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21195U -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321195U
CN209321195U CN201920047720.1U CN201920047720U CN209321195U CN 209321195 U CN209321195 U CN 209321195U CN 201920047720 U CN201920047720 U CN 201920047720U CN 209321195 U CN209321195 U CN 2093211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foaming layer
fender
fixed plate
polyurethane foa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77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义涛
王建明
缪旭东
黄景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0477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3211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3211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3211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包括D型的护舷体,护舷体包括弧形的弹性吸能部和平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中心设有竖直方向的固定轴,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分别利用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与固定板的端部连接;弹性吸能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第三聚氨酯发泡层和空腔,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采用钢片以螺旋状缠绕制得的螺旋支撑件,第三聚氨酯发泡层内均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减小船舶与护舷体的摩擦力,促使冲击力的分散和传导,多层缓冲,提高吸能效果。

Description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背景技术
护舷为船舶领域重要的专用设备,为了防止船舶或码头被破坏,护舷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常见的护舷种类有圆筒形、D形、拱形、鼓形等;现有护舷吸能能力有限,反力大,护舷与船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容易损伤船体和护舷,减少使用寿命;部分护舷为了增加弹性层的回弹力,在弹性层内设有局部支撑,但是不利于冲击力的分散和传导,吸能效果仍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结构简单,减小船舶与护舷体的摩擦力,促使冲击力的分散和传导,多层缓冲,提高吸能效果,减小反力,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包括D型的护舷体,护舷体包括弧形的弹性吸能部和平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中心设有竖直方向的固定轴,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码头的临水侧壁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容置腔,容置腔内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码头的临水侧壁平行,第一弹簧分别利用第二弹簧、第三弹簧与固定板的端部连接,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固定板利用弹力绳与连接件连接;弹性吸能部从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第三聚氨酯发泡层和空腔,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采用钢片以螺旋状缠绕制得的螺旋支撑件,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第三聚氨酯发泡层的密度不同,第三聚氨酯发泡层内均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空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第三弹簧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均向护舷体的轴线倾斜,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的倾斜角度为15-30°。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螺旋支撑件的间距为螺旋支撑件直径的1-2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外壁设有耐磨层,耐磨层为加入阻燃剂的弹性聚脲层。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利用紧固螺栓与码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船舶快速靠岸,船舶靠近护舷体的表面时具有一定水平速度,护舷体沿速度方向绕固定轴转动,降低船体与护舷体的摩擦力,减小对船体和护舷体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第二弹簧或第三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由于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弹簧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二弹簧或第三弹簧压缩或拉伸第一弹簧,提高弹性缓冲效果,减少对连接件的损坏程度,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弹簧能够吸收冲击能量,同时对护舷体起到支撑作用。
船舶撞击弹性吸能部时,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第三聚氨酯发泡层依次吸收冲击能量,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弹性,吸能潜力大,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第三聚氨酯发泡层的密度不同,多层缓冲,提高吸能效果,同时螺旋支撑件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冲击力分散、传导,通孔内的空气流向空腔,产生空气阻尼,消耗冲击能量,提高抗冲击能力,从而保护船体和护舷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码头,2.连接件,3.护舷体,4.第一弹簧,5.第二弹簧,6.第三弹簧,7.固定板,8.弹性吸能部,9.第一聚氨酯发泡层,10.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1.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2.空腔,13.通孔,14.螺旋支撑件,15.固定轴,16.紧固螺栓,17.弹力绳,18.耐磨层,19.轴承,20.容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D型的护舷体3,护舷体3包括弧形的弹性吸能部8和平直的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心设有竖直方向的固定轴15,固定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轴承19与固定轴15转动连接,码头1的临水侧壁上设有连接件2,连接件2利用紧固螺栓16与码头1可拆卸连接,连接件2的内部设有容置腔20,容置腔20内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与码头1的临水侧壁平行,第一弹簧4分别利用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与固定板7的端部连接,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第一弹簧4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均向护舷体3的轴线倾斜,倾斜角度为15-30°,固定板7利用弹力绳17与连接件2连接;当船舶快速靠岸,船舶靠近护舷体3的表面时具有一定水平速度,护舷体3沿速度方向绕固定轴15转动,降低船体与护舷体3的摩擦力,减小对船体和护舷体3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
弹性吸能部8从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0、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和空腔12,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螺旋支撑件14,螺旋支撑件14采用钢片以螺旋状缠绕制得,冲击强度大时,螺旋支撑件14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冲击力分散、传导,提高抗冲击能力,从而保护船体和护舷体3。聚氨酯发泡材料具有弹性,吸能潜力大,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0、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的密度不同,多层缓冲,提高吸能效果,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内均匀设有多个通孔13,通孔13与空腔12连通;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受到压缩,挤压通孔13,通孔13内的空气流向空腔12,产生空气阻尼,消耗冲击能量,进一步提高抗冲击能力。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的外壁设有耐磨层18,耐磨层18为加入阻燃剂的弹性聚脲层,起到耐磨阻燃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船舶快速靠岸,船舶靠近护舷体3的表面时具有一定水平速度,护舷体3沿速度方向绕固定轴15转动,第二弹簧5或第三弹簧6发生弹性形变,由于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第一弹簧4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第二弹簧5或第三弹簧6压缩或拉伸第一弹簧4,提高弹性缓冲效果,减少对连接件2的损坏程度,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第一弹簧4能够吸收冲击能量,同时对护舷体3起到支撑作用;船舶撞击弹性吸能部8时,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0、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依次吸收冲击能量,同时螺旋支撑件14起到支撑作用,便于冲击力分散、传导,通孔13内的空气流向空腔12,产生空气阻尼,消耗冲击能量,提高抗冲击能力,从而保护船体和护舷体3。当船舶离开后,弹力绳17恢复弹性形变,使得护舷体3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其特征在于,包括D型的护舷体(3),护舷体(3)包括弧形的弹性吸能部(8)和平直的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中心设有竖直方向的固定轴(15),固定板(7)的上下两端分别利用轴承(19)与固定轴(15)转动连接,码头(1)的临水侧壁上设有连接件(2),连接件(2)的内部设有容置腔(20),容置腔(20)内安装有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与码头(1)的临水侧壁平行,第一弹簧(4)分别利用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与固定板(7)的端部连接,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第一弹簧(4)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固定板(7)利用弹力绳(17)与连接件(2)连接;弹性吸能部(8)从外至内依次设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0)、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和空腔(12),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采用钢片以螺旋状缠绕制得的螺旋支撑件(14),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第二聚氨酯发泡层(10)、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的密度不同,第三聚氨酯发泡层(11)内均匀设有多个通孔(13),通孔(13)与空腔(1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远离固定板(7)的一端均向护舷体(3)的轴线倾斜,第二弹簧(5)、第三弹簧(6)的倾斜角度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螺旋支撑件(14)的间距为螺旋支撑件(14)直径的1-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层(9)的外壁设有耐磨层(18),耐磨层(18)为加入阻燃剂的弹性聚脲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利用紧固螺栓(16)与码头(1)可拆卸连接。
CN201920047720.1U 2019-01-11 2019-01-11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11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7720.1U CN209321195U (zh) 2019-01-11 2019-01-11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7720.1U CN209321195U (zh) 2019-01-11 2019-01-11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321195U true CN209321195U (zh) 2019-08-30

Family

ID=67731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772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21195U (zh) 2019-01-11 2019-01-11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3211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605A (zh) * 2020-02-08 2020-05-19 新昌县羽林街道智西机械厂 一种船舶护舷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9605A (zh) * 2020-02-08 2020-05-19 新昌县羽林街道智西机械厂 一种船舶护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60047B2 (en) Protection barrier apparatus
CN209321195U (zh) 用于减小船舶抗冲击力的护舷
CN105804013B (zh) 一种万向节式的防撞装置
CN106005308B (zh) 一种组合浮式护舷装置
CN104314000A (zh) 柔性消能防撞圈
CN211340392U (zh) 一种用于桥梁减震的橡胶支座
CN101698424A (zh) 复合式护舷
CN204139050U (zh) 柔性消能防撞圈
CN106978780B (zh) 一种桥墩防护装置
CN105568846A (zh) 多级别桥墩柔性复合材料安全防护装置
CN108842722B (zh) 一种基于仿生设计原理的桥墩减震抗冲防撞综合附属结构
CN214833637U (zh) 一种耐腐保温板
CN209414805U (zh) 一种矿山用大口径塑料软管
CN216332605U (zh) 基于大尺寸耐磨中空浮板
CN113026543A (zh) 一种跨海桥梁用防浪防撞桥梁桥墩
CN220927722U (zh) 一种用于渔港的橡胶护舷结构
CN113638368B (zh) 港池新型靠靶
CN105352381B (zh) 一种室外裸爆实验专用噪声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948949U (zh) 一种自适应桥墩防撞装置
CN215802681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折叠型保温砌块外套加强网
CN114808670B (zh) 一种相对高度位置可自适应调整的桥墩防撞装置
CN219364508U (zh) 一种用于气盾坝的抗冲击橡胶气囊
CN216236268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的生态浮床
CN210920385U (zh) 一种降噪防腐蚀的燃气波纹管道
CN203904930U (zh) 桥墩防撞柱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30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