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30995U -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30995U
CN209330995U CN201820173443.4U CN201820173443U CN209330995U CN 209330995 U CN209330995 U CN 209330995U CN 201820173443 U CN201820173443 U CN 201820173443U CN 209330995 U CN209330995 U CN 209330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er
water channel
south
project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734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健
高印军
张保祥
卜庆伟
宋美华
林琳
唐漪
王鹏
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Shan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8201734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30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30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309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包括第二水道,所述第二水道的一端与第一水道相连通,且第二水道的另一端与第三水道相连通,并且第二水道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两侧与挡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远离第一滤网的一侧与挡板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水道的两侧分别与回水池相连通,第三水道上安装有紫外灯室,本装置能够通过挡板、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对鱼苗进行拦截,挡板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超声波扰鱼器能够对鱼面进行驱赶,使鱼重新回游到第一河道,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能对鱼面多次拦截,使鱼苗通过率降低,同时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与第二河道之间存在间隙,方便水藻等杂物的通过。

Description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止生物入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略性工程,是指把长江流域水资源自其上游、中游、下游,结合中国疆土地域特点,分东、中、西三线抽调部分送至华北与淮海平原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地区,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南水北调工程在为北方提供丰富水资源的同时,也使得一些南方的生物入侵到北方,给北方的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甚至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包括第二水道,所述第二水道的一端与第一水道相连通,且第二水道的另一端与第三水道相连通,并且第二水道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的两侧与挡板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远离第一滤网的一侧与挡板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水道的两侧分别与回水池相连通,第三水道上安装有紫外灯室;
所述紫外灯室包括壳体、转动杆、支撑架、第三滤网和紫外灯,其中转动杆的两端与壳体的内壁相连接,且转动杆与支撑架焊接连接,支撑架与第三滤网相连接,紫外灯安装在壳体内壁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道与第三水道的宽度相同,且第二水道的宽度为第一水道宽度的3倍-6倍。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的孔径相同,且第一滤网的孔径为0.5mm-2mm,并且第三滤网的孔径为0.1mm-0.5mm。
优选的,所述回水池与第二水道之间安装有调节阀,且回水池最上端的高度大于第二水道最上端的高度,并且回水池通过连接管与第一水道相连通,并且连接管与第一水道的下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架,支撑架的个数为6个-12个,且支撑架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卡槽,且第三滤网套接在卡槽内侧,并且支撑架与第三滤网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母。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挡板的内部为真空状,并且挡板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水道与河道的上游相连通,第二水道与河道的下游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能够通过挡板、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对鱼苗进行拦截,挡板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超声波扰鱼器能够对鱼苗进行驱赶,使鱼重新回游到第一水道,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能对鱼面多次拦截,使鱼苗通过率降低,同时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与第二水道之间存在间隙,方便水藻等杂物的通过;
2、紫外光室能够利用紫外光杀死鱼卵以及剩余的鱼苗,第三滤网将鱼卵以及鱼苗捞起,使鱼卵以及鱼苗暴露在空气中,配合紫外光将鱼卵以及鱼苗彻底杀死,防止生物入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的紫外光室图。
图中:1第一水道、2第二水道、3第三水道、4第一滤网、5挡板、6回水池、7连接管、8紫外光室、9第二滤网、81壳体、82转动杆、83支撑架、84第三滤网、85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包括第二水道2,第二水道2的一端与第一水道1相连通,且第二水道2的另一端与第三水道3相连通,并且第二水道2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9,第一滤网4的两侧与挡板5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9远离第一滤网4的一侧与挡板5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水道2的两侧分别与回水池6相连通,第三水道3上安装有紫外灯室8,紫外灯室8包括壳体81、转动杆82、支撑架83、第三滤网84和紫外灯85,其中转动杆82的两端与壳体81的内壁相连接,且转动杆82与支撑架83焊接连接,支撑架83与第三滤网84相连接,紫外灯85安装在壳体81内壁的顶端,第一水道1与第三水道3的宽度相同,且第二水道2的宽度为第一水道1宽度的3倍-6倍,第一滤网4与第二滤网9的孔径相同,且第一滤网4的孔径为0.5mm-2mm,并且第三滤网84的孔径为0.1mm-0.5mm,回水池6与第二水道2之间安装有调节阀,且回水池6最上端的高度大于第二水道2最上端的高度,并且回水池6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水道1相连通,并且连接管7与第一水道1的下端相连接,转动杆82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架83,支撑架83的个数为6个-12个,且支撑架83之间的距离相等,支撑架83上开设有卡槽,且第三滤网84套接在卡槽内侧,并且支撑架83与第三滤网84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母,挡板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挡板5的内部为真空状,并且挡板5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第一水道1与河道的上游相连通,第二水道2与河道的下游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装置正常运行时,本装置能够通过挡板5、第一滤网4与第二滤网9对鱼苗进行拦截,挡板4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超声波扰鱼器能够对鱼苗进行驱赶,使鱼重新回游到第一水道1,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9能对鱼面多次拦截,使鱼苗通过率降低,同时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9与第二水道2之间存在间隙,方便水藻等杂物的通过,紫外光室8能够利用紫外光杀死鱼卵以及剩余的鱼苗,第三滤网84将鱼卵以及鱼苗捞起,使鱼卵以及鱼苗暴露在空气中,配合紫外光将鱼卵以及鱼苗彻底杀死,防止生物入侵,挡板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挡板5的内部为真空状,并且挡板5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挡板5的内部为真空状使得超声波扰鱼器发出的超声波只能延单向传播,当少量的鱼苗游过挡板4之后,鱼苗在超声波的干扰下进入到回水池6中,当回水池6中鱼苗较多时,关闭回水池6与第二水道2之间的调节阀,并利用水泵向回水池6中注水,最后通过连接管7将鱼苗放到第一水道1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包括第二水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道(2)的一端与第一水道(1)相连通,且第二水道(2)的另一端与第三水道(3)相连通,并且第二水道(2)的内壁上通过支架安装有第一滤网(4)和第二滤网(9),第一滤网(4)的两侧与挡板(5)固定连接,且第二滤网(9)远离第一滤网(4)的一侧与挡板(5)固定连接,并且第二水道(2)的两侧分别与回水池(6)相连通,第三水道(3)上安装有紫外灯室(8);
所述紫外灯室(8)包括壳体(81)、转动杆(82)、支撑架(83)、第三滤网(84)和紫外灯(85),其中转动杆(82)的两端与壳体(81)的内壁相连接,且转动杆(82)与支撑架(83)焊接连接,支撑架(83)与第三滤网(84)相连接,紫外灯(85)安装在壳体(81)内壁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1)与第三水道(3)的宽度相同,且第二水道(2)的宽度为第一水道(1)宽度的3倍-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4)与第二滤网(9)的孔径相同,且第一滤网(4)的孔径为0.5mm-2mm,并且第三滤网(84)的孔径为0.1mm-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池(6)与第二水道(2)之间安装有调节阀,且回水池(6)最上端的高度大于第二水道(2)最上端的高度,并且回水池(6)通过连接管(7)与第一水道(1)相连通,并且连接管(7)与第一水道(1)的下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82)上安装有多个支撑架(83),支撑架(83)的个数为6个-12个,且支撑架(83)之间的距离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83)上开设有卡槽,且第三滤网(84)套接在卡槽内侧,并且支撑架(83)与第三滤网(84)之间连接有固定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挡板(5)的内部为真空状,并且挡板(5)的内壁上安装有超声波扰鱼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1)与河道的上游相连通,第二水道(2)与河道的下游相连通。
CN201820173443.4U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0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3443.4U CN209330995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73443.4U CN209330995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30995U true CN209330995U (zh) 2019-09-03

Family

ID=67744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7344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30995U (zh) 2018-02-01 2018-02-01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3099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7926A (zh) * 2018-02-01 2018-06-2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CN111149641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山市浪迪水产农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稻田小龙虾养殖培菌供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7926A (zh) * 2018-02-01 2018-06-29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CN111149641A (zh) * 2020-01-17 2020-05-15 中山市浪迪水产农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稻田小龙虾养殖培菌供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30995U (zh)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CN108207926A (zh) 一种南水北调工程用防止外界生物入侵的装置
CN104756910A (zh) 一种鲍鱼和藻类双网立体养殖系统及其养殖方法
CN209846019U (zh) 林业场地用害虫诱捕装置
CN103461245B (zh) 一种鲥鱼亲鱼自然产卵池及受精卵收集系统
CN105454138B (zh) 一种池塘鱼苗养殖箱
CN207054502U (zh) 龙虾养殖中防止龙虾攀爬的隔离装置
CN105075954A (zh) 一种用于蛙苗孵化的水循环孵化池
CN214385595U (zh) 一种稻虾养殖水域的水循环系统
CN215500969U (zh) 一种用于石蛙养殖的自动循环流水养殖池
CN107258580A (zh) 一种畜牧水槽
CN109430141A (zh) 沿河生态活水养鱼池
CN211170076U (zh) 分散式排口生态净化床
CN106234292A (zh) 一种热带鱼温岛式越冬池
CN211241291U (zh) 一种芦花鸡养殖繁育装置
CN205794477U (zh) 一种罗氏沼虾栖息网
CN208783568U (zh) 一种水产养殖净化浮岛
CN205390018U (zh) 一种罗氏沼虾幼体培育池
CN208807432U (zh) 一种集中孑孓的装置
CN205378648U (zh) 预防登革热疾病室内专用水养植物装置
CN206303018U (zh) 一种虾类养殖池
CN105104292A (zh) 一种甲鱼栖息挂网的设置方法
CN205143198U (zh) 用于蛙苗孵化的水循环孵化池
CN110818088A (zh) 一种组合为各种造型、图形或字符的生态景观浮岛
CN204634694U (zh) 一种带有安全装置的养鸡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