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3021U -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3021U
CN209323021U CN201821876246.5U CN201821876246U CN209323021U CN 209323021 U CN209323021 U CN 209323021U CN 201821876246 U CN201821876246 U CN 201821876246U CN 209323021 U CN209323021 U CN 209323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lytic cell
mud
tube body
fee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7624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旋
黄昕
魏富洲
张晓龙
冯旭东
晁玉伟
李东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hai Copper LLC
Original Assignee
Qinghai Copper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hai Copper LLC filed Critical Qinghai Copper LLC
Priority to CN20182187624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3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3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3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涉及电解槽阳极泥抽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包括电解槽本体和至少一个伸入电解槽本体内部的抽泥机构,抽泥机构包括第一管体和导通组件,其中:第一管体上设有多个用于进泥的第一通孔;导通组件至少部分处于第一管体内,导通组件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导通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导通组件贯穿多个第一通孔,当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时,导通组件从多个第一通孔中退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通过导通组件来对第一管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进行疏通,有效提高抽泥效率。

Description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槽阳极泥抽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解工艺中阳极泥的堆积会影响产品的纯度,目前大多数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抽泥装置抽出电解槽中的阳极泥。
现有一些抽泥装置,把带孔管道铺设在槽底,再深入软管进行抽泥。但是阳极泥堆积过多时,不能够及时将阳极泥抽吸并排掉,并且工作一段时间后阳极泥会在管道开孔处聚集、堵塞,导致阳极泥无法进入管道内进行抽取,使得工作一段时间后便会停产清理,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抽泥效率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抽泥装置抽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包括电解槽本体和至少一个伸入所述电解槽本体内部的抽泥机构,所述抽泥机构包括第一管体和导通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管体上设有多个用于进泥的第一通孔;
所述导通组件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管体内,所述导通组件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所述导通组件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导通组件贯穿多个所述第一通孔,当所述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导通组件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中退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组件包括第二管体、竖杆和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导通件,其中:
所述第二管体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内部;
多个所述导通件贯穿所述第二管体,所述导通件可沿着所述第二管体的径向移动,且所述导通件上套设有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通件处于所述第二管体内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内壁相抵;
所述竖杆可沿所述第二管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当所述竖杆伸入所述第二管体时,所述导通组件处于伸出状态,当所述竖杆伸出所述第二管体时,所述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导通件包括受力体、插杆和顶头,所述插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体和所述顶头连接,且所述插杆贯穿所述第二管体,所述受力体处于所述第二管体内部,所述顶头处于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受力体呈半球状。
进一步地,所述竖杆伸入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为尖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均设于所述电解槽本体内的刮泥机构、多个阳极板和多个阴极板,所述刮泥机构设于多个所述阳极板和多个所述阴极板的下方,所述刮泥机构用于将所述电解槽本体内的阳极泥刮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刮泥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电机、第一丝杠螺母和刮板,其中:
所述第一丝杠设于所述电解槽本体上;
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相对于所述电解槽本体转动;
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杠上;
所述刮板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和所述横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本体上还设有两个用于限定所述第一丝杠螺母在所述第一丝杠上位移距离的挡环,所述第一丝杠穿过两个所述挡环。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槽本体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阳极泥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上述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时,可以通过第一管体中的多个第一通孔将电解槽体中的阳极泥抽出,此时,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当长时间使用第一通孔发生堵塞时,可以将导通组件处于伸出状态,使得导通组件贯穿多个第一通孔,以对多个第一通孔进行疏通,疏通完毕后,再将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继续抽泥。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能够通过导通组件来对第一管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进行疏通,即使长时间使用后也能够保证第一通孔单位时间内具有较高的进泥量,有效提高抽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标:1-电解槽本体;2-抽泥机构;21-第一管体;211-第一通孔;22-导通组件;221-第二管体;222-竖杆;223-导通件;2231-受力体;2232-插杆;2233-顶头;3-刮泥机构;31-第一丝杠;32-第一电机;33-第一丝杠螺母;34-刮板;341-横板;342-竖板;4-阳极板;5-阴极板;6-挡环;7-压力传感器;8-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抽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的工作原理框图。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如图 1和图2所示,包括电解槽本体1和至少一个伸入电解槽本体1内部的抽泥机构2,抽泥机构2包括第一管体21和导通组件22,其中:
第一管体21上设有多个用于进泥的第一通孔211;
导通组件22至少部分处于第一管体21内,导通组件22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导通组件22处于伸出状态时,导通组件22 贯穿多个第一通孔211,当导通组件22处于缩回状态时,导通组件 22从多个第一通孔211中退出。
在使用上述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时,可以通过第一管体中的多个第一通孔将电解槽体中的阳极泥抽出,此时,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当长时间使用第一通孔发生堵塞时,可以将导通组件处于伸出状态,使得导通组件贯穿多个第一通孔,以对多个第一通孔进行疏通,疏通完毕后,再将导通组件处于缩回状态,继续抽泥。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能够通过导通组件来对第一管体上的多个第一通孔进行疏通,即使长时间使用后也能够保证第一通孔单位时间内具有较高的进泥量,有效提高抽泥效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包括两个抽泥机构2,两个分别设于电解槽本体1的两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管体21上设有用于抽出阳极泥的泵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通组件22包括第二管体221、竖杆222和与多个第一通孔211一一对应的多个导通件223,其中:第二管体221设于第一管体21内部;多个导通件223贯穿第二管体221,导通件223可沿着第二管体221的径向移动,且导通件223上套设有蓄力弹簧,蓄力弹簧的一端与导通件223处于第二管体221 内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第二管体221的内壁相抵;竖杆222可沿第二管体221的轴线方向移动,当竖杆222伸入第二管体221时,导通组件22处于伸出状态,当竖杆222伸出第二管体221时,导通组件 22处于缩回状态。
当需要疏通第一管体21上的第一通孔211时,可以将竖杆222 伸入第二管体221,此时,竖杆222与导通件223相抵,并克服蓄力弹簧的弹力挤压导通件223,使得导通件223沿着第二管体221的径向向外移动并穿过第一通孔211,实现第一通孔211的疏通。疏通完毕后,竖杆222伸出第二管体221,此时,导通件223受到服蓄力弹簧的弹力又恢复至原始状态,第一管体21可以抽出电解槽本体1中的阳极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导通件223包括受力体2231、插杆2232和顶头2233,插杆2232的两端分别与受力体2231 和顶头2233连接,且插杆2232贯穿第二管体221,受力体2231处于第二管体221内部,顶头2233处于第一管体21和第二管体221 之间。
其中,受力体2231和顶头2233也起到限位作用,限定插杆2232 相对于第二管体221的位移距离。当需要疏通第一管体21上的第一通孔211时,竖杆222伸入第二管体221,此时,竖杆222与受力体 2231相抵,给予受力体2231一个压力,这个压力克服蓄力弹簧的弹力,使得导通件223沿着第二管体221的径向向外移动,其上的顶头 2233穿过第一通孔211,推出第一通孔211中的阳极泥,实现第一通孔211的疏通。疏通完毕后,竖杆222伸出第二管体221,此时,受力体2231受到服蓄力弹簧的弹力使得导通件223又恢复至原始状态,第一管体21可以抽出电解槽本体1中的阳极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导通件223成对设置,每一对导通件223设于第二管体221上不同的高度。每一对导通件223中,两个导通件223相对设置。当导通件223处于原始状态时,两个导通件223中的受力体2231相抵,竖杆222伸入第二管体221后会同时挤压两个导通件2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得竖杆222能够更好的推动导通件223,受力体2231呈半球状。上述设置使得竖杆222能够稳定的推动导通件22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使更方便竖杆222推动导通件223,竖杆222伸入第二管体221的一端为尖端。
如图1所示,竖杆222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杠螺母、第二丝杠,第二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丝杠转动,第二丝杠螺母套设于第二丝杠上,第二丝杠螺母与竖杆222固定连接。当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正转时,第二丝杠螺母沿着第二丝杠向上运动,使得竖杆222伸入第二管体221;当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丝杠反转时,第二丝杠螺母沿着第二丝杠向下运动,使得竖杆222伸出第二管体221,实现竖杆222的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为了使得加大抽泥机构2的抽吸数量,上述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还包括均设于电解槽本体1 内的刮泥机构3、多个阳极板4和多个阴极板5,刮泥机构3设于多个阳极板4和多个阴极板5的下方,刮泥机构3用于将电解槽本体1 内的阳极泥刮至两侧。
刮泥机构3能够将电解槽本体内的阳极泥更加集中的分布,为抽泥机构2提供充足的阳极泥,提高吸泥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刮泥机构3的结构更加的简单,刮泥机构3包括第一丝杠31、第一电机32、第一丝杠螺母 33和刮板34,其中:第一丝杠31设于电解槽本体1上;第一电机 32用于驱动第一丝杠31相对于电解槽本体1转动;第一丝杠螺母33 套设于第一丝杠31上;刮板34与第一丝杠螺母33连接。
如图1所示,当第一电机32驱动第一丝杠31正转时,第一丝杠螺母33沿着第一丝杠31向左运动,以将电解槽本体1内的阳极泥刮至电解槽本体1的左侧;当第一电机32驱动第一丝杠31反转时,第一丝杠螺母33沿着第一丝杠31向右运动,以将电解槽本体1内的阳极泥刮至电解槽本体1的右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刮板34刮料效果更佳,刮板34包括横板341和竖板342,竖板342分别与第一丝杠螺母33 和横板341连接。横板341和竖板342连接呈T形结构,使得刮板 34能够更充分的刮除电解槽本体1中的阳极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横板341与电解槽本体 1的内壁发生磕碰,电解槽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用于限定第一丝杠螺母33在第一丝杠31上位移距离的挡环6,第一丝杠31穿过两个挡环6。挡环6通过连接板与电解槽本体1连接,且其上用于第一丝杠 31穿过的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丝杠31的直径。
当横板341即将与电解槽本体1的左壁发生磕碰时,第一丝杠螺母33会与左侧的挡环6相抵,避免第一丝杠螺母33继续运动;当横板341即将与电解槽本体1的右壁发生磕碰时,第一丝杠螺母33会与右侧的挡环6相抵,避免第一丝杠螺母33继续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解槽本体1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阳极泥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PLC控制器8,压力传感器7与 PLC控制器电连接,PLC控制器与泵体、第一电机32和第二电机电连接。PLC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32带动第一丝杠31转动,从而实现将电解槽本体1内的阳极泥刮至两侧。压力传感器7感应到堆起来的阳极泥,将信息反馈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8控制泵体启动,泵体通过第一管体21上的第一通孔211,将阳极泥抽吸并排掉。当第一通孔211发生堵塞的情况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第二电机启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丝杠旋转,第二丝杠带动第二丝杠螺母上升,第二丝杠螺母带动竖杆222上升,实现对第一通孔211的疏通。
需要说明的是,电解槽本体1上设有电池,电池用于向压力传感器7、PLC控制器、第一电机、泵体和第二电机提供电力。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解槽本体(1)和至少一个伸入所述电解槽本体(1)内部的抽泥机构(2),所述抽泥机构(2)包括第一管体(21)和导通组件(22),其中:
所述第一管体(21)上设有多个用于进泥的第一通孔(211);
所述导通组件(22)至少部分处于所述第一管体(21)内,所述导通组件(22)具有伸出状态和缩回状态,当所述导通组件(22)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导通组件(22)贯穿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11),当所述导通组件(22)处于缩回状态时,所述导通组件(22)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11)中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组件(22)包括第二管体(221)、竖杆(222)和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211)一一对应的多个导通件(223),其中:
所述第二管体(221)设于所述第一管体(21)内部;
多个所述导通件(223)贯穿所述第二管体(221),所述导通件(223)可沿着所述第二管体(221)的径向移动,且所述导通件(223)上套设有蓄力弹簧,所述蓄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通件(223)处于所述第二管体(221)内的一端相抵,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221)的内壁相抵;
所述竖杆(222)可沿所述第二管体(221)的轴线方向移动,当所述竖杆(222)伸入所述第二管体(221)时,所述导通组件(22)处于伸出状态,当所述竖杆(222)伸出所述第二管体(221)时,所述导通组件(22)处于缩回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件(223)包括受力体(2231)、插杆(2232)和顶头(2233),所述插杆(22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受力体(2231)和所述顶头(2233)连接,且所述插杆(2232)贯穿所述第二管体(221),所述受力体(2231)处于所述第二管体(221)内部,所述顶头(2233)处于所述第一管体(21)和所述第二管体(22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体(2231)呈半球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22)伸入所述第二管体(221)的一端为尖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设于所述电解槽本体(1)内的刮泥机构(3)、多个阳极板(4)和多个阴极板(5),所述刮泥机构(3)设于多个所述阳极板(4)和多个所述阴极板(5)的下方,所述刮泥机构(3)用于将所述电解槽本体(1)内的阳极泥刮至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3)包括第一丝杠(31)、第一电机(32)、第一丝杠螺母(33)和刮板(34),其中:
所述第一丝杠(31)设于所述电解槽本体(1)上;
所述第一电机(3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杠(31)相对于所述电解槽本体(1)转动;
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套设于所述第一丝杠(31)上;
所述刮板(34)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34)包括横板(341)和竖板(342),所述竖板(342)分别与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和所述横板(34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本体(1)上还设有两个用于限定所述第一丝杠螺母(33)在所述第一丝杠(31)上位移距离的挡环(6),所述第一丝杠(31)穿过两个所述挡环(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本体(1)侧壁上还设有用于检测阳极泥压力的压力传感器(7)。
CN201821876246.5U 2018-11-14 2018-11-14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Active CN209323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6246.5U CN209323021U (zh) 2018-11-14 2018-11-14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76246.5U CN209323021U (zh) 2018-11-14 2018-11-14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3021U true CN209323021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1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76246.5U Active CN209323021U (zh) 2018-11-14 2018-11-14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3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5623A (zh) * 2021-05-21 2021-08-06 中南大学 一种电解槽自动排淤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15623A (zh) * 2021-05-21 2021-08-06 中南大学 一种电解槽自动排淤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323021U (zh) 电解槽阳极泥自动抽泥装置
CN205223379U (zh) 一种电解槽阳极泥抽泥结构
CN208280290U (zh) 一种管道淤泥快速疏通装置
CN208206525U (zh)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取土器
CN208517991U (zh) 一种耙吸船耙头用防堵机构
CN216446072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水底淤泥清理装置
CN20883038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排淤装置
CN103469250B (zh) 一种在锌电解精炼工艺中用于收集电解槽底阳极泥的装置
CN208161813U (zh) 一种自驱动河沙磁选机
CN111747244A (zh) 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N216808977U (zh) 一种化工电解用电解池
CN219489380U (zh) 一种电解质生产渣料用捞渣抓斗装置
CN204354511U (zh) 双螺杆中药药渣挤渣除渣车
CN210713005U (zh) 一种水利水电施工用淤泥清理装置
CN218148604U (zh) 一种具有高效率水利施工清淤装置
CN208014799U (zh) 一种锂电池电解液灌装平台
CN204644201U (zh) 一种活性腐殖酸有机肥生产装置
CN210684841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15727043U (zh) 桩基工程施工用泥浆多功能一体化检测装置
CN216972638U (zh) 一种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金属元素提炼生产线
CN214486922U (zh) 一种离子交换柱用筛网式水帽
CN218692060U (zh) 一种锂电池回收除尘装置
CN217105475U (zh) 一种预制泵站自动清淤底座
CN204684723U (zh) 一种实验室用索氏提取器
CN216853299U (zh) 一种农田用太阳能灌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