塞管与喷头,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药瓶口的凸沿,所述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凸沿的下面还连接有用于插入内塞管的开口端的管腔内的插入部,喷头通过插入部与内塞管固定连接。
7.一种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为一个用于与存药容器密封固定连接的内塞件,所述内塞件上设置有粉末进入孔、粉末输出口,以及用于存储被吸入的药品粉末与空气,所述药品粉末在存药容器受到挤压在空气的作用下进行翻滚的主体管腔,粉末进入孔与粉末输出口均与主体管腔连通,粉末进入孔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粉末输出口的内径小于主体管腔的内径或者等于主体管腔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件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件的入口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所述粉末进入孔的直径0.8mm-3.0mm,粉末输出口的直径1.0mm-3.0mm,所述内塞件的主体管腔的直径3.5mm-7.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药容器为药瓶,所述内塞件上设有螺纹结构,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结构;或者所述内塞件上设有过盈配合面,在药瓶口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过盈配合面;或者所述内塞件上设有与药瓶口的内侧壁面进行固定的卡圈或卡扣;
所述内塞件上还设有一圈用于盖住药瓶口的凸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塞件包括内塞管与喷头,内塞管的一端为封闭端,另一端为开口,内塞管的管腔为主体管腔,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或者在距离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1.0mm-5.0mm位置处的内塞管壁上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同时在内塞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也设置有所述粉末进入孔,所述粉末进入孔设有一个或者两个,或者三个或三个以上;
所述喷头上设置所述粉末输出口,在喷头的基部设置有一圈用于盖住存药容器出口的凸沿,所述内塞管与喷头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47174.XU CN209337262U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047174.XU CN209337262U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37262U true CN209337262U (zh) | 2019-09-03 |
Family
ID=67749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047174.XU Active CN209337262U (zh) | 2018-12-07 | 2018-12-07 |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372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0947A (zh) * | 2021-08-24 | 2021-11-16 | 王霞 | 一种中药滴丸精准取药药瓶 |
-
2018
- 2018-12-07 CN CN201822047174.XU patent/CN2093372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50947A (zh) * | 2021-08-24 | 2021-11-16 | 王霞 | 一种中药滴丸精准取药药瓶 |
CN113650947B (zh) * | 2021-08-24 | 2022-10-18 | 王霞 | 一种中药滴丸精准取药药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19160U (zh) | 一种多向式喉头雾化喷雾器 | |
CN206792795U (zh) |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器 | |
CN2778312Y (zh) | 食道癌局部综合治疗管 | |
CN209337262U (zh) | 药品粉末输出装置及药品粉末定量输出结构 | |
CN206964854U (zh) | 多功能呼吸科护理用给药装置 | |
CN109621167A (zh) | 一种化疗病人用口腔黏膜止疼护理装置 | |
CN215780661U (zh) | 侧孔加药型气切雾化器 | |
CN110279918A (zh) | 一种用于化疗期间缓解患者口腔黏膜溃疡的口咬式护理器 | |
CN217187305U (zh) | 一种吸入用微量雾化疫苗气溶胶制备装置 | |
CN104258498B (zh) | 一种方便粉剂药物定量喷施器 | |
CN211675865U (zh) | 一种中医呼吸科用上药消毒器 | |
CN208130244U (zh) |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涂药器 | |
CN209392523U (zh) | 一种鼻腔雾化给药器 | |
CN210785811U (zh) | 一种呼吸科用嗓子内部给药装置 | |
CN208640973U (zh) | 兽医用多功能连续注射灌药器 | |
CN210114722U (zh) | 一种单剂量或小剂量鼻喷装置 | |
CN209451127U (zh) | 一种用于咽喉部位的液体给药器 | |
CN204181979U (zh) | 一种粉剂药物定量喷施器 | |
CN209187058U (zh) | 一种兽医用肠道给药装置 | |
CN209695963U (zh) | 一种营养输液器 | |
CN2728527Y (zh) | 咽喉气动喷药器 | |
CN209734742U (zh) | 一种防潮型干粉给药器 | |
CN211536046U (zh) |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喷药装置 | |
CN205515930U (zh) | 连续镇痛侧弯式三腔导尿管 | |
CN208927404U (zh) | 一种新型胃管转换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