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14182U -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14182U CN209314182U CN201821381489.1U CN201821381489U CN209314182U CN 209314182 U CN209314182 U CN 209314182U CN 201821381489 U CN201821381489 U CN 201821381489U CN 209314182 U CN209314182 U CN 2093141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cabinet
- liquid
- inlet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新用新型公开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括至少一机柜和换热机芯,该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设有第一冷媒驱动泵和第一冷媒过滤器,每个第一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蝶阀,每个第一冷媒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活接蝶阀;所述机柜设有将第一冷媒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的隔流板和回流机构,每个独立区域均与回流机构上的回液进液口连通,该回流机构回液出液口与机柜出液口连通。由于换热机芯沿其最小高度水平设置,管路布局平顺,减少管路阻力;同时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避免液面出现窜流,吸热的第一冷媒能快速地通过回流机构回到换热机芯,散热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务器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云计算的迅猛发展,数据密度越来越高,其对数据运行管理的服务器散热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液冷技术是众多新型服务器冷却技术中综合能效比PUE-powerusage efficiency能做的比较低的一种技术。PUE值越低就意味着该技术越节能。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103052304A,公开一种模块化的服务器机柜冷却系统,该方案由于将服务器机柜内部的液冷箱、水冷散热器、柜内空气散热器、第一储液箱都集成在一个服务器冷却机柜内,其中液冷箱包括集成在一个箱内的翅片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及第一水泵等组成,整个系统非常庞大,占用空间多,服务器冷却机柜内留给架设安装服务器和其他网络设备的空间非常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避免机房有效空间被占用,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减少系统的体积,同时提高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该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括安装于静电地板上至少一机柜和与机柜底部管路连通安装于静电电板下的换热机芯,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第一冷媒驱动泵和第一冷媒过滤器,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进口与机柜出液口连接,每个第一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蝶阀,每个第一冷媒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蝶阀;所述机柜设有将第一冷媒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的隔流板和回流机构,每个独立区域均与回流机构上的回液进液口连通,该回流机构回液出液口与机柜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地说,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驱动泵和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
进一步地说,所述回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流管和与集流管连通竖直设置的汇流管,集流管上设有多个回液进液口与汇流管上设有回液出液口连通所述隔流板的深度在隔流时位于服务器上表面。
进一步地说,所述换热机芯包括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第一冷媒管路的出口、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二冷媒管路的出口,其中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一冷媒管路的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二冷媒管路的出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所处的水平面与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所处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低于及换热机芯卧式布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说,在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机柜出液口之间的第一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计。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温度计。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一冷媒驱动泵与第一冷媒活接蝶阀之间设有第一冷媒止回阀。
进一步地说,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出口与冷却水塔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进口与冷却水塔出液口连接每个第二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法兰蝶阀,在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与冷却水塔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过滤器。
进一步地说,所述第二冷媒驱动泵与第二冷媒活接蝶阀之间设有第二冷媒止回阀。
进一步地说,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和冷却水塔出液口之间的第二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二冷媒流量计,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温度计。
本发明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括安装于静电地板上至少一机柜和与机柜底部管路连通安装于静电电板下的换热机芯,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驱动泵和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进口与机柜出液口连接,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位于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远端,每个第一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法兰蝶阀,每个第一冷媒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法兰蝶阀;所述机柜设有将第一冷媒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的隔流板和回流机构,每个独立区域均与回流机构上的回液进液口连通,该回流机构回液出液口与机柜出液口连通。由于所述换热机芯以高度尺寸最小的方式水平设置,整个管路布局平顺,节约机房有效空间,减少管路阻力;同时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散热时液面不会出现窜流,吸热的第一冷媒能通过回流机构回到换热机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而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图2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安装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安装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安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回流机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实施例底部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8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另一实施例安装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第一冷媒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第二冷媒管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的机柜;
101、机柜进液口;102、机柜出液口;103、机柜盖;
1031隔流板;1032、观察窗;104、机柜柜体;
105、机柜出线板;106、服务器维护活动横梁;
107、网线理线板;108、动力线进缆线槽;130、回液机构;
131、回液出液口;130A、集流管;130B、汇流管;132、回液进液口;
133、过滤网支架;11、第一散热柜;12、第二散热柜;
13、第三散热柜;14、第四散热柜;15、第五散热柜;16、第六散热柜;
17、第七散热柜;18、第八散热柜;
20、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的机柜支撑系统;
201、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2、液冷服务器机柜动力布线支撑架;
203、液冷服务器机柜维护承重架;40、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
401、换热机芯承重框架;4011、换热机芯;40111、第一冷媒入口;
40112、第一冷媒出口;40113、第二冷媒入口;40114、第二冷媒出口;
402、第一冷媒驱动泵承重框架;4021、第一冷媒驱动泵;
40211、第一冷媒驱动泵冷媒入口;40212、第一冷媒驱动泵冷媒出口;
403、第二冷媒驱动泵承重框架;4031、第二冷媒驱动泵;
40311、第二冷媒驱动泵冷媒入口;40312、第二冷媒驱动泵冷媒出口;
4032、第二冷媒过滤器;404、第一冷媒管路;4041、第一冷媒过滤器;
4042、第一冷媒变径活结法兰;4043、第一冷媒活接蝶阀;
4044、第一冷媒止回阀;4045第一冷媒法兰蝶阀;
4046、第一冷媒流出口;4047、第一冷媒流入口;
4048、第一冷媒流量计;4049、第一冷媒流入口温度计;
4040第一冷媒温度计;405、第二冷媒管路;
4051、第二冷媒过滤器;4052、第二冷媒变径活结法兰;
4053、第二冷媒活接蝶阀;4054、第二冷媒止回阀;
4055、第二冷媒法兰蝶阀;4056、第二冷媒流流出口;
4057、第二冷媒流流入口;4058、第二冷媒流量计;
4059、第二冷媒流入口温度计;4050、第二冷媒温度计;
90、静电地板组件91、静电地板支撑杆组件,
92、静电地板横梁组件,93、静电地板。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图14对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该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括安装于静电地板上至少一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10和与机柜底部管路连通安装于静电地板93下的换热机芯4011,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 40112与机柜进液口101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404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驱动泵4021和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4022,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入口40111与机柜出液口102连接,每个第一冷媒驱动泵的第一冷媒驱动泵冷媒入口40211和第一冷媒驱动泵冷媒出口 40212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法兰蝶阀4045,每个第一冷媒过滤器4041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活接蝶阀4043;所述机柜设有将第一冷媒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的隔流板1031和回流机构130,每个独立区域均与回流机构上的回液进液口132连通,该回流机构回液出液口131与机柜出液口连通,每个回液进液口132可以设有过滤网支架133。
实际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建设中需要并联的第一冷媒驱动泵数量,可以根据工艺难度和成本要求来选择。实际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建设中需要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数量,可以根据工艺难度和成本要求来选择。
如图7所示,所述回流机构130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流管130A和与集流管连通竖直设置的汇流管130B,集流管上设有多个回液进液口132与汇流管上设有回液出液口131连通。所述隔流板1031的深度在隔流时位于服务器上表面。
所述换热机芯4011包括第一冷媒入口40111、第一冷媒出口40112、第二冷媒入口40113和第二冷媒出口40114,其中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一冷媒入口所处的水平面与第二冷媒入口所处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低于换热机芯卧式布置的高度。
根据需要,在所述换热机芯4011的第一冷媒入口40111和机柜出液口 102之间的第一冷媒管路404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计4048。所述第一冷媒入口40111和第一冷媒出口40112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流入口温度计4049和第一冷媒温度计4040。
根据需要,所述第一冷媒驱动泵4021与第一冷媒法兰蝶阀4045之间设有第一冷媒止回阀4044。
根据需要,所述换热机芯4011的第二冷媒出口40114与冷却水塔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405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 4031,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40113与冷却水塔出液口连接每个第二冷媒驱动泵4031的第二冷媒驱动泵冷媒入口40311和第二冷媒驱动泵冷媒出口40312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法兰蝶阀4055和第二冷媒活接蝶阀4053。实际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建设中需要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数量,可以根据工艺难度和成本要求来选择。
在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4031与冷却水塔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405连接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过滤器4032。实际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建设中需要并联的第二冷媒过滤器数量,可以根据工艺难度和成本要求来选择。所述第二冷媒驱动泵4031与第二冷媒活接蝶阀4053之间设有第二冷媒止回阀4054。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4011的第二冷媒入口40113和冷却水塔出液口之间的第二冷媒管路405上设有第二冷媒流量计4058。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40113和第二冷媒出口40114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流入口温度计4059和第二冷媒温度计4050。
如图1、图3所示,静电地板组件90,包括静电地板支撑杆组件91、静电地板横梁组件92、静电地板93。安装静电地板组件时,先根据需要的位置安装静电地板支撑杆组件和机房楼板固定,然后根据静电地板支撑杆组件上端预留出的固定孔位安装静电地板横梁组件,由四个静电地板横梁组件围城一圈可以安装静电地板的安装围梁,此圈围梁正好稳稳容纳一块静电地板。余下安装静电地板的过程不再重述。
具体地说,该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含有至少一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10,机柜在水平方向上横向放置,多个服务器可直接垂直于介电冷媒液面进行热插拔操作,独立于服务器机柜之外通过输送冷媒的管件联设有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40,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主机内部设置有换热机芯4011、第一冷媒驱动泵4021、第二冷媒驱动泵4031、可以用手机或电脑控制各个泵的工作状态,连接机柜和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的管路铺设于机房静电地板之下,整个管路回路的最低处设置有第一冷媒过滤器4041和第二冷媒过滤器4051,且冷媒过滤器都设置在对应的泵的输入前级。第一冷媒为一中不导电的矿物油,第二冷媒可以为水、乙二醇等比较容易获取的工业常用冷媒,第一冷媒被均匀等液面的分布在至少一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中,第二冷媒通过热交换机芯与第一冷媒热耦合,然后通过对应管路连接至室外或室内的冷却塔或其他末端散热设备。
如图4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包括五面封闭顶面开放的钣金制作的机柜,机柜内壁焊接有服务器系统主要的承载支架(附图中未标出),承载支架的深度方向尺寸要大于一个服务器的深度,机柜后壁上焊接有导流理线槽,导流理线槽的上端焊接在承载支架上(附图未标出),机柜底壁正中央的位置焊接有机柜进液口101、机柜底壁正中央的靠前壁的边缘处焊接有机柜出液口102,机柜进液口和机柜出液口位于机柜底部同一水平高度,机柜进液口把冷媒送入机柜底部夹层后通过夹层隔板上均匀分布的孔送入到机柜中(图中未标出),冷媒通过机柜中安装的服务器的外壳孔隙均匀进入服务器然后通过服务器面板上的孔隙流出,夹层隔板上的孔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可设置成例如方孔、圆孔、正多边形孔,这些孔的总面积和安装在服务器机架内的服务器的底部外壳开孔总面积相当,从而使得从机柜进液口送入的冷媒均匀的且消耗能量最小的被送入到需要冷却的服务器中。机柜出液口后面于机柜内部焊接有回流机构130,所述回流机构130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流管130A和与集流管连通竖直设置的汇流管130B,集流管上设有多个回液进液口132与汇流管上设有回液出液口131连通,每个回液进液口132 可以设有过滤网支架133。,通过调节导流层流板组件中的导流板倾斜的角度可以控制各个服务器安装区域通过的冷媒流量,从而控制回冷媒流量,过滤网支架上装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对流经服务器的冷媒有过滤作用,可以防止抽回的冷媒进一步被送入到对微小杂质比较敏感的换热机芯、泵等核心部件中去,从而保护核心部件提高换热效率。
如图4、图5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后壁上部折弯成Z字形结构,水平的台阶面处开有多个便于服务器电源线和网线通过的方孔,台阶面下部靠内测内壁焊接有含多个倒J型结构的布线板,台阶面下部靠外侧外壁焊接有线槽安装架,可以通过配置线槽对从机柜内部拉出的网线进行布置和管理,台阶面上部靠外侧焊接有多个C型和n型支架,C型支架用以安装用电木或PE等绝缘材料制成的电源分配器PDU(Power DistributionUnit)安装板,n型支架用以安装机柜盖103的铰链,机柜盖103预留有观察窗1032,机柜盖安装有隔流板1031。整个机柜柜体104被设计成传统的矩形形状方便服务器的吊装和维护,机柜上部被设计前低后高的倒三角形状,给机柜后部流出了较多电源线和网线管理的空间,方便服务器机架投入使用后对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等设备的维护,前低后高的结构也便于开启机柜盖对机柜内部设备进行操作,同时也保持了操作人员站在机架前面视觉上的美观。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后壁上部外侧布置电源分配器PDU,PDU 下部布置有管理电源线的线槽,当机柜中某一服务器或是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故障时需要将设备提出冷媒液面时,部分冷媒会沿着连接在设备上电源线从高处流向低处,PDU被安置在机柜后壁台阶面的上部,穿过过线孔的电源线的最低处会滴落少量冷媒,由于PDU布置在高处也就没有进入滴落的冷媒而导致设备电源中断的风险,沿机柜后壁最下部安置有接冷媒的集液槽,集液槽由不锈钢材质制成,集液槽顶面为布满小圆孔的不锈钢板或不锈钢网,这样既能证所述情况下冷媒的收集也能保证日常维护中小零件的掉落不会直接被浸泡在收集起来的冷媒中。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后壁台阶面下部外侧布置有管理网线的线槽,机柜后壁上部外侧还布置有给机柜设备供电的PDU,这种设计大大简化了机柜前壁的布线,维护者日常的非拆机维护非常方便,最大程度了杜绝了日常简单维护工作操作者皮肤直接接触冷媒的可能,从使用的角度提高了液体浸没冷却服务器机柜被广大机房维护人员接受的意愿。
如图4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10设有横跨机柜前壁和后壁的服务器维护活动横梁106,服务器维护活动横梁106可以根据需要在机柜前壁和后壁之间的任意位置卡装,需要对服务器进行维护时,只需利用机柜内部的服务器抬升机构将服务托出第一冷媒液面并送至最大高度行程,运维人员只需将服务器稍加用力抬出第一冷媒液面并将其水平放置在已经布置好的两个服务器维护活动横梁106之间,服务器内部的第一冷媒在重力作用下会自然流出,然后对服务器进行开盖维护。
如图4、图5、图7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支撑系统20,包括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1、液冷服务器机柜动力布线支撑架202、液冷服务器机柜维护承重架203。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1对下承载着整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的重量(含机柜重量、服务器重量、冷媒重量、部分管道接头的重量)和自重向机房楼面楼板的承重,在服务器机柜承重架 201、液冷服务器机柜动力布线支撑架202、液冷服务器机柜维护承重架203 正下方还可以布置用于更均匀的向楼板均匀分摊负重的由型钢焊接而成的加强框架(图中未标出)。由于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1对上承载着整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的(含机柜重量、服务器重量、冷媒重量、部分管道接头的重量)的总重量,负重较大,由型钢满焊而成,与机柜直接接触的那个面四角还焊接有加以限位的定位块,防止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泵的震动导致接机柜在触面上移动;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1底部焊接有带固定孔的定位块用于安装完成后整个液冷服务器机柜承重架201相对与楼面楼板的固定。液冷服务器机柜维护承重架203,其上安装了用于维护人员站立的承载板(图中未标出)后,主要用于维护人员站在液冷服务器机柜前面对机柜内的服务器进行维护。承载板还可以具有夹层,侧面连接有可以引导承载板上渗漏下来的冷媒止指定收集容器的导管(图中未标出)。液冷服务器机柜动力布线支撑架202,布置于液冷服务器机柜后部,从机房动力配电室拉出来的动力线就延液冷服务器机柜动力布线支撑架形成的“n”字形通道一路铺设到机柜旁,然后延动力线进缆线槽将动力线布置到电源分配器PDU 安装板区域,然后通过PDU将动力送入各个服务器。
如图3、图9、图10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包括换热机芯承重框架401、第一冷媒驱动泵承重框架402、第二冷媒驱动泵承重框架403。
如图3、图10所示,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10,把换热机芯4011 用卧式的方式布置,换热机芯上的第一冷媒入口40111、第一冷媒出口 40112、第一冷媒管路404的所有管路零部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这样可以让第一冷媒在换热机芯内部、换热机芯外部流动处都于同一高度水平,热交换更充分,流动更顺畅,遇到的阻力更小;对于单个冷媒的流动通道而言,第一冷媒需克服至少换热机芯高度尺寸造成的压力差,还要克服第一冷媒流体管路的上上下下的多处高低位置转换所需要的额外压力损失,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内部换热机芯、第一冷媒管路404、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10的机柜进液口101、机柜出液口102处在同一高度水平,可以大大降低第一冷媒驱动泵所需的扬程,降低整个液冷系统的功耗和PUE 值。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40,把换热机芯4011用卧式的方式布置,换热芯上的第二冷媒入口40113、第二冷媒出口40114、第二冷媒流体管路 405的所有管路零部件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这样可以让第二冷媒在换热机芯内部、换热机芯外部流动处都于同一高度水平,热交换更充分,流动更顺畅,遇到的阻力更小;为了保证第二冷媒驱动泵的安装高度和第一冷媒驱动泵的安装高度基本一致,和第二冷媒出口40114的管路做了向下倾斜安装的处理,如图3、图10所示,这样有利于控制整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的高度尺寸,使之能够隐藏于静电地板之下安装;对于单个冷媒的流动通道而言,第二冷媒需克服至少换热机芯高度尺寸造成的压力差,还要克服第二冷媒流体管路的上上下下的多处高低位置转换所需要的额外压力损失,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内部换热机芯、第二冷媒管路405、冷却水塔或是其他末端散热设备处在同一高度水平,可以大大降低第二冷媒驱动泵所需的扬程,降低整个液冷系统的功耗和PUE值。整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除了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之外,所有其他部件全部隐藏在静电地板之下,既保持美观,又通过静电地板系统的隔音效果起到了降低机房噪音的作用。在静电地板之下整个第一冷媒管路404和第二冷媒管路405的各个容易产生泄露的节点上,都在对应的位置放置有接冷媒的容器,并在容器内放置有对应的液位传感器,一旦发生泄漏传感器会第一时间发送告警信号至机房控制室或对应的运维人员手机上。
整个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所有冷媒管路零部件都安装在静电地板之下,这样就不会有冷媒液体泄漏至静电地板上,不会造成运维人员因为静电地板上的冷媒液体导致的滑倒,提高机房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标准8柜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在两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的中间过道区域延过道的通过方横向布置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这种布局方式可以预留出更多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的安装面积,同时也把可能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的例如过滤器、泵、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布置在过道的静电地板之下,便于维护。
实施例2,如图8、图9、图10所示,标准4柜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在两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的中间过道区域延过道的通过方的垂直方向纵向布置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主机,这种布局方式可以预留出更宽的过道。可供液冷服务器机柜的安装面积会略减少,同时也把可能需要经常维护或更换的例如过滤器、泵、换热器等核心部件布置在过道的静电地板之下,便于维护。第一冷媒出液口和回液口直接布置在静电地板之下离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的机柜进液口和机柜出液口最近的区域,可以降低布置管道的难度和缩短冷媒在管道中流经的路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包括安装于静电地板上至少一机柜和与机柜底部管路连通安装于静电电板下的换热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第一冷媒驱动泵和第一冷媒过滤器,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进口与机柜出液口连接,每个第一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蝶阀,每个第一冷媒过滤器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蝶阀;所述机柜设有将第一冷媒液面分隔成至少两个独立区域的隔流板和回流机构,每个独立区域均与回流机构上的回液进液口连通,该回流机构回液出液口与机柜出液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出口与机柜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驱动泵和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一冷媒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流管和与集流管连通竖直设置的汇流管,集流管上设有多个回液进液口与汇流管上设有回液出液口连通,所述隔流板的深度在隔流时位于服务器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包括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第一冷媒管路的出口、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二冷媒管路的出口,其中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一冷媒管路的出口位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和第二冷媒管路的出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的高度,第一冷媒管路的入口所处的水平面与第二冷媒管路的入口所处的水平面的高度差低于及换热机芯卧式布置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一冷媒入口和所述机柜出液口之间的第一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一冷媒流量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入口和第一冷媒出口分别设有第一冷媒温度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媒驱动泵与第一冷媒活接蝶阀之间设有第一冷媒止回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出口与冷却水塔进液口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依次设有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进口与冷却水塔出液口连接每个第二冷媒驱动泵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法兰蝶阀,在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驱动泵与冷却水塔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至少两个并联的第二冷媒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驱动泵与第二冷媒活接蝶阀之间设有第二冷媒止回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和冷却水塔出液口之间的第二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二冷媒流量计,在连接所述换热机芯的第二冷媒入口和第二冷媒出口分别设有第二冷媒温度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52443 | 2018-08-21 | ||
CN2018213524437 | 2018-08-2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14182U true CN209314182U (zh) | 2019-08-27 |
Family
ID=67668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8148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314182U (zh) | 2018-08-21 | 2018-08-24 |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141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49826A (zh) * | 2022-02-15 | 2022-05-06 | 南京鼎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相液冷机柜 |
-
2018
- 2018-08-24 CN CN201821381489.1U patent/CN2093141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49826A (zh) * | 2022-02-15 | 2022-05-06 | 南京鼎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相液冷机柜 |
CN114449826B (zh) * | 2022-02-15 | 2024-01-05 | 南京鼎耀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相液冷机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82652B (zh) | 高密度服务器的液体浸没冷却机柜、系统及维护方法 | |
CN108901187A (zh) | 可自动抬升高密度服务器的液体浸没冷却机柜、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9041530B (zh) |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 |
CN209314181U (zh) | 高密度服务器的液体浸没冷却机柜和系统 | |
CN203120357U (zh) | 液冷散热机柜 | |
CN104284536A (zh) | 服务器机柜及具有其的机柜组和液体浸没冷却服务器系统 | |
CN106659093A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及其重力喷淋系统 | |
CN106659092A (zh) | 一种数据中心机柜及其压力喷淋系统 | |
CN209420177U (zh) | 可自动抬升高密度服务器的液体浸没冷却机柜和系统 | |
CN210053725U (zh) | 一种用于机架服务器的液冷散热循环回路装置 | |
CN209314182U (zh) | 分布式服务器液冷系统 | |
CN207589380U (zh) | 一种服务器机柜和服务器机柜组 | |
CN204461141U (zh) | 带有导流板的喷淋式换热器 | |
CN108183280B (zh)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及其冷却系统 | |
CN108697042A (zh) | 一种计算机中心机房服务器机柜 | |
CN107192067B (zh) | 一种卧式蓄冷罐布水装置 | |
CN206401405U (zh) | 一种前后散热风道的蓄电池用水冷散热柜 | |
CN209447654U (zh) | 一种电力配网用变压器冷却装置 | |
CN109195404B (zh) | 隐藏式服务器液冷主机及安装方法 | |
CN106325429A (zh) | 一种散热机箱 | |
CN104964358A (zh) | 一种毛细管系统换热装置 | |
CN205332313U (zh) | 一体式低成本智能换热机组 | |
CN201359306Y (zh) | 商用电磁灶具液体冷却系统 | |
CN107355839A (zh) | 换热站供暖管网及供暖系统 | |
CN206181693U (zh) | 一种液冷喷淋机柜及其液冷喷淋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4 |