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2332U -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2332U
CN209332332U CN201820003937.8U CN201820003937U CN209332332U CN 209332332 U CN209332332 U CN 209332332U CN 201820003937 U CN201820003937 U CN 201820003937U CN 209332332 U CN209332332 U CN 209332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head
teeth
neck
scaling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00393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超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ning Weiy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ning Weiy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ning Weiy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ning Weiye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00393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2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2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2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包括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洁牙装置包括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左弯洁治针、右弯洁治针和直向洁治针;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和L形板;进行洁牙时,先取左弯洁治针、直向洁治针和右弯洁治针,分别对左侧磨牙、前牙、右侧磨牙进行清洁,以去除牙结石、牙斑及牙尖硬物;再利用抛光刷进行初步抛光,最后利用抛光杯进行精细抛光,以确保实现牙面平整光滑;本实用新型所述洁牙器具,不仅能够彻底清洁牙齿,同时实现对牙齿表面进行平整、抛光,使用后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更安全、更卫生。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背景技术
口腔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首个通道,多项国外研究表明,牙齿的好坏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有数据显示,我国口腔健康问题现状堪忧,约八成人面临牙病的侵扰,亟需引起重视。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97%的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35-44岁的人群中,牙龈出血的比例高达77.3%。
牙石和菌斑是引起牙周病和龋齿的主要原因。因此,为了治疗或预防牙齿相关疾病,去除附着在牙齿表面、牙根表面、修复性材料和假体材料、或人工牙根材料上的牙石和菌斑是很重要的。在这样的牙科治疗中,以使牙根表面平滑和光滑而进行的牙齿表面牙石的去除、牙周袋内的清创术、及牙根表面的解毒是很重要的基础治疗。
现有的洁牙用具和洁牙方法无统一的标准或规范。医生通常采用一枚工作尖完成了患者整口牙齿的洁牙操作;或是由于选择了不适宜的工作尖对牙齿的部位进行洁牙操作,疼痛度高,并容易导致牙齿损伤或洁牙不彻底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洁牙用具进行消毒时,多个患者用过的洁牙用具一起放置在托盘中,之后将托盘直接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由于托盘中放置多个患者用过的洁牙用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现有的洁牙操作方法,未规定进行抛光步骤,导致不能有效彻底清除菌斑、不能使牙齿表面平整光滑,从而留下患者牙齿更易生上菌斑与患者上牙周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所述洁牙器具,不仅能实现无痛洁牙,而且能彻底清洁牙齿的同时实现对牙齿表面进行平整和抛光。进一步所述的洁牙器具可作为个人专属的洁牙器具,使用后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更安全、更卫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洁牙用具使用托盘消毒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洁牙器具,包括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
所述洁牙装置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用于对右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所述左弯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一颈部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所述右弯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二颈部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部,所述直向洁治针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
所述第一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第一中段和第一上段,所述第一下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一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向左上方弯折,所述第一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一头部与所述第一上段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向右侧弯折,所述第一头部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头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第二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第二中段和第二上段,所述第二下段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向右上方弯折,所述第二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二头部与所述第二上段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向左侧弯折,所述第二头部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头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第三颈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第三中段和第三上段,所述第三下段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三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向前上方弯折,所述第三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三头部与所述第三上段连接后所述第三头部相对于所述第三上段向正后方弯折,所述第三头部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三颈部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头部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左弯洁治针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至所述第一颈部贯穿设置第一中空水路,所述第一上段设置第一出水口;所述右弯洁治针的内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所述第二颈部贯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所述第二上段设置第二出水口;所述直向洁治针的内部从所述第三连接部至所述第三颈部贯穿设置第三中空水路,从所述第三中段至所述第三上段设置多个第三出水口,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均与第三中空水路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成一排均匀布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所述抛光刷包括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所述抛光杯包括抛光杯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和L形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板或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牙装置和所述抛光装置的多个安装孔;所述L形板包括支撑板和盖板,所述支撑板的一边与所述底板的一边铰接,所述固定板的一边向外延伸设置有卡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与所述卡件对应的卡槽,当所述卡件完全卡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平行。
所述第一下段、第一中段、第一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2:1-2:2-3。
所述第一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向左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所述第一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
所述第二下段、第二中段、第二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2:1-2:2-3。
所述第二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所述第二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
所述第三下段、第三中段、第三上段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第三中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向前上方的弯折角度为30-45°,所述第三上段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为45-60°。
所述第一头部、第二头部、第三头部均设置尖端,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所述抛光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
所述安装孔设置6个,每个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均设置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洁牙器具,包括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所述洁牙装置包括根据人体工学设计的具有特定结构的左弯洁治针、右弯洁治针和直向洁治针;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和L形板;进行洁牙操作时,第一步:先从固定板上取左弯洁治针、直向洁治针和右弯洁治针,分别对左侧磨牙、前牙、右侧磨牙进行清洁,去除牙结石、牙斑及牙尖硬物;第二步:从固定板上取抛光刷,利用抛光刷的刷毛头部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洁牙后的牙面进行初步抛光,以初步平整前一步洁牙后可能带来的牙面的微小坑点,同时去前一步洁牙无法去除的细微余斑;第三步:从固定板上取抛光杯,利用抛光杯的环状杯体头部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初步抛光后的牙面进行精细抛光,以确保实现牙面的平整光滑;清洁完牙齿后,先将所述洁牙装置和抛光装置清洗干净,再将所述洁牙装置和抛光装置重新放置于固定板上的安装孔内,之后放入消毒柜。由此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洁牙器具进行洁牙处理时,针对牙齿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洁治针,以确保安全、有效完成洁牙操作,不仅能够彻底清洁牙齿,同时实现对牙齿表面进行平整、抛光。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洁牙器具可作为个人专属的洁牙器具,使用后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更安全、更卫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洁牙用具容易导致病患交叉感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和图1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左弯洁治针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右弯洁治针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直向洁治针从不同视角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平头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尖头抛光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抛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承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左弯洁治针,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颈部,121-第一下段,122-第一中段,123-第一上段,124-第一出水口,13-第一头部,2-右弯洁治针,21-第二连接部,22-第二颈部,221-第二下段,222-第二中段,223-第二上段,224-第二出水口,23-第二头部,3-直向洁治针,31-第三连接部,32-第三颈部,321-第三下段,322-第三中段,323-第三上段,324-第三出水口,33-第三头部,4-平头抛光刷,41-第一抛光刷手柄,42-第一刷毛头部,5-尖头抛光刷,51-第二抛光刷手柄,52-第二刷毛头部,6-抛光杯,61-抛光杯手柄,62-环状杯体头部,7-底板,71-连接板,8-固定板,81-安装孔,82-卡件,83-垫圈,9-L形板,91-支撑板,92-盖板,9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洁牙器具,包括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
所述洁牙装置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1、用于对右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2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3;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弯洁治针1、右弯洁治针2和直向洁治针3的材质均为钛金属、钛合金或不锈钢。
所述左弯洁治针1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一体的第一颈部1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13,所述右弯洁治针2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连接一体的第二颈部2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部23,所述直向洁治针3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3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33。
如图1A和图1B所示,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结构中,所述第一颈部1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所述第一下段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弯折,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一头部13与所述第一上段123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13向右侧弯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涉及的左上方、后上方、右侧均是指人面向图1A时,图1A所示的方向,其中远离人体的方向为后),所述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第一头部1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1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头部1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至所述第一颈部12贯穿设置第一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上段123设置第一出水口124(图1B为图1A以第一连接部11的中心轴线为轴、从上往下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示意图),所述第一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第一上段123的长度之比为1-2:1-2:2-3,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的弯折角度α1为45-60°,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β1为45-60°;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头部13设置尖端,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如图2A和图2B所示,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结构中,所述第二颈部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223,所述第二下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向右上方弯折,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二头部23与所述第二上段223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23向左侧弯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涉及的右上方、后上方、左侧均是指人面向图2A时,图2A所示的方向,其中远离人体的方向为后),所述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223位于不同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头部2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头部2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内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至所述第二颈部22贯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上段223设置第二出水口224(图2B为图2A以第二连接部21的中心轴线为轴、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示意图),所述第二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第二上段223的长度之比为1-2:1-2:2-3;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向右上方的弯折角度α2为45-60°,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β2为45-60°;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头部23设置尖端,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如图3所示,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的结构中,所述第三颈部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321、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段323,所述第三下段32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弯折,所述第三上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322向后上方弯折,所述第三头部33与第三上段323连接后所述第三头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三上段323向正后方弯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涉及的前上方、后上方、正后方是指:手拿直向洁治针3,第三连接部31位于最下方并使得第三头部33的头端远离人体时的方位,其中靠近人体的方位为前方,远离人体的方位为后方,即图3A中的左侧为正前方,右侧为正后方),所述第三下段321、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段323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三头部3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三颈部3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头部3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内部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至所述第三下段321贯穿设置第三中空水路(图中未示出),从所述第三中段322至所述第三上段323设置多个第三出水口324,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324均与第三中空水路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324成一排均匀布置(如图3B所示,图3B为图3A以第三连接部31的中心轴线为轴、从上往下看沿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的示意图),所述第三中空水路内部通水用于对洁牙后的污垢进行冲洗清洁;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下段321、第三中段322、第三上段323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的弯折角度α3为30-45°,所述第三上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322向后上方的弯折角度β3为45-60°;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头部33设置尖端,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6,所述抛光刷包括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所述抛光杯6包括抛光杯手柄61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62(见图6);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抛光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4,所述平头抛光刷4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第一抛光刷手柄41和第一刷毛头部42;所述尖头抛光刷的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第二抛光刷手柄51和第二刷毛头部52。进一步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刷毛头部42和第二刷毛头部52的材质均为尼龙,所述环状杯体头部62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
如图7所示,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包括底板7、固定板8和L形板9,所述固定板8与所述底板7平行设置且所述固定板8位于所述底板7的上方,所述固定板8与所述底板7之间通过连接板71或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治针单元和所述抛光单元的多个安装孔81;所述L形板9包括支撑板91和盖板92,所述支撑板91的一边与所述底板7的一边铰接,所述固定板8的一边向外延伸设置有卡件82,所述支撑板91上设置与所述卡件82对应的卡槽93,当所述卡件82完全卡入所述卡槽93内时,所述盖板92与所述底板7平行,这时直接将放置有洁牙装置和抛光装置的承载装置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当需要进行洁牙操作时,将卡件82从卡槽93中脱卡,再先后取出洁治针和抛光刷、抛光杯6进行洁牙操作即可。
作为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81设置6个,每个所述安装孔81的内壁上均设置垫圈83,所述垫圈83的材质为橡胶或硅胶;所述6个安装孔81分别用于放置左弯洁治针1、右弯洁治针2、直向洁治针3、尖头抛光刷、平头抛光刷4和抛光杯6。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洁牙器具进行洁牙操作时,第一步:先将L形板9打开(即固定板8的卡件82从L形板9的卡槽93中脱卡),之后针对左侧磨牙、前牙、右侧磨牙的清洁,分别从固定板8取左弯洁治针1、直向洁治针3和右弯洁治针2,并将洁治针安装到洁牙机手柄上,利用洁治针头部去除牙结石、牙斑及牙尖硬物;第二步:从固定板8取抛光刷,利用抛光刷的刷毛头部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洁牙后的牙面进行初步抛光,以初步平整前一步洁牙后可能带来的牙面的微小坑点,同时去前一步洁牙无法去除的细微余斑;第三步:从固定板8取抛光杯6,利用抛光杯6的环状杯体头部62蘸抛光粉剂或抛光糊剂对初步抛光后的牙面进行精细抛光,以确保实现牙面的平整光滑;由此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组合式洁牙器具进行洁牙处理时,针对牙齿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洁治针,以确保安全、有效完成洁牙操作,不仅能够彻底清洁牙齿,同时实现对牙齿表面进行平整、抛光。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组合式洁牙器具可作为个人专属的组合式洁牙器具,整体放于消毒柜中进行消毒,更安全、更卫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洁牙用具使用托盘消毒容易导致病患交叉感染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洁牙装置、抛光装置和承载装置;
所述洁牙装置包括用于对左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左弯洁治针(1)、用于对右侧磨牙进行洁治的右弯洁治针(2)和用于对前牙进行洁治的直向洁治针(3);所述左弯洁治针(1)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连接一体的第一颈部(1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一头部(13),所述右弯洁治针(2)从底部至顶部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连接一体的第二颈部(2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二头部(23),所述直向洁治针(3)从底部至顶部均依次设置与洁牙机手柄适配连接的第三连接部(31)、在同一平面内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连接一体的第三颈部(32)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第三头部(33);
所述第一颈部(1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和第一上段(123),所述第一下段(121)、第一中段(122)、第一上段(123)的长度之比为1-2:1-2:2-3;所述第一下段(12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一中段(122)相对于所述第一下段(121)向左上方弯折45-60°,所述第一上段(123)相对于所述第一中段(122)向后上方弯折45-60°,所述第一头部(13)与所述第一上段(123)连接后所述第一头部(13)向右侧弯折,所述第一头部(1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一颈部(1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头部(1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第二颈部(2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和第二上段(223),所述第二下段(221)、第二中段(222)、第二上段(223)的长度之比为1-2:1-2:2-3;所述第二下段(2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二中段(222)相对于所述第二下段(221)向右上方弯折45-60°,所述第二上段(223)相对于所述第二中段(222)向后上方弯折45-60°,所述第二头部(23)与所述第二上段(223)连接后所述第二头部(23)向左侧弯折,所述第二头部(2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二颈部(2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头部(2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所述第三颈部(32)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第三下段(321)、第三中段(322)和第三上段(323),所述第三下段(321)、第三中段(322)、第三上段(323)的长度之比为1:1:2-3;所述第三下段(32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31)的上部竖直连接,所述第三中段(322)相对于所述第三下段(321)向前上方弯折30-45°,所述第三上段(323)相对于所述第三中段(322)向后上方弯折45-60°,所述第三头部(33)与所述第三上段(323)连接后所述第三头部(33)相对于所述第三上段(323)向正后方弯折,所述第三头部(33)的半径从与所述第三颈部(32)的连接端至头端逐渐减小,所述第三头部(3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一头部(13)、第二头部(23)、第三头部(33)均设置尖端,所述尖端的表面附有金刚砂;
所述左弯洁治针(1)的内部从所述第一连接部(11)至所述第一颈部(12)贯穿设置第一中空水路,所述第一上段(123)设置第一出水口(124);所述右弯洁治针(2)的内部从所述第二连接部(21)至所述第二颈部(22)贯穿设置第二中空水路,所述第二上段(223)设置第二出水口(224);所述直向洁治针(3)的内部从所述第三连接部(31)至所述第三颈部(32)贯穿设置第三中空水路,从所述第三中段(322)至所述第三上段(323)设置多个第三出水口(324),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324)均与第三中空水路连通,且多个所述第三出水口(324)成一排均匀布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用于对牙齿表面进行抛光的抛光刷与抛光杯(6),所述抛光刷包括抛光刷手柄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刷毛头部;所述抛光杯(6)包括抛光杯手柄(61)和工作时与牙齿接触的环状杯体头部(62);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底板(7)、固定板(8)和L形板(9),所述固定板(8)与所述底板(7)平行设置且所述固定板(8)位于所述底板(7)的上方,所述固定板(8)与所述底板(7)之间通过连接板(71)或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分别用于放置所述洁牙装置和所述抛光装置的多个安装孔(81);所述L形板(9)包括支撑板(91)和盖板(92),所述支撑板(91)的一边与所述底板(7)的一边铰接,所述固定板(8)的一边向外延伸设置有卡件(82),所述支撑板(91)上设置与所述卡件(82)对应的卡槽(93),当所述卡件(82)完全卡入所述卡槽(93)内时,所述盖板(92)与所述底板(7)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洁牙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刷包括尖头抛光刷和平头抛光刷(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洁牙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81)设置6个,每个所述安装孔(81)的内壁上均设置垫圈(83)。
CN201820003937.8U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Active CN209332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3937.8U CN209332332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003937.8U CN209332332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2332U true CN209332332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3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003937.8U Active CN209332332U (zh) 2018-01-02 2018-01-02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2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0542A (en) Tongue cleaner
CN209332332U (zh) 一种多功能洁牙器具
CN209332327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洁牙器具
CN208582523U (zh) 一种能够实现对牙齿进行清洁和抛光的洁牙组合装置
CN206910404U (zh) 一种无痛洁牙套装
CN209332326U (zh) 一种用于清洁和抛光牙齿的组合式洁牙器具
CN209332333U (zh) 一种集合清洁、抛光和消毒功能的组合式洁牙器具
CN106037954A (zh) 一种个人专属洁牙套装及用于对该洁牙套装消毒的消毒盒
CN108888375A (zh) 牙齿矫正护理装置
CN208511226U (zh) 一种多功能洁牙组合装置
CN209332328U (zh) 一种适用于对种植牙进行清洁的组合式洁牙器具
CN206491880U (zh) 一种无痛洁牙套装
CN209154072U (zh) 牙齿矫正护理装置
CN208464282U (zh) 一种集合清洁和抛光功能的无痛洁牙组合装置
CN106377332A (zh) 一种无痛洁牙套装
CN206910408U (zh) 一种洁牙套装
CN206852673U (zh) 一种能够实现对牙齿进行清洁和抛光的洁牙套装
CN206822726U (zh) 一种集合清洁、抛光和消毒功能的洁牙套装
CN209499954U (zh) 一种舒适洁牙套装
CN208464281U (zh) 一种用于清洁和抛光牙齿的多功能洁牙套装
CN208511237U (zh) 一种清洁牙齿的洁牙套装
CN106236293B (zh) 一种洁牙套装
CN105997284A (zh) 一种牙齿清洁方法
CN106691605A (zh) 一种对牙齿进行清洁和抛光的方法
CN205379003U (zh) 一种多功能双向口腔清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