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3195U - 多足机器人玩具 - Google Patents

多足机器人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3195U
CN209333195U CN201821808400.5U CN201821808400U CN209333195U CN 209333195 U CN209333195 U CN 209333195U CN 201821808400 U CN201821808400 U CN 201821808400U CN 209333195 U CN209333195 U CN 209333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tooth
driving
foot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84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良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hai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Gold Tin Toy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hai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Gold Tin Toy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hai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Gold Tin Toy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hai District Of Shantou City Gold Tin Toy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84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3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3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31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足机器人玩具,包括一机身,其内设置有一内齿圈;一驱动机构,其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机身上的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机身间的第一电机、背离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驱动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组的第一传动组、及受所述驱动组控制可在所述机身内沿轴向往返移动的移动台;一转向机构,其包括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的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机身间的第二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内齿圈的第二传动组;三个第一机械足和三个第二机械足,每一所述第一机械足分别与所述机身的侧壁和所述移动台枢接,每一所述第二机械足枢接于所述机身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

Description

多足机器人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足机器人玩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机器人玩具多种多样,主要通过结合声、光、电的方式实现各种动感效果,其中以模拟仿真人物行走或其他简单动作的机器人最为常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智能机器人的行走动作呆板无趣、且双足式的行走方式难以在崎岖不平的环境行走。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行走方式生动有趣、且可在多种类型的环境行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足机器人玩具,包括一机身,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一驱动机构和一转向机构、及间隔连接于所述机身上并受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的三个第一机械足和三个第二机械足;
所述机身包括头部、底盘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和所述底盘部间的躯干部,其中所述底盘部内设置有一内齿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躯干部上的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躯干部间的第一电机、背离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驱动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组的第一传动组、及受所述驱动组控制可在所述底盘部内沿轴向往返移动的移动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躯干部上的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躯干部间的第二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内齿圈的第二传动组;每一所述第一机械足分别与所述底盘部的侧壁和所述移动台枢接,每一所述第二机械足枢接于所述底盘部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盘部包括第一底盘和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底盘上的第二底盘,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底盘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凸伸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两者间连接有一枢接柱,所述第二底盘上还设置有所述内齿圈和位于每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枢接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移动台包括移动板和连接台,所述移动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组相连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对应每一所述枢接柱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头,且所述连接台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枢接头的位置凸伸有一固定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机械足包括第一本体、及沿所述第一底盘向所述第二底盘的方向依次枢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牵引板和第二牵引板,其中所述第一牵引板的端部枢接于所述枢接柱上,所述第二牵引板穿设于所述枢接柱上且其端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机械足包括第二本体、及沿所述第一底盘向所述第二底盘的方向依次枢接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牵引板和第四牵引板,其中所述第三牵引板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牵引板的端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头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组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传动组同轴设置的驱动齿轮、及两个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拉动齿轮,其中所述拉动齿轮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偏心柱,且所述两个偏心柱与所述移动板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第一齿、与所述驱动组同轴连接的第二齿、及连接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相啮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上的第五齿、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第六齿、及连接所述第五齿和所述第六齿的第七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主控板、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源组、声控传感器、扬声器及发光二极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与传统的双足机器人玩具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足机器人玩具通过设置三个第一机械足和三个第二机械足交替连接于其机身上的方式,并由其驱动机构驱动其移动台带动所述第一机械足和所述第二机械足实现交替行走动作。由于多足结构相较于双足结构更为稳定,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的稳定性及对多种环境类型的适应性,同时其行走过程生动有趣,一定程度提高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多足机器人玩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多足机器人玩具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底盘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2中头部与控制机构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2中躯干部、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底盘部与驱动机构和转向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第一机械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第二机械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第一机械足和第二机械足与底盘部及移动台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多足机器人玩具 1
机身 10
头部 12
底盘部 14
第一底盘 141
第一连接部 1412
第二底盘 143
第二连接部 1432
内齿圈 1434
第一枢接头 1436
枢接柱 145
躯干部 16
控制机构 20
主控板 21
电源组 23
声控传感器 25
扬声器 27
发光二极管 29
驱动机构 30
第一安装座 31
第一电机 33
驱动组 35
驱动齿轮 351
拉动齿轮 353
偏心柱 3532
第一传动组 37
第一齿 372
第二齿 374
第三齿 376
第四齿 378
移动台 39
移动板 392
连接台 394
第二枢接头 3941
固定板 3943
转向机构 40
第二安装座 41
第二电机 43
第二传动组 45
第五齿 452
第六齿 454
第七齿 456
第一机械足 50
第一本体 51
第一牵引板 53
第二牵引板 55
第二机械足 60
第二本体 61
第一牵引板 63
第二牵引板 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可以理解,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附图中显示的连接仅仅是为便于清晰描述,而并不限定连接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等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殊的差别,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足机器人玩具1,其包括一机身10、安装于机身10内的一控制机构20、一驱动机构30和一转向机构40、及间隔连接于机身10上并受驱动机构30控制的三个第一机械足50和三个第二机械足60。其中,机身10包括头部12、底盘部14、及连接于头部12和底盘部14间的躯干部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机身10为仿人体结构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机身10也可仿制动物体型结构设置。
请同时参照图3,底盘部14用于协同部分驱动机构30以连接第一机械足50和第二机械足60,其包括第一底盘141、支撑连接于第一底盘141上的第二底盘143、及连接于第一底盘141和第二底盘143之间的枢接柱145。第一底盘141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连接部1412,每一第一连接部1412上并排设置有三个连接孔,其中位于所述三个连接孔中的中部位置的连接孔设置为盲孔,用以连接枢接柱145;位于所述三个连接孔中的两侧位置的两个连接孔设置为沉孔,用以固定连接第二底盘143。第二底盘143对应每一第一连接部1412的位置凸伸有一第二连接部1432,每一第二连接部1432包括位于两侧位置的用于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412的两个凸伸柱、及对应所述沉孔设置的用于连接枢接柱145的收容柱。第二底盘143上还设置有一内齿圈1434和位于每两个第二连接部1432之间的第一枢接头1436,其中内齿圈1434与转向机构40相啮合,每一第一枢接头1436上枢接有一第二机械足60。枢接柱145邻近第一连接部1412的位置设置有一枢接头,所述枢接头用于连接第一机械足50。
请参照图4,控制机构20安装于头部12内,其包括一主控板21、及分别与主控板21电连接的电源组23、声控传感器25、扬声器27和发光二极管29。其中,主控板21分别与驱动机构30和转向机构40电连接以控制驱动机构30和转向机构40的启停,电源组23为电池以为控制机构20供能,声控传感器25用于接收玩家的语音信息并将所述语音信息传送至主控板21,扬声器27用于受主控板21的控制发出不同的声段,发光二极管29用于受主控板21的控制发光或闪烁。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机构20的设置使得多足机器人玩具1能够通过声音控制其实现不同功能。
请参照图5和图6,驱动机构30和转向机构40相对安装于躯干部16内,其中驱动机构30用于受主控板21控制带动多足机器人玩具1行走,转向机构40用于受主控板21控制带动多足机器人玩具1转向。
驱动机构30包括固定安装于躯干部16上的第一安装座31、位于第一安装座31和躯干部16间的第一电机33、背离第一电机33连接于第一安装座31上的驱动组35、连接第一电机33和驱动组35的第一传动组37、及受驱动组35控制可在底盘部14内沿轴向往返移动的移动台39。其中,第一电机33与主控板21电连接,以用于受主控板21的控制启停。驱动组35包括一与第一传动组37同轴设置的驱动齿轮351、及两个分别与驱动齿轮351啮合的拉动齿轮353,驱动齿轮351用于随第一传动组37的转动带动两个拉动齿轮353转动;每一拉动齿轮353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偏心柱3532,且两个偏心柱3532分别与移动台39连接,以用于当驱动齿轮351带动拉动齿轮353转动时,偏心柱3532连动带动移动台39轴向往复移动。第一传动组37与第一电机31同侧设置,其包括一固定安装于第一电机33转轴上的第一齿372、与驱动齿轮351同轴连接的第二齿374、及连接第一齿372和第二齿374的第三齿376和第四齿378。移动台39包括移动板392和连接台394,其中移动板392大致为三角板状,其较长边端与两个偏心柱3532连接且其另一端与连接台394固定连接,以用于受偏心柱3532带动于底盘部14内移动;连接台394对应每一枢接柱145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头3941,且连接台394对应每一第一枢接头1436的位置凸伸有一固定板3943,每一第二枢接头3941用于枢接第一机械足50,每一固定板3943用于固定连接第二机械足6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齿376和第四齿378均为双联齿且第三齿376于第四齿378相啮合,其中第三齿376由冠齿轮及直齿轮构成,且所述冠齿轮与第一齿372啮合,所述直齿轮与第四齿378啮合。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头1436、第二枢接头3941和枢接柱145上设置的枢接头均为具有弹性的U形槽结构,以用于实现对于第一机械足50和第二机械足60的枢接。固定板3943上平行设置有两个楔形凸起,以用于与第二机械足60通过扣合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枢接头1436、和/或第二枢接头3941、和/或枢接柱145上设置的枢接头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为具有弹性的U型槽结构,其也可为枢接轴,此时第一机械足50和第二机械足60上设置所述U型槽结构以实现两者的枢接。固定板3943与第二机械足60的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为扣合连接,两者的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为螺纹连接、胶连接、凹凸配合连接等。
转向机构40包括相对第一安装座31固定安装于躯干部16上的第二安装座41、位于第二安装座41和躯干部16间的第二电机43、及连接第二电机43和内齿圈1434的第二传动组45。其中,第二电机43与主控板21电连接,以用于受主控板21的控制启停。第二传动组45包括一固定安装于第二电机43转轴上的第五齿452、与内齿圈1434相啮合的第六齿454、及连接第五齿452和第六齿454的第七齿456。需要说明的是,第六齿454及第七齿456为多联齿,其中第六齿454由大小相间的四个直齿轮构成,第七齿456由一冠齿轮及三个大小相间的直齿轮,且所述冠齿轮与第五齿452啮合,所述三个大小相间的直齿轮分别与第六齿454的其中三个直齿轮啮合。当第二电机43受主控板21控制启动时,第二电机43的转动力矩依次通过第五齿452和第六齿454传送至第七齿456,从而驱使第七齿456沿内齿圈1434啮合转动,以带动躯干部16相对底盘部14转动,从而实现多足机器人玩具1的转向功能。
请参照图7至图9,每一第一机械足50包括第一本体51、及沿第一底盘141向第二底盘143的方向依次枢接于第一本体51上的第一牵引板53和第二牵引板55。其中,第一牵引板53的端部枢接于枢接柱145的枢接头上,第二牵引板55穿设于枢接柱145上且其端部枢接于第二枢接头3941上。每一第二机械足60包括第二本体61、及沿第一底盘141向第二底盘143的方向依次枢接于第二本体61上的第三牵引板63和第四牵引板65。其中,第三牵引板63的端部与固定板3943扣合连接,第四牵引板65的端部枢接于第一枢接头1436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足机器人玩具1的行走过程大致为:当玩家通过声控传感器25向主控板21下达行走命令时,主控板21驱动第一电机33启动,此时第一传动组37带动驱动组35转动,以连动带动移动台39在底盘部14内沿轴向往复移动。由于第一机械足50的第一牵引板53和第二牵引板55分别枢接于枢接柱145和移动台39的第二枢接头3941上,第二机械足60的第三牵引板63与移动台39的固定板3943固定连接且其第四牵引板65与第一枢接头1436枢接,故当移动台39向躯干部16的方向移动时,连接台394带动第一机械足50向远离底盘部14的方向下撇,且连接台394同时带动第二机械足60向底盘部14的方向收拢;当移动台39向第一底盘141的方向移动时,连接台394带动第一机械足50向底盘部14的方向收拢,且连接台394同时带动第二机械足60向远离底盘部14的方向下撇。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足机器人玩具1由移动台39的往复移动带动第一机械足50和第二机械足60的交替移动,从而实现多足机器人玩具1的行走动作。
与传统的双足机器人玩具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足机器人玩具通过设置三个第一机械足和三个第二机械足交替连接于其机身上的方式,并由其驱动机构驱动其移动台带动所述第一机械足和所述第二机械足实现交替行走动作。由于多足结构相较于双足结构更为稳定,从而能够提高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的稳定性及对多种环境类型的适应性,同时其行走过程生动有趣,一定程度提高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包含”和词语“具有/包括”及其变形,用于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数值步骤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值、步骤、件或它们的组合。
为清楚起见,本实用新型在单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单个实施例中使用。而且,在单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形式在子组合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足机器人玩具,包括一机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机身内的一驱动机构和一转向机构、及间隔连接于所述机身上并受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的三个第一机械足和三个第二机械足;
所述机身包括头部、底盘部、及连接于所述头部和所述底盘部间的躯干部,其中所述底盘部内设置有一内齿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躯干部上的第一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躯干部间的第一电机、背离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驱动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驱动组的第一传动组、及受所述驱动组控制可在所述底盘部内沿轴向往返移动的移动台;所述转向机构包括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躯干部上的第二安装座、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和所述躯干部间的第二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内齿圈的第二传动组;每一所述第一机械足分别与所述底盘部的侧壁和所述移动台枢接,每一所述第二机械足枢接于所述底盘部的侧壁上并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部包括第一底盘和支撑连接于所述第一底盘上的第二底盘,其中所述第一底盘上间隔设置有三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底盘对应每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凸伸有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两者间连接有一枢接柱,所述第二底盘上还设置有所述内齿圈和位于每两个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第一枢接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包括移动板和连接台,所述移动板的其中一端与所述驱动组相连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连接台,所述连接台对应每一所述枢接柱的位置设置有一第二枢接头,且所述连接台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枢接头的位置凸伸有一固定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足包括第一本体、及沿所述第一底盘向所述第二底盘的方向依次枢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牵引板和第二牵引板,其中所述第一牵引板的端部枢接于所述枢接柱上,所述第二牵引板穿设于所述枢接柱上且其端部枢接于所述第二枢接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械足包括第二本体、及沿所述第一底盘向所述第二底盘的方向依次枢接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第三牵引板和第四牵引板,其中所述第三牵引板的端部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牵引板的端部枢接于所述第一枢接头上。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包括一与所述第一传动组同轴设置的驱动齿轮、及两个分别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的拉动齿轮,其中所述拉动齿轮的一侧面设置有一偏心柱,且所述两个偏心柱与所述移动板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上的第一齿、与所述驱动组同轴连接的第二齿、及连接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的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所述第三齿和所述第四齿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包括一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上的第五齿、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第六齿、及连接所述第五齿和所述第六齿的第七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足机器人玩具还包括一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一主控板、及分别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电源组、声控传感器、扬声器及发光二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足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CN201821808400.5U 2018-11-02 2018-11-02 多足机器人玩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3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400.5U CN209333195U (zh) 2018-11-02 2018-11-02 多足机器人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8400.5U CN209333195U (zh) 2018-11-02 2018-11-02 多足机器人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3195U true CN209333195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7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84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3195U (zh) 2018-11-02 2018-11-02 多足机器人玩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31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8903A (en) Toy actuation system
CN106184445B (zh) 一种微电机驱动四杆直线仿生跳跃机构
CN202534249U (zh) 多手臂传送机器人实训装置
CN100340452C (zh) 一种仿生机器鱼胸鳍结构
CN209333195U (zh) 多足机器人玩具
CN202241278U (zh) 八自由度混联式自动焊接机器人
CN211220688U (zh) 一种教育型四轴机械臂
CN106492468A (zh) 一种玩具机器狗
CN210278280U (zh) 一种便携式皮影演示盒
CN206543404U (zh) 一种玩具机器狗
CN109893866A (zh) 一种恐龙玩具
CN201940039U (zh) 一种趣味性强的电动玩具机器人
CN2678729Y (zh) 一种电动玩具车
CN219072051U (zh) 一种能上下攀爬的玩具
CN212941420U (zh) 一种拼装玩具车转向模块化装置
CN208287485U (zh) 应用于玩具娃娃的代步车
CN212383198U (zh) 一种纸板制作的多功能玩具机器人
CN112691393B (zh) 一种能自由拼装的模块化多功能玩具车
CN214728184U (zh) 一种采用冠状齿轮传动的编程机器人驱动装置
CN203060820U (zh) 一种玩具蛇
CN103721420B (zh) 用于玩具车的转向模块以及玩具车
CN209848316U (zh) 一种玩具运动机构
CN202979872U (zh) 一种钻地鼠宠物玩具
CN212491549U (zh) 一种跳舞玩具驱动牙箱
CN215741797U (zh) 一种玩具飞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